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治理视野下区域公共事务研究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化和全球化的作用下,以多元利益和公共需求为核心的区域公共事务在长三角地区逐渐兴起。理论上,“多元治理”的提出为不断涌现的跨行政区域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而长三角地区的太湖治理,已然成为有效处理区域公共事务的典型案例。太湖治理,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地方政府在合作框架下,积极构建区域共同体的开路先锋。
  关键词: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共同体;多元治理;太湖治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76-02
  一、区域公共事务推动下的区域共同体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经济市场的形成,一方面将世界各国和地区吸纳到同一个经济网络中;另一方面,密切的联系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各经济主体都想在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经济相通的地区开始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寻求区域合作的道路。区域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一体化,其实质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二)利益与需求
  利益是区域合作的直接动力源泉。区域利益的实现是“地方官员升迁的筹码”,“最终获利的不仅是区域公众,更重要的是地方官员。”[1]要指出的是,利益主导的行政体制也可能成为区域融合的重要障碍。
  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多元的社会公共需求,“要求提高政府再分配效率”,要求“提高低收入阶层生活保障”,要求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等等。这些系统工程,不仅使公共财政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对传统行政区划构建提出了强烈质疑。
  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是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政府间的“纵向主导、横向阻隔”,各部门的“对口设置”,出现了“条条专政” [2]。改革开放以后,中央下放财税权,实行行政分权,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将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发展的目标,众多跨行政区的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合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三)区域共同体:从行政走向治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各地区的内部问题出现边界模糊的现象,大量体现特定区域内的公共事务不断涌现。过去以行政为主导的区域管理,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容易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互相推诿等不良后果。公共事务的区域化,要求形成跨行政区域,代表地区全体成员利益的区域共同体,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治理。
  (四)多元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成为政治学领域的新范式。罗西瑙是主要的提倡者,他认为,治理无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1995年,《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一文中,将治理概括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
  治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主体多元化;权力运行多向性;管理手段多样化。与统治理论相比,最大的区别即“多元”。将治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能够打破一元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长三角太湖治理的概述
  (一)太湖流域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成效的区域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是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一倍,经济总量近4万亿。然而,传统管理模式却使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地下水超采;酸雨污染严重;沿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太湖生态的导火索。
  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相反,一面是不断恶化的环境;一面是公众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已不再是单独某个地方所能解决的。
  (二)太湖流域治理的困境
  太湖流域污染问题是典型的跨水界污染(涉及到的行政区域有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共八个市),即“流域某地区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其他地方而造成损害的结果,或流域各地方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全流域而造成共同承担的损害后果”[4]。区域水环境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间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跨区域、系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需要整个流域的协同治理。太湖流域的治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从理论上看,“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公用地灾难”都详释了造成地方政府不顾生态保护、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行为动机。作为理性经济人,各地政府都希望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合作往往因为“搭便车”的心理走向破产。一旦治理困境形成,将会强化低效的“路径依赖”。
  从实践上看,阻碍太湖获得有效治理的根源在于传统科层制下的“行政区行政”治水结构,形成了“各自为战”的治理格局,大大降低了治理效率。
  首先,闭合式“行政区行政”模式影响了官员的政绩观,导致片面追求数字绩效,大搞重复建设,盲目消耗资源,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辖区负责制使各地政府忽视环境系统的不可分割性,都“各扫门前雪”,甚至转嫁环境污染恶果;任期制更加剧了利益行政化、资源垄断化以及行为的短期化。其次,自上而下的科层制不适合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区域公共事务的特点在于范围的不确定性和具体任务的模糊性;而刚性结构的科层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暴露出效率低下、缺乏民主的弱点。再次,部门利益左右环境立法、阻碍水资源统一管理。
  最后,重管制、轻服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削弱了社会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习惯于依赖政府,使公民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和自觉性,除了跟着政府走之外,“对于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组织应该做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与决策。”[5]   (三)太湖流域治理的制度创新
  太湖流域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各地方政府间的集体合作,合作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以及完善的合作规则”[6]。
  现存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首先更新政治治理理念。一方面强化区域认同感,树立“唇齿相依”、“合作共赢”的执政意识,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节约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提高效益。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改善执政理念的制度保障。引入绿色GDP,包含社会效益指标和环保指标;关注区域整体利益,“将其对相邻区域造成的正负外部效应,纳入到考核体系中”[1];提高绩效评估的监督功能,在确保考核主体的多层次参与的同时,加强阶段性评估,既做到公开公正,又贯穿全部行政过程。
  地方行政模式的体制改革是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关键。区域行政可以通过专题项目式合作、区域/流域治理、区域行政专区、经济协作区、城市联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区域联合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复合体制[7]来回应区域公共需求。跨界水污染则应该“实行以府际合作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推动政府层级间和横向间合作治理,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新途径。”[8]
  生态行政的环境创建是太湖流域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修订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法;其次,完善产权制度,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价格机制,引导企业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最后,增强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意识,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建立起多元的环境保护体制。
  三、长三角区域行政发展前景:太湖治理的启示
  根据太湖流域治理的经验,多元治理理论是区域公共事务处理的有效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中心治理模式尤其适合解决发展中国家区域公共资源治理问题。
  许多学者把分权视作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根源。事实证明,“分权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要有政治上的集权。”[9] 80年代以来,虽然全能主义逐渐消退,但“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来适应市场化和社会转型,重建国家的治理机制”,国家“并没有从经济和社会领域退却” [10]。
  从长江三角太湖治理的现状来看,区域整合的过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引导。然而单向度从中央对地方施压,也将“面临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张力” [11]。因此,中央的引导是区域公共事务得以妥善解决的重要保障,而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才是根本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元治理模式既体现中央政府对区域内政府的约束,又体现区域内政府的自主性,诠释了公共性与区域性的辩证统一。
  长三角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立区域认同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优化社会资本,减少政府间的不信任,建立政府间区域认同,实践多样的政府间区域合作最终可能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目标。以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区域共同体的先行者,但具体情况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封慧敏.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的制度选择[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鹏.建国以来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的历程、动力机制与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6):31-8.
  [3]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杨新春,姚冬.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68-74.
  [5] 单文桃.浅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权的实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143.
  [6] 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3):20-25.
  [7] 王川兰.多元复合体制:区域行政实现的梦想[J].社会科学,2006,(4):111-118.
  [8] 张超.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以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J].理论探讨,2007,(6):140-142.
  [9] 徐湘林,李国强.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J].经济体制改革,2007,(6):18-24.
  [10]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 比较,2010,(5):1-14.
  [11] 姚尚建.流动的公共性——我国区域政府研究的困境与超 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4):96-101.
  (责任编辑:赵媛)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教育应围绕如何办出类型特征,如何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探索出一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实现校地深度融合,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27-02  高职教育如何办出类型特征?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如
期刊
摘 要:民间金融是对正式金融的有效补充,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路口,加强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是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的首要步骤。我国民间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相应的监管法律却处于真空状态。鉴于此,在分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体制制定的方向,以期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日益旺盛,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公共服务,也在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影响下得到发展、深化和完善。然而随着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多样性的发展,政府原有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通过设计新的政府组织结构,以进行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一种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组织结构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关键词:旅游公共
期刊
摘 要:从社会符号学看,语言是典型的符号系统,有关语言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符号系统。因此,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元功能也应可以用来解释和描写其他符号系统,它不仅适用于仅含语言的单一模态语篇分析,同样适用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电视广告是多模态语篇之一。分析电视广告是如何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来实现其多模态意义的构建,证明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元功能理论分析电视广告的可行性,同时拓展了语篇的定义
期刊
摘 要:在对民间环保组织的权利研究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环保权的概念,认为这是一项民间环保组织应有的权利,并对其概念、特点、类型、与其他权利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相关的论述与分析,使得该权利在理论上有了初步的界定,为今后进一步构建民间环保组织的环保权的实体内容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权利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
期刊
一、引言  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很多企业遇到的迫切问题,海澜集团通过创新战略思维、营销模式、管理理念、人才战略、企业文化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转型的发展路径,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企业可以探索以企业家精神引领,以商业模式创新,以自主品牌塑造,以管理体制完善,以人力资源集聚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二、海澜集团以创新促转型的实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脱胎于传统乡镇企业的海澜集团,唯有不断创新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营销成为世界各国现代企业营销新趋势,也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随着世界绿色观念的普及,我国很多企业也将绿色营销融入到企业发展的血脉中,将绿色营销作为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以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为例,从绿色营销的概念和特征入手,简述当前海尔集团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以此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海尔集团;绿色营
期刊
开发性金融是一种体现国家发展战略,以中长期融资为手段,将政府信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旨在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金融形态。享誉全球的“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所创造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能够确保投入要素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从而通过持续的生产率的改进在全球竞争中获得经济持续繁荣的态势。国家竞争优势不同于传统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
期刊
摘 要:公共项目的绩效评估或成本效益分析是公共支出的基础,也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逐步在我国的公共项目中得到实践和应用。但是公共项目并不是私人部门的项目,项目的绩效评估过程除了专家和政府的参与,公众的参与也非常必要,因为公众是最终的出资方和拥有方,公众的合理参与将对公共项目的合理决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项目;绩效评估;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一般存在四大“先天缺陷”: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人才缺乏。这些原因容易导致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基于此,从调查中小民营企业核心人才的满意度入手,剖析员工流失的内在根源,指出应该从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建立建全激励和晋升机制、人性化管理、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培养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最终留住员工[1]。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核心人才;流失;可拓学  中图分类号:F1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