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了你就知道了,东海真是个小地方,可因为水晶,这巴掌大的地方变成了大世界,天南地北的人们都投奔它而来。
河南人王立国和李彩霞的水晶雕刻作坊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牛山镇上。
王立国弓着身子坐在雕刻机前面,眼睛紧盯着手里的水晶壶,砂轮旋转,腾起一团一团的水雾。虽说刚进7月,可这江南的天气已经有些湿漉漉的味道了,屋里有股子说不出的燥热,身后的大风扇呼呼地响,吹出的风也是热的。王立国站起身,点了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眯着眼左右端詳起手里的这把壶。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王立国对自己的手艺一向自信,特别是做水晶壶。一把壶,从选料到设计、描图、雕刻,再到打磨抛光,全套活儿,王立国一个人都能包办。
水晶雕刻最重要的是线条的营造,要想在脆而硬的水晶上刻出浮雕效果的图案,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弧面和块面的运用,凹面和凸面的配合,每条线的构建都处在面与面的整体布局中,而哪里留白,哪里精雕,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好像就不对了。
做了十几年的水晶壶,从粗磨到设计、雕刻,历练得也算是个行家了,但想让自己做的每一把壶都能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王立国还是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李彩霞屋里屋外忙着。从和丈夫王立国一起经营这个水晶雕刻小作坊开始,她的生活就像上满了弦——既要照顾家里,还得招呼作坊的生意,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
李彩霞和王立国都是河南南阳人,1996年,双双来到东海打工,不过那时候还只是同乡,并不认识。90年代末的东海县,正是水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家家机器响,户户磨项链。手链、项链、眼镜,东海的百姓终于知道这“遍地的石头”还能卖钱。
刚来东海的时候,王立国先在别人的水晶作坊里打工,他脑袋瓜儿灵,什么都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没过几年,雕刻的手艺已经很像那么回事儿了。水晶雕刻这行,最讲究的是悟性,能不能成,和入行的时间没太大关系,如何依据水晶石料的花纹和形状设计出神似而又有深刻寓意的图案,更多的是靠人对石头的悟性。和王立国一起来东海的同乡,有好几个都一起在作坊里当学徒,可真出师的却不多,特别是会设计的。王立国却样样都拿得起来,这是李彩霞最中意他的地方。
和李彩霞结了婚,在东海站住了脚,王立国就琢磨着单干。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订单,夫妻俩就把做好的东西拿到大集上去卖,探探行情。当自己的第一把壶被人买走时,王立国别提有多高兴了。凭着自己的手艺,渐渐地,小作坊的订单多了起来,但王立国丝毫不敢怠慢,以质量求生存。手艺人毕竟得靠手艺吃饭,不能掺假,这个规矩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在李彩霞眼里,王立国是个有本事的人,不光自己当了老板,还从南阳老家带人出来一起做。这也让李彩霞在家乡人面前挣足了面子。
明儿就是阴历二十八,东海的水晶大集,夫妻俩开始商量着赶集的事情。
每逢阴历初八、十八、二十八,水晶城前的街道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子,卖各种各样的石料、造型各异的摆件。每逢大集,不宽的街道会挤得水泄不通,如果刚好赶上周末,更是人头攒动,闲逛的、捡漏的,喜不喜欢水晶另当别论,享受这节日般的气氛才是重点。但对于像王立国这样的圈里的人来说,大集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高手在民间,有好多小作坊的作品会在大集上亮相,没准有人喜欢,就收了,接下来还可能会带来订单,所以,这水晶大集无形中也成了民间高手“斗宝”的舞台。王立国、李彩霞夫妇俩逢集必去,老婆摆个摊子卖货,老公去买石料,也借机看看别人做了什么好东西。
竞争激烈,整个县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两千多家,像王立国这样的小作坊更是不计其数,能生存下来不容易。所以,王立国对接到的每张订单都不敢掉以轻心。从自己作坊里出来的东西,不敢希求件件精品,至少得做工精良。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再加上水晶原料涨得快,想当初东海的水晶遍地都是,当地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就捡上几块拿到集市来卖,没人把水晶当宝贝。
如今,质量上乘的水晶已经论克卖了。当地的水晶资源越来越少,东海人就跑到国外,官方统计,在海外淘晶的东海人有六千多,用大集装箱装着水晶原石从巴西、马达加斯加、南非运到东海。漂洋过海来的石料,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王立国没赶上“遍地水晶”的好光景,那会儿他还在河南老家呢。
从东海到南阳,坐大巴要8个小时。每年王立国夫妻俩都会回去看看老人。像中国所有的乡村一样,王立国老家的年轻人也都出外打工了,一派凋敝,过年时才会热闹些。
儿子今年13岁,一直跟着夫妻俩在东海上学。儿子对家乡的记忆可以说是零,但和别的孩子比起来,还是幸运的,毕竟摆脱了留守儿童的命运。夫妻俩新买的房子离小作坊不远,也在牛山镇上。
离开南阳快20年了,王立国的事业、家庭都在东海,但他还真不敢说自己就是东海人了。李彩霞也不愿想这么多,老公、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王立国站在院子里透了透气,又回到作坊里,手上那把壶还没做完。
河南人王立国和李彩霞的水晶雕刻作坊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牛山镇上。
王立国弓着身子坐在雕刻机前面,眼睛紧盯着手里的水晶壶,砂轮旋转,腾起一团一团的水雾。虽说刚进7月,可这江南的天气已经有些湿漉漉的味道了,屋里有股子说不出的燥热,身后的大风扇呼呼地响,吹出的风也是热的。王立国站起身,点了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眯着眼左右端詳起手里的这把壶。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
王立国对自己的手艺一向自信,特别是做水晶壶。一把壶,从选料到设计、描图、雕刻,再到打磨抛光,全套活儿,王立国一个人都能包办。
水晶雕刻最重要的是线条的营造,要想在脆而硬的水晶上刻出浮雕效果的图案,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弧面和块面的运用,凹面和凸面的配合,每条线的构建都处在面与面的整体布局中,而哪里留白,哪里精雕,更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好像就不对了。
做了十几年的水晶壶,从粗磨到设计、雕刻,历练得也算是个行家了,但想让自己做的每一把壶都能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王立国还是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李彩霞屋里屋外忙着。从和丈夫王立国一起经营这个水晶雕刻小作坊开始,她的生活就像上满了弦——既要照顾家里,还得招呼作坊的生意,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
李彩霞和王立国都是河南南阳人,1996年,双双来到东海打工,不过那时候还只是同乡,并不认识。90年代末的东海县,正是水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家家机器响,户户磨项链。手链、项链、眼镜,东海的百姓终于知道这“遍地的石头”还能卖钱。
刚来东海的时候,王立国先在别人的水晶作坊里打工,他脑袋瓜儿灵,什么都一学就会,一点就通,没过几年,雕刻的手艺已经很像那么回事儿了。水晶雕刻这行,最讲究的是悟性,能不能成,和入行的时间没太大关系,如何依据水晶石料的花纹和形状设计出神似而又有深刻寓意的图案,更多的是靠人对石头的悟性。和王立国一起来东海的同乡,有好几个都一起在作坊里当学徒,可真出师的却不多,特别是会设计的。王立国却样样都拿得起来,这是李彩霞最中意他的地方。
和李彩霞结了婚,在东海站住了脚,王立国就琢磨着单干。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订单,夫妻俩就把做好的东西拿到大集上去卖,探探行情。当自己的第一把壶被人买走时,王立国别提有多高兴了。凭着自己的手艺,渐渐地,小作坊的订单多了起来,但王立国丝毫不敢怠慢,以质量求生存。手艺人毕竟得靠手艺吃饭,不能掺假,这个规矩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在李彩霞眼里,王立国是个有本事的人,不光自己当了老板,还从南阳老家带人出来一起做。这也让李彩霞在家乡人面前挣足了面子。
明儿就是阴历二十八,东海的水晶大集,夫妻俩开始商量着赶集的事情。
每逢阴历初八、十八、二十八,水晶城前的街道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子,卖各种各样的石料、造型各异的摆件。每逢大集,不宽的街道会挤得水泄不通,如果刚好赶上周末,更是人头攒动,闲逛的、捡漏的,喜不喜欢水晶另当别论,享受这节日般的气氛才是重点。但对于像王立国这样的圈里的人来说,大集还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高手在民间,有好多小作坊的作品会在大集上亮相,没准有人喜欢,就收了,接下来还可能会带来订单,所以,这水晶大集无形中也成了民间高手“斗宝”的舞台。王立国、李彩霞夫妇俩逢集必去,老婆摆个摊子卖货,老公去买石料,也借机看看别人做了什么好东西。
竞争激烈,整个县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两千多家,像王立国这样的小作坊更是不计其数,能生存下来不容易。所以,王立国对接到的每张订单都不敢掉以轻心。从自己作坊里出来的东西,不敢希求件件精品,至少得做工精良。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再加上水晶原料涨得快,想当初东海的水晶遍地都是,当地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就捡上几块拿到集市来卖,没人把水晶当宝贝。
如今,质量上乘的水晶已经论克卖了。当地的水晶资源越来越少,东海人就跑到国外,官方统计,在海外淘晶的东海人有六千多,用大集装箱装着水晶原石从巴西、马达加斯加、南非运到东海。漂洋过海来的石料,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王立国没赶上“遍地水晶”的好光景,那会儿他还在河南老家呢。
从东海到南阳,坐大巴要8个小时。每年王立国夫妻俩都会回去看看老人。像中国所有的乡村一样,王立国老家的年轻人也都出外打工了,一派凋敝,过年时才会热闹些。
儿子今年13岁,一直跟着夫妻俩在东海上学。儿子对家乡的记忆可以说是零,但和别的孩子比起来,还是幸运的,毕竟摆脱了留守儿童的命运。夫妻俩新买的房子离小作坊不远,也在牛山镇上。
离开南阳快20年了,王立国的事业、家庭都在东海,但他还真不敢说自己就是东海人了。李彩霞也不愿想这么多,老公、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王立国站在院子里透了透气,又回到作坊里,手上那把壶还没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