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植保工作方针,基层的植保工作应与农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分析重庆市黔江区植保工作现状,指出黔江区植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业;植物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耕作措施改变、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等因素影响,重庆市黔江区农业病虫草害大发生频率增高,粮经作物因病虫危害就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一项,据统计,2012-2014年,发生面积37.51万hm2,危害损失67 507 t。因此,加强基层植保工作刻不容缓。从植保工作的角度来看,基层的植保工作主要包括植物检疫、病虫预测预报、专业化病虫防治队伍建设以及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在加强植物检疫、准确的预测预报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化服务组织,使用先进的农业设备、技术及药物,对农作物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控。
1 黔江区植保工作的现状
1.1 病虫测报手段落后,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1.1.1 测报手段及方法相对落后
测报是病虫草害防治的基础,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立体气候非常明显,病虫的种类较多,同一病虫年度间发生频率发生程度也不相同,加之同一作物的播种期跨度较大,因此,如何准确锁定防治对象及防治适期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测报工作中多采用“灯诱、目测和手剥”等人工检测方法,预报准确率不高,给病虫草害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1]。
1.1.2 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镇乡村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由于无保障经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多是有名无实,难以适应当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再加上基层的作物检疫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检疫基础设施和检测网络,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2 农药使用不科学,环境污染严重
虽然我国的农业植保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黔江区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老化严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相当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化学药剂为主,二是不分清防治对象、不按防治适期乱施濫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更加剧了对面源环境的污染。如今,农作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基层植保工作应重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提倡科学使用农药,达到维护本地区的环境安全和农作物的质量安全的目的。
2 植保工作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
现代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配合农业结构和科学发展的需求,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基层植保体系建设应注重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农业知识和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人员参与基层植保工作,保证植保体系的稳定性。此外,要注重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区县植保工作经验,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植保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发展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基层植保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的管理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植保队伍。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现代基层植保工作应注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植保工作手段。将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作为基层工作建设标准,在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下引进先进的工作设备,充分发挥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机制,通过先进的工作设备和病虫害防治网络,提高病虫害检测效率,更好地向农民传达作物信息,提升危机控制效率。改善基层植保工作的工作环境,重视农作物保护工作是对植保技术人员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植保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
2.3 加大植物检疫力度
完善作物疫情监测工作体系需要加大植物检疫力度和病虫害测报水平,这项工作也是植物保护部门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完善相关工作需要建立高效的植物检疫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作物疫情检查和病虫害测报,围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两方面,重点进行有害生物监测和病情报告,尽早发现作物疫情和病虫害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植物检疫工作对农业生产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安全的积极作用[3]。
3 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植保技术
3.1 注重先进测报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2010年,黔江区引进了比利时国自动预警监测系统,并在邻鄂镇、两河镇、石会镇对马铃著晚疫病进行预测预报的应用,平均预报准确率在96.7%以上。
3.2 着力建设专业化防控队伍
组织专业队伍,在关键时期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把测报与防治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防治及时、高效的目的。
3.3 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
黔江区于2012年在阿篷江镇、黄溪镇、太极镇、白石镇和马喇镇等水稻主产地安装了智能太阳能电网式杀虫灯(SS-LY-5型太阳能杀虫灯)100盏进行物理防治示范。结果显示,对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螟虫等主要害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通过比较,相对平均每667 m2减少用药1.2次,节约成本80元/667 m2左右。对减少农药施用量、实现农药零增长、低碳农业、保护环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 结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作物保护工作,在相关作物保护规定的指导下,以预防为主进行植物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之一。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植保工作的重视,为基层植保工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地方积极进行植保技术发展,认真做好病虫害测报和疫情检测工作,推动基层农业的生产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基层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永男,华玉峰,王立平.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
[2]刘孝慧,朱训永,冯小燕,等.浅析基层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7).
[3]郝伟,任兰花,赵平厚.加强基层植保工作促进植保可持续发展——郓城县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做好基层植保工作的路子[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3).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农业;植物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近年来,因气候变化、耕作措施改变、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等因素影响,重庆市黔江区农业病虫草害大发生频率增高,粮经作物因病虫危害就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一项,据统计,2012-2014年,发生面积37.51万hm2,危害损失67 507 t。因此,加强基层植保工作刻不容缓。从植保工作的角度来看,基层的植保工作主要包括植物检疫、病虫预测预报、专业化病虫防治队伍建设以及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在加强植物检疫、准确的预测预报基础上,充分利用专业化服务组织,使用先进的农业设备、技术及药物,对农作物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控。
1 黔江区植保工作的现状
1.1 病虫测报手段落后,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1.1.1 测报手段及方法相对落后
测报是病虫草害防治的基础,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立体气候非常明显,病虫的种类较多,同一病虫年度间发生频率发生程度也不相同,加之同一作物的播种期跨度较大,因此,如何准确锁定防治对象及防治适期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测报工作中多采用“灯诱、目测和手剥”等人工检测方法,预报准确率不高,给病虫草害测报工作带来了很多难题[1]。
1.1.2 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镇乡村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由于无保障经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多是有名无实,难以适应当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要求;再加上基层的作物检疫工作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检疫基础设施和检测网络,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2 农药使用不科学,环境污染严重
虽然我国的农业植保工作方针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黔江区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劳动力老化严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相当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化学药剂为主,二是不分清防治对象、不按防治适期乱施濫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更加剧了对面源环境的污染。如今,农作物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基层植保工作应重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提倡科学使用农药,达到维护本地区的环境安全和农作物的质量安全的目的。
2 植保工作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
现代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配合农业结构和科学发展的需求,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基层植保体系建设应注重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农业知识和科学发展理念的工作人员参与基层植保工作,保证植保体系的稳定性。此外,要注重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区县植保工作经验,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植保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发展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基层植保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的管理机制,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基层植保队伍。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现代基层植保工作应注重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植保工作手段。将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作为基层工作建设标准,在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支持下引进先进的工作设备,充分发挥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机制,通过先进的工作设备和病虫害防治网络,提高病虫害检测效率,更好地向农民传达作物信息,提升危机控制效率。改善基层植保工作的工作环境,重视农作物保护工作是对植保技术人员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植保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
2.3 加大植物检疫力度
完善作物疫情监测工作体系需要加大植物检疫力度和病虫害测报水平,这项工作也是植物保护部门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完善相关工作需要建立高效的植物检疫系统,利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作物疫情检查和病虫害测报,围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两方面,重点进行有害生物监测和病情报告,尽早发现作物疫情和病虫害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植物检疫工作对农业生产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安全的积极作用[3]。
3 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植保技术
3.1 注重先进测报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2010年,黔江区引进了比利时国自动预警监测系统,并在邻鄂镇、两河镇、石会镇对马铃著晚疫病进行预测预报的应用,平均预报准确率在96.7%以上。
3.2 着力建设专业化防控队伍
组织专业队伍,在关键时期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把测报与防治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防治及时、高效的目的。
3.3 化学防治与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
黔江区于2012年在阿篷江镇、黄溪镇、太极镇、白石镇和马喇镇等水稻主产地安装了智能太阳能电网式杀虫灯(SS-LY-5型太阳能杀虫灯)100盏进行物理防治示范。结果显示,对水稻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螟虫等主要害虫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通过比较,相对平均每667 m2减少用药1.2次,节约成本80元/667 m2左右。对减少农药施用量、实现农药零增长、低碳农业、保护环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4 结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作物保护工作,在相关作物保护规定的指导下,以预防为主进行植物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之一。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植保工作的重视,为基层植保工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地方积极进行植保技术发展,认真做好病虫害测报和疫情检测工作,推动基层农业的生产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基层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永男,华玉峰,王立平.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
[2]刘孝慧,朱训永,冯小燕,等.浅析基层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7).
[3]郝伟,任兰花,赵平厚.加强基层植保工作促进植保可持续发展——郓城县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做好基层植保工作的路子[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