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人类进行内隐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了解内隐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基础上,指出内隐学习对游戏化教学的启示:通过游戏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行为并巩固学习结果。
【关键词】内隐学习;游戏;游戏化教学
儿童在“过家家”游戏中,了解了家庭的分工,慢慢形成了性别角色意识;常玩纸牌游戏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计算水平;喜欢看英文电影的学生,英文水平在娱乐中提高了;玩过《三国志》游戏的学生,会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近年来“内隐学习”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指出内隐学习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内隐学习的概述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他指出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与外显学习相比,内隐学习更加节约认知资源,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外显学习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内隐学习在无意识中自动完成学习过程;外显学习受年龄、情绪、智力等影响,内隐学习则相对稳定,是对获得刺激内部深层结构的加工;外显学习由语言进行报告,内隐学习有时候会难以报告的特点。
2 游戏化教学的概述
游戏是人类内隐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本身就是内隐学习。研究表明,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有效抑制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游戏化教学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以游戏化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模式。
未来,游戏化教学应基于内隐学习理论,调动学生的兴趣,维持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深层次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游戏化教学的主要开发方向。
3 内隐学习对游戏化教学的启示
3.1 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内隐效果。
游戏化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计巧妙的游戏软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在此阶段通过新鲜的界面,增强学生对内容的感性认识。如推荐学生玩《三国志》游戏,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在讲授购物题材的英语课前,推荐学生看某一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对话情境;如在学习驾驶前,让学生在乘车时观看驾驶员的操纵。
3.2 维持学习行为,扩充内隐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协调效应,二者处在学习过程的连续体上。学习复杂知识前,应先具有内隐知识,然后再进行外显知识模型的建构。
3.2.1 游戏关卡巧设计
分解教学目标,递进式地接近课程核心。以关卡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尝试性解决,再呈现每一层关卡的难点所在,让学生领悟具体场景中知识的建构,完成游戏中的任务。也可设计闯关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挑战中达成教学目标。
3.2.2 团队协作齐并进
利用游戏中合作的特点,在游戏化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主选择协作伙伴,共同完成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如在数学课程中,每位同学在完成基础层级的学习后,可以自主选择闯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允许团队协作。从而促进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挥团队智慧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学生向团队伙伴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就感。
3.2.3 行动之后有反馈
游戏中玩家在游戏后会立即得到反馈,玩家便会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表现。游戏化教学中,可以通过软件及时了解并监控学生的课堂状状态、作业及考试成绩,从而调整学习行为。
3.3 巩固学习结果,增强内隐效果。
对于知识框架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复联系才能掌握,而这一过程正是内隐学习的过程。采用游戏化教学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欢乐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持续充满活力的游戏教学,保持学生的内隐学习,不断建构知识。
参考文献
[1]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9(03):219-235
[2]Mathews R C,Buss R R,Stanley W B,Blanchard-Fields F,Cho J R, Druhan B.Rol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cesses in learning from examples:A synergistic effec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Cognition,1989,15(06):1083-1100
[3]Reber A.Transfer of syntactic structure in synthetic langua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9,81(01):115-119
[4]李杰榮,岳盼盼.内隐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9(04):8-9.
[5]雷浩,魏锦,刘衍玲,田澜,潘彦谷,陈容.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抑制效应的实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1):10-17.
[6]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2013(01):73-78.
[7]郭秀艳,杨志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04).
[9]陶侃.教育游戏发展中的“吸收裂痕”与缓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02).
[9]张英萍.内隐学习理论的新紧张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1):109-112.
作者单位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350
【关键词】内隐学习;游戏;游戏化教学
儿童在“过家家”游戏中,了解了家庭的分工,慢慢形成了性别角色意识;常玩纸牌游戏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计算水平;喜欢看英文电影的学生,英文水平在娱乐中提高了;玩过《三国志》游戏的学生,会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近年来“内隐学习”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指出内隐学习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内隐学习的概述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他指出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与外显学习相比,内隐学习更加节约认知资源,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外显学习是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内隐学习在无意识中自动完成学习过程;外显学习受年龄、情绪、智力等影响,内隐学习则相对稳定,是对获得刺激内部深层结构的加工;外显学习由语言进行报告,内隐学习有时候会难以报告的特点。
2 游戏化教学的概述
游戏是人类内隐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本身就是内隐学习。研究表明,亲社会性视频游戏能有效抑制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认知水平。游戏化教学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以游戏化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模式。
未来,游戏化教学应基于内隐学习理论,调动学生的兴趣,维持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深层次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游戏化教学的主要开发方向。
3 内隐学习对游戏化教学的启示
3.1 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内隐效果。
游戏化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计巧妙的游戏软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在此阶段通过新鲜的界面,增强学生对内容的感性认识。如推荐学生玩《三国志》游戏,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在讲授购物题材的英语课前,推荐学生看某一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对话情境;如在学习驾驶前,让学生在乘车时观看驾驶员的操纵。
3.2 维持学习行为,扩充内隐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存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协调效应,二者处在学习过程的连续体上。学习复杂知识前,应先具有内隐知识,然后再进行外显知识模型的建构。
3.2.1 游戏关卡巧设计
分解教学目标,递进式地接近课程核心。以关卡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尝试性解决,再呈现每一层关卡的难点所在,让学生领悟具体场景中知识的建构,完成游戏中的任务。也可设计闯关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挑战中达成教学目标。
3.2.2 团队协作齐并进
利用游戏中合作的特点,在游戏化教学中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自主选择协作伙伴,共同完成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如在数学课程中,每位同学在完成基础层级的学习后,可以自主选择闯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允许团队协作。从而促进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挥团队智慧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学生向团队伙伴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就感。
3.2.3 行动之后有反馈
游戏中玩家在游戏后会立即得到反馈,玩家便会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表现。游戏化教学中,可以通过软件及时了解并监控学生的课堂状状态、作业及考试成绩,从而调整学习行为。
3.3 巩固学习结果,增强内隐效果。
对于知识框架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复联系才能掌握,而这一过程正是内隐学习的过程。采用游戏化教学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欢乐的教育环境中,通过持续充满活力的游戏教学,保持学生的内隐学习,不断建构知识。
参考文献
[1]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89(03):219-235
[2]Mathews R C,Buss R R,Stanley W B,Blanchard-Fields F,Cho J R, Druhan B.Rol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cesses in learning from examples:A synergistic effec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 Cognition,1989,15(06):1083-1100
[3]Reber A.Transfer of syntactic structure in synthetic langua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9,81(01):115-119
[4]李杰榮,岳盼盼.内隐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9(04):8-9.
[5]雷浩,魏锦,刘衍玲,田澜,潘彦谷,陈容.亲社会性视频游戏对内隐攻击性认知抑制效应的实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1):10-17.
[6]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2013(01):73-78.
[7]郭秀艳,杨志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04).
[9]陶侃.教育游戏发展中的“吸收裂痕”与缓解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9(02).
[9]张英萍.内隐学习理论的新紧张及其对专长研究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1):109-112.
作者单位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