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回眸 现代诗踪:早期象征派诗歌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w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少年中国学会诗人群是“被忽略的先锋”,这里存而不论,但毫无疑问,最早将象征派诗歌的理论和创作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正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一群年轻人,如黄仲苏、田汉等。《少年中国》于1919年7月15日在北京创刊,在它上面发表新诗的有康白情、李大钊、邓中夏、朱自清、周无等人。
  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李金发的《微雨》、冯乃超的《红纱灯》、穆木天的《旅心》、王独清的《圣母像前》等诗集陆续出版,出现“象征派”诗潮。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派”,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挖掘与表现,追求感觉联络上的通感,通过多义但又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
  黄蜂儿
  周无
  一个黄蜂儿,跌在水里。
  他挣扎着飞,飞起来,还是跌在水里。
  水流得很慢,很安闲,夾着一叠一叠的树影。
  黄蜂儿很着急,只是挣扎着望上飞,但只是在水里。
  翅子已湿了,再也飞不起来,只在水里乱转。
  脚上的花糖儿。是他们盼望的,
  他觉着很痛心,却已被水冲散了。
  虽然望得见岸,他却只在水里乱转。
  不知道他为的什么?——生命么?工作么?
  可怜水推着他走,经过了一叠一叠的树影,
  他歇一歇又挣扎,但他还是在水里。
  呵,好了,前面排立着许多水草了。
  但是,黄蜂儿,他却不动了。
  来做最简单的理解,象征即“立象以征”。对此,完全可以从传统文学资源当中找到脉络,如《诗经》当中的“兴”显然有着“象征”的点滴遗踪;西方古典文学作品也并不乏以形“象”代替抽象观念、从而力求传神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但文学术语意义上的“象征”一词,就词源来说,源自希腊文,指“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在象征主义那里,宇宙间的本质和表象、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都被看成信物或符号那样的“一剖为二”的、互相对应的“契合”关系,这是象征主义据以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我们在这首诗里就读到了“象征”——“黄蜂儿”,诗很好读,看起来纯然叙述一段情节,这只“黄蜂儿”就“人”而“蜂”地、非常“具象”地立在了我们眼前,到最后“他却不动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生命个体的怜悯与关切,隐然在目。在当时,这首诗和沈尹默的新诗《月夜》、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等都被评价为带有“象征主义”的色彩。追溯“象征”的本义,《黄蜂儿》确实已经带有明显的“象征”意味,不过,把它读成诗人主观情绪羼合其中的、写实性的“白描”,似乎也未尝不可。
  《黄蜂儿》发表于《少年中国》一卷九期。记得在小学时代,一篇课文里,好像是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读到当中引用的这样一些诗句:“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何其辽阔而抒情,让年轻懵懂的我生发无端的豪情与忧愁。那首诗叫《过印度洋》,作者正是周无,其时,他正在赴欧求学途中。周无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有感
  李金发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半死的月下,
  载饮载歌,
  裂喉的音
  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开你户牖
  使其羞怯,
  征尘蒙其
  可爱之眼了。
  此是生命
  之羞怯
  与愤怒么?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这一串散落的珠子般的语词,自上而下,分布排列,读起来朦胧恍惚。“有感”,类同于古典诗歌中的“无题”,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刹那之间难以言表的感受,在这里,也许就是对于“生”和“死”的体味。诗中“半死的月”,完全脱离了传统审美当中对于“月”的意象定见,抒写的是属于李金发个人的、独特的心中之“象”,那么,究竟想要“征”什么呢?也许要期待读者自行去补足了。这正是象征主义诗歌全然不同于此前浪漫主义的地方。李金发自己对此显然很清楚,他声明说:“我爱无拍之唱,或诗句之背诵。啊,不一定的声调,东冬随着先萧。”(《残道》)不过在这“不一定的声调”当中,分明还是可以看得到魏尔伦对于诗歌音乐性的提示,尤其当注意到第一二段在开头和结尾的“复沓”。
  李金发同时又是美术家,他对色彩的布排非常敏感,例如在“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半死的月下,/载饮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这些诗句当中,“残阳溅血”、“半死的月”,在在都体现色彩的幽微,游走其中的通感和暗示又“无理”地联结语词,最终形成一首象征主义诗歌所应当具有的独特张力。
  1925年,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是象征派诗歌由萌芽而走向诞生的标志,新诗别开生面。表面上暧昧难懂、神秘狂怪的深处,李金发说:“我相信任何派别,都不能离开真善美。”
  月下的歌声
  王独清
  你这月下的歌声,月下的歌声,
  把你底
  哓舌的词句
  用这样狂热的音调
  传来,
  在这快要沉静的时间里
  使人凝神地听去,
  真要感觉到
  一种带着不调和的和震颤的悲哀……
  我,我在夜半的Rio底桥头立定,
  接受着这将近休息的Carnaval底歌声。
  唵,这真像是住在了梦中,
  不过我的前胸,在痛,在痛……
  你这月下的歌声,月下的歌声,   把你底
  忧郁和放肆
  交给这冷风向四面
  送扬。
  就尽管这样忽高忽低地
  诉出许多的往事,
  使人底心尖
  在个被迫害的摇动中受着重伤……
  我,我在夜半的Rio底桥头立定,
  沉迷着这就要入眼的的Carnaval底歌声。
  唵,这真像是堕在了梦中,
  不过我的前胸,在痛,在痛……
  注①Rio,西班牙文,河流的意思。
  注②carnavaI,指封斋前的狂欢节。
  诗歌写了特定的一个夜晚,歌声嘈杂。在基督教封斋前的狂欢节之夜,身处法国的王独清,夜半时分,独立于桥头,银月高照,早春的寒意迫身,异国的流水无声地奔涌,远处近处到处是叮叮咚咚、忽高忽低“狂热的音调”,但此刻的王独清感受到的却不是“狂欢”,而是“不调和的和震颤的悲哀”、“被迫害的摇动”,是“我的前胸,在痛,在痛……”
  “月下的歌声”因此显得不那么美好而让人神往了。王独清这首诗选自《象征派诗选》,但在我看来,“象征派”的痕迹并不明显,或者说没有李金发的诗那样晦涩、朦胧,他其他的作品也大多如此。王独清1920年留学法国,开始写过一些模仿拜伦、雨果的浪漫主义诗风的作品,如《吊罗马》《哀歌》等,后来转向象征派,因此在他的诗歌当中,较多地体现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某种接近和融合。例如这首诗,技巧上有着轻微的象征派影响,蕴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颓废、哀伤气氛,内容则更显浪漫主义色彩,又很难说有什么理性或非理性的深思与独特感悟。
  如果说王独清的诗中直接或间接吸收了“象征派”的“世纪末”果汁的话,那也无非体现在他作品的内容更多地开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大时代中的个人精神苦闷,就整体表达上来说,这首诗表达出来的趣味差可比拟“婉约词”,格局不大。
  苍白的钟声
  穆木天
  苍白的 钟声 衰腐的 朦胧
  疏散 玲珑 荒凉的 濛濛的 谷中
  ——衰草 千重 万重——
  听永远的荒唐的古钟
  听 千声 万芦
  古钟 飘散 在水波之皎皎
  古钟 飘散 在灰绿的 白杨之梢
  古钟 飘散 在风声之萧萧
  ——月影 逍遥 逍遥——
  古钟
  飘散 在白云之飘飘
  一缕 一缕 的 腥香
  水滨 枯草 荒径的 近旁
  ——先年的悲哀 永久的 憧憬 新觞——
  听 一声 一声的 荒凉
  从古钟 飘荡 飘荡 不知哪里 朦胧之乡
  古钟 消散 入 丝动的 游烟
  古钟 寂蛰 入 睡水的 微波 潺潺
  古钟 寂蛰 入 淡淡的 远远的 云山
  古钟 飘流 入 茫茫 四海 之间
  ——暝暝的 先年 永远的欢乐 辛酸
  软软的 古钟 飞荡随 月光之波
  软软的 古钟 绪绪的入 带带之银河
  ——呀 远远的 古钟 反响 古乡之歌
  渺渺的 古钟 反映出 故乡之歌
  远远的 古钟入 苍茫之乡 无何
  听 残朽的 古钟 在灰黄的 谷中
  入 无限之 茫茫 散淡 玲珑
  枯叶 衰草 随 呆呆之 北风
  听 千声 万声——朦胧 朦胧——
  荒唐 茫茫 败废的 永远的 故乡 之 钟声
  听 黄昏之深谷中
  收录这首诗的诗集《旅心》在当年的出版广告这样写:“抒情诗人穆木天,是现代诗坛独具一派作风的作家。……一定会感到他的诗句的细美,情绪的浓密,和声色的纤动。”
  确实“细美”“浓密”“纤动”,色彩晦暗、调子低沉,诗人此时留学东瀛、正热烈地陶醉于欧罗巴的“象征派”,他执意要让我们如他一样地感受得到这钟声的“永远”与“荒唐”。那是飘飘荡荡的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青年寂寞、凄苦的心绪,涂覆着他感伤、忧郁的个人情调?
  通过这些发散的语词,“钟声”层层叠叠地往外发散。穆木天得到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拉佛格的启示,十分注重追求诗歌的音乐美,用富有律动感的语言,表现诗人内心对于外界声音、光亮、运动所获得的交感和印象。这反映了他对于“纯诗”的实验和想象。他曾经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想表现漫射在空间的月光波的震动,与草原林木水沟农田房屋的浮动的称和,及水声风声的响动的振漾,特在轻轻的纱云中的月的律动的幻影……”说到底,就是强调感觉的精微以及形式上的音乐美。从他说的“月光”来类比他这首诗当中的“钟声”,可以看到相似度很高:都迷离恍惚、都轻柔而富于乐感。诗歌一共由六节组成,但它并不是由一行行的句子构成,而是由一个一个的词与词组结构而成,词与词或词组之间又一一隔开,形成断断续续的意味,暗示古寺钟声的时起时伏,飘渺恍惚,同时也酝酿出了全诗独特的音乐性:钟声一般的铿锵、钟声一般的飘零。
  问题是,一首诗形式上弄得这么支离破碎,真的一定就“纯”了吗?“钟声”以外,我们还能听见什么?
  红纱灯
  冯乃超
  森严的黑暗的深奥的深奥的殿堂之中央
  红纱的古灯微明地玲珑地点在午夜之心
  苦恼的沉默呻吟在夜影的睡眠之中
  我听得鬼魅魑魉的跫声舞蹈在半空
  乌云丛簇地丛簇地盖着蛋白色的月亮
  白练满河流若伏在野边的裸体的尸僵
  红纱的古灯缓缓地渐渐地放大了光晕
  森严的黑暗的殿堂撒满了庄重的黄金
  愁寂地静悄地黑衣的尼姑踱过了长廊
  一步一声怎的悠久又怎的消灭无踪
  我看见在森严的黑暗的殿堂的神龛
  明灭地惝恍注地一盏红纱的灯光颤动
  注:原作为“惝晃”,据《象征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一盏红纱的灯光颤动”,成就了这首“象征”的诗。由此出发,“殿堂”静卧,世界“沉默”。在“午夜之心”,诗人听得“鬼魅魑魉的跫声舞蹈在半空”,看见“乌云”“盖着蛋白色的月亮”,而“白练满河流”“若伏在野边的裸体的尸僵”。人出现了,那是“黑衣的尼姑”,此刻“森严的黑暗的殿堂”里,“撒满了庄重的黄金”。色彩、光调的晕托下,充满强烈反差的此在世界被“红纱灯”照耀,这首诗因此充满“象征”的丰富质地。
  就早期象征派诗歌而言,它无疑当属佳作,既注意了音乐调性,在“象征”构成上又能够归于集中,精致而不失恍惚的一盏“红纱灯”,安静又炫目地,“微明地”“玲珑”着。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的话,会觉得诗中的语词尤其是形容词,过度雕琢与堆砌,如起首第一句的主词“殿堂”,就是由四个形容词来定格,而且第三个和第四个形容词还重复,不能不能说给人一种累赘的感觉。对于早期象征派诗人来说,这几乎成了一件难以避免的事,究其原因,它和早期“象征派”诗人的诗歌以及理論渊源有关,诗人们“象征”的步子明显跨得过大,不免有些生硬。
其他文献
“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这是陈人杰《高原行》中的诗句。结合此前《送别》一诗中“庞大的人世/原谅了谁的一意孤行”来看,两者显然存在着上下文的关系。一边是领受了援藏工作的使命后,在依依不舍的送別氛围中,亲友对他铁下心来“一意孤行”的理解和尊重;接下来,则是他踏上西藏高原之初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
等  守一座空山  等一个走丢的故人  棋局残,松枝断  河流拖著冗长的步子  挪向天边  西山又长满了落霞  抬头纹里盛开着黑色的花  我看到自己生锈的哈欠  僵硬无比  春天  月光清亮  我合上书  风过,桃花落  一些话  下落不明  空  小小的虚无,凝聚于  草尖之上  一滴虫鸣,悬在树梢  风有着细细的嗓  在枝桠间,替谁吟唱  我是旷野,我是天空  爱人啊  我将水草丰美  我将荒
来自天津、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的我的朋友刘畅,已经在德国毕业并在法兰克福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工作了五年,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德语。由于工作勤奋业务熟练,他已拿到了德国永居。可最近他正准备辞职回国。他说,五年前,他的梦想是在德国站稳脚跟,赚欧元买房子。以往每年回国代购的时候,他都会接受亲朋好友们羡慕的眼光,因为他是“开德国汽车、用德国货的”!可近两年,亲戚们已无人再找他代购,要么通过先进的海淘网购直邮到
项目对接  除了在宏观把控项目整体方向的王向荣和董丽老师之外,项目核心成员由钱云老师、导师李慧老师和边思敏老师,以及若干名同学共同组成。  想做好设计首先要了解场地。经过几周的前期工作,我们整理好了大体框架,调研时间也随之确定了。12月4日,伴随着北京凌晨的微弱灯光,我们乘坐飞机,在中午抵达了成都双流机场,下午与成都公园城市管理局座谈。  来成都第二天的主要活动是调研。我们一大早就奔赴设计场地——
二胡,安徽池州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诗歌500余篇(首)散见于《诗刊》《清明》《安徽文学》《星星》《诗歌月刊》等报刊,出版长篇小说《行色》(山东画报出版社)、诗集《不要在秋天里和我说话》(安徽文艺出版社)。  一只鸟飞过  一只鸟从我的头顶飞过  一秒钟的事情,我还原了它的过程  一只鸟,饱含风霜的尖喙把风分开  成一条窄而锐角的路  双翅伸展,掠过秋天的果实和落叶  掠过尖
杜文瑜  杜文瑜,诗人,作家。近1000首诗作发表于《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等报刊,多次在国内文学大赛中获奖。现居绍兴。  诗人诗观  诗用于歌。它的抒情性,在诗歌的众多属性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果一首诗缺乏抒情性,或抒情性赢弱,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很“诗歌”了,我并不是说理性的诗歌不好。而抒情的诗歌真的好表达思想和感情,也易于被读者接受和欣赏。在各种诗歌作品中,我崇尚
一个地方的神秘并不是都能被打开。据说,古人对星空抱有愿望,认为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因为万物都是神。”一个引发了历史、自然、物质,尤其是精神记忆的地方,从世俗层面上升到了一个神化的状态。似乎不可言说,等待“上帝在迷路的躯体中/布施光明与宽宏!”(这是瓦莱里的一个隐喻。)人们渴望的上帝之城,其实在瓦莱里这里是上帝的布施——通向光明的语言。请允许我把这理解为诗的存在,在神秘的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地点:佛山西樵山三湖书院  参加者:孟繁华、张清华、陈晓明、陈陟云、张德明、向卫国、晓音  主持人(袁缓):尊敬的各位诗评家,尊敬的诗人,还有来自媒体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来到西樵山三湖书院,这里是一代大儒康有为先生勤学苦修的圣地,故今天这里一定是群贤毕至,因为一位诗人的佳作,引得北京和广东的六位诗评家雅聚南国,坐看云起,品诗论道,为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再
生命中的码头  奔跑,怕追不上一切虚无的影子  也为甩不掉如影随形的黑  奔跑,追上白狐,追上麋鹿,追上  那飘逸的清风  旅途中,我靠在一棵树上,喘息  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家屋后的那棵梧桐  树顶上还悬挂一轮熟悉的月亮  月亮下的海,海边的城市,是孤独的  长大后的城市在喧嚣中,孤独着  码头是孤独的,久居的市民和远道而来  的过客  是孤独的  孤独遭遇到未有的美丽时,我却要离开  来往的船只
主持人语  林可儿可能注意到了诗歌词语的模糊最终会妨碍到诗歌意义的清晰,因此,林可儿选择了直接而锋利的诗歌语言介入方式,“人活一辈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一两件事”“每一朵花都会流泪,绽放与凋零”……林可儿这种在诗歌技法上的硬朗与拙朴反而能够获得诗歌审美层面上的独立品质:没有参差不齐的句式和语法上相当复杂的句法结构,诗句中鲜有“情感的谬误”投放,诸如“千疮百孔的心被温暖填充,翩翩彩蝶、纷飞鸟儿/都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