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道”与“技”的关系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中的“道”与“技”的关系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道家思想文化独特内涵及意义使传统的绘画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文章从道家文化中中国画的“道”与“技”,以及道家文化影响下中国画“道”与“技”的关系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道家文化;“道”与“技”;中国画
  一、道家文化中中国画的“道”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产物。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艺术在内的各个门类。以庄子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派崇尚自然,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他们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顺应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文化中辩证法因素的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深深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技法以及思想。中国画深受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山水画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底蕴和魅力。山水画中所描绘的客观对象多为自然景观。与西方绘画表现自然的写实方式有所不同,中国画家多将山石、树木、云烟等自然物象从客观中抽离出来融入自己对景的思考和感情,把笔下的“自然物象”转化为包含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造物象”。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是阐述自然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表现,而“恍”是一种客观实物的存在。中国山水画正是抓住了道家文化这一特点,在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同时思考自然,将眼中客观之景变成心中所想之情,并赋予其“道”的内涵,使绘画作品更具灵魂。这体现了画家寄情于景的精神表达和情景交融的意境追求。
  二、道家文化中中国画的“技”
  中国画中的“技”即技法,技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主要是用笔、用墨的技法。用笔是线条的提按顿挫,用墨是水墨的干湿浓淡,这种独特的笔墨语言是中国画造型表现的骨干,有着独立的美学价值,贯穿于整个中国绘画的精神中。早在远古时期,甲骨文就是采用线条勾勒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例如太阳、高山、雨水等自然景物。虽然勾勒出的线条和自然实物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根据自然之景再创造出的象形线条符合当时大众普遍的审美水平和认知能力,体现了远古时代的文明和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依赖。他们顺应自然,祈祷靠自然的力量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见素抱朴”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素”即白色;“玄”即黑色;而“朴”则是未经雕刻的原木,表示自然天成的原始事物。老子也曾提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他认为黑白两色两极对立最能表现自然的原始质朴之美。因此,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画形成了水墨为主、色彩为辅的绘画风格。
  三、道家文化影响下中国画中“道”与“技”的关系
  中国画中的“道”与“技”和道家思想文化有密切关系,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所谓“道不离技”“技不离道”。《莊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故事中提到,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可进“道”,正是依靠庖丁成百上千次解牛的训练,在技术精进的过程中熟悉牛的身体构造,从而实现精准切割。他解牛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将“道”融于“技”,才能实现个体精神与客观物质相统一。由此可见,“技”是“道”的基础,“道”是“技”的目的,二者密不可分,同等重要。南朝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以其自然的形质契合于道,具体放在中国画中,就是画家借“人化客观对象”的表现形式来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达到体现一定精神追求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画家超越物象对人生以及时空的哲理性感悟。“意境”即“道”,“表现”即“技”。中国画的意境主要依靠独有的绘画元素和大面积留白来体现。
  (一)枯树的意象
  枯树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绘画元素,正所谓“画无枯树不疏通,此之谓也”,枯树自然稀疏的枝干可令画面整体气息通畅。北宋苏轼的画作《枯木怪石图》,刻意避开枝繁叶茂的树木,反而选择枯萎衰落的树木来作为描绘的对象。他认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灭即是生,寂即是活,枯木虽朽但仍旧蕴含着勃勃生机。我们也常说枯木逢春,干枯的树木到了春天便又恢复了生机。可见枯树与茂林交替,枯亦是茂。董其昌在《画旨》里提到过:“枯树最不可少,时于茂林中间出,乃见苍秀。”枯树藏于茂林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秀美,繁茂的树木反衬枯树独特的美丽,这便是道家文化中老子所强调的“大巧若拙”,一切归于平淡的自然之道。在倪瓒的许多山水画作品里也能看到枯树,他整体的绘画风格极简,但意境幽深。这是由于倪瓒画作崇尚自然清净之感,用枯树更贴合画家淡泊、闲适的情怀。山水画笔墨韵味浓重,而枯树的树体整体复杂、造型严谨,所以更充分体现了笔墨变化、笔墨线条、笔墨皴擦,同时枯树因其特性被刻画得更加突出。除此之外,枯树本身具有庄重、静谧的意味,契合中国山水画沉稳的绘画风格和极高的意境,给予观画者古朴典雅的意境享受。在郭熙的《早春图》中,枯树多为蟹爪类的枝干,用笔灵活,结合挺拔的高山和远处的淡淡雾气,暗示春天即将到来,而同时枯树又给画面增添了独特的审美意趣。这样的绘画元素在“技”中融“道”,表现了道法的本真、本原。
  (二)留白的表现
  在中国画中,留白的表现形式极为重要。留白的处理,关系到画面的空间和虚实变化,由此来突出意境追求,给观画者一种画外之意的思考和想象。而道家思想文化提倡无为而治,重点强调“无”,“无”就对应中国画中留白的处理方式。南宋画家马远,又被称为“马一角”,他的《寒江独钓图》(图1)主要采用铁线描的绘画方式。画面中一位沧桑的老人俯身垂钓,环绕舟身有寥寥几层淡淡的水波纹,其他地方则大面积留白,使画面整体有一种凄寒的诗意感。郭熙在他的山水画论集《林泉高致》中提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表明画中有诗意才是画面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整幅画中,主体物因为大面积留白更显渺小与萧索,这般寂寥空无的景象耐人寻味。大面积留白和铁线描勾勒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符合绘画的主题——寒江垂钓,又契合作者内心深处孤寂的情感表达。这幅画中意境与留白等同于“道”与“技”,正是这样大面积的留白才衬托出了萧索的意境,由“技”进“道”,“技”与“道”相辅相成,给观者一种画外之意的无尽遐想。
  元代画家倪瓒的《六君子图》(图2),整幅画物象极简,采用三段式平远构图。近景是平缓的土坡,上画有六棵具有象征意义且挺拔苍劲的老树,中景是大面积的留白,描绘了茫茫无际的湖面,显得空阔寂静。总体笔墨枯中带润,与大面积留白结合表现出湖水的荒寒寂寥。近处树木和土坡用笔简单率性,树叶疏朗,表明六棵树代表的六君子正直洒脱。远处一抹山峦用干笔皴擦,传达出空灵飘渺的意境。整个画面由“技”进“道”,用巧妙的留白和干枯的用笔,将画家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两幅画中可以看到,“道”与“技”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画家内心对“道”的崇高感悟使得“技”更精妙,反过来“技”的高超使得“道”的境界更高深。“道”与“技”体现了中国画的本质和内涵,促使中国画更好地向前发展。
  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能将“道”与“技”的关系割裂,“道”与“技”相结合等同于艺术与哲学思想相结合。“技”是“道”的前提,“道”是“技”的目的。总而言之,好的艺术作品是精于“技”而重于“道”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为依存的关系,使个人的精神品质得到极大的升华,是中国画重要的内在追求。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3]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宗炳,王微.画山水序 叙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7]董其昌.画旨[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8]郭溪.林泉高致[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每个城市对地铁的建设都在有序进行,随之而来的就是地铁站的“千站一面”“站站相同”的站内装饰风格,然而西安地铁的建设实现了“千站千面”,
摘 要:城市景观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外在表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最直观的认识途径。同时,它也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空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出发,从形式、结构、材料和技术四个方面探讨技术美学在城市现代景观当中的体现和渗透。  关键词:技术美学;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校级“特色课程”项目“景观
摘 要:提高城市空间的艺术性有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能够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幸福指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县域城市的城市空间规划的艺术性在当下愈发重要,相比以往简单粗暴、不科学的规划,我们应当立足于县域城市空间规划的艺术性进行探讨研究。截至2018年6月19日,全国共有县区2851个,庞大的县区数量意味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城市空间规划艺术性需求。结合当下县域城市空间艺术性的发展现状,文章以广西来宾
摘 要: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繁荣,在文化自信的倡导下,国风潮兴起,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文章结合实际,阐述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结合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二者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传统文化;审美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逸’审美观念流变研究”(20FZX
摘 要:博物馆可以集中收藏和展示众多的人类文明成果,现今这些文明成果不仅可以被收藏和展示在实体博物馆里,数字化技术使它们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被展示出来。数字化赋予博物馆新的功能,使博物馆成为艺术品实体的承载处。文章探讨博物馆艺术品收藏、展示的数字化及数字化艺术产出。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数字化采集;数字化艺术生产;数字艺术产品  使用传统绘画材料绘制一张五米多长的《清明上河图》需要花费数载,但如今
摘 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和宣传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技术手段,积极构建正面且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形象,以提升城市影响力、知名度,刺激旅游经济。新媒体技术带给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图文攻略、宣传视频等正在不断走入民众的视野。文章基于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和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探讨在城市形象的设计当中灵活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摘 要:在艺术发展史上,重复元素的应用不断地显露其独特魅力,从原始的彩陶文化到如今的当代艺术,重复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种类与形式不断更迭演变。重复元素从具象转向抽象,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空间,作用从单纯的视觉强调功能转为强化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根据格式塔视知觉原理,艺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存在着独特的辩证关系。文章基于重复元素的应用与格式塔視知觉原理,对绘画作出了相应阐释,使“重复”摆脱机械复制的桎梏,
中国的比德说和西方近代审美移情论都是审美学说,均是人类将自身情感转移至外物,使得该物具有同样的情感属性,从而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此时人类拥有了审美情感.文章结合具体
摘 要:感物美学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美学的核心部分,其景情合一的美学理念在园林中皆有体现。通过分析梳理,耦园在对于“偶”的景致营造中深刻浸透了造园主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物一景间融入了男女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意。研究其情景之间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耦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借此解读中国古代感物美学,为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感物美学;景情合一;耦园  一、感物美学概述  
文章以人性化理念在莲花台森林公园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为分析对象,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应用的要求,然后阐述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