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底下无私的爱,除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但如今扭曲的师生关系却屡见不鲜。山西朔州高中生课堂上持刀杀死老师;女教师被逼向学生下跪道歉后进精神病院;教师因批评学生挨耳光并被打倒在地…… 我校也发生过教师一巴掌打穿了学生的耳膜;教师因体罚学生或变现体罚而导致学生转学或辍学的事件。教师不管学生、被殴、被辱、被逼疯甚至被弑的新闻和学生自杀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蜇痛了人们的心。
为什么亲密的师生关系会演变成今天的敌对关系呢?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当前师德师风不容乐观,有的教师的素质低、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教师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太想教好学生却方法不当。
二、当前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道德底线教育,使学生人格不健全,也不珍惜生命。
三、教师把教书作为生存的工具,而学生把接受教育作为参与社会竞争的工具。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而不复传统的师徒关系。“亦师亦父”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
其实,在师生这一对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师生矛盾冲突的走向同样也大都由教师的行为所决定。起因多缘于教师过激的、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也有很多是因为教师错误的、无原则的处理方式。从学生来讲,和教师发生矛盾的经常有两类人,一类是教师平常抓得过紧、承受教师压力过重的学生,他们往往属于教师在学习方面一直比较关心、督促的人,教师对其要求非常严格,期望很高。正因为教师过多地限制、干预了他们本属于自己的行为和心理领域,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却渴望摆脱这种束缚和控制,因此有时就会突然爆发出比较强烈的不满、不服等抵触情绪。另一类是教师平常抓得过松、经常被冷落忽视的学生。他们和教师发生矛盾,一般是有意而为,想通过这种不恰当的形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获得自我表现的满足。
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教育学生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从关爱学生出发,而且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你的真心实意的爱。因为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爱呢?
一、明确教育目的,让学生感受你的爱
教师首先应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首先,我们扪心自问对学生的爱是否掺杂了功利的因素。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同时,有没有把学生当成了自己获取名利的工具呢?如果有,往往就会造成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就会把自己可能达不到目的的原因归罪于学生,而对学生大声呵斥甚至大打出手。其次,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自己是否站在了教育者的高度。学生,只不过是懵懂的小孩,从小就受大人的溺爱,有叛逆心里是正常的。而且,不良习性的改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艰难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在快要大动肝火的时候,想一想这些,多半就会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讲道理了。
二、尊重学生,微笑相随
一位哲人说过:“教育的努力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才能让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感受自尊的价值。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我认为给学生以尊重,教师的微笑是首选。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也会用微笑送去宽容。我微笑着走进每一节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上课走神了,为了不打扰别的同学,我悄悄的走过去,轻轻的碰他一下,冲他微微一笑,他回过神来,冲我尴尬的一笑,我从他的眼神中明明看到的是:对不起老师,我不走神了。
三、宽严相济,因材施教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人长得清秀可爱,很机灵,但学习懒惰,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我却特别看好他,经常叫他到办公室训话。有一次中午放学,他又被我留了下来,哪知他竟然特反感,嚎啕大哭着对我嚷道:“这么多人犯错误,为什么总是叫我?”我突然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他根本不明白。于是我说:“我看你是一个人才,只是有点懒,对自己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你学得更好些。我想,你不会让我失望吧?”我说了这番话后,他的脸色也由阴转晴了,最后,说了声谢谢,笑着离开了。此后,他像变了个人,学习更认真了。
四、控制情感,把握时机
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容易偏听偏信,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分析问题,去批评心中认定的问题学生。当碰到两个学生闹矛盾,而我们又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
当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去處理问题时,就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这是教师特别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摔掉有色眼镜,戴上一副平光镜。尽量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不要用语言去训斥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恐吓学生,更不要用语言去激将、挖苦、讽刺学生。
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与学生沟通。很多教育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或者不够细心,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我们应及时地了解事情原委并加以温和地批评,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做到了趁热打铁,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师生的矛盾得到融解,师生心灵会更加理解和信任。
总之,教育当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重,用爱心感化比惩戒更有效。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有爱心,要对学生真诚,并以此感染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为什么亲密的师生关系会演变成今天的敌对关系呢?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当前师德师风不容乐观,有的教师的素质低、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教师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太想教好学生却方法不当。
二、当前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道德底线教育,使学生人格不健全,也不珍惜生命。
三、教师把教书作为生存的工具,而学生把接受教育作为参与社会竞争的工具。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而不复传统的师徒关系。“亦师亦父”的师生关系荡然无存。
其实,在师生这一对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师生矛盾冲突的走向同样也大都由教师的行为所决定。起因多缘于教师过激的、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或行为,也有很多是因为教师错误的、无原则的处理方式。从学生来讲,和教师发生矛盾的经常有两类人,一类是教师平常抓得过紧、承受教师压力过重的学生,他们往往属于教师在学习方面一直比较关心、督促的人,教师对其要求非常严格,期望很高。正因为教师过多地限制、干预了他们本属于自己的行为和心理领域,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却渴望摆脱这种束缚和控制,因此有时就会突然爆发出比较强烈的不满、不服等抵触情绪。另一类是教师平常抓得过松、经常被冷落忽视的学生。他们和教师发生矛盾,一般是有意而为,想通过这种不恰当的形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获得自我表现的满足。
那么,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呢?
我认为教育学生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要从关爱学生出发,而且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你的真心实意的爱。因为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爱呢?
一、明确教育目的,让学生感受你的爱
教师首先应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合格的接班人。首先,我们扪心自问对学生的爱是否掺杂了功利的因素。我们在恨铁不成钢的同时,有没有把学生当成了自己获取名利的工具呢?如果有,往往就会造成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就会把自己可能达不到目的的原因归罪于学生,而对学生大声呵斥甚至大打出手。其次,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自己是否站在了教育者的高度。学生,只不过是懵懂的小孩,从小就受大人的溺爱,有叛逆心里是正常的。而且,不良习性的改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艰难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在快要大动肝火的时候,想一想这些,多半就会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讲道理了。
二、尊重学生,微笑相随
一位哲人说过:“教育的努力是给人尊严,而不是剥夺尊严。”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才能让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感受自尊的价值。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我认为给学生以尊重,教师的微笑是首选。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师的微笑和严厉同样重要,二者相比,微笑更温和,更可亲可爱。严厉的教师令学生敬畏,微笑的教师令学生喜爱,善于在严厉中不时渗透会意微笑的教师,则令学生敬爱。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我会用微笑送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也会用微笑送去宽容。我微笑着走进每一节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上课走神了,为了不打扰别的同学,我悄悄的走过去,轻轻的碰他一下,冲他微微一笑,他回过神来,冲我尴尬的一笑,我从他的眼神中明明看到的是:对不起老师,我不走神了。
三、宽严相济,因材施教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人长得清秀可爱,很机灵,但学习懒惰,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我却特别看好他,经常叫他到办公室训话。有一次中午放学,他又被我留了下来,哪知他竟然特反感,嚎啕大哭着对我嚷道:“这么多人犯错误,为什么总是叫我?”我突然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他根本不明白。于是我说:“我看你是一个人才,只是有点懒,对自己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我希望通过我的高标准、严要求,让你学得更好些。我想,你不会让我失望吧?”我说了这番话后,他的脸色也由阴转晴了,最后,说了声谢谢,笑着离开了。此后,他像变了个人,学习更认真了。
四、控制情感,把握时机
教师面对一些突然的事件时,心态上还不够冷静,容易偏听偏信,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分析问题,去批评心中认定的问题学生。当碰到两个学生闹矛盾,而我们又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时,教师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冷处理”,
当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去處理问题时,就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这是教师特别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摔掉有色眼镜,戴上一副平光镜。尽量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不要用语言去训斥学生,也不要用语言去恐吓学生,更不要用语言去激将、挖苦、讽刺学生。
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与学生沟通。很多教育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教师把握不住或者不够细心,过后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我们应及时地了解事情原委并加以温和地批评,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做到了趁热打铁,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师生的矛盾得到融解,师生心灵会更加理解和信任。
总之,教育当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重,用爱心感化比惩戒更有效。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有爱心,要对学生真诚,并以此感染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