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探索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关键词】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迁移运用
  “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生活中时时处处有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课堂伊始,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创设符合教学艺术特点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探求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被动的知识灌输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物理课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进而在巩固迁移、拓展延伸中再生问题,即把 “问题”当作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从学生所经历的事务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这是物理教学中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例如教学“物质的密度”这一章节教学时可通过举例和实物展示,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水和酒精怎样鉴别?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盐水和水怎样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又怎样鉴别?
  通过问题情境的渲染,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鉴别的方法,从而引入本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密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当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例如,指导学生寻找、收集资料(或由教师提供部分资料)让学生来实验、研究,组织学生讨论猜想、主题探究活动等,让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物质密度”教学中,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知道:水和酒精可由气味鉴别,铜块和铝块可由颜色鉴别;而对水和盐水、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的鉴别方法,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有的学生提出用质量来鉴别涂了白漆的铜块和铝块,理由是铜的质量比铝的大。这时教师让学生测量桌上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结果否定了上述猜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经过思考,很快发现:应该规定物质的体积。物体质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假设:(1)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2)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一般不相等。然后将学生按座位分成4人1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两个假设:为了研究上述猜想,你需要测量哪些量?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利用它们测量需要的量?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形成合作学习的群体,相互启发,合作设计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思路,并把自己小组研究的情况介绍给其他小组,再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和咨询,在各小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共同设计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各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适当进行点拨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1)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物質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1般不相同,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综合(1)、(2)可知: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它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进而得出密度的定義和密度的公式。
  三、迁移应用,再生问题
  新知识点形成以后,它还可以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选定一两个迁移和发展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对适应这种较高的能力要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例如 “物质密度”教学中,围绕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出示下列两个问题:(1)怎样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成的?该球用铅和铁做成,则这个合金球的密度在什么范围?(2)有一卷很长的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约几千米),给你一架天平(配有砝码),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请你设计出确定这卷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问题一经提出,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得出多种方法。
  四、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第一,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
  第二,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第三,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通过优化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总之,在新课改条件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不二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的总和,学法直接关系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法 指导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子提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的目标是培莠具有中等生物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知、情、意、性、行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高中生物学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课的开设除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生物》正式课程即显性课程之外,还必须重视隐性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便学生在传统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本文就高中生物的隐性课程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学习生物,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通常表现为论证式和接受式教学,这些老套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和学生的基本学习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当然,地理课教学也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新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世纪。多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工业的发展、殖民主义的疯狂掠夺以及人类自身的愚昧,使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植被受重创,土壤沙漠化,水土严重流失,空气严重污染等等。感受到生存危机的人类,开始明白了呵护地球的必要性,并重新审视和研究地球与生命的关系。因此,中学地理的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部分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了起来,而信息素养也跻身到当前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其也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所以,作为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同样应当将信息素养作为培养的重点,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生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社会公民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公民在信息化社会如何进行生存具有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不但是学习基本需要,而且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在学习中带着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就能够方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普遍会存在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迷茫或叛逆
运用游戏形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提
新课标下的高效课堂实行“导学案”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精心编写,合理使用,不断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学案导学法为学生搭建了独立思考问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