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的本来面目是学生阅读个性的真实体现。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有益于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益于素质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故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张扬学生的个性。本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充分挖掘文本的多元阅读价值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学生的认识不同,生活积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感悟的结果也会精彩纷呈:对相同的文本,对文本中的同一个字,学生有多元的理解,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如果阅读教学中非要以唯一的标准答案为准,那势必要斫削学生思想上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限制其思维发散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时,教师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最欣赏小猪的做法,贪吃是小猪的天性,它很会享受生活。(孩子这样的想法,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生2:我最欣赏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很节俭,很会过日子,生活有打算。
师:勤俭节约是美德!
生3:我最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聪明能干,把自己种的麦子送给土地爷爷,它具有感恩心。
师:老师赞同你的观点,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美德。
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必强求统一,千万不能机械地、呆滞地固守在某一僵化的答案上,要欣赏孩子的真情告白,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创新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焕发出个性的光彩。教师要珍视、尊重学生的这种体验和理解并加以鼓励。
策略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
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要有开放的意识,要使课堂阅读成为引领课外拓展阅读的桥梁,要创造一切机会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我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学生特别喜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大家都认为朗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享受。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把祖父的园子描写得如此形象而神奇呢?课后,学生很乐意地去收集资料,从中不仅了解了作者萧红的生平,同时知道了许多作家写的关于萧红的人物传记,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使得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学生收获的不单单是课文的知识,还能够接收到相关的课外信息,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景”,唤醒学生的“自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策略三: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活动
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真正体现个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能注重平等式的对话教学。学习课文初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内容和方法,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个性阅读潜能,使学生能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精彩镜头的方式走进文本。接着,由学生汇报选拍的照片内容,再配合多媒体课件,一下子把学生引领到了九寨沟那美丽的境界之中。在欣赏完九寨沟的山水图片及课文的片段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对九寨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的学生说:“我的家要是能搬到这里,那多好啊!”有的学生说:“我要成为一名画家,把这里的美景画下来。”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写一首小诗来赞美她。”也有的学生说:“我要带一壶水回来。”还有的说……然后,教者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九寨沟的动物进行一番探究,并能够抓住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这样的教学,不但较好地活用了文本,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最后,教者能进一步地升华课文内容,使学生审美情趣达到极点。
概言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阅读在教学中闪光,是阅读教学的正本归源,是教学人性化的体现,它不只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某种程度上的突破,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一。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全面落实素质教学的总目标,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策略一:充分挖掘文本的多元阅读价值
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个性化解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感悟。学生的认识不同,生活积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感悟的结果也会精彩纷呈:对相同的文本,对文本中的同一个字,学生有多元的理解,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如果阅读教学中非要以唯一的标准答案为准,那势必要斫削学生思想上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限制其思维发散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时,教师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最欣赏小猪的做法,贪吃是小猪的天性,它很会享受生活。(孩子这样的想法,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生2:我最欣赏小牛的做法,因为小牛很节俭,很会过日子,生活有打算。
师:勤俭节约是美德!
生3:我最欣赏小猴的做法,因为小猴聪明能干,把自己种的麦子送给土地爷爷,它具有感恩心。
师:老师赞同你的观点,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美德。
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必强求统一,千万不能机械地、呆滞地固守在某一僵化的答案上,要欣赏孩子的真情告白,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创新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焕发出个性的光彩。教师要珍视、尊重学生的这种体验和理解并加以鼓励。
策略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
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要有开放的意识,要使课堂阅读成为引领课外拓展阅读的桥梁,要创造一切机会唤醒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我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学生特别喜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大家都认为朗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享受。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够把祖父的园子描写得如此形象而神奇呢?课后,学生很乐意地去收集资料,从中不仅了解了作者萧红的生平,同时知道了许多作家写的关于萧红的人物传记,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使得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学生收获的不单单是课文的知识,还能够接收到相关的课外信息,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化的“场景”,唤醒学生的“自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策略三: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创造活动
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真正体现个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能注重平等式的对话教学。学习课文初始,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选择内容和方法,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个性阅读潜能,使学生能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精彩镜头的方式走进文本。接着,由学生汇报选拍的照片内容,再配合多媒体课件,一下子把学生引领到了九寨沟那美丽的境界之中。在欣赏完九寨沟的山水图片及课文的片段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对九寨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有的学生说:“我的家要是能搬到这里,那多好啊!”有的学生说:“我要成为一名画家,把这里的美景画下来。”有的学生会说:“我要写一首小诗来赞美她。”也有的学生说:“我要带一壶水回来。”还有的说……然后,教者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九寨沟的动物进行一番探究,并能够抓住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这样的教学,不但较好地活用了文本,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最后,教者能进一步地升华课文内容,使学生审美情趣达到极点。
概言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阅读在教学中闪光,是阅读教学的正本归源,是教学人性化的体现,它不只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某种程度上的突破,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一。
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全面落实素质教学的总目标,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