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史事,史法,史识,美国日本,崛起道路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9-0021-08
2020年3月9日,笔者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上了一节课,主题是“史料的研读与解释——兼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主要依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崛起过程中的典型史料,从史料的研读和解释两个角度展开,期冀涵养文科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理解大国崛起道路的选择事关国运,更事关人类之命运。大数据表明,此课从开始到结束,平台一直处于“爆满”状态。
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课?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现在又有何反思?应《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邀约,笔者有机会加以说明,祈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本课的缘起
预设中的此次直播课程的对象是身在疫区的湖北学生,无论是学情还是教材都与浙江有较大差异,我确定该课要追求“普适性”,即只要是文科生都可以听;该课的设计思想是“史事为用,史法为体,史识为魂”,即立足于最基本的史事,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涵育学科核心素养。换言之,此课主要服务于文科生,并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史卷命制的“素养立意”相呼应,确保湖北的文科生有兴趣听,听后能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成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据此,我首先确定了“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这个课题,以期达成“史法为体”这一预设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史料的选取原则是典型、精当、适切。随之确定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这一教学内容,意在引导文科生运用最基本的史事,借助适切的史料,在知识运用和史料解读的过程中,知道进而理解“崛起之路的选择事关一国之国运,也事关人类之命运”这一预设的“课魂”,即史识目标。当然,本课是线上直播,没有实体课堂,没有学生,是由教师径自讲下来,类似于大讲堂,所以从材料的选取、问题的配置,到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节奏的把握,都要有所设计,以确保处于疫区家中的学生有聆听兴趣和思考空间。
大数据及听课教师的反映表明,此课的定位是比较符合学生之需的。
二、教学环节
本课设置四个教学环节:英国篇、日本篇、美国篇和史法篇。
(一)英国篇
英国的相关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时代背景,也是美日两国崛起道路选择的参照坐标,其地位相当于导入。
笔者首先呈现了文科生都熟悉的一组数据(表1)。从初中到高一的历史课,讲述到一战的起因,教师通常会运用这组数据,以说明当时的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一战爆发。数据是常见的,观察角度却可以不同。本课一表三用,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些新内容。这是第一次用表1,我为它配置了如下一组思考题:
(1)看到这张表格,会生发什么问题吗?
(2)英法俄等国要这么多殖民地干什么?
(3)英法俄靠什么手段拥有了这么广大的殖民地?
第1问是发散性的,意在让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借助知识储备,启动思维。第2问试图在思考的基础上,诱导利用“常识”,得出结论:表格中的大多数国家需要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第3问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并梳理相关知识:近代英国的崛起之路。
英国三百年大事记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
1607年,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651年,公布《航海条例》、1674年,经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763年,七年战争取胜成“日不落”帝国;
18世纪六十年代起,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825年,宣布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帕默斯顿以“炮舰政策”打开中国门户;
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1851年,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1852年,宣布“自由贸易”为国策;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代英国三百年间的基本史事,学生基本是清晰的,在此回忆知识要点,可以调动所学,养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上面引文中的“西班牙”“《航海条例》”等加着重号的部分,可边回忆边呈现)。通过再现大英帝国“血与火的征服”(人民版教材的表述)之路,揭示“戰争资本主义”(贝克特语)的暴力性与掠夺性,也展现英国从一个大西洋边缘的岛国发展成为占据世界舞台中央的殖民帝国、从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
笔者把英国引入本课并设置第2问还有另外用意:为本课教学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埋下伏笔。
(二)日本篇
如果说大英帝国近三百年的风云史是历史参照坐标,那么几乎与美国同时崛起的日本则提供了极好的史鉴之镜。
笔者再次呈现表1,请学生关注日本殖民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现象:“日本难道不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开辟国际市场?”“日本对‘对外扩张’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这两问意在引发学生对已熟知的数据从新角度作新思考,进行教学过渡。然后点明19世纪末的世界大格局与基本趋势,让学生将日、美两国的发展放在一个宏观框架中进行观察与思考。为此,笔者引入了杰里·本特利的一段话: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他们是美国和日本。……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①
完成上述铺垫后,继续呈现材料:
材料1:以吾人之见,如政府一变其方向而大力推进东洋(泛指东亚地区)政略,以使国内的人心外转,或许是眼下适当的方案。(福泽谕吉1894年1月26日在《时事新报》上的撰文)② 思考:福泽谕吉提出了什么建议?
材料2:就必须将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开战也是值得欢迎的。(日本驻美公使同美国国务卿谈话/1894年7月7日)①
思考:日本驻美公使提出了什么主张?
两则材料文字简洁,信息显见,所配问题指向清晰,加之教师对福泽谕吉的身份及其主要主张稍作介绍,学生很快明确:当时的日本上层人士主张以对外扩张来缓解国内矛盾,方向则是中国。事实上,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由于国内的资源严重缺乏和市场狭窄,为了实现所谓的“原材料独立”和“市场独立”,仿效英国的崛起之路,很快加入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行列,并把帝国控制土地的目标首先对准了朝鲜和中国东北。
材料3:不幸,日本不得不进行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由于明治天皇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并且集中了与之相呼应的国民活力,日本才能够一反世界的预料而在两次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②
思考:
(1)吉田茂的这段话包括哪些重要信息?
(2)吉田茂认为日本“不得不进行日清战争”。你赞同他的观点么?理由?
这段材料文字同样简洁,但信息内蕴丰富,需要分析。笔者为此特意介绍了吉田茂的主要生平及《激荡的百年史》是为纪念明治维新百年而写这一写作背景,并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思考方向。第1问意在引导学生研读材料,充分地获取信息。第2问意在引导学生从当事人的立场思考,回到19世纪晚期“不做铁砧,就做铁锤!(歌德语)”这一特定时代,理解日本步英国后尘,走“血与火的征服”之路的历史惯性。
上述3则材料都属于观点型材料,事实又是如何呢?日本对于中国的意图,其史事是学生熟悉的。笔者推出表2,同样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并设两个问题:
思考:
(1)“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马关条约》有这么多“标配”,说明日本选择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第1问指向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时代这一特征,学生非常熟悉。第2问则是学生可能没有思考过的:日本走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也就是贝克特所说的“战争资本主义”之路。这两个问题的组合,意在启发学生意识到:虽然时代已发生巨变,日本却与德国等国一样,走的是英国的老路,想通过战争手段强占广大的殖民地,建立一个地域广大的帝国,为本国日益扩张的工业资本主义提供足够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由此延伸思考,美国又如何呢?这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再次埋下伏笔。
由明治时期开始,笔者依“明治伟业”和“后明治时代”两步梳理日本的对外扩张情况,显示了日本自1894年开始的近五十年间的“凯歌式”扩张历程:先是击败东亚的传统霸主清王朝;然后击败当时疆域最为辽阔、横跨欧亚的帝国主义大国沙俄;再利用一战扩张在东亚的势力,跻身世界五强;最后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见表3)。
1945年,日本遭遇原子弹轰炸,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感悟道:“战争会让战败者非常悲惨,但有时也会让战胜国发生变质,其中最糟糕的事例就是日本。”这样,以大逆转迅速结束本环节教学,并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做错了什么?
上述史事是文科生所熟悉的,但惯性思维使然,师生大都是从“侵略扩张”角度予以观察与认识,很少能从“大国崛起、道路选择”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回望日本在19世紀末20世纪初的“崛起”之路,不难得出基本结论:这是一条在新时代已走不通的死路,这是一条害人又害己的错误之路。所谓的崛起道路选择,其本质是对英国崛起之路的复制,但那个时代已远去。可惜在当时,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还看不清这一点。
(三)美国篇
美国是本课的主角,设计主旨是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观察到它选择了一条新的崛起之路。
笔者在此第三次运用表1,请学生关注美国工业总产值已占据世界第一,且几乎是其他诸强的总和、但殖民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现象:“美国难道不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开辟国际市场?”“美国对‘对外扩张’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这两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启下文。
材料1:它(美国)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在保护性政策之下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扩张。我指的是我们可以获利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张。我们不追求领土的兼并……[时任美国国务卿布莱恩(1889年第一次泛美会议的主持人)]①
思考:
(1)布莱恩所说的“扩张”具体是指什么?
(2)美国为什么“需要扩张”?
学生初读此文,可能难以相信美国“不追求领土的兼并”,却不难读懂材料的意思:美国已经有极强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国际市场,但它不追求领土兼并。怎么样才能既不兼并领土又开拓国际市场?
材料2:生产,是交换产品所必需的;海运,用来实施交换;殖民地,为海运活动提供便利和促进,并通过增加安全据点来提供保护。②
思考:马汉对殖民地的作用持什么观点?
这则材料不足60个字,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在介绍了马汉主要生平及其“海权论”主要观点后,笔者再与学生讨论和理解材料:与传统的将殖民地视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的观点完全不同,马汉认为,殖民地主要是为海外自由贸易提供便利和保护,所以只需要一些“安全据点”即可。根据这样的观点,美国不需要大规模地抢占殖民地,而只需要在全球控制若干战略要地,确保自由贸易的进行即可。
实际上,在19世纪末,美国各界对美国走怎么样的发展之路有过较为广泛的讨论。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生产能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突飞猛进,到1890年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长达约百年的“西进运动”到1890年基本结束,似乎是取之不尽的“自由土地”开拓完毕。在此背景下,1893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社会动荡。这样的危机迫使美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精英阶层考虑美国的出路,寻找美国扩张的方向与方式。布莱恩与马汉等人就代表了精英们的观点并最终成为美国政府的决策。当然,教学不能只凭这两则观点型材料来说服学生。 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精英们是这样认识的,那么美国的实际行动又是如何呢?
我们来看看两件大事:
从海权论的观点看,位于太平洋中间的夏威夷群岛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因此一直在对它进行渗透,力图控制。1876年,美国政府与夏威夷政府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夏威夷在全力发展单一的糖业过程中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1890年,夏威夷的畸形经济出现危机。1893年,在夏威夷的美国人在美国公使的策划下发动叛乱,推翻了当地的女王政府,建立临时政府并要求并入美国,当时的美国国内也有一批人主张立即兼并夏威夷。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宣称美国应当“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到1894年,美国两院先后正式通过决议,反对兼并。这样,兼并夏威夷一事暂时搁置。①
“夏威夷的诱惑”结局,会使学生大感意外而形成思维冲突,进而思考蕴藏其中的复杂原因:政治上,1776年宣告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1863年宣布废除黑奴制度的美国去占领外国领土却因为道义问题而招受广泛的批评;经济上,新增夏威夷为美国的一个州,统治成本可能会远超所能获取的实际利益;外交上,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日本的警惕甚至干涉,事实上,日本对夏威夷同样虎视眈眈,太平洋战争正是从日本偷袭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开始的。我当然不会让学生的思维冲突和思考在这个时候停下来,所以随即推出《时局图》和引自《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版)第27页的下面这段话,并配置了一个问题链:
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但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思考:
(1)“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蕴含在教材观点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3)你同意教材的观点么?
(4)美国将“门户开放”作为解决国际市场问题主要途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一问是知识性的,教材有介绍。第二问是读懂教材观点:“门户开放”政策是基于美国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这一现实而不得已提出来的。因为有前面铺垫,肯定会有部分学生对教材观点生疑了,产生更多思考。于是有了第四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国的崛起道路选择问题。
上述两件大事都是用事实说话,与观点型材料形成了呼应,使学生对美国在19世纪末的崛起道路选择有了新的审视。水到渠成,于是笔者边与学生共同梳理美国五十年大事记,边以相关史实印证美国实施“门户开放”“自由贸易”政策。美国的政策固然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关,但更与美国对崛起道路的选择有关。
美国五十年大事记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14年,一战爆发,宣布“中立”;
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1921—1922年,倡议并主导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等,再次确认门户开放政策;
1941年签订《大西洋宪章》——两国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应当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限制地航行。
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削减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笔者的上述分析在学术上是否站得住脚?部分学生可能会有怀疑。是的,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高三历史课更应当体现严谨性。于是我连续推出两则材料:
材料1: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自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后,即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第一,扩张的目标是追逐商业利益,要求自由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不搞歧视和垄断;第二,“不割让主義”,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三,“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②
材料2:(略)此则材料与材料1出处相同,是“学习思考”部分,其主旨是“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旧殖民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实际上,《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的编写者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论述已较为充分地汲取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只不过一些教师对这些内容不够重视,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没有结合相关史实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笔者这样的处理,既深度地回归了教材,更引导学生加深了对美国崛起道路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
当然,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外交的基石,美国也不例外。自1901年起至1908年担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更是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出名,历史教育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所以我又用《欢迎回家》漫画和一段文字材料,重点介绍老罗斯福和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故事,让学生知道美国的新道路选择依然是有强大军事力量作战略支撑的:1880年,美国海军的总体实力仅居世界第12位,排名在清王朝海军之后。1890年起,美国海军建设在“海权论”指导下,确立了以主力舰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开始着眼于远洋制海权的争夺。到19世纪末,美国已初步实现向海洋大国海军的转型,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正是这种转型结果的检验。这次战争后美国控制了古巴、菲律宾群岛等战略要地。老罗斯福时期,继续加大海军建设力度,并于1907年底命令一支由16艘战列舰(大部分是刚刚竣工)以及各种护航舰组成的舰队,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环球航行,航程达46000海里,途经日本和中国厦门,以此展示美国快速增长的海军威容。这次环球航行表明美国开始形成了一支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军力量。
至此,学生或许已经能够明白,一个国家要崛起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力量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但美国能选择一条与英国等诸强不同的崛起之路,又与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与精英阶层的视野与见识密切相关。事实上,美国当时的决策者将国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工业生产能力、海外自由贸易等重要因素,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加以综合考量,对殖民地的功能及强占殖民地的得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比较精准的判断,这才形成了与当时的德国、日本等国完全不同的决策。正是这样的决策,引导着美国走出了一条新路,由此顺利地超越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殖民帝国,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最后,引用徐弃郁上校在其近作中的主要观点,作为这一环节的小结: 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要不是以有形的土地而是以无形的贸易或者影响力作为疆域,因而也具有了无远不至,无孔不入的潜能。①
这段话极为精准地说明了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与历史上诸多帝国的显著不同,而其背后则是美国顺应了时代的变化(贝克特将这一时代概括为“全球资本主义”)。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崛起之路选择,值得所有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们关注和深思。
(四)史法篇
本课的设计思想是“史事为用,史法为体,史识为魂”,所以相关历史知识尽量选择教材中有的且最为基本的,史识的涵养则是蕴含在上述三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具体细节的描述和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体悟中生成智慧。那么,如何达成“史法为体”这一预设的目标?虽然也可以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论课,但在本课中笔者采用了示范加点拨的方式。这既是因为“史识为魂”同是本课重要教学目标,也是由于单纯讲方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热情,毕竟这是一节主要依靠教师讲解的线上直播课,很难设计具有实质意义的师生互动活动。
所谓“示范”,就是在上述三个教学环节中,在精心选择史料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配置或相关背景材料的补充,展示教师是如何研读和使用这些史料的,即以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读并使用好这些史料,如对表1的三次运用和从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思考,对吉田茂的观点、对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中所写的这段话、对《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版)关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等材料所进行的研读与分析,让学生从貌似无奇处“发现”材料所内蕴的或丰富或重要的信息,打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现象,看到新的东西,形成新的认识。在“示范”这个过程中,对材料的设问是最为关键的,它既是教师研读和使用所选史料的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规定”或者是指引了学生研读史料和思考问题的方向。
所谓“点拨”就是指本课设计中的第四环节,即史法篇。点拨什么?是对前面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回望,使学生能明了在史料的研读与解释方面的关键节点。本课的课题是“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自然选用了不少史料。从史料的来源看,主要源自教材、专著和论文;从史料的呈现方式看,有表格、大事年表、地图、漫画、照片、故事、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的撰写者既涉及日本、美国的当事人(福泽谕吉、驻美公使、吉田茂、布莱恩、马汉等),也有各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歌德、贝克特、司马辽太郎、徐弃郁等)。要真正解读好这些史料,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所以史法篇只从“材料解读”和“材料解释”两个角度稍作展开。
首先是結合“美国篇”马汉观点这一材料的研读回顾,提出“材料解读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研读材料本身”,即读懂文字意思:材料包含几层意思?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二步是“了解材料的作者,他为什么写”,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之一。一般而言,大多数作者写东西都是有感而发,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并想加以解决而写的,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的写作动机极为重要。在本课中,了解马汉是海权论的代表性人物,其主张对老罗斯福有深刻影响,对理解这段材料、进而理解美国崛起道路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第三步是“探讨材料产生的背景”,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要较准确地理解历史上的人与事,就应当尽量将这些人与事放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即所谓的“回到历史现场”。马汉的著作发表于1890年,所以不但应当把这段话放到1890年前后的美国国家发展历程中去考察,还要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发展大势中去考察,唯有如此,才能理解这50多个字在美国发展史、在人类历史中的分量!
其次是结合“日本篇”吉田茂观点这一材料的研读回顾,提出“史料解释三前提”的主张:(1)读懂材料本身;(2)把材料放到特定的历史现场;(3)基于唯物史观的多视角。第1与第2点主张,已在前面作了说明,不再赘述,所以只对第3点作些阐释。
观察历史可以有哪些视角?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得出不一样的认识或结论,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视角地观察历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以本课而言,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这段历史?作为一个范例,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如下三个角度:
角度1:时间。即从“历史现场”和“回望”两个维度进行观察。所谓“历史现场”,是要求学生神入历史,以当事人的身份来观察与认识相关的人与事,形成同情之理解;所谓“回望”实际上就是从长时段的维度,把一百多前年发生的史事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观察与分析,形成较为理性的认识。
角度2:身份或立场。即从当事国(美国或日本)和中国(或全球)的立场进行观察与思考。身份决定着是身处庐山之中还是跳出了庐山,不同的身份看到的风景自然会大相迥异,形成的认识也会各不相同。本来,观察与分析历史需要客观的立场,要尽力摆脱预设的立场,但很多情况下观察者(如吉田茂)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甚至有时候自己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如极端民族主义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角度3:标准。即是用生产力标准还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历史上的人与事。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直强调两个标准的综合运用,并坚持把生产力标准放在首位。实际上,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就是坚持两个评价综合运用的生动而成功的范例。可惜,在当下的历史评价实践中,某些人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偏离了马克思的教诲。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实际上始终是借助着我的视角观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对崛起道路的选择,无论是材料的选择、呈现方式与内在逻辑,还是问题的设置与讨论,都是在我的主导下展开,但这是由线上教学(直播课)的特点决定的,并非我所愿。所以,很希望上述点拨能让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较好地运用这些方法,加强对史料的研读与解释,从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三、反思
在笔者敲击键盘撰写本文时,二十天已过。在此期间,笔者主持的工作室面向全省学子共推出五节线上直播课,构成了一个“抗疫助学”系列。现在,国内疫情趋向平稳,下个月学生们回归实体课堂应当是大概率事件。不过,相信线上教学会在平稳中得到更好发展与应用,所以反思仍有必要。 第一,课的选题。线上教学,学习的主体性特别明显而重要。你可以排出课表,你或许还可以用打卡的方式把学生逼到移动终端前,但你没有办法逼学生一直坚持学习,你也几乎无法观察到你讲课时学生们在干什么。所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选题特别重要。考虑到资讯的发达和网课资源的丰富,确定一个能满足一批学生学习需求、能吸引他们“围观”的课题几乎决定着线上教学的成败。就此而言,笔者本次的选题是较为成功的:“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能力是相当一批文科生所欠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也是一个对文科生有吸引力的话题。或许正是这两者的融合,让本省的文科生锁定了这节线上直播课。
第二,资源包教学方式。由于这是一节面向文科生的线上直播课,所以笔者采用了一讲到底的方式,没有师生互动环节,也没有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样的直播课教学效果确实是值得怀疑的。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2月中旬的一项调研,在调查者所提供的7种线上学习方式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资源包的学习方式”。①据此,教师在线上教学时,理应思考自己的教学如何与资源包学习方式相融合。以本课为例,就可以考虑把资源包先通过适当的途径推送给学生,资源包可以包括“学习任务与要求”“学习参考资源”和“问题思考与作业整理”三个版块。以“问题思考与作业整理”版块为例,可以让学习小组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于听课前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的学习任务:
1.学习思考。请依托学习资源包,思考如下问题:(1)英法俄等国要这么多殖民地干什么?它们主要靠什么手段拥有了这些殖民地?(2)19世纪晚期美、日两国的“对外扩张”方式有何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哪些?(3)回望美、日两国在19世纪末的崛起道路选择,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
2.整理。请借助检索工具和教科书,理解下面这些重要概念:(1)门户开放政策/新殖民主义;(2)战争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3)马汉及其“海权论”/老罗斯福和大白舰队/福泽谕吉及其主要主张/吉田茂和他的代表作。
3.素养拓展。你对本课中的哪位人物有兴趣?能为他写一个小傳并介绍给同学们吗?
上述三类学习任务的功能自然各不相同,限于本文主题及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讨论。这些学习任务的共同指向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包括整理教材知识、研读与思考史料、掌握重要概念。相信这样的基于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学生只要预先能在学习群中交流与分享,再来围观教师的线上直播课,学习效果当大为提升;假如执教者还有工作助手能在学习群中给各学习小组及时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解惑,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大规模的线上直播课虽然是在本次疫情中匆促登场,但相信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中,它也会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之一。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在这里的讨论,作为一个案例,算是抛砖引玉了。
【作者简介】戴加平,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9-0021-08
2020年3月9日,笔者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上了一节课,主题是“史料的研读与解释——兼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主要依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崛起过程中的典型史料,从史料的研读和解释两个角度展开,期冀涵养文科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理解大国崛起道路的选择事关国运,更事关人类之命运。大数据表明,此课从开始到结束,平台一直处于“爆满”状态。
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课?这节课是如何设计的?现在又有何反思?应《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邀约,笔者有机会加以说明,祈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本课的缘起
预设中的此次直播课程的对象是身在疫区的湖北学生,无论是学情还是教材都与浙江有较大差异,我确定该课要追求“普适性”,即只要是文科生都可以听;该课的设计思想是“史事为用,史法为体,史识为魂”,即立足于最基本的史事,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涵育学科核心素养。换言之,此课主要服务于文科生,并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史卷命制的“素养立意”相呼应,确保湖北的文科生有兴趣听,听后能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成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据此,我首先确定了“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这个课题,以期达成“史法为体”这一预设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史料的选取原则是典型、精当、适切。随之确定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这一教学内容,意在引导文科生运用最基本的史事,借助适切的史料,在知识运用和史料解读的过程中,知道进而理解“崛起之路的选择事关一国之国运,也事关人类之命运”这一预设的“课魂”,即史识目标。当然,本课是线上直播,没有实体课堂,没有学生,是由教师径自讲下来,类似于大讲堂,所以从材料的选取、问题的配置,到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节奏的把握,都要有所设计,以确保处于疫区家中的学生有聆听兴趣和思考空间。
大数据及听课教师的反映表明,此课的定位是比较符合学生之需的。
二、教学环节
本课设置四个教学环节:英国篇、日本篇、美国篇和史法篇。
(一)英国篇
英国的相关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时代背景,也是美日两国崛起道路选择的参照坐标,其地位相当于导入。
笔者首先呈现了文科生都熟悉的一组数据(表1)。从初中到高一的历史课,讲述到一战的起因,教师通常会运用这组数据,以说明当时的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一战爆发。数据是常见的,观察角度却可以不同。本课一表三用,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一些新内容。这是第一次用表1,我为它配置了如下一组思考题:
(1)看到这张表格,会生发什么问题吗?
(2)英法俄等国要这么多殖民地干什么?
(3)英法俄靠什么手段拥有了这么广大的殖民地?
第1问是发散性的,意在让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借助知识储备,启动思维。第2问试图在思考的基础上,诱导利用“常识”,得出结论:表格中的大多数国家需要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第3问意在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并梳理相关知识:近代英国的崛起之路。
英国三百年大事记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
1607年,在北美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
1651年,公布《航海条例》、1674年,经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763年,七年战争取胜成“日不落”帝国;
18世纪六十年代起,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1825年,宣布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帕默斯顿以“炮舰政策”打开中国门户;
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1851年,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1852年,宣布“自由贸易”为国策;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近代英国三百年间的基本史事,学生基本是清晰的,在此回忆知识要点,可以调动所学,养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上面引文中的“西班牙”“《航海条例》”等加着重号的部分,可边回忆边呈现)。通过再现大英帝国“血与火的征服”(人民版教材的表述)之路,揭示“戰争资本主义”(贝克特语)的暴力性与掠夺性,也展现英国从一个大西洋边缘的岛国发展成为占据世界舞台中央的殖民帝国、从农业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历史过程。
笔者把英国引入本课并设置第2问还有另外用意:为本课教学进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埋下伏笔。
(二)日本篇
如果说大英帝国近三百年的风云史是历史参照坐标,那么几乎与美国同时崛起的日本则提供了极好的史鉴之镜。
笔者再次呈现表1,请学生关注日本殖民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现象:“日本难道不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开辟国际市场?”“日本对‘对外扩张’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这两问意在引发学生对已熟知的数据从新角度作新思考,进行教学过渡。然后点明19世纪末的世界大格局与基本趋势,让学生将日、美两国的发展放在一个宏观框架中进行观察与思考。为此,笔者引入了杰里·本特利的一段话: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他们是美国和日本。……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①
完成上述铺垫后,继续呈现材料:
材料1:以吾人之见,如政府一变其方向而大力推进东洋(泛指东亚地区)政略,以使国内的人心外转,或许是眼下适当的方案。(福泽谕吉1894年1月26日在《时事新报》上的撰文)② 思考:福泽谕吉提出了什么建议?
材料2:就必须将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开战也是值得欢迎的。(日本驻美公使同美国国务卿谈话/1894年7月7日)①
思考:日本驻美公使提出了什么主张?
两则材料文字简洁,信息显见,所配问题指向清晰,加之教师对福泽谕吉的身份及其主要主张稍作介绍,学生很快明确:当时的日本上层人士主张以对外扩张来缓解国内矛盾,方向则是中国。事实上,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由于国内的资源严重缺乏和市场狭窄,为了实现所谓的“原材料独立”和“市场独立”,仿效英国的崛起之路,很快加入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行列,并把帝国控制土地的目标首先对准了朝鲜和中国东北。
材料3:不幸,日本不得不进行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由于明治天皇发挥了他的领导才能,并且集中了与之相呼应的国民活力,日本才能够一反世界的预料而在两次战争中都取得了胜利。②
思考:
(1)吉田茂的这段话包括哪些重要信息?
(2)吉田茂认为日本“不得不进行日清战争”。你赞同他的观点么?理由?
这段材料文字同样简洁,但信息内蕴丰富,需要分析。笔者为此特意介绍了吉田茂的主要生平及《激荡的百年史》是为纪念明治维新百年而写这一写作背景,并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思考方向。第1问意在引导学生研读材料,充分地获取信息。第2问意在引导学生从当事人的立场思考,回到19世纪晚期“不做铁砧,就做铁锤!(歌德语)”这一特定时代,理解日本步英国后尘,走“血与火的征服”之路的历史惯性。
上述3则材料都属于观点型材料,事实又是如何呢?日本对于中国的意图,其史事是学生熟悉的。笔者推出表2,同样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并设两个问题:
思考:
(1)“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马关条约》有这么多“标配”,说明日本选择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第1问指向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时代这一特征,学生非常熟悉。第2问则是学生可能没有思考过的:日本走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道路!也就是贝克特所说的“战争资本主义”之路。这两个问题的组合,意在启发学生意识到:虽然时代已发生巨变,日本却与德国等国一样,走的是英国的老路,想通过战争手段强占广大的殖民地,建立一个地域广大的帝国,为本国日益扩张的工业资本主义提供足够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由此延伸思考,美国又如何呢?这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再次埋下伏笔。
由明治时期开始,笔者依“明治伟业”和“后明治时代”两步梳理日本的对外扩张情况,显示了日本自1894年开始的近五十年间的“凯歌式”扩张历程:先是击败东亚的传统霸主清王朝;然后击败当时疆域最为辽阔、横跨欧亚的帝国主义大国沙俄;再利用一战扩张在东亚的势力,跻身世界五强;最后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见表3)。
1945年,日本遭遇原子弹轰炸,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感悟道:“战争会让战败者非常悲惨,但有时也会让战胜国发生变质,其中最糟糕的事例就是日本。”这样,以大逆转迅速结束本环节教学,并引导学生思考:日本做错了什么?
上述史事是文科生所熟悉的,但惯性思维使然,师生大都是从“侵略扩张”角度予以观察与认识,很少能从“大国崛起、道路选择”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回望日本在19世紀末20世纪初的“崛起”之路,不难得出基本结论:这是一条在新时代已走不通的死路,这是一条害人又害己的错误之路。所谓的崛起道路选择,其本质是对英国崛起之路的复制,但那个时代已远去。可惜在当时,包括日本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还看不清这一点。
(三)美国篇
美国是本课的主角,设计主旨是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观察到它选择了一条新的崛起之路。
笔者在此第三次运用表1,请学生关注美国工业总产值已占据世界第一,且几乎是其他诸强的总和、但殖民地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现象:“美国难道不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开辟国际市场?”“美国对‘对外扩张’是如何认识和行动的?”这两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启下文。
材料1:它(美国)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在保护性政策之下我们已经发展出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在很多领域超过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扩张。我指的是我们可以获利的、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扩张。我们不追求领土的兼并……[时任美国国务卿布莱恩(1889年第一次泛美会议的主持人)]①
思考:
(1)布莱恩所说的“扩张”具体是指什么?
(2)美国为什么“需要扩张”?
学生初读此文,可能难以相信美国“不追求领土的兼并”,却不难读懂材料的意思:美国已经有极强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国际市场,但它不追求领土兼并。怎么样才能既不兼并领土又开拓国际市场?
材料2:生产,是交换产品所必需的;海运,用来实施交换;殖民地,为海运活动提供便利和促进,并通过增加安全据点来提供保护。②
思考:马汉对殖民地的作用持什么观点?
这则材料不足60个字,但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在介绍了马汉主要生平及其“海权论”主要观点后,笔者再与学生讨论和理解材料:与传统的将殖民地视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的观点完全不同,马汉认为,殖民地主要是为海外自由贸易提供便利和保护,所以只需要一些“安全据点”即可。根据这样的观点,美国不需要大规模地抢占殖民地,而只需要在全球控制若干战略要地,确保自由贸易的进行即可。
实际上,在19世纪末,美国各界对美国走怎么样的发展之路有过较为广泛的讨论。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生产能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突飞猛进,到1890年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长达约百年的“西进运动”到1890年基本结束,似乎是取之不尽的“自由土地”开拓完毕。在此背景下,1893年,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引发社会动荡。这样的危机迫使美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精英阶层考虑美国的出路,寻找美国扩张的方向与方式。布莱恩与马汉等人就代表了精英们的观点并最终成为美国政府的决策。当然,教学不能只凭这两则观点型材料来说服学生。 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精英们是这样认识的,那么美国的实际行动又是如何呢?
我们来看看两件大事:
从海权论的观点看,位于太平洋中间的夏威夷群岛对美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因此一直在对它进行渗透,力图控制。1876年,美国政府与夏威夷政府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夏威夷在全力发展单一的糖业过程中沦为美国的经济附庸。1890年,夏威夷的畸形经济出现危机。1893年,在夏威夷的美国人在美国公使的策划下发动叛乱,推翻了当地的女王政府,建立临时政府并要求并入美国,当时的美国国内也有一批人主张立即兼并夏威夷。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宣称美国应当“停下来,看一看,想一想”;到1894年,美国两院先后正式通过决议,反对兼并。这样,兼并夏威夷一事暂时搁置。①
“夏威夷的诱惑”结局,会使学生大感意外而形成思维冲突,进而思考蕴藏其中的复杂原因:政治上,1776年宣告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1863年宣布废除黑奴制度的美国去占领外国领土却因为道义问题而招受广泛的批评;经济上,新增夏威夷为美国的一个州,统治成本可能会远超所能获取的实际利益;外交上,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日本的警惕甚至干涉,事实上,日本对夏威夷同样虎视眈眈,太平洋战争正是从日本偷袭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开始的。我当然不会让学生的思维冲突和思考在这个时候停下来,所以随即推出《时局图》和引自《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版)第27页的下面这段话,并配置了一个问题链:
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但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思考:
(1)“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蕴含在教材观点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3)你同意教材的观点么?
(4)美国将“门户开放”作为解决国际市场问题主要途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第一问是知识性的,教材有介绍。第二问是读懂教材观点:“门户开放”政策是基于美国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这一现实而不得已提出来的。因为有前面铺垫,肯定会有部分学生对教材观点生疑了,产生更多思考。于是有了第四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国的崛起道路选择问题。
上述两件大事都是用事实说话,与观点型材料形成了呼应,使学生对美国在19世纪末的崛起道路选择有了新的审视。水到渠成,于是笔者边与学生共同梳理美国五十年大事记,边以相关史实印证美国实施“门户开放”“自由贸易”政策。美国的政策固然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关,但更与美国对崛起道路的选择有关。
美国五十年大事记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14年,一战爆发,宣布“中立”;
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1918年,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1921—1922年,倡议并主导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等,再次确认门户开放政策;
1941年签订《大西洋宪章》——两国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应当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限制地航行。
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削减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笔者的上述分析在学术上是否站得住脚?部分学生可能会有怀疑。是的,课堂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高三历史课更应当体现严谨性。于是我连续推出两则材料:
材料1: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和设计者。自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在北美大陆的扩张后,即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第一,扩张的目标是追逐商业利益,要求自由贸易的“公平”竞争原则,不搞歧视和垄断;第二,“不割让主義”,反对分割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第三,“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②
材料2:(略)此则材料与材料1出处相同,是“学习思考”部分,其主旨是“美国的‘门户开放’原则与旧殖民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实际上,《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的编写者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论述已较为充分地汲取了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只不过一些教师对这些内容不够重视,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没有结合相关史实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笔者这样的处理,既深度地回归了教材,更引导学生加深了对美国崛起道路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解。
当然,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外交的基石,美国也不例外。自1901年起至1908年担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更是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出名,历史教育有必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所以我又用《欢迎回家》漫画和一段文字材料,重点介绍老罗斯福和大白舰队的环球航行故事,让学生知道美国的新道路选择依然是有强大军事力量作战略支撑的:1880年,美国海军的总体实力仅居世界第12位,排名在清王朝海军之后。1890年起,美国海军建设在“海权论”指导下,确立了以主力舰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开始着眼于远洋制海权的争夺。到19世纪末,美国已初步实现向海洋大国海军的转型,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正是这种转型结果的检验。这次战争后美国控制了古巴、菲律宾群岛等战略要地。老罗斯福时期,继续加大海军建设力度,并于1907年底命令一支由16艘战列舰(大部分是刚刚竣工)以及各种护航舰组成的舰队,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环球航行,航程达46000海里,途经日本和中国厦门,以此展示美国快速增长的海军威容。这次环球航行表明美国开始形成了一支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军力量。
至此,学生或许已经能够明白,一个国家要崛起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力量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但美国能选择一条与英国等诸强不同的崛起之路,又与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与精英阶层的视野与见识密切相关。事实上,美国当时的决策者将国家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工业生产能力、海外自由贸易等重要因素,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加以综合考量,对殖民地的功能及强占殖民地的得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比较精准的判断,这才形成了与当时的德国、日本等国完全不同的决策。正是这样的决策,引导着美国走出了一条新路,由此顺利地超越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殖民帝国,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最后,引用徐弃郁上校在其近作中的主要观点,作为这一环节的小结: 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主要不是以有形的土地而是以无形的贸易或者影响力作为疆域,因而也具有了无远不至,无孔不入的潜能。①
这段话极为精准地说明了美国作为一个帝国与历史上诸多帝国的显著不同,而其背后则是美国顺应了时代的变化(贝克特将这一时代概括为“全球资本主义”)。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崛起之路选择,值得所有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们关注和深思。
(四)史法篇
本课的设计思想是“史事为用,史法为体,史识为魂”,所以相关历史知识尽量选择教材中有的且最为基本的,史识的涵养则是蕴含在上述三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具体细节的描述和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体悟中生成智慧。那么,如何达成“史法为体”这一预设的目标?虽然也可以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论课,但在本课中笔者采用了示范加点拨的方式。这既是因为“史识为魂”同是本课重要教学目标,也是由于单纯讲方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热情,毕竟这是一节主要依靠教师讲解的线上直播课,很难设计具有实质意义的师生互动活动。
所谓“示范”,就是在上述三个教学环节中,在精心选择史料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配置或相关背景材料的补充,展示教师是如何研读和使用这些史料的,即以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读并使用好这些史料,如对表1的三次运用和从不同角度的观察与思考,对吉田茂的观点、对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中所写的这段话、对《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版)关于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等材料所进行的研读与分析,让学生从貌似无奇处“发现”材料所内蕴的或丰富或重要的信息,打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现象,看到新的东西,形成新的认识。在“示范”这个过程中,对材料的设问是最为关键的,它既是教师研读和使用所选史料的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规定”或者是指引了学生研读史料和思考问题的方向。
所谓“点拨”就是指本课设计中的第四环节,即史法篇。点拨什么?是对前面三个教学环节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回望,使学生能明了在史料的研读与解释方面的关键节点。本课的课题是“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自然选用了不少史料。从史料的来源看,主要源自教材、专著和论文;从史料的呈现方式看,有表格、大事年表、地图、漫画、照片、故事、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的撰写者既涉及日本、美国的当事人(福泽谕吉、驻美公使、吉田茂、布莱恩、马汉等),也有各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歌德、贝克特、司马辽太郎、徐弃郁等)。要真正解读好这些史料,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所以史法篇只从“材料解读”和“材料解释”两个角度稍作展开。
首先是結合“美国篇”马汉观点这一材料的研读回顾,提出“材料解读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研读材料本身”,即读懂文字意思:材料包含几层意思?主要观点是什么?第二步是“了解材料的作者,他为什么写”,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之一。一般而言,大多数作者写东西都是有感而发,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并想加以解决而写的,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的写作动机极为重要。在本课中,了解马汉是海权论的代表性人物,其主张对老罗斯福有深刻影响,对理解这段材料、进而理解美国崛起道路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第三步是“探讨材料产生的背景”,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要较准确地理解历史上的人与事,就应当尽量将这些人与事放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即所谓的“回到历史现场”。马汉的著作发表于1890年,所以不但应当把这段话放到1890年前后的美国国家发展历程中去考察,还要放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发展大势中去考察,唯有如此,才能理解这50多个字在美国发展史、在人类历史中的分量!
其次是结合“日本篇”吉田茂观点这一材料的研读回顾,提出“史料解释三前提”的主张:(1)读懂材料本身;(2)把材料放到特定的历史现场;(3)基于唯物史观的多视角。第1与第2点主张,已在前面作了说明,不再赘述,所以只对第3点作些阐释。
观察历史可以有哪些视角?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得出不一样的认识或结论,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视角地观察历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以本课而言,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这段历史?作为一个范例,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如下三个角度:
角度1:时间。即从“历史现场”和“回望”两个维度进行观察。所谓“历史现场”,是要求学生神入历史,以当事人的身份来观察与认识相关的人与事,形成同情之理解;所谓“回望”实际上就是从长时段的维度,把一百多前年发生的史事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观察与分析,形成较为理性的认识。
角度2:身份或立场。即从当事国(美国或日本)和中国(或全球)的立场进行观察与思考。身份决定着是身处庐山之中还是跳出了庐山,不同的身份看到的风景自然会大相迥异,形成的认识也会各不相同。本来,观察与分析历史需要客观的立场,要尽力摆脱预设的立场,但很多情况下观察者(如吉田茂)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甚至有时候自己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如极端民族主义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角度3:标准。即是用生产力标准还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历史上的人与事。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直强调两个标准的综合运用,并坚持把生产力标准放在首位。实际上,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就是坚持两个评价综合运用的生动而成功的范例。可惜,在当下的历史评价实践中,某些人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偏离了马克思的教诲。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实际上始终是借助着我的视角观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对崛起道路的选择,无论是材料的选择、呈现方式与内在逻辑,还是问题的设置与讨论,都是在我的主导下展开,但这是由线上教学(直播课)的特点决定的,并非我所愿。所以,很希望上述点拨能让学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较好地运用这些方法,加强对史料的研读与解释,从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
三、反思
在笔者敲击键盘撰写本文时,二十天已过。在此期间,笔者主持的工作室面向全省学子共推出五节线上直播课,构成了一个“抗疫助学”系列。现在,国内疫情趋向平稳,下个月学生们回归实体课堂应当是大概率事件。不过,相信线上教学会在平稳中得到更好发展与应用,所以反思仍有必要。 第一,课的选题。线上教学,学习的主体性特别明显而重要。你可以排出课表,你或许还可以用打卡的方式把学生逼到移动终端前,但你没有办法逼学生一直坚持学习,你也几乎无法观察到你讲课时学生们在干什么。所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选题特别重要。考虑到资讯的发达和网课资源的丰富,确定一个能满足一批学生学习需求、能吸引他们“围观”的课题几乎决定着线上教学的成败。就此而言,笔者本次的选题是较为成功的:“史料的研读与解释”能力是相当一批文科生所欠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两国的崛起道路选择”也是一个对文科生有吸引力的话题。或许正是这两者的融合,让本省的文科生锁定了这节线上直播课。
第二,资源包教学方式。由于这是一节面向文科生的线上直播课,所以笔者采用了一讲到底的方式,没有师生互动环节,也没有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样的直播课教学效果确实是值得怀疑的。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在2月中旬的一项调研,在调查者所提供的7种线上学习方式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资源包的学习方式”。①据此,教师在线上教学时,理应思考自己的教学如何与资源包学习方式相融合。以本课为例,就可以考虑把资源包先通过适当的途径推送给学生,资源包可以包括“学习任务与要求”“学习参考资源”和“问题思考与作业整理”三个版块。以“问题思考与作业整理”版块为例,可以让学习小组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于听课前完成如下三个方面的学习任务:
1.学习思考。请依托学习资源包,思考如下问题:(1)英法俄等国要这么多殖民地干什么?它们主要靠什么手段拥有了这些殖民地?(2)19世纪晚期美、日两国的“对外扩张”方式有何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哪些?(3)回望美、日两国在19世纪末的崛起道路选择,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与教训?
2.整理。请借助检索工具和教科书,理解下面这些重要概念:(1)门户开放政策/新殖民主义;(2)战争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全球资本主义;(3)马汉及其“海权论”/老罗斯福和大白舰队/福泽谕吉及其主要主张/吉田茂和他的代表作。
3.素养拓展。你对本课中的哪位人物有兴趣?能为他写一个小傳并介绍给同学们吗?
上述三类学习任务的功能自然各不相同,限于本文主题及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讨论。这些学习任务的共同指向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包括整理教材知识、研读与思考史料、掌握重要概念。相信这样的基于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学生只要预先能在学习群中交流与分享,再来围观教师的线上直播课,学习效果当大为提升;假如执教者还有工作助手能在学习群中给各学习小组及时进行学习指导和答疑解惑,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好。
总之,大规模的线上直播课虽然是在本次疫情中匆促登场,但相信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中,它也会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之一。笔者的教学实践及在这里的讨论,作为一个案例,算是抛砖引玉了。
【作者简介】戴加平,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