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例题特征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例题作为概念知识的精华和融合,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本文作者就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例题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进行课堂例题教学要抓住例题典型特征,活化教学手段方式,注重能力训练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教学实效
  
  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初中数学例题教学同样如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概念、定理、公理、定义、法则等数学知识的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创新的水平。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例题教学承担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也深深体会到,做好例题教学,抓住关键环节,才能实现由概念掌握向解题能力提升的有效转变。《初中教学改革纲要》中指出:“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应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练习逐步巩固,在逐步巩固的基础上提升能力,发展能力。”由此可见,做好例题教学活动对推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紧紧围绕一个“活”字,进行多样教学,提升例题教学的实效,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一、抓住数学例题特点,进行有效分类,提升例题-教学效果
  
  数学离不开例题教学,学生能够灵活解答问题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做好例题解答,可见,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例题是数学概念知识浓缩和精华,是教学要求和目标的“代言人”。数学例题具有典型性、丰富性、概括性等方面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在认真分析各种例题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概括,对各道数学例题进行有机的分类。教育学者根据例题揭示内容、问题作用等方面,将例题分为突出本质属性的“概念型”例题、紧扣定理、法则的“基础型”例题、培养巧妙解题的“技巧型”例题、注意归纳综合的“规律型”例题、寻求知识联系的“综合型”例题,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活动中,要认真分析研究立体内容中所包含的丰富知识,能够根据各种例题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点、注意点以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内容,在例题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反映和体现,提升数学例题教学活动的效果。
  
  二、凸显例题内在特性,结合主体特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例题训练又是“训练”这条主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趣味性,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例题,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例题教学时,可以采用“角色调换”、情境设置、小组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以更加主动地姿态,投入到对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例题“把2x2 7x+3分解因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主体能动特性,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探究例题解答的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纷纷动手动脑进行思考解答。教师这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学生进行例题的讲解。大多数学生都能讲解,其中有位学生讲解时,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例题,指出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求代数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然后“教师”让学生到黑板用画十字交叉线方法来进行表示。在学生演示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辨析学生演示的优缺点,从而选择最恰当的一种方法进行分解因式,从而得出2x2-7x+3分解因式为2xz-7x+3=(x-3)(2x-1)。
  
  三、丰富例题教学外延.强化变式训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例题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在平时学习中更好的解答相关类型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例题教学中,要充分抓住例题特点,对例题内涵进行有效的放大,引申出其他类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一定知识基础上思考分析,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应用例题教学后,教师向学生出示了“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若AB上取AE=4厘米,则四边形BCDE的面积为63平方厘米,问此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这时根据所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问题的合作解答,经过思考讨论,得出了解答过程为:“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厘米。初中数学教师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基础上,活化教学形式,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及培养,才能实现例题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其他文献
有机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是有机物中的一类习题.求解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题,题干所给条件较少,表面看好像无法计算,但实际上只要我们写出并仔细观察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化学式,从中找出它们组成上的特征与规律,就可以迅速巧解此类题。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具有生活性,趣味性、严密性、逻辑性、整体性等特性。本文就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性这一特征,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数学学科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有效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活动实效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当今世界,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相互之间是一个有机的联合体。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同样如此。数学知识以其所具有的生活性,趣味性、严密性、逻辑性、整体性等特点,
期刊
[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知识应由学生主动发现,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但有些人认为既然是课程改革就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要由学生来主动发现,老师不能告诉学生答案,只要“发现学习”完全摈弃“接受学习”,对于这一观点,我个人认为这是走入了误区,对于那些难以有直接经验,也难以直接观察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学生如果没有直接被告之,很难获得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象《月相》这节课,对于七年级
期刊
直线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础,在高考中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直线的斜率问题,看似简单,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却常出现如下错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面对实际物理情景时,迅速而准确地提取相关的模型信息,可以顺利找到解题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但是在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如果忽略了对模型内涵的深刻理解,往往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产生思维僵化,生搬硬套模型等思维障碍,导致错误。
期刊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采取一定的辅助教学途径,实现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一、营造生动教
期刊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先进性、交互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越来越多地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选择,甚至于出现“元信息技术不进课堂”的极端现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其“辅教”功能是非常成功的,其部分功能是传统媒体教学无可代替、无法比拟的。正因如此,有好多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陷入一些误区,如“为信息技术教学而教”、“因信息技术而改变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内容,从抓住学生、教师、课堂等三要素这一角度,阐述了进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措施。  关键词:学生;教师;课堂;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一“主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导演”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主阵地”。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教师,课堂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和作用。本人结合教学实
期刊
摘要:学习情境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新旧知识经验的作用,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也就是学生与特定情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巧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挥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对教学情境进行创新性的设置。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
期刊
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活动。本文以化学课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作一探讨。    一、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究过程,而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