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站在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为例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包括确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制定发展举措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发展方向;战略;内涵;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34-02
农业高职院校大多办学历史长,校园校貌陈旧,实验实习设施设备老化,转型发展较为困难。鲁昕部长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谈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配置聚焦到内涵建设和办出特色上,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如何站在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把握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值得思考。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涉农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0个专业,重点建设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
1 确定发展方向
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国家乃至世界发展战略而确定,主要包括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
1.1 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十五”期间,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拓展的路子,这个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强有力引擎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生力军[1]。但进入“十三五”以后,职业教育主要任务在于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院校必须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服务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的技术技能人才。
1.2 转型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农业高职院校只有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才能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当前转型发展之路在于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各职业院校之间必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开放沟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配合“一带一路”等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国际影响力。
1.3 特色发展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高职院校只有坚持特色发展,发扬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农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于服务“三农”,只有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始终坚持走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抢占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制高点。
1.4 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农业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明确发展思路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人为本育人才、以质立校谋发展、以严治校强管理、以实作风创特色”的发展指导思想指引下,明确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的发展思路。
2.1 依托行业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行业也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农委主管的学校,农业办学特色鲜明,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行业指导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话交流;要将应当或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在农业行指委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2.2 对接产业
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千余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办学实力在于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特别是对区域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内涉农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高职学院,肩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重任,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围绕“互联网 ”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满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规划、建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
2.3 办好专业
专业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土壤,关系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办好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教育应根据行业、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农业特色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声誉高的专业较少,当前办好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湖南省卓越职院建设标准,紧紧围绕特色专业群建设,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对接产业、引领产业、以专业群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把学院重点建设的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建成为省内相关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重要的技术技能积累基地。 2.4 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贴近产业、融入企业。融入企业就是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做深度融合的文章,特别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融入企业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企业、人才培养定位要融入企业、课程改革要融入企业、实践环节与生产对接要融入企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要融入企业。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现代农业应用技术的传承应用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
2.5 服务就业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国家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农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后信息反馈制度;充分发挥校友会立交桥的作用,充分挖掘校友单位对人才的潜在需求;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信息,搭建区域间、学校间、校企间求职信息共享通道,保障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有序流动、自主创业。
3 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在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追求下实现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集思广益,确立了学院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其发展战略是开放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奋斗目标是建设一流职院、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
4 制定发展举措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规律、新特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需要职业教育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重管理、求实效,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3]。加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4.1 做好专业发展定位
专业发展定位的准确性,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和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以及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发展定位应树立大农业观,坚持专业链融入大农业产业链,做精第一产业链,做强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做活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打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2 加强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旨在推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发挥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借学院争创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之机,加快超级杂交水稻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新增校园面积2.4万m2;新建教学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等,新增建筑面积3.0万m2;进一步提质改造校园环境,完善教学、学生生活等配套设施;加强以“和·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高速顺畅、安全可靠的生态型智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在满足本校师生泛在学习和融合创新需要的同时,向合作院校、合作企业、社区开放,实现教育流程再造和智能化管理。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湖南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联动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的发展战略,主动停办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国土、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与农业产业无关或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10个,新增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休闲农业、宠物养护与训导、物流管理等适应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专业8个,形成对接现代农业的“种、养、加、机、贸”五大专业体系,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市场,重点对接规模化、机械化及“名、优、特、新”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农资及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
三是提升师资水平。近3年,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0万元,完成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提升学习培训400人,下企业锻炼1 200人,境外学习培训100人,学历提升50人,增加专兼职教师编制100人。在牵头组建的2个职教集团与2个校企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建立人才交流互聘制度,完善兼职教师“四个层次”和专职教师“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设计,校企共同考核认定“双师”教师资格。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了做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依照“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省财政进行引导和推动”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5 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1 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 0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投入1 000万元。学院将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制订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积极争取省农委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学院发展环境。从2016年起,争取省农委连续3年、每年支持1 000万元,共计不低于3 000万元,资金列入农委预算,保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支持学院内涵建设。
五是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树立学院章程权威,完善与章程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80个左右有关党务、行政、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100个左右办事流程,建设“阳光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公开透明的“一站式服务”。建设“平安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六是打造精干团队。以重点建设专业群为核心,整体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充实原有专业教学团队力量,重点建设15个农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组建与培养3个新的专业教学团队、3个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团队和4个产品研发团队、10个服务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4.3 推进重点建设项目
一 是专业群建设。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确立现代农业专业群、畜牧水产专业群、农业装备专业群为学院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其人才培养应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北山基地建设。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按照学院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运行”的“四高”建设要求,坚持“现代、特色、精品” 的基地功能设计原则,把基地建设成为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生产示范的样板、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的典范、培养研发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现代栽培技术人才的摇篮[4]、引领高职农业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标杆,同时要求其具有较好的自我造血功能。把基地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展示学院在新常态下又好又快创新发展的新亮点。
5 参考文献
[1] 王文智.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529(33):38-41.
[2] 胡莎,梅来源,黄少臣.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6):30-33.
[3] 楚琼湘.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五要素”[N].光明日报,2014-01-10(10).
[4] 许亚东.农业高职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1(9):10-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发展方向;战略;内涵;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34-02
农业高职院校大多办学历史长,校园校貌陈旧,实验实习设施设备老化,转型发展较为困难。鲁昕部长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5年年会上谈到: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配置聚焦到内涵建设和办出特色上,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如何站在职业教育发展新的起点上,把握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值得思考。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涉农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开设农林、制造、车辆、财经、商贸、食品、人文、电子信息八大类共40个专业,重点建设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
1 确定发展方向
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国家乃至世界发展战略而确定,主要包括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
1.1 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是科学发展第一要务。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十五”期间,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拓展的路子,这个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强有力引擎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生力军[1]。但进入“十三五”以后,职业教育主要任务在于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职业院校必须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服务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的技术技能人才。
1.2 转型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正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发展阶段。农业高职院校只有顺势而为,实现转型发展,才能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当前转型发展之路在于加大开放式办学力度,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部各职业院校之间必须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开放沟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配合“一带一路”等战略,为周边国家培养培训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国际影响力。
1.3 特色发展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去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高职院校只有坚持特色发展,发扬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农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在于服务“三农”,只有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定位,在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始终坚持走服务“三农”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抢占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制高点。
1.4 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坚持以示范建设引领发展,鼓励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实质性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提升学校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争创国际先进水平”,这就为农业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明确发展思路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以人为本育人才、以质立校谋发展、以严治校强管理、以实作风创特色”的发展指导思想指引下,明确了“依托行业、对接产业、办好专业、融入企业、服务就业”的发展思路。
2.1 依托行业
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行业也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农委主管的学校,农业办学特色鲜明,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健全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行业指导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对话交流;要将应当或适宜由行业承担的工作,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交给行业承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在农业行指委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2.2 对接产业
职业教育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千余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办学实力在于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特别是对区域支柱产业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内涉农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高职学院,肩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重任,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围绕“互联网 ”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满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规划、建设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
2.3 办好专业
专业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土壤,关系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办学的社会影响力,办好专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教育应根据行业、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农业特色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专业优势,但声誉高的专业较少,当前办好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湖南省卓越职院建设标准,紧紧围绕特色专业群建设,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形成对接产业、引领产业、以专业群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把学院重点建设的现代种植、现代养殖、农业装备3个专业群建成为省内相关产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重要的技术技能积累基地。 2.4 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贴近产业、融入企业。融入企业就是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做深度融合的文章,特别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融入企业主要内容包括: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企业、人才培养定位要融入企业、课程改革要融入企业、实践环节与生产对接要融入企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要融入企业。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与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强现代农业应用技术的传承应用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
2.5 服务就业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国家高度重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农业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后信息反馈制度;充分发挥校友会立交桥的作用,充分挖掘校友单位对人才的潜在需求;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信息,搭建区域间、学校间、校企间求职信息共享通道,保障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有序流动、自主创业。
3 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
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在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追求下实现的。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集思广益,确立了学院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其发展战略是开放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奋斗目标是建设一流职院、打造一流队伍、培育一流作风、建立一流机制、争创一流业绩。
4 制定发展举措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规律、新特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需要职业教育转方式、调结构、强内涵、重管理、求实效,以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3]。加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4.1 做好专业发展定位
专业发展定位的准确性,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和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以及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发展定位应树立大农业观,坚持专业链融入大农业产业链,做精第一产业链,做强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做活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打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2 加强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旨在推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发挥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涵建设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借学院争创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之机,加快超级杂交水稻示范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新增校园面积2.4万m2;新建教学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等,新增建筑面积3.0万m2;进一步提质改造校园环境,完善教学、学生生活等配套设施;加强以“和·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高速顺畅、安全可靠的生态型智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在满足本校师生泛在学习和融合创新需要的同时,向合作院校、合作企业、社区开放,实现教育流程再造和智能化管理。
二是优化专业结构。根据湖南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联动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的发展战略,主动停办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国土、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与农业产业无关或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10个,新增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休闲农业、宠物养护与训导、物流管理等适应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专业8个,形成对接现代农业的“种、养、加、机、贸”五大专业体系,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市场,重点对接规模化、机械化及“名、优、特、新”生产,特色农产品加工,农资及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
三是提升师资水平。近3年,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300万元,完成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提升学习培训400人,下企业锻炼1 200人,境外学习培训100人,学历提升50人,增加专兼职教师编制100人。在牵头组建的2个职教集团与2个校企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建立人才交流互聘制度,完善兼职教师“四个层次”和专职教师“五个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设计,校企共同考核认定“双师”教师资格。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为了做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依照“积极吸纳社会、企业资金,省财政进行引导和推动”的原则,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5 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入1 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3 0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投入1 000万元。学院将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制订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积极争取省农委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学院发展环境。从2016年起,争取省农委连续3年、每年支持1 000万元,共计不低于3 000万元,资金列入农委预算,保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支持学院内涵建设。
五是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树立学院章程权威,完善与章程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80个左右有关党务、行政、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100个左右办事流程,建设“阳光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公开透明的“一站式服务”。建设“平安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六是打造精干团队。以重点建设专业群为核心,整体推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充实原有专业教学团队力量,重点建设15个农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组建与培养3个新的专业教学团队、3个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团队和4个产品研发团队、10个服务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4.3 推进重点建设项目
一 是专业群建设。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确立现代农业专业群、畜牧水产专业群、农业装备专业群为学院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其人才培养应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北山基地建设。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按照学院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运行”的“四高”建设要求,坚持“现代、特色、精品” 的基地功能设计原则,把基地建设成为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生产示范的样板、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的典范、培养研发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现代栽培技术人才的摇篮[4]、引领高职农业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标杆,同时要求其具有较好的自我造血功能。把基地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展示学院在新常态下又好又快创新发展的新亮点。
5 参考文献
[1] 王文智.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529(33):38-41.
[2] 胡莎,梅来源,黄少臣.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6):30-33.
[3] 楚琼湘.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五要素”[N].光明日报,2014-01-10(10).
[4] 许亚东.农业高职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