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舜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舜
  黄舜,成都人。写诗及诗歌批评。作品散见《草堂》《诗镌》《幸存者诗刊》等刊物和选本。
  下午
  又一个下午
  我们穿行于复变的热浪
  街道已不再倾斜
  更像一条柔软的皮带
  低低地,悬在更低的空中
  一如欲落而不落的暴雨
  闷热,把沉重的影子垂向地面
  风景猫着背,向我们竖起警惕的毛发
  而我们就那么驾着车,沉默地
  向某个坡道攀爬
  机器哧哧的、生锈的嗓音
  一截一截被丢向车尾
  以至于一切忽然变重,而前面
  街道也开始滚动╟╟像传送一个小铁块
  笨拙地,将我们送往雷雨的中心
  寡淡的清晨
  寡淡的清晨,你醒来
  去阳台喂猫,看它拱起柔软的脊背
  天空有一股泥腥味
  而稀薄的空气包裹你,像一层蜕掉的皮
  煎蛋的滋滋声里,你清点身上的霉斑
  俗世的油烟爬上衣领,熏出眼泪
  日复一日,你像这样
  一手握紧自己的听觉,一手放任
  时间在身体里噼啪作响
  或者在熟睡的夜晚
  任房间倾倒冗长的生命
  却不能剖开一面镜子,去和另一个自己交谈
  直到楼梯,融化的声音将你唤醒
  带上盘子和刀叉返回房间
  猫跳下阳台,吊灯也重新,返回它们的形状
  但雨还不会落下,你叫醒妻子
  告诉她云层长满了小小的菌类
  紫藤萝
  你说我们去看紫藤萝吧
  九里堤那里,有一丛开得很好
  那是四月
  阳光热烈,阳光下拍照的女人和小孩
  都闪着紫金色的微光
  但没什么意思,一切
  都没有意思,你说
  并且在湖边坐下,此后
  我被你的沉默一次次拧紧
  茫然地,看向那丛藤萝,仿佛瀑布
  仿佛一幅蹩脚的画,但为什么
  一想起那种颜色、那股气味
  连寂寞也变成紫藤萝的形状
  很快,太阳就要落下,人群散去后
  剩下空阔的湖面,重新寂静
  唯有蝉声不断地堆叠着,压弯那些藤条
  也压坏了,整个傍晚
  旧书
  在玉林路一家偏僻的旧书店
  翻到一本普鲁斯特
  书页发黄布满霉斑,扉页上
  写着1983年和一个
  陌生的名字。揭开它
  有一种做梦般奇妙的宁静
  几乎像是,凭空拥有了一段逝水的年华
  回到家
  你把它,摆到书架
  并不显眼的位置,可在那些崭新的书脊间
  它仍然显得突兀。无声
  散发着时间燃烧后的余烬
  仿佛儿时接触过的某种奇特菌类
  它们长在幽僻的树林,有一种脆弱、苍白的美
  轻轻一碰,就变成粉末
  帕特森
  清晨降落在你周围,呈现褶状
  六点,妻子还在熟睡,枕边的梦境,依旧冒着热气
  手表将时间绕上拇指,发条的旋转
  催促你起身,下床,迎接新的一天
  外面天气热烈,阳光像瀑布一样垂下
  树木被冲刷得格外干净,也许踩中它们的影子
  就会变得更轻。每当你穿过树林,走向那条
  砖红色的街,一些细小的事物开始在身体里长大
  你无数次抚摸并试图理解它们
  如同在空气里想象一座并不存在的小岛
  为这个清晨吹出亚热带的风
  以至人群像水母一样漂浮在水面
  你选择加入他们,或者临时退出
  像一个游泳的人站在岸上
  看光斑在水底闪烁,又流向暗处
  搬家
  搬完家后,你返回旧处
  去拿遗忘的物品
  沿着那条寂静的银杏路
  晚上八点、九点,天色完全暗了
  路灯凉凉的,水一样泻下来
  那一刻,你真正感到疲惫,像是
  卸掉了一身的兵荒马乱
  需要长长地舒一口气
  你因此走得很慢很慢
  路上偶尔会有风,当它们
  轻轻吹到你脸上
  你忽然想就这么一直走下去
  忘掉那些等候你的物品
  那些生命中,焦心的事……
  有那么一会儿,你几乎觉得
  只要你想,就真的可以
  Ψψ的一天
  在甜熟的梦境来临之前
  我给你写信
  一些词语跌落到窗外,变得滚烫
  正午,在阳光的浇筑中不断壮大
  街道把自己铺开,像一片外星世界
  以至于古老的邮筒转眼也可能变成一种生物
  上街时,风的热浪撕咬我的小臂
  并非是疼痛而往往是一种错觉
  将我们推向自身的反面
  在现实倒立的影像中,梦境现形
  将我装扮成一个沉默的男人
  摘下耳朵,来听你朗诵葡萄的心事
  圆润的鼻音像一口井,希望
  在里面努力并结成气泡
  一旦破碎,我们就会重新变成幻影
  正午即景
  拉上窗帘,世界就被孤立起来
  短暂的宁静里
  我们沿时间的瓶体下陷
  另一个你,在窗帘灰绿的花纹中抽芽
  午后两点,墙上的时钟变得柔软
  并一点点融化,像蜡一样滴到地面
  剩余的指针变成绳索,伸出窗外
  捕捉一群新鲜的树叶
  它们鲜活得像鸟
  又如此翠绿,像一种全新的生命
  抖动翅膀,在我们身边飞行
  “如果这一切仅仅是幻觉……
  那我们还能握住什么”
  闭上眼睛,听,闷热的正午
  像陨石悬浮在头顶
  那里阳光嗡鸣——
  于是我起身,贴近你
  想为你关上疲惫的听觉
  像一只猫,躲进它柔软的身体
  午后公交站
  穿过那片气态水域
  你必然,转向那座寂静的公交站
  猛烈的阳光下,你第一次
  发觉并着迷于它奇特的荒凉感
  远远看,悄无声息的午后世界
  炫目、发白的人世幕景里
  它伫立,并承载着空旷的寂寞
  走向它,似会搅起巨大的声响
  又或者唤起你内心
  久违的孤独,温热而新鲜
  以至于闭上眼,生怕这感觉忽然溜走
  ……但它還是走了,一切很快消散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随后
  那辆即将来临的巴士
  也必然带你离开,去融入
  被热气摇晃变形的人间
其他文献
中国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自己所倾慕的人处处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客观的角度评价都很平常。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这种晕轮效应在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妙就妙在“眼里”二字上。这“西施”不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而是眼睁睁“看”出来的,它是一种知觉!知觉为何有这样的特性,而且一定要是“情人”的知觉呢?这牵涉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方面,
一座山或一座城  都不是怀念或失眠的借口  想要分清黑白  却如野马和飞鹰纷战  大彻大悟  是解脱还是软弱的借口  是意志还是表象  无穷的欲望,无休的时间  天空轰鸣  当黑夜无法降临,一切归零  睡吧,此刻言语  晦暗无力,人  借夜的长袍,化茧  生御风的双翼  回到海的深处  没有沉入漩涡的必要  让风走吧  它回归南方  回归海的温柔  倘若漩渦是一种拥抱  让鱼变成人吧  我们在赶路
“东方古乐之都”随州,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的出土地,是千年古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南郊擂鼓墩山脚下的涢水之滨白云湖畔,有一处粉红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非凡,若隋侯珠般璀璨耀眼。她,就是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在春光明媚、柳絮飘飞的三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生昀慕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克云先生。  生:钟校长,你好!我一走进曾都一中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名贵
我国古代写诗讲究“造境”,论诗轻“意象”而重“意境”,其实意境就是情与景的浑融妙合。因此,我们读诗,有必要分析情、景,进而深入并体味意境。从课文看,古代诗词曲“造境”时情与景的结合呈现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一是先情后景,写景烘托。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摇曳多姿。
栖乌  午夜钟声仅用于“当——”敲击我的脑壳。散去猛虎若干。不能完全,高温和两具高温,像浮云般沉转你唤我老疯子吧,要什么可否、可否。尽去撕衣裂带我眼睛里的红纶,你要对开,三开,四开?或红纶与我转瞬而逝的茫茫弹性与光滑。或你的牙齿与一肩带任由众生惶惶西去。栖乌惊起,回音潺潺。  和解之词  一些预感式悲剧微尘般漂浮在黑暗中,它们欢快地黏结,和碎化,随意寄生。我往常独自啜饮的轮廓,模糊,如此敏锐。此时
1  在古老的迁徙中  河流的冲刷  带来丰厚的土壤  他们都是移民  像河沙一样的移动  属于同一个考古层  在这里最古老的水稻  获得重点保护的词语  而特别硕大的头颅化石  就像老照片捕捉到了  特别古老的光芒  2  在你之前在我之前  家在花蕾绽开的雨后  也在头顶变得宽大  它的栏杆如同鸟巢错落美丽  榫卯就像手臂挽着你我  并一个比一个长得牢固  这些直立的语言  这些建筑的始祖  
当我歌颂长沙正月初二的浓雾  浓雾已经散去,我站在阳光明媚的  浏阳河堤斜坡。当我歌颂爱情  其实不过是看见青草与苔藓  由此想象春天的样子  如果你看见我,我想说,这是我影子  真实的我什么也没说  我始终缄默。内心淡淡不安的怀乡歌  一直不曾吟唱出。我说我是枝头寒蝉  放弃更广远的季节,只抱紧怀念与孤傲  我信服勒内·夏尔,服从并不存在的神  才能巧妙抵达事物存在的深处  譬如果核内部柔软的舌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祝福》中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一、一个“骂”字了得    文中对鲁四的语言描写主要是通过“骂”字来体现的。  一骂新党。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我和“四叔”鲁四见面时的一段话:“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
过河  天气太好。这阳光  融化的蜜糖在三月的罐子里  沸腾了。鼻翼上绒毛让风向南吹  从不同的地方,渡同一条河  他突然想把所有长花纹的石头  都搬出来晒晒。再藏进河底  凤凰  在满树开放的梧桐花里看见凤凰  向我飞来。并非忠义仁德的鸟王  杜甫挂在枝上忘了收回的那颗牙  而是作为黄昏里的光团,向我飞来  的凤凰,在千百小喇叭紫色的合奏里  我一抬首就吞咽了它。不啄生草的尊贵  五彩备举的华丽
叶丹, 安徽歙县人,出版有诗集《风物拼图》《方言》《考古杂志》等六种。现居合肥。  南渡凑泊  城池接连失守,像多米诺骨牌般  染指惯性,扇形的边境线多么  像是满族的巨弓,没有缓冲  回旋的地带,我失落的阴影面积  在版图畏缩的过程中膨胀,  “回音的稀薄正是沮丧的源头”。  一段残桩绊倒我,而暴民的斧钺  揭露我的踝骨,经过没有炊烟的  扬州之后,我发现所有的道路  全都簇拥着南京城,这条艰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