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这是陈人杰《高原行》中的诗句。结合此前《送别》一诗中“庞大的人世/原谅了谁的一意孤行”来看,两者显然存在着上下文的关系。一边是领受了援藏工作的使命后,在依依不舍的送別氛围中,亲友对他铁下心来“一意孤行”的理解和尊重;接下来,则是他踏上西藏高原之初对于自己未来的想象:“提前踏上去的人像一朵火焰”。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西藏即等同于“远方”。但更为遥远的巴黎却不是远方,斯德哥尔摩、约翰内斯堡也不是远方。由于矗立于地球之巅的海拔高度和神秘古老的文化生态系统,唯有遗世独立的西藏被视作远方。它距离我们虽并不遥远,但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因此,在众多现代文化人的内心,大都存在着一个西藏梦。
当陈人杰以“援藏干部”的身份进人西藏时,诗意的西藏却变得具体而严峻。他要前往的藏北申扎县这一高原上的高原,有着4900米的海拔,这位江南人的确是铁下心来,一意孤行。但若要探究这一意孤行的动力,在我看来也非常简单,这就是对自己有为人生的诗意想象和期待。他把这叫作“信念”。“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
在藏北高原,一位诗人的想象力不但没有因大脑缺氧而迟缓,反而在与其金融师精算思维的高度契合中,加速了旋转。当两年一届的援藏任务到期后,他不愿离开;当第二个两年到期后,他又转人第三个两年。也是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般的,看清他诸多诗歌中所伏藏的深意:“一颗心反复被远方抓取/远方,背后有另一个更远的远方”(《佩枯湖》)。陈人杰无疑熟悉海子诗歌中的远方这一概念,所谓“一颗心反复被远方抓取”,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对于自己诗歌写作的想象和期待。他在一篇访谈中对此作过这样的表述:“我来西藏难免有精神寻根的意味,希望(自己的)诗歌来一次精神飞升”(《西藏在上,赤子之心》)。然而,当他到达远方后,却发现原先定位在某种想象和概念中的远方,背后有一个由他亲历而体认到的,更为具体,也更为深邃的远方。它既对应了自己的某种想象,但更多的则是不同,是在被各种关于远方的想象所固化的壳体之外,一个不可穷尽的远方。
这种不可穷尽的奥秘或缘由之一,既缘之于客体自身的无限丰富性,更缘之于心灵的相应变化,它是心灵在与客体的长久对视中,“心眼”突然洞开的发现。而这一发现对于每一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假借的。比如,藏北高原上的援藏工作是严酷的吗?这毫无疑问。在《申扎河》一诗中,陈人杰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表达:“从雪山借来的骨头纯净/肌肤里的痛点不容置疑。”那么,除了这痛点深入肌肤的严酷,除了前边所说的有为人生的成就感,陈人杰独坐申扎河畔时,还从其中看见了什么?
“凝视,直抵心灵的寒冷/一生中最安详的时光/让人生有了最清澈的深度”。这“直抵心灵的寒冷”,如同锐利的射线,带着高寒河流那似从太古冰层中化解出的透明、凛冽和凌厉,直刺骨髓和心灵,也使其身心中几十年的各种淤积为之一空。进而在从未有过的心室清旷中,获得禅宗式的顿悟:这竟是自己“一生中最安详的时光”,并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最清澈的深度”。这其中的两个“最”属于顶级性的表达,通常我们在诗歌阅读中会遇到,也会经常产生一种本能性的排斥,因为在诸多文本中,它只是一片轻飘飘的招摇的羽毛。但在这里,这两个“最”则生成于一种扎实的心理逻辑起点,你会感觉它是从心灵地质运动中尖锐地耸起,一种非亲历者而不能体认到的极端感受。我们之所以崇尚诗歌元素中的唯一性.就是因为它并不是通过假借来复述别人的深刻和精彩,或对别人的深刻和精彩做改头换面的复述,而是在诸多非常态因素的聚合中,心灵强光的倏然洞穿和呈现。因此,才会与我们的阅读产生短兵相接式的心灵对撞。
事情当然不仅如此,在我的感觉中,这两个“最”,更为透彻地诠释了陈人杰在藏北高原乐此不疲的心理依据。在这一基点上,他的“行动之诗”由广义社会学的属性延伸下扎为文化心灵属性,并延伸辐射到西藏全境。进而有了这部为西藏所成就的诗集《西藏书》。
关于这部《西藏书》,就其题材的整体构成性而言,它首先是一部在我见识之外的诗集。这种构成形式,起先让我觉得有趣,既而感到惊讶。它几乎是囊括性的,穷尽了西藏全境的地理人文风貌,以及自己的“缘藏”纪历全景,由此分成《分享伟大事物的反光》和《多吉的家》上下两卷,两大类别。又在这两大类别中,分门别类地做出板块集纳式的呈现。诸如在上卷对于“伟大事物”的呈现中,分别集纳出圣水(湖泊)、山脉、冰川、动物、植物、大地、宗教、民俗、人文、城乡等系列,然后在每一系列中,——展开个体描述。如此的严整性和系统性,显然并不符合诗人天马行空式的思维,但却完全吻合了陈人杰的思维逻辑,是他援藏工作中“工程思维”的直接折射。
当然,这一结构的背后还存在着两个动因,其一,是他的雄心:罄尽自己的所能,穷尽高原秘境中的“伟大事物”,使这部诗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藏书》,乃至“西藏全书”。其二,它缘自陈人杰情感与渴望不可抑制的驱使。
因此,这部诗集又在我眼中展开了三重风景,它既是艺术的、人文的,又是一部详尽的地理之书。作为一个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并同样关注那些“伟大事物”的人,我曾自认为相关的知识足够丰富。所以,在首次面对诗集中的“圣水”系列,接触到诸如纳木措、班公措、当惹雍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这些湖泊时,我首先关注的是诗的表达,是对于这些我所熟悉的高原圣湖,陈人杰说出了什么,比别人有多少新的发现。但逐渐的,当佩枯湖、然乌湖、色林措、格仁措、巴松措、拉姆拉措……这些陌生的名字相继出现,当卡若拉冰川、普若冈日冰川、来古冰川,在“冰川”系列中,当那些陌生的山脉、鸟禽、植物、民俗、宗教习俗在相应的系列中相继出现,我的心中则暗生惊异,并觉得正在随着这部诗集的导引,步步走进西藏秘境中的纵深腹地。进而突然意识到,当陈人杰如数家珍般地展示着这一切,他不但把自己当成了西藏秘密的知情者,人文风土的传播者,更把自己当成了高原的主人。
说《西藏书》是我见识之外的一部诗集,更因为其下卷《多吉的家》中,陈人杰的“缘藏”纪历内容。这其中一个触目的现象是,当代诗歌写作中一些既有的观念和方式,在此被更改以至颠覆。诸如援藏工作中的“结对子”“调研”“驻村”“到塔尔玛一村座谈”等等,这些诗歌根本无法处理的公文汇报类材料,在此却都转换成了你难以想象的诗歌。比如面对《在村干部聚会上》这一题材,在没有看到这首诗作前,你能对它做出什么样的想象?起码对于我来说,会根本无从想象。“今夜是一支支蜡烛/火苗越舔越高”,“一次次碰杯/什么也不说”,“都有点高了/身体渐渐离开了地面”,仅这么三个镜头,已给出了足够你去想象还原的信息:这是村干部们一次似乎不常有的“聚会”,但并无我们想象中藏乡汉子爱酒如命的豪饮。在这个仍在使用蜡烛的村庄,聚会与酒,显然都是这位援藏干部,把大家聚在一起的一个由头,其中之意既是以酒搞劳平素辛劳的大家,重点则是以酒助兴来谈工作,来为大家加油鼓劲。因此,“都有点高了”这一平实的书写,却透露出大家对酒量自觉把控的良好分寸感,以至某种程度上“心气高了”的双关寓意。纪实性的书写行进至此,接着是诗性的笔触最终一闪:大家“乌黑透亮的眼珠/像刚被大风洗过”。
明白了陈人杰在这幅大背景上的来龙去脉后,你再回头去读分布在《西藏书》中如下的诗句,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有些事情走着走着才会明白/大爱源于大野,大道来自大行”(《转湖:羊卓雍措》),“因为在高处/一个终日与雪山为伍的人/理解了风景和天堂”(《结对子》),在当下诗歌刁钻诡谲的修辞趣味和“崇小”叙事策略中,这样的表述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在这里,它却带着诗人心源振动的光束,形成了一种大道直行的力量。
而诸如《羊卓雍措》等诗作,则显示出他被西藏山水造化出的另外一种境界:“此时,湖面的金光像无声的庙宇/四散的宇宙里/太阳在敲钟/很空、很净。”的确,它空灵、旷远,湖光佛影,梵音净界,却又萦回着太阳之褪撞击的心灵震颤。这个时候的陈人杰,似乎有些恍惚:我仍是我,我已非我?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西藏即等同于“远方”。但更为遥远的巴黎却不是远方,斯德哥尔摩、约翰内斯堡也不是远方。由于矗立于地球之巅的海拔高度和神秘古老的文化生态系统,唯有遗世独立的西藏被视作远方。它距离我们虽并不遥远,但却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因此,在众多现代文化人的内心,大都存在着一个西藏梦。
当陈人杰以“援藏干部”的身份进人西藏时,诗意的西藏却变得具体而严峻。他要前往的藏北申扎县这一高原上的高原,有着4900米的海拔,这位江南人的确是铁下心来,一意孤行。但若要探究这一意孤行的动力,在我看来也非常简单,这就是对自己有为人生的诗意想象和期待。他把这叫作“信念”。“在俗世,我们不谈灵魂/只谈那不能被瓦解的信念/——虚幻前程,纯粹如一缕月光”。
在藏北高原,一位诗人的想象力不但没有因大脑缺氧而迟缓,反而在与其金融师精算思维的高度契合中,加速了旋转。当两年一届的援藏任务到期后,他不愿离开;当第二个两年到期后,他又转人第三个两年。也是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般的,看清他诸多诗歌中所伏藏的深意:“一颗心反复被远方抓取/远方,背后有另一个更远的远方”(《佩枯湖》)。陈人杰无疑熟悉海子诗歌中的远方这一概念,所谓“一颗心反复被远方抓取”,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对于自己诗歌写作的想象和期待。他在一篇访谈中对此作过这样的表述:“我来西藏难免有精神寻根的意味,希望(自己的)诗歌来一次精神飞升”(《西藏在上,赤子之心》)。然而,当他到达远方后,却发现原先定位在某种想象和概念中的远方,背后有一个由他亲历而体认到的,更为具体,也更为深邃的远方。它既对应了自己的某种想象,但更多的则是不同,是在被各种关于远方的想象所固化的壳体之外,一个不可穷尽的远方。
这种不可穷尽的奥秘或缘由之一,既缘之于客体自身的无限丰富性,更缘之于心灵的相应变化,它是心灵在与客体的长久对视中,“心眼”突然洞开的发现。而这一发现对于每一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假借的。比如,藏北高原上的援藏工作是严酷的吗?这毫无疑问。在《申扎河》一诗中,陈人杰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表达:“从雪山借来的骨头纯净/肌肤里的痛点不容置疑。”那么,除了这痛点深入肌肤的严酷,除了前边所说的有为人生的成就感,陈人杰独坐申扎河畔时,还从其中看见了什么?
“凝视,直抵心灵的寒冷/一生中最安详的时光/让人生有了最清澈的深度”。这“直抵心灵的寒冷”,如同锐利的射线,带着高寒河流那似从太古冰层中化解出的透明、凛冽和凌厉,直刺骨髓和心灵,也使其身心中几十年的各种淤积为之一空。进而在从未有过的心室清旷中,获得禅宗式的顿悟:这竟是自己“一生中最安详的时光”,并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最清澈的深度”。这其中的两个“最”属于顶级性的表达,通常我们在诗歌阅读中会遇到,也会经常产生一种本能性的排斥,因为在诸多文本中,它只是一片轻飘飘的招摇的羽毛。但在这里,这两个“最”则生成于一种扎实的心理逻辑起点,你会感觉它是从心灵地质运动中尖锐地耸起,一种非亲历者而不能体认到的极端感受。我们之所以崇尚诗歌元素中的唯一性.就是因为它并不是通过假借来复述别人的深刻和精彩,或对别人的深刻和精彩做改头换面的复述,而是在诸多非常态因素的聚合中,心灵强光的倏然洞穿和呈现。因此,才会与我们的阅读产生短兵相接式的心灵对撞。
事情当然不仅如此,在我的感觉中,这两个“最”,更为透彻地诠释了陈人杰在藏北高原乐此不疲的心理依据。在这一基点上,他的“行动之诗”由广义社会学的属性延伸下扎为文化心灵属性,并延伸辐射到西藏全境。进而有了这部为西藏所成就的诗集《西藏书》。
关于这部《西藏书》,就其题材的整体构成性而言,它首先是一部在我见识之外的诗集。这种构成形式,起先让我觉得有趣,既而感到惊讶。它几乎是囊括性的,穷尽了西藏全境的地理人文风貌,以及自己的“缘藏”纪历全景,由此分成《分享伟大事物的反光》和《多吉的家》上下两卷,两大类别。又在这两大类别中,分门别类地做出板块集纳式的呈现。诸如在上卷对于“伟大事物”的呈现中,分别集纳出圣水(湖泊)、山脉、冰川、动物、植物、大地、宗教、民俗、人文、城乡等系列,然后在每一系列中,——展开个体描述。如此的严整性和系统性,显然并不符合诗人天马行空式的思维,但却完全吻合了陈人杰的思维逻辑,是他援藏工作中“工程思维”的直接折射。
当然,这一结构的背后还存在着两个动因,其一,是他的雄心:罄尽自己的所能,穷尽高原秘境中的“伟大事物”,使这部诗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藏书》,乃至“西藏全书”。其二,它缘自陈人杰情感与渴望不可抑制的驱使。
因此,这部诗集又在我眼中展开了三重风景,它既是艺术的、人文的,又是一部详尽的地理之书。作为一个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并同样关注那些“伟大事物”的人,我曾自认为相关的知识足够丰富。所以,在首次面对诗集中的“圣水”系列,接触到诸如纳木措、班公措、当惹雍措、玛旁雍措、羊卓雍措……这些湖泊时,我首先关注的是诗的表达,是对于这些我所熟悉的高原圣湖,陈人杰说出了什么,比别人有多少新的发现。但逐渐的,当佩枯湖、然乌湖、色林措、格仁措、巴松措、拉姆拉措……这些陌生的名字相继出现,当卡若拉冰川、普若冈日冰川、来古冰川,在“冰川”系列中,当那些陌生的山脉、鸟禽、植物、民俗、宗教习俗在相应的系列中相继出现,我的心中则暗生惊异,并觉得正在随着这部诗集的导引,步步走进西藏秘境中的纵深腹地。进而突然意识到,当陈人杰如数家珍般地展示着这一切,他不但把自己当成了西藏秘密的知情者,人文风土的传播者,更把自己当成了高原的主人。
说《西藏书》是我见识之外的一部诗集,更因为其下卷《多吉的家》中,陈人杰的“缘藏”纪历内容。这其中一个触目的现象是,当代诗歌写作中一些既有的观念和方式,在此被更改以至颠覆。诸如援藏工作中的“结对子”“调研”“驻村”“到塔尔玛一村座谈”等等,这些诗歌根本无法处理的公文汇报类材料,在此却都转换成了你难以想象的诗歌。比如面对《在村干部聚会上》这一题材,在没有看到这首诗作前,你能对它做出什么样的想象?起码对于我来说,会根本无从想象。“今夜是一支支蜡烛/火苗越舔越高”,“一次次碰杯/什么也不说”,“都有点高了/身体渐渐离开了地面”,仅这么三个镜头,已给出了足够你去想象还原的信息:这是村干部们一次似乎不常有的“聚会”,但并无我们想象中藏乡汉子爱酒如命的豪饮。在这个仍在使用蜡烛的村庄,聚会与酒,显然都是这位援藏干部,把大家聚在一起的一个由头,其中之意既是以酒搞劳平素辛劳的大家,重点则是以酒助兴来谈工作,来为大家加油鼓劲。因此,“都有点高了”这一平实的书写,却透露出大家对酒量自觉把控的良好分寸感,以至某种程度上“心气高了”的双关寓意。纪实性的书写行进至此,接着是诗性的笔触最终一闪:大家“乌黑透亮的眼珠/像刚被大风洗过”。
明白了陈人杰在这幅大背景上的来龙去脉后,你再回头去读分布在《西藏书》中如下的诗句,就会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有些事情走着走着才会明白/大爱源于大野,大道来自大行”(《转湖:羊卓雍措》),“因为在高处/一个终日与雪山为伍的人/理解了风景和天堂”(《结对子》),在当下诗歌刁钻诡谲的修辞趣味和“崇小”叙事策略中,这样的表述显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在这里,它却带着诗人心源振动的光束,形成了一种大道直行的力量。
而诸如《羊卓雍措》等诗作,则显示出他被西藏山水造化出的另外一种境界:“此时,湖面的金光像无声的庙宇/四散的宇宙里/太阳在敲钟/很空、很净。”的确,它空灵、旷远,湖光佛影,梵音净界,却又萦回着太阳之褪撞击的心灵震颤。这个时候的陈人杰,似乎有些恍惚:我仍是我,我已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