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务以养成其自力研修之习惯。”因此,小学科学学习要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的弊端,大力倡导独立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小学科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学习,从而体会到小学科学的价值和魅力。那么,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学科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去探究,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得知识。如教完《骨骼》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室的不同动物骨骼模型,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怎样去设计模型,如果要做骨骼模型设计,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何入手。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并争先恐后地说:“骨骼的结构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他们很快分小组进行活动,量的量,算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就把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提供给了教师,其中有一个学生家里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他还根据不同材料价格的高低提供了最佳方案。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劲头别提有多大了!
二、运用类推思想,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是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某个知识的获得往往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扩展,许多的新知,学生能根据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自主解决。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类推思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学《运动的方式》一课时,先让学生运动说出运动的轨迹,目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运动的轨迹是不同的,有些运动又有相同的地方,同时又为发现探索新知做好铺垫。这时让学生讨论:运动根据轨迹进行分类,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相类似的规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主动演示运动进行探索,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己铺路搭桥直至通向未知的彼岸,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运动的方式”,不但让学生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又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大胆质疑,验证猜想结论,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体现,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激活思维及养成求知解疑的良好习惯。古人说:“疑,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促进学生生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好方法。
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质疑,就有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疑问,学生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应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质疑—解疑—质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发展,其学习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质疑绝非是仅为活跃课堂的一种教学形式,更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有效的质疑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积极作用,起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以他们是否主动质疑,是否有效质疑,是否相互解疑为主要标准,这样,就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起着充分的教学保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猜想进行验证以它独特的魅力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小学科学知识的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猜想让学生验证,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好学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
四、尝试网络学习,诱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网络资源的大容量性、集成性、开放性等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如教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站搜索重力有关的知识,包括“地球引力”、“重心”、“牛顿的故事”等方面,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了解地球引力有关的其它知识。网络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科学的教学课前做好预习让孩子了解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以及要准备的材料为课堂提高效率做准备;在课堂上提出探究问题过后,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学习再进行小组讨论猜测,做实验时也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有做主的机会;在每次新课学习之后都要让孩子们把当天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去,且定期的评价。这也是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中运用一些策略确实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学科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去探究,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思维,获得知识。如教完《骨骼》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室的不同动物骨骼模型,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怎样去设计模型,如果要做骨骼模型设计,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何入手。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并争先恐后地说:“骨骼的结构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他们很快分小组进行活动,量的量,算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就把计算的方法和结果提供给了教师,其中有一个学生家里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他还根据不同材料价格的高低提供了最佳方案。此时,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劲头别提有多大了!
二、运用类推思想,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出发是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学生某个知识的获得往往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得到延伸和扩展,许多的新知,学生能根据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自主解决。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类推思想,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学《运动的方式》一课时,先让学生运动说出运动的轨迹,目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进一步理解不同的运动的轨迹是不同的,有些运动又有相同的地方,同时又为发现探索新知做好铺垫。这时让学生讨论:运动根据轨迹进行分类,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相类似的规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主动演示运动进行探索,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己铺路搭桥直至通向未知的彼岸,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运动的方式”,不但让学生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而且又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大胆质疑,验证猜想结论,提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体现,它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激活思维及养成求知解疑的良好习惯。古人说:“疑,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促进学生生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好方法。
在学习中,学生通过质疑,就有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疑问,学生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应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质疑—解疑—质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发展,其学习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质疑绝非是仅为活跃课堂的一种教学形式,更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学生有效的质疑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积极作用,起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以他们是否主动质疑,是否有效质疑,是否相互解疑为主要标准,这样,就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起着充分的教学保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猜想进行验证以它独特的魅力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小学科学知识的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猜想让学生验证,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好学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
四、尝试网络学习,诱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网络资源的大容量性、集成性、开放性等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日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如教学《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站搜索重力有关的知识,包括“地球引力”、“重心”、“牛顿的故事”等方面,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了解地球引力有关的其它知识。网络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更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科学的教学课前做好预习让孩子了解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以及要准备的材料为课堂提高效率做准备;在课堂上提出探究问题过后,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学习再进行小组讨论猜测,做实验时也尽可能地让每个孩子都有做主的机会;在每次新课学习之后都要让孩子们把当天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去,且定期的评价。这也是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体现。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中运用一些策略确实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