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 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从种种迹象上判断,海尔正在开展一项变革——从当初“砸冰箱”转向如今的“砸仓库”。
  之所以要发动如此深层次的转型,在张瑞敏看来,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由技术革命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来推动,只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业务模式。
  为此,张瑞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海尔将从制造型企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目前已将海外收购放到次要位置,具体做法是:将生产业务逐渐外包,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研发和渠道服务上面。”
  此前,海尔集团已经启动了另一个瘦身之举——将非核心、不赚钱的业务,逐步剥离。2007年,海尔集团退出了微波炉业务,2008年7月,海尔集团以3825万元出让海尔药业51%股权给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旗下的正大永福。
  事实上,当今的企业CEO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复杂背景,转型是道路,保持适应力是目标。虽然对企业CEO来说,不断作战略转型是令人不安的,但是就企业必须形成适应力这一重要素质而言,不论是对企业领导、职员还是股东,接受并投身于这种连续的转型都是值得的。而海尔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其转型考量的基础因素是什么?转型所要付出的成本包括哪些?转型又将给国内企业带来怎样的意义?
  带着上述问题《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于近日分别采访了正略钧策高级咨询顾问、营销咨询专家陈庚和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战略咨询中心专家李勇,以飨读者。
  
  从“纺锤型”到“哑铃型”
  
  《中国联合商报》:海尔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推行从“生产制造业”到“制造服务业”的转变?这是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考虑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考虑?
  李勇:海尔现在做出这样的大动作,是非常正常的,这是产业升级的路径,说明我们中国的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把高附加值的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动作在20年前的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进行了。而现在国内很多家电产品的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这使得海尔有了再次转型的资本和底气,具备了转型的条件。
  从内部价值链来看,产品开发和营销服务正在超越生产制造成为家电企业的关键环节。海尔通过生产制造外包可以实现“纺锤型”向“哑铃型”的结构转变,可以释放更多精力以专注于产品开发和营销服务。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海尔对于海外并购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少有成功先例,跨文化整合难度很大。在难以通过并购扩张规模和获取技术的情况下,实行生产外包以更聚焦于产品研发和营销服务就不难理解了。
  陈庚:三方面的因素促使海尔进行战略转型:
  首先是经营压力的问题。海尔集团从2004年邁上千亿级企业,但是持续4年(2004~2008),海尔集团的利润率一直维系在1%点多一些。海尔高层认为:目前资源过多集中在家电行业价值链里的微利环节——生产制造,若把这些资源投在其他的环节,如营销与服务,带来的效益会明显改善。
  其次是生产制造优势的问题。海尔在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很有经验和优势,但一直以来,海尔从来没有提过自己在生产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其冰箱冰柜品类在2006~2007年的毛利率分别是15%和19%,2008年预计在26%左右;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毛利率一直稳定在24%左右。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海尔是2008年初提价最多的国内品牌,且其出厂价一般都高于其他国内品牌十个点左右。在不具有制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外包是可行的。
  第三是相关行业的迁移变化作为标杆。当一个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导位置时,这个标杆很可能是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耐克、苹果、HP等企业就采用生产外包,他们只抓住行业当中最关键的环节,其他非关键环节尽量外包。海尔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因此也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实现战略转型。
  
  个性化与及时性
  
  《中国联合商报》:与海尔转型同步的是推出新的经营理念——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这种模式对于海尔这样的大型企业将会面临哪些挑战?
  李勇:这种模式对企业节省经营成本是有明显帮助的,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难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供应链整合的技术,这需要相当大的突破。以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成品分销渠道以及终端,都是在海尔自己的掌控之中。转型之后,供应链上下游两端都需要突破,需要原材料的时候就要及时到位,生产的反应速度也需要加快。以前这些都是在海尔的内部来整合,以后要在外部整合,要想顺利的实现这一经营理念,还需要时间。
  《中国联合商报》:如果海尔转向服务型企业,想要在销售和服务上实现“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一整套方案”,这个“方案”实施起来会有什么难度?
  陈庚: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营销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目标所在。采用这种“方案”就意味着单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但是海尔在以前的经营中,已经积累了深厚的高议价能力,这不是海尔面临的最大难题。海尔所要着力解决的是个性化与及时性之间的矛盾,这两者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方案”并不是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直接对接,这样很难实现,而是应该把产品标准化为几种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转型凸显中国企业新方向
  
  《中国联合商报》:海尔的战略转型是否是中国家电行业甚至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风向标?
  陈庚:从当前来看,海尔是向社会发出一种信号:希望摆脱中国大陆企业只有制造优势的印象。海尔向整个世界发出了挑战:作为世界级企业,尤其是处在典型的制造行业,看海尔脱离生产环节能不能发展壮大。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中国联合商报》:海尔的转型为其他企业带来哪些借鉴意义?
  陈庚:这要分为两个层面看待:第一,进行战略转型,这肯定是企业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重要阶段;第二,海尔由生产制造企业向营销服务企业转型是不是必然趋势就有待商榷了。对于快速消费品和冲动性购买的产品,注重品牌和营销是可行的;而对于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尤其是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与技术肯定是产业链当中最关键的价值增值环节,因此必须掌握这个环节,才可行,单纯依靠营销,肯定行不通;而海尔的主业是传统家电,属于有一定技术的耐用消费品,介于二者之间,在不依托技术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营销,可能够悬。不过,海尔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字眼:服务。初步感觉服务在耐用消费品行业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增值环节。
  《中国联合商报》:对海尔战略转型的预期是怎样的?
  李勇:生产外包对于海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绝非一蹴而就。因此海尔战略转型是一个逐步摸索的渐进的过程,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并随时调整,不会一成不变地把一个规划执行到底,而且并非所有的生产制造都会外包,最核心的产品领域有可能不在外包计划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说,转型的风险将会在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消化,因此还是比较乐观的,当然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实现。
  陈庚:海尔其实接受的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这个课题一旦成功,相当于给广大中国企业,尤其是电器类企业打开了另外一扇窗。非常希望见到海尔这个战略转型的胜利成果,但是这存在了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我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其他文献
中国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股份制改造起,就在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长期激励,但由于制度的制约和法规的不完善,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推行。2007年股市的繁荣,以及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促使长期激励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长期激励计划。但进入2008年后,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企业和监管机构开始重新思考长期激励的效用。  “不可否认,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的各个
期刊
近来,“保监会将出台系列保险投资新政策”的消息刺激A股保险股大幅上涨,其中中国太保(601601.SH)涨停。消息称,新政包括五项内容:《关于调整债券投资政策的通知》、《保险机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标准》、《保险公司股票管理能力标准》等。其中,《保险公司股票管理能力标准》主要是允许有能力的中小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票市场。  深圳创新投资柏相韦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机环境下,投资新政的出台将使公
期刊
以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的二十国集团(G20)第二次峰会将于2009年4月2日在伦敦举行。随着会议日期的临近,重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呼声再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会议召开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一面为美国此前的经济政策辩护,宣称“自由市场并未失败”,一面又意有所指地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提出的创立一种长远可取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进行了回应,
期刊
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帮助企业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助力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只有企业保住了,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消费,保住增长。  为解决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不能很快惠及中小企业的问题,我建议迅速启动一个中小企业缓税计划,帮助他们度过金融风暴的难关。  缓税计划的具体做法为:使中小企业2009年的税赋减半(或減30%,)。当明年或后年经济开始复苏时,企业再分五年(或三年)把所欠的税费逐渐补齐。与
期刊
截止到3月27日为止,由财政部代发的2000亿地方债券分配方案基本确定。分别是:新疆30亿、安徽40亿、四川180亿、河南88亿、山东70亿、云南84亿、北京56亿、广西65亿、陕西60亿、宁夏30亿、贵州64亿、辽宁66亿和广东110亿,等等。这是《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财政部获得的消息。其中,新疆是首个获批地方债的省份,本月30日正式进入债券市场交易;四川由于震灾将发行180亿,规模居各地地方债
期刊
4月初将召开的G20国金融峰会,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金融秩序研讨会,具有改良整个世界金融结构的重大作用。以中国、美国、欧盟、英国、法国和日本为主要货币国家的政策方案,预计都将摆上桌面,强词争论。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超主权储备货币提议、美国奥巴马的严格监管金融机构提议和英国对资本金水平、会计准则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改良措施,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而效仿美国大额度的财政刺激提议,必将出现褒贬不一的
期刊
“金砖四国”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异军突起,面对此次在经济萧条背景下召开的金融峰会,四国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拉动内需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领域均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兴国家若不参与进来,当今全球问题则不可能获得解决……这是决策过程的自然演化。”巴西央行行长梅里尔斯(Henrique Meirelles)日前公开表示。  随着新兴经济体力量的
期刊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经贸关系再成两国关系的焦点。  经过半年时间,在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已开始走低。3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深受衰退困扰的美国经济已经显现出复苏的“点点希望”。  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起始点,其经济的好转不但可以带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而且还将有力推进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进程。  阳春3月,美国华盛顿州代表团协同该州驻中国经济贸易促进厅,在中国展开了
期刊
奥巴马认为,如果没有全球的协调行动,美国的拯救经济措施可能无效。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听取了财长盖特纳的汇报。会后,两人均呼吁其他国家加大财政刺激措施,并将此列为下月G20峰会美方首要关注的议题。  虽然金融危机发自美国,但目前的态势似乎朝向全球都需要为之买单发展。从不久前结束的G20财长会议的情况来看,人们对G20的期望或许不可太过乐观。尽管危机深重,但各国恐怕都难以超越自身利益,国际
期刊
由重庆市代表团抛出的“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的一个亮点,更成为川、陕、渝政府和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网上网下,都在为这个诱人的“西三角”而摇旗呐喊,都在为这个未来中国的“第四增长极”而欢呼雀跃。希望能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  但笔者认为,还别忙着为“西三角经济圈”庆贺,由童话到现实,“西三角经济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让这种提案成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还任重道远。  应该说,“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