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西游记》,我很欣赏作者妙笔生花塑造出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更对菩萨的管理智慧感悟特别深。作为教师,在此谈谈在班级管理中所受的启发,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要有颗菩萨心肠,常怀悲悯之心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是一味批评责骂,更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给出路,让其知错改错,不再犯同样的错。所谓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即对众生俱怀悲悯之心。即使犯了错误也要给出路,劝其向善,这也许就是“普渡众生”的真谛吧。比如悟空三兄弟,都是犯了错误的,尤其是悟空,大闹天宫,搅了蟠桃会,偷吃金丹,犯的错不可谓不大,可是菩萨并未因此厌恶而放弃他们,而是为他们一一争取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最终修成正果。相似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熊怪被观音菩萨收为守山大神,蜈蚣精被毗蓝婆菩萨收去守门。这些都是“化顽皮为神奇”的成功案例。
教师更是不能缺了悲悯之心,因为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天职。好孩子乖孩子需要关爱,犯了错误的孩子更需要呵护,因为他们不成熟,判断力自制力更差,长辈的帮助就更不可少。大多犯错的孩子成长环境都存在问题,有些是家庭不健全,有些是家长的管教方式过于粗暴简单或过分溺爱,有些是在小圈子里常受欺负。但是他们内心都是渴望爱的,个别孩子甚至是以某种极端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对于这些渴望爱的幼小的心灵,教师切不可心生厌烦,一定要以爱的清泉给他们以滋润,让爱的暖流温暖他们的心田。
二、教师要有耐心,切忌轻言放弃
悟空保唐僧取经的过程,也是不断给观音菩萨惹麻烦的过程。当初悟空畏惧取经路途艰难,是菩萨许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正因有此承诺,菩萨总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尽管有些麻烦是由于悟空自身缺点造成的。比如争强好胜,在观音院与人斗宝,丢了袈裟;在五庄观先是偷吃人参果,后又“受不得气”,反倒打坏了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困住。对于这些,菩萨在不留情面的批评教育的同时,还是不厌其烦地出面帮他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少“问题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反复犯错更是常见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怕麻烦,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需知教育人的工作是最需要耐心,需要艺术性的。环境在变,人也在变,教育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这就特别不能缺少恒心和耐心。
三、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悟空尽管有很多缺点,还经常惹麻烦,但他神通广大,心地善良,重承诺守信义,当然也好奉承。因而菩萨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承担起保护唐僧的主要责任,不仅如此,还安排他做大师兄,承担起督促教育有时偷懒、色心不改的八戒的责任,这两条悟空完成得都很好。每当面对挫折,悟空心生退意时,菩萨便激他“你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吗”,从而重新激发起悟空的斗志。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人善良,而且力气大,不怕脏,脏活累活非他莫属。功成之日,八戒因不能成佛而口出怨言,佛祖即以其食量大,净坛使者可满足食欲加以开导,从而解开他心中的结,而不是简单地强行压下。
作为教师,在教育中更要讲究这一艺术。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倔强型的多以温言劝慰,多予以真诚帮助;好出风头的尽可能为他创造适当的表现机会,既满足他的表现欲,又要一步步引导他向善进取;内敛型的则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注重个别交流。在学科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扬学生的长处。全面发展的优等生是旗帜,当然要表彰,在某一学科突出的学生更要予以激励,鼓励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从而找到自信。实际上,这类学生因为被表扬的机会少,会更珍惜教师的鼓励。这样就能创建一个每个学生都能成功、都愿努力向上的氛围,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要像菩萨那样练就真本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众妖之所以臣服于菩萨,首先在于菩萨有真本领,关键时刻“镇得住场子”。孙悟空之所以敢大闹天宫,就在于天庭无人能降得了他,好不容易请来二郎神也不过仅仅打个平手而已,若没有佛祖把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又用紧箍咒束缚住,难以想象,孙悟空的野性会收束得如此彻底。相似的,观音菩萨对于野性难驯的红孩儿同样不手软,先凭真本事破了他的三味真火——这正是孙悟空所欠缺的,又用天罡刀制服,再用金箍儿束缚其手脚,命其一步一拜直到落伽山,终于使红孩儿服服帖帖,甘做善财童子。凡此种种,没有真本事,如何降服得了群妖?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要练就真本领。很难想象,一个专业涵养不高、动辄出错、“挂黑板”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看重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作为教师,自己会做题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积累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如何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里面其实有很深的学问,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此外,还有教育学生的方法问题。面对不同性格的顽皮学生,教师也要有本事镇得住他们,遇到突发棘手问题,教师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灵活的教育机智,那些调皮学生就不会“怕你”,也就很难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并不鲜见,有些“刺儿头”偏偏就服某教师,换个教师未必管得住,其中深意值得我们玩味。
教育是科学,贵在求真;教育是艺术,贵在创新。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善于从别处汲取营养以提高自身素质。当然,唐僧师徒取真经、修正果,必须亲力亲为,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成就一番事业,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方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一、教师要有颗菩萨心肠,常怀悲悯之心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是一味批评责骂,更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给出路,让其知错改错,不再犯同样的错。所谓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即对众生俱怀悲悯之心。即使犯了错误也要给出路,劝其向善,这也许就是“普渡众生”的真谛吧。比如悟空三兄弟,都是犯了错误的,尤其是悟空,大闹天宫,搅了蟠桃会,偷吃金丹,犯的错不可谓不大,可是菩萨并未因此厌恶而放弃他们,而是为他们一一争取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最终修成正果。相似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熊怪被观音菩萨收为守山大神,蜈蚣精被毗蓝婆菩萨收去守门。这些都是“化顽皮为神奇”的成功案例。
教师更是不能缺了悲悯之心,因为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天职。好孩子乖孩子需要关爱,犯了错误的孩子更需要呵护,因为他们不成熟,判断力自制力更差,长辈的帮助就更不可少。大多犯错的孩子成长环境都存在问题,有些是家庭不健全,有些是家长的管教方式过于粗暴简单或过分溺爱,有些是在小圈子里常受欺负。但是他们内心都是渴望爱的,个别孩子甚至是以某种极端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对于这些渴望爱的幼小的心灵,教师切不可心生厌烦,一定要以爱的清泉给他们以滋润,让爱的暖流温暖他们的心田。
二、教师要有耐心,切忌轻言放弃
悟空保唐僧取经的过程,也是不断给观音菩萨惹麻烦的过程。当初悟空畏惧取经路途艰难,是菩萨许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正因有此承诺,菩萨总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帮他们渡过难关,尽管有些麻烦是由于悟空自身缺点造成的。比如争强好胜,在观音院与人斗宝,丢了袈裟;在五庄观先是偷吃人参果,后又“受不得气”,反倒打坏了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困住。对于这些,菩萨在不留情面的批评教育的同时,还是不厌其烦地出面帮他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不少“问题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反复犯错更是常见的,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怕麻烦,要有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准备。需知教育人的工作是最需要耐心,需要艺术性的。环境在变,人也在变,教育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这就特别不能缺少恒心和耐心。
三、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悟空尽管有很多缺点,还经常惹麻烦,但他神通广大,心地善良,重承诺守信义,当然也好奉承。因而菩萨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承担起保护唐僧的主要责任,不仅如此,还安排他做大师兄,承担起督促教育有时偷懒、色心不改的八戒的责任,这两条悟空完成得都很好。每当面对挫折,悟空心生退意时,菩萨便激他“你是那种半途而废的人吗”,从而重新激发起悟空的斗志。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人善良,而且力气大,不怕脏,脏活累活非他莫属。功成之日,八戒因不能成佛而口出怨言,佛祖即以其食量大,净坛使者可满足食欲加以开导,从而解开他心中的结,而不是简单地强行压下。
作为教师,在教育中更要讲究这一艺术。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倔强型的多以温言劝慰,多予以真诚帮助;好出风头的尽可能为他创造适当的表现机会,既满足他的表现欲,又要一步步引导他向善进取;内敛型的则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注重个别交流。在学科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扬学生的长处。全面发展的优等生是旗帜,当然要表彰,在某一学科突出的学生更要予以激励,鼓励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从而找到自信。实际上,这类学生因为被表扬的机会少,会更珍惜教师的鼓励。这样就能创建一个每个学生都能成功、都愿努力向上的氛围,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要像菩萨那样练就真本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众妖之所以臣服于菩萨,首先在于菩萨有真本领,关键时刻“镇得住场子”。孙悟空之所以敢大闹天宫,就在于天庭无人能降得了他,好不容易请来二郎神也不过仅仅打个平手而已,若没有佛祖把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又用紧箍咒束缚住,难以想象,孙悟空的野性会收束得如此彻底。相似的,观音菩萨对于野性难驯的红孩儿同样不手软,先凭真本事破了他的三味真火——这正是孙悟空所欠缺的,又用天罡刀制服,再用金箍儿束缚其手脚,命其一步一拜直到落伽山,终于使红孩儿服服帖帖,甘做善财童子。凡此种种,没有真本事,如何降服得了群妖?
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要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要练就真本领。很难想象,一个专业涵养不高、动辄出错、“挂黑板”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看重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作为教师,自己会做题还远远不够,还要注意积累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如何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里面其实有很深的学问,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积累。此外,还有教育学生的方法问题。面对不同性格的顽皮学生,教师也要有本事镇得住他们,遇到突发棘手问题,教师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灵活的教育机智,那些调皮学生就不会“怕你”,也就很难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并不鲜见,有些“刺儿头”偏偏就服某教师,换个教师未必管得住,其中深意值得我们玩味。
教育是科学,贵在求真;教育是艺术,贵在创新。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善于从别处汲取营养以提高自身素质。当然,唐僧师徒取真经、修正果,必须亲力亲为,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成就一番事业,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方能达到理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