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中立的《父亲》意味着一个“神”时代的结束,普通人终于成为了时代的主角。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于是,“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
当时正在四川美院读书的罗中立应运而生,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最合适的借鉴。
《父亲》的面世也刻画了每个人心头对父亲的辛酸记忆,今天当我们再面对《父亲》,仍能领受到一种逼人的烧灼感。
一个人的《父亲》
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543件。由于评委们一开始就对参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如何给每一件作品以公正的评价也就成了难题。最后评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评判权交给观众,让他们来给作品打分投票。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打分还是第一次,观众们会选择哪一幅画呢?最终,热情的观众给罗中立的《父亲》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也使得该作品获得了标志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一时间,关于《父亲》的美誉之词不胫而走。
当《父亲》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时候,罗中立正在达县陪伴着即将临产的妻子。“我觉得我就是运气好,我考四川美院就是为了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52块钱的待遇,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我的起点低,就是想老老实实画画。当时我想考国画专业研究生,结果古典文学不及格,没考上。只有油画专业,我和何多苓都考上了。后来,不少人说如果我的古典文学及格了,就没有《父亲》这幅画了。”
一代人的《父亲》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了10年。1980年开始在四川美院学画。
《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从罗中立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那是19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罗中立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农民,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一直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欢乐的除夕夜晚降临了,周围的房屋中燃起温暖的灯火,欢笑、音乐、鞭炮……响成了一片。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他也有家,儿女还在盼着他回家团聚呢。此时,他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有一个想法,盼望粪池快满以多挣工分,可以换来粮食,养活家人……
“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罗中立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罗中立顿时感到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
一个时代的记忆
因为一直低调,罗中立在公众面前总是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谨言慎行。后《父亲》时代的罗中立似乎淡出了公众视野。
现在已在四川美术学院当了近十年院长的罗中立其实很不乐意再谈论《父亲》,他觉得《父亲》虽然让自己一夜成名,但这几十年来,自己却似乎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时代和历史选择的”,甚至,连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也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他说,自从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以来,如果按照每年五十幅画的创作量而言,自己起码少画了四百多幅作品。
这个“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此,《父亲》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更多意味着一种过去,一个历史,一个已遗失的符号。现在的罗中立,只希望自己赶快退休,然后拼命地画画,留住岁月的痕迹。
(张雨佳摘自《时代人物》)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于是,“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
当时正在四川美院读书的罗中立应运而生,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超级写实主义成为《父亲》最合适的借鉴。
《父亲》的面世也刻画了每个人心头对父亲的辛酸记忆,今天当我们再面对《父亲》,仍能领受到一种逼人的烧灼感。
一个人的《父亲》
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543件。由于评委们一开始就对参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如何给每一件作品以公正的评价也就成了难题。最后评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评判权交给观众,让他们来给作品打分投票。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打分还是第一次,观众们会选择哪一幅画呢?最终,热情的观众给罗中立的《父亲》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也使得该作品获得了标志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一时间,关于《父亲》的美誉之词不胫而走。
当《父亲》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时候,罗中立正在达县陪伴着即将临产的妻子。“我觉得我就是运气好,我考四川美院就是为了大学生毕业后一个月52块钱的待遇,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我的起点低,就是想老老实实画画。当时我想考国画专业研究生,结果古典文学不及格,没考上。只有油画专业,我和何多苓都考上了。后来,不少人说如果我的古典文学及格了,就没有《父亲》这幅画了。”
一代人的《父亲》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幼年在父亲影响下学画,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了10年。1980年开始在四川美院学画。
《父亲》这幅画构思的产生,是从罗中立看到一位守粪农民后开始的。那是1975年的除夕之夜,雨夹着雪粒不断地向人们扑来,冷极了,在罗中立家附近的厕所旁边,守候着一位中年农民,他用农民特有的姿势,将扁担竖在粪池坑边的墙上,身体靠在上面,双手放在袖里,麻木、呆滞,默默无声地叼着一支旱烟。一直到晚上,他都一直呆在那儿,不同的只是变换着各种姿势。欢乐的除夕夜晚降临了,周围的房屋中燃起温暖的灯火,欢笑、音乐、鞭炮……响成了一片。但这位离家守粪的农民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他也有家,儿女还在盼着他回家团聚呢。此时,他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有一个想法,盼望粪池快满以多挣工分,可以换来粮食,养活家人……
“我要为他们喊叫,”这就是罗中立构思这幅画的最初冲动。开始,他画了守粪的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来,一位老师提议改成《我的父亲》,这时,罗中立顿时感到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感情都说出来了。
一个时代的记忆
因为一直低调,罗中立在公众面前总是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谨言慎行。后《父亲》时代的罗中立似乎淡出了公众视野。
现在已在四川美术学院当了近十年院长的罗中立其实很不乐意再谈论《父亲》,他觉得《父亲》虽然让自己一夜成名,但这几十年来,自己却似乎一直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他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时代和历史选择的”,甚至,连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也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他说,自从担任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以来,如果按照每年五十幅画的创作量而言,自己起码少画了四百多幅作品。
这个“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此,《父亲》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更多意味着一种过去,一个历史,一个已遗失的符号。现在的罗中立,只希望自己赶快退休,然后拼命地画画,留住岁月的痕迹。
(张雨佳摘自《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