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人秀”到“伏地魔”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n3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地魔”是什么?当我前些天晚上到广播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在开场前问了主持人这个问题。当天的节目主题涉及这样一个背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日本军国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伏地魔”。而日本驻英大使则在同一个报纸上反唇相讥,称中国才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伏地魔”。熟悉英国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的人可能会嘲笑我的无知,但主持人说她也不太清楚。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都不太了解“伏地魔”,可是这个英国魔鬼却成为了中日开展公共外交舆论战的关键词。
  几年前,中国前任驻英大使傅莹也利用英国媒体进行了一场公共外交。当时正逢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国际上的舆论氛围很微妙,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炒作各种问题来诋毁中国形象,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轩然大波。在英国媒体一次误报中国使馆投诉《英国偶像》扰民事件后,傅莹大使在英国最大的八卦报纸《太阳报》发表文章,表明自己也为《英国偶像》着迷,并比较了英国的“达人秀”节目《英国偶像》和中国的类似节目《超级女声》,说明中国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和中英两国年轻人共同的生活喜好。我想看过英国这档选秀节目的中国人恐怕比知道“伏地魔”的人更少。可是中国大使却用它来完成了一场出色的公共外交。
  显然,不管是中国大使还是日本大使,他们都在用英国人听得懂的方式说话。因为对外宣传也好,公共外交也好,其听众并不是本国人,而是外国人。公共外交要向外国人传递信息,并不是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可以凭自己的想法任意描绘。我们要用对方的语言,还要巧妙地接入对方的知识结构,最好能够激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否则自说自话,不但没有达到效果,甚至招来讨厌。
  这在生活中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到了外交上却变得很不容易。因为要深入地了解异国的文化很不容易。就像一个外国人学了流利的中文,却未必知道“武大郎”、看过“许三多”。有时我们还觉得外交是很严肃的事情,像大使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国家,一些太“俗”的东西似乎登不上外交的高雅殿堂。
  然而这正是公共外交时代对外交和外交人员的挑战。如果不是中国大使先称日本军国主义是“伏地魔”(而是日本大使先称中国是“伏地魔”),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不一定是美、法等国对安倍的行为表示遗憾,日本内部政治也不会出现有益于我们的变化,安倍围堵中国的“价值观外交”也不会初现破产。不仅如此,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驻40多个国家的大使在当地媒体上集体发声,这样规模巨大的公共外交行动,实实在在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遏制了日本现政府的右倾化和冒险化的倾向。
  公共外交要做些什么突破?这个问题还需深入研究。但就这次中日舆论战的经验来看,下面这些经验很重要:
  第一是要突破语言形式。说到外交的语言,我们一般都会想到“外交辞令”。内行的人觉得每个字都有玄机,外行的人觉得说了等于没说。可是公共外交就是要让更多地不熟悉相关政治问题的“外行”听懂。因此公共外交和外宣也存在“改文风”的问题。面对大众要学会讲故事,还要学会用老百姓熟悉和亲切的语言。无论是刘晓明讲的“伏地魔”还是傅莹讲的“英国偶像”,英语世界的老百姓一听,就能产生一个熟悉的形象,无需过多解释和描绘,是省力的沟通技巧。
  第二是要突破思维藩篱。外交无小事,可是小事中也可以做外交。外交是严肃的政治博弈,公共外交则依赖多样的工具和话题。公共外交要面向大众,就要融入大众的文化。《哈利波特》不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在正式的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很少会引用;而选秀节目这样的话题,在中国国内甚至都有文化上的争议,可是这些主题用在公共外交之中,专门讲给不了解外交事务的普通民众和年轻人听,就能达到特殊的效果。同样,不同的话题对于载体的选择也有讲究。要讨论严肃的日本军国主义问题,就应该在相对严肃的《每日电讯报》;讨论大众文化问题,在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报纸《太阳报》也未为不可。这背后需要我们外交习惯和外交思维的突破。
  最后是要突破评价标准。公共外交有的时候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统一口径”,有的时候是在报纸、电视台、网络和报告厅里一定范围内的“个性表达”。既然是“个性表达”,就不能完全用“统一口径”的标准去评估。有的时候突出讲一个问题,有的时候带有比较强烈的情感,都应该有一个更宽泛的评估标准,没必要要求面面俱到,甚至过于吹毛求疵。只要没有违背基本原则,整体有利于国家利益,都应该鼓励探索和尝试。
其他文献
自2月初以来,委内瑞拉爆发了自查韦斯去世以来最大规模民众游行示威,参与人群从学生、教师逐渐扩展到商界、中产阶层和普通市民,抗争手法从和平示威逐渐向暴力冲突转化。截至3月18日,冲突导致的死亡人数近30人,数百人受伤,上千人被捕。更令人忧虑的是,此次街头抗争至今未有平息迹象,正在向长期性、对抗性的社会乱局演变。拉美最大、世界第五大石油输出国、西半球“最左翼”国家,正面临马杜罗接班以来的最大挑战。  
9月1日,俄罗斯1400万学生迎来新学年。按照传统,俄罗斯开学第一课通常是“和平课”。但今年孩子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为劳动与国防做好准备”(俄语为Готов к труду и обороне, 缩写为ГТО)。《共青团真理报》称:“想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  根据普京2014年3月24日签署的第172号总统令,从今年起俄罗斯将恢复苏联时期的“为劳动与国防做好准备”—— 一个面向全体
近日,日本宣布将更换其驻中、美、韩三个国家的大使。据日媒报道,现任外务省事务次官(相当于常务副部长,是日本官僚中的最高级别)佐佐江贤一郎将接替藤崎一郎,出任驻美国大使;现任负责经济事务的外务审议官(相当于副部长级)西宫伸一接替丹羽宇一郎,出任驻中国大使;负责政务事务的外务审议官(相当于副部长级)别所浩郎接替武藤正敏,出任驻韩国大使。其中新任驻美、驻韩大使的上任将在9月日本国会闭幕后进行,而驻华大使
在美国看来,阿富汗战场历时八年有余而不能搞定,跟阿富汗政府不能独立运作有着重要关系;  美阿分歧近期虽集中爆发,但应该看到,双方的根本利益仍有极大的重合。    4月上旬,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在闭门会议上发泄了他的不满:“如果外国势力再逼我,我也许会加入塔利班”。此语一出,即被迅速传向外界,把他与美国之间自去年大选以来的摩擦推向高潮,舆论一片哗然。随后,阿富汗与美国政府都急忙出面灭火,两国戏剧般恢复
英国凯特王妃5月2日在伦敦圣玛丽医院顺利诞下一名女婴。英国王室已经多年未添女孩,查尔斯王子曾两次吐露想要抱孙女的心声。  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为小公主取名为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其官方头衔则是剑桥公主,目前是英国王位排名第四的继承人,在她之前的继承人为她的爷爷查尔斯王储、父亲威廉王子以及哥哥乔治王子。有专家分析,王室新添公主,对英国旅游业和零售业而言都相当于一笔横财。如果再添一名王子,大家会把注
截至今年10月,黎巴嫩议会已经连续30次推迟总统选举投票,致使总统职位空缺达17个月之久,国家机器濒于瘫痪。  近来,黎巴嫩局势颇不太平,“垃圾危机”引发的大规模民众示威如火如荼。在教派林立的黎巴嫩,街头示威、游行、抗议可谓家常便饭,甚至零星武装冲突也并不稀奇,但自今年7月以来的这次街头运动与以往有明显区别,折射出黎巴嫩社会在当前内忧外患中对国家未来的新思考。  “垃圾围城”引爆街头运动  贝鲁特
美国会放弃其世界霸主地位吗?事实上,美国有能力并应当争取维护其作为全球当权者的地位。“美国霸权”这一概念的出现甚至和伟大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一样历史悠久。  一战后美国强势崛起,在经济、政治、科技等各方面均占主导力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都先后在这片土地上扎根。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才得以在真正意义上掌握世界霸权,并处在国际体系的顶端。美国制定出让全球经济得以顺利运转的普遍规
自2011年3月爆发以来,叙利亚危机已持续整整三周年。时至今日,叙利亚内战僵局依然胶着难解,政治解决更是遥遥无期。战火硝烟不仅彻底改变了大马士革、改变了叙利亚,也让整个中东陷入无尽的痛苦与动荡。  危机脉络:从政治动荡到全面内战  三年来,叙利亚危机经历了一个从点及面、由浅入深、跌宕起伏的复杂过程,这场危机并非从一开始便不可收拾,根据性质、烈度、战况可分成三阶段。  阶段一:双方冲突升级。受突尼斯
据英国路透社8月27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将在该国建立全球首家核能银行,以确保核电站的燃料供应,并鼓励防止核扩散。  据报道,这家用于储存浓缩铀的银行将在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建立。它将受哈萨克斯坦法律的管制,并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全权负责运行。报道称,原料储存设施预计于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这家银行将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各成员国的核电站提供稳定的燃料供应。  哈萨
本书以日本为案例,阐述了能源安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二战前和战争期间日本能源安全经历了以能源生产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以能源来源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以能源运输安全为主要矛盾的时期。在漫长的战后时代,日本能源安全经历了战后初期的困难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石油供应黄金期;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1世纪初的能源安全稳定期等。在2011年3.11大地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