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国家和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也为此建立了许多优惠政策。但从实际来看,仍然有大量的大学生不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陷入了就业难的困境当中,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在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应反思自身的教育模式,大力培养实践型人才,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人才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提升路径
引言:
近来年,高校招生人数不断突破新高,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不断激增,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将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减缓社会压力,因此国家和政府也在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希望能够开发新行业、新技术。但如今,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仍是少之又少,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并探寻出有效解决对策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建设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的创业教育及指导不足
學生在学校中受到的创业教育和指导将会促进他们创业意识的形成,也将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找到创业的基本方向。但如今,我国许多高校对于这一环节的工作都尚未完善,这一点从实践调查中就可以反映。有调查显示:学生对某校创业教育和管理基本满意的仅有37.9%,不了解的占30.8%,不满意的占19.7%[1]。这说明高校还尚未健全创业指导教育机制,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当中。具体体现在创业教育目标不清晰,教育资源不足等方面。一些创业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十分也有限,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也仅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学生在创业途中很容易误入歧途,上当受骗,半道放弃,而这无疑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创业教育启蒙所导致的。
(二)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国鼓励学生创业的时间并不长,在社会中,创业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且长期以来的保守教育使一代又一代人丧失了雄心壮志,认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害怕失败。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在创业时最顾虑的问题,同样也是阻碍他们迈出创业这一步的主要因素。另外,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大学生能力抱有质疑,在他们提出了创业的意愿后,常会听到许多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导致学生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在犹豫中不敢前进。此外,政府没有做好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指导、辅助工作也阻碍了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2]。
(三)学校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基地,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如今,许多高校仍将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理论教育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不足,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基地。学生在大学期间苦学知识,在步入社会后却发现与实践相脱节,并不能促进自己的就业,创业更是难上加难。高校缺乏实践的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创设意识,也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不利于他们专业技能的发展。
(四)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能力局限
创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外,还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过人的胆识、长远的眼光和组织领导能力等,任何一项的薄弱都将导致学生创业失败。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显然社会阅历还不足,还很难面对商场中的快速变化,且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实现的。一些学生空抱有创业的一腔抱负,但在遇到了实际问题时又会立即退缩,抗挫能力弱;还有学生过于谨慎,总是考虑到创业的风险,不敢迈出关键的一步,或目光短浅,选择的创业项目没有发展前景等。最后,大学生毕业后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的不足,而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本就不认同,此时进行融资也是难上加难,许多大学生也正是由于这一阻碍而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3]。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路径
(一)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必须承担起创业教育的重担,加大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社会发展打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础。首先在课程方面,应加大每一专业中专业课的比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多引入一些当前社会中的热点信息,让学生能够时刻与社会保持“联系”,以免在毕业后出现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在教师的聘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在相应领域有一定实践经验或成就的社会人员,作为流动教师为学生们授课,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自己的经验、遇到的挫折也作为经验的总结一并传授给学生们。
(二)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各项意识的建立都起到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如能够将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那么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起创业的远大目标[4]。在院校中,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创业团体,一起参与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共同探讨、交流创业想法。学校与往届毕业生加强联系,邀请一些创业大学生来校开展演讲活动,增进学生们的创业信心,也能够进行一些经验的分享。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在相关专业中开展讲座。平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和画报等进行成功创业事迹的宣传,营造出浓浓的校园创业氛围。
(三)建立专门的创业师资队伍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对整体的教育水平起到着关键性的影响。想要在大学教育期间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能力,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应有能力带领学生尝试进行课下的创业实践,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不是只能照本宣科的讲解理论知识。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管理》课程有2个老师(正式的教授和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一起上,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由3个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共同开设,值得我们借鉴[5]。
(四)提供实践学习平台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经验,才能够初步具备创业的素质条件。高校应与社会企业建立联系,形成配合,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与磨练,积累实践经验。这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无疑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留在企业中工作,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创业并不是有资金、有经验就可以实现的,学生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不足仍会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锻炼。通过为学生提供校园团体中的职位、岗位,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力、组织领导能力。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演讲能力。在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应对紧急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创业打好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因素有许多,既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想要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高校必须紧抓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向他们传授经验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勇敢的迈出这一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云华,罗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24-128.
[2]高靖宇,王彩霞.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8(4):117-118.
[3]谭璐.刍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5,14(6):55-60.
[4]贾显维.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J].网友世界, 2013(6):28-28.
作者简介:
盘璇(1984年)女(瑶族)广西蒙山,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提升路径
引言:
近来年,高校招生人数不断突破新高,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不断激增,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将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减缓社会压力,因此国家和政府也在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希望能够开发新行业、新技术。但如今,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仍是少之又少,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并探寻出有效解决对策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建设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高校的创业教育及指导不足
學生在学校中受到的创业教育和指导将会促进他们创业意识的形成,也将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找到创业的基本方向。但如今,我国许多高校对于这一环节的工作都尚未完善,这一点从实践调查中就可以反映。有调查显示:学生对某校创业教育和管理基本满意的仅有37.9%,不了解的占30.8%,不满意的占19.7%[1]。这说明高校还尚未健全创业指导教育机制,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当中。具体体现在创业教育目标不清晰,教育资源不足等方面。一些创业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十分也有限,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也仅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学生在创业途中很容易误入歧途,上当受骗,半道放弃,而这无疑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创业教育启蒙所导致的。
(二)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国鼓励学生创业的时间并不长,在社会中,创业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且长期以来的保守教育使一代又一代人丧失了雄心壮志,认为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害怕失败。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在创业时最顾虑的问题,同样也是阻碍他们迈出创业这一步的主要因素。另外,社会和学生家长对大学生能力抱有质疑,在他们提出了创业的意愿后,常会听到许多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导致学生面临了更大的压力,在犹豫中不敢前进。此外,政府没有做好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指导、辅助工作也阻碍了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2]。
(三)学校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高校是人才的孵化基地,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如今,许多高校仍将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理论教育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不足,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基地。学生在大学期间苦学知识,在步入社会后却发现与实践相脱节,并不能促进自己的就业,创业更是难上加难。高校缺乏实践的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创设意识,也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不利于他们专业技能的发展。
(四)学生自身的意识和能力局限
创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外,还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过人的胆识、长远的眼光和组织领导能力等,任何一项的薄弱都将导致学生创业失败。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显然社会阅历还不足,还很难面对商场中的快速变化,且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也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实现的。一些学生空抱有创业的一腔抱负,但在遇到了实际问题时又会立即退缩,抗挫能力弱;还有学生过于谨慎,总是考虑到创业的风险,不敢迈出关键的一步,或目光短浅,选择的创业项目没有发展前景等。最后,大学生毕业后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的不足,而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本就不认同,此时进行融资也是难上加难,许多大学生也正是由于这一阻碍而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3]。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路径
(一)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必须承担起创业教育的重担,加大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社会发展打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础。首先在课程方面,应加大每一专业中专业课的比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多引入一些当前社会中的热点信息,让学生能够时刻与社会保持“联系”,以免在毕业后出现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在教师的聘用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在相应领域有一定实践经验或成就的社会人员,作为流动教师为学生们授课,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将自己的经验、遇到的挫折也作为经验的总结一并传授给学生们。
(二)营造校园创业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各项意识的建立都起到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如能够将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那么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起创业的远大目标[4]。在院校中,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创业团体,一起参与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共同探讨、交流创业想法。学校与往届毕业生加强联系,邀请一些创业大学生来校开展演讲活动,增进学生们的创业信心,也能够进行一些经验的分享。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企业中的专业人士在相关专业中开展讲座。平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和画报等进行成功创业事迹的宣传,营造出浓浓的校园创业氛围。
(三)建立专门的创业师资队伍
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对整体的教育水平起到着关键性的影响。想要在大学教育期间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业意识,积累创业能力,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应有能力带领学生尝试进行课下的创业实践,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而不是只能照本宣科的讲解理论知识。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管理》课程有2个老师(正式的教授和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一起上,而《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由3个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师共同开设,值得我们借鉴[5]。
(四)提供实践学习平台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经验,才能够初步具备创业的素质条件。高校应与社会企业建立联系,形成配合,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与磨练,积累实践经验。这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无疑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将有机会留在企业中工作,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创业并不是有资金、有经验就可以实现的,学生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不足仍会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锻炼。通过为学生提供校园团体中的职位、岗位,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力、组织领导能力。在各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演讲能力。在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应对紧急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创业打好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因素有许多,既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想要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高校必须紧抓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向他们传授经验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勇敢的迈出这一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云华,罗茜.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6(3):124-128.
[2]高靖宇,王彩霞.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8(4):117-118.
[3]谭璐.刍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5,14(6):55-60.
[4]贾显维.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路径[J].网友世界, 2013(6):28-28.
作者简介:
盘璇(1984年)女(瑶族)广西蒙山,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