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考古发掘报告

来源 :文物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北京市;大兴新城北区;陶窑;汉墓;火葬墓;发掘报告
  【摘要】2007年7月至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汉代窑址8座,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等构成;汉代墓葬5座,皆为砖室墓,可分为多室和单室两类;明代墓葬7座,其中6座为小型火葬墓。
  
  北京市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前高米店村。2007年7月26日~8月20日,为配合兴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拆迁安置工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北距五环路约800米,东距京开高速公路约500米,北邻香园路,东邻兴丰大街,南邻双高路,西邻兴华大街,地势平坦(图一)。此次发掘面积共1200余平方米,发掘汉代窑址8座、汉代墓葬5座、明代墓葬7座。现将此次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内文化层堆积比较简单,可以分为3层,现以Y3所在探方北壁剖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耕土,土色灰褐,土质较硬,含有近现代砖块、瓷片等。厚约10~30厘米。
  第②层,冲积土,浅黄色,含有大量细沙,土质较软,属自然堆积,无包含物。厚约85~110厘米。
  第③层,深灰褐色,土质较硬,含有少量细沙及碎砖块。厚约16~30厘米。
  
  二、汉代陶窑
  
  (一)窑址
  窑址共发掘8座,均开口于第③层下,除Y4和Y5遭破坏比较严重外,其它6座窑址保存相对较好,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根据烟道或排烟系统的不同,这8座陶窑可分为3式。
  Ⅰ式3座(Y5、Y7、Y8)。这一类型的烟道上下结构有变化,或烟道上部有斜坡,或在烟道上部进深加宽。
  Y7位于发掘区东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完好。坐南朝北,方向约为10度,南北总长645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二)。
  窑室平面近方形,口小底大,上口南北长162厘米,东西宽178厘米。除火膛上部的北(前)壁坍塌外,东、西、南三面窑壁保存较好,窑壁残高110厘米,其上的青灰色烧结面厚约4~6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0厘米。窑室东、西、南壁与窑室底部(窑床)连接处有凹槽,宽10厘米,高12厘米,进深6~10厘米,与后壁(南壁)烟道相连,估计为排烟之用。窑室底部(窑床)较平整,南北长186厘米,东西宽(包括底部凹槽)194厘米,为青灰色烧结面,其上留有南北向摆砖的印痕。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共2条,位于窑室后壁(南壁),形状相同,均为斜坡状。东侧烟道的进烟口东西宽22厘米、高50厘米,距东壁24~35厘米,烟道斜坡长102厘米,上部已破坏,残留的烟口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6厘米,东西宽32厘米,烟口距窑室南壁60厘米。西侧进烟口东西宽20厘米、高42厘米,距西壁20~30厘米,烟道斜坡长101厘米,上部已破坏,残留的烟口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厘米、东西宽20厘米,烟口距窑室南壁66厘米。烟道周壁为红烧土,厚约6~8厘米。烟道底部与窑室底部凹槽相连。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近弧形。南北长86厘米,东西宽143厘米,纵长高度50~128厘米。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6~8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8~10厘米。火膛底部较平整,低于窑室底面58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长方形。系于火膛前挖出的高30厘米、宽31厘米、进深38厘米的土洞,其底部高出操作间40厘米。周壁红烧土厚约12~15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门北侧,为平面形状近圆形的深坑,口大底小,口径南北长340厘米,东西宽330厘米。操作间有5级台阶,均呈不规则形。自上向下为:第1级台阶距坑口深34厘米,长137厘米,宽20厘米,高0.35厘米;第2级台阶长160厘米,宽26厘米,高31厘米;第3级台阶由东向西环形,台阶面距102厘米,高30厘米;第4级台阶宽20厘米、高30厘米;第5级台阶宽32厘米,高18厘米,斜向底部,呈斜坡状。底部较平,南北长206厘米,东西宽191厘米。
  窑内堆积分为两部分。窑室与火膛内堆积基本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相对不太纯净,含有砖块以及塌落的青灰色及红色烧结面。火膛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亦为灰褐色,相对窑室内的填土较纯净。窑内堆积应为短时间内形成。
  


  Y8位于发掘区东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较好。坐北朝南,方向约175度,南北总长约640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三)。
  窑室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300厘米,东西宽202厘米。除东、西、北三面窑壁外,火膛上部还保留着部分南壁。窑壁残高约98~102厘米,其上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4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16~20厘米。窑壁与窑室底面垂直。窑室底部较平整,为青灰色烧结面。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共两条,位于窑室后壁(北壁),间距50厘米,呈长方形凹槽状,烟道下部与窑室底面平齐。东侧烟道距窑室东壁41厘米,残存高度与北壁相同,残高98厘米,东西宽20厘米,底部进深22厘米,在高60厘米处进深加宽至42厘米。西侧烟道距窑室西壁40厘米,残存高度与北壁相同,残高100厘米,东西宽30厘米,底部进深23厘米,在高64厘米处进深加宽至36厘米,烟道内侧上部残留有横向竖砌的砖3块,应为封闭烟道之用。烟道四壁及底部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3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16~20厘米。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为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为近半圆状的弓形。南北长108厘米,东西宽120~180厘米,纵长高度152~160厘米。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2~4厘米,其外红色烧土渐淡,厚约18厘米。火膛底部平整,与窑室的界限在于底面高低,低于窑室底面76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长方形。系挖出的高76厘米、宽72厘米、进深25厘米的土洞。周壁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4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4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室的南部,为平面形状近似于长方形的深坑,口大底小,上口南壁长270厘米,东西宽323厘米;下口南北长258厘米,东西宽161厘米。底部较平,残存最深152厘米。西壁有2级台阶,第一级长280厘米,宽67厘米,距操作间开口60厘米;第二级长255厘米,宽28厘米。
  窑内堆积分为两部分。窑室与火膛内堆积基本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含有陶器口沿残片和筒瓦残片,以及塌落的青灰色及红色烧结面。火膛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亦为灰褐色,相对纯净。窑内堆积应为短期内形成。
  Ⅱ式4座(Y1、Y2、Y3、Y6)。均有三或两个烟道,基本等距离分布于窑室后壁,且烟道上下结构基本一致。
  Y1位于发掘区东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完好。坐南朝北,方向约为10度,南北总长740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四、五)。
  


  窑室平面近长方形,口小底大,上口南北长204~208厘米,东西宽293~298厘米。除东、西、南三面窑壁外,火膛上部还部分地保留着北(前)壁,窑壁残高约190厘米。窑壁内侧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10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8~30厘米。窑壁与窑室底面垂直,窑壁上部稍内收。窑室底部(窑床)较平整,南北长232~240厘米,东西宽304~312厘米。窑室底部(窑床)为青灰色烧结面,其上留有南北向摆砖的印痕。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共3条,大小形状相同,平面均呈“凸”字形的凹槽,等距离垂直分布于窑室后(南)壁,间距96厘米。烟道上下结构基本一致,外口宽30厘米、进深8厘米,内口宽14厘米、进深20厘米,总进深28厘米。烟道残高与窑室后(南)壁相同,均为190厘米。烟道下部与窑室底面平齐。烟道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8~10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30厘米。烟道南侧均发现有残砖块竖砌。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为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为近半圆状的弓形。南北长106厘米,东西宽108~264厘米,纵长高度134~201厘米。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8~10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30厘米。火膛底部较平整,与窑室的界限在于底面高低,低于窑室底面70厘米,连接处用青砖东西向平砌11层,用砖规格:长30厘米,宽14.5厘米,厚5.5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椭圆形,周壁为红烧土,系挖出高86厘米、宽108厘米、进深14厘米的土洞,其底部高出操作间20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门北侧,为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的深坑,上部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口大底小,口径南北长434厘米,东西宽390厘米;底部南北长220厘米,东西宽250厘米,底较平,残存最深约230厘米。在操作间东北部有5级台阶,由上向下:第1级台阶距坑口40厘米,长232厘米,宽86厘米,高36厘米;第2级台阶长250厘米,宽38厘米,高42厘米;第3级台阶长260厘米,宽30厘米,高42厘米;东北角台阶向西北角拐,台面在同一层上;第4级台阶不太规则,东西长74厘米,宽28厘米,高35厘米;第5级台阶不规则,宽16~26厘米,斜坡至底部。
  窑内堆积分为两部分。窑室与火膛内堆积基本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含有少量饰绳纹残砖块,以及塌落的烧结面。火膛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亦为灰褐色,但相对纯净,含有少量饰绳纹的残砖块。总体来看,窑内堆积为一次性形成。
  


  Y6位于发掘区东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完好。坐南朝北,方向约为17度,南北总长680厘米,东西宽190~325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六)。
  窑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90~192厘米,东西宽190~205厘米。除东、西、南三面壁外,火膛上部还部分地保留着北(前)壁。窑壁残高约86厘米,其上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8厘米,其外红色烧土渐淡,厚约10~14厘米。窑壁底部与窑室底面垂直,底部较平整,长宽与上口一致。窑室底部(窑床)为青灰色烧结面,其上留有南北向摆砖的印痕。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2条,呈长方形凹槽状,分别位于窑室后壁东西两角,结构基本一致。烟道宽16厘米,进深15厘米,残存高度与窑室后壁同,约86厘米。烟道下部与窑室底面平齐。烟道壁及底部为青灰色烧结面,厚约8~10厘米。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为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为近拱形。南北长176厘米,东西宽72~210厘米,纵长高度100~172厘米。烧结面分为两层,内层烧结面为浅青灰色,颜色泛白,易剥落,较薄,厚约3~5厘米;其外为青灰色烧结面,颜色较深,厚约10~12厘米。火膛底部较平整,低于窑室底面80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拱形。系挖出的高90 厘米、宽72厘米、进深36厘米的土洞,下底与火膛及操作间底部在同一平面上。窑门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自底部向上叠压错缝平砌青砖7层,高42厘米,厚42厘米,周壁红烧土厚约10~18厘米,用砖规格为长55厘米,宽14厘米,厚6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门北侧,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的深坑,上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口大底小,口径南北长305厘米,东西宽325厘米,残存最深170厘米;底部较平,南北长207厘米,东西宽192厘米。北侧有3级台阶,自上向下为:第1级台阶东西长40厘米、南北宽20厘米,高42厘米;第2级台阶东西长45厘米,南北宽30厘米,高30厘米;第3级台阶呈斜坡状,东西长46~80厘米,坡长205厘米。
  窑内堆积可分为两部分。窑室和火膛堆积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含有残砖块、烧结面颗粒。不同之处在于火膛内填土更为疏松,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较纯。由此推断,窑内堆积是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的。
  Ⅲ式1座(Y4)。
  Y4位于发掘区东南部。方向约280度。大部分已遭破坏,残长205厘米,残留窑室东部、进烟口和烟室(图七)。
  窑室残存平面呈梯形,东西残长110厘米,南北宽160~216厘米。西壁已破坏,东壁为青砖垒砌,南北两壁保留东半部分。窑壁残高120厘米,略呈弧形,其上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8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18~20厘米。窑室底部(窑床)平整,为青灰色烧结面。
  进烟口共4个,等距离分布于窑室东壁,间距30~32厘米。进烟口高均为18厘米,进深均为15厘米,其中1号进烟口宽10厘米,2号宽18厘米,3号和4号宽均为24厘米。进烟口下部与窑室底面平齐。用砖规格为长30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
  


  烟室位于窑室东部,平面呈梯形,口小底大,上口东西长74厘米,南北宽120~152厘米。除西壁为窑室东壁外,存留的东、南、北壁高约120厘米。烟室底部平整,东西长78厘米,南北宽120~176厘米。烟室四壁及底部均为红烧土,厚约14厘米。
  窑内填土黄褐色,土质疏松,含残砖块及烧结面。
  (二)出土遗物
  仅于Y2和Y8的填土中出土少量的陶器和砖瓦的残片。
  陶盆皆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轮制。可分二型。
  A型4件。侈口,卷沿,重唇下垂,斜腹。下腹及底残缺。标本Y2∶2,口沿内侧略凹。口径40.4厘米,残高5厘米(图八,1)。
  B型1件。标本Y2∶4,直口,方唇略厚,平沿略凹,斜腹。腹部饰数周凹弦纹。口径26厘米,残高5.2厘米(图八,2)。
  陶瓮皆口沿残片。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轮制。可分二型。
  A型1件。标本Y2∶6,敛口,圆唇,唇外侧下侈,短颈,颈外侧饰一周凸棱纹,内侧略凹,与腹部相接处有一周凸棱,鼓腹。口径42.8厘米,残高6.8厘米(图八,3)。
  B型1件。标本Y2∶5,侈口,方唇,鼓腹,口沿内侧与腹部相接处有一道凸棱。口径69.2厘米,残高8.4厘米(图八,4)。
  陶釜口沿残片1件。标本Y8∶2,泥质褐陶。侈口,圆唇,口沿外撇,口沿内侧与腹部相接处有一周凸棱,深腹,腹部内外侧均有数周凹弦纹,有拼接痕迹。轮制。口径25厘米,残高11.8厘米(图八,5)。
  筒瓦1件。标本 Y8∶3,残,泥质灰陶。前部瓦唇表面有篦点纹,瓦体表面饰不均匀线纹,内面为不均匀布纹。残长10.6厘米,瓦径15.4厘米,瓦身厚1.4~2厘米,瓦唇长3.4厘米,厚1.2厘米(图八,6)。
  板瓦1件。标本Y2∶8,残,泥质灰陶。正面饰横向凹弦纹,局部为交错绳纹,内面有凹弦纹及拍印篦点纹。残长18.8厘米,宽19厘米,厚1.2厘米(图八,7)。
  
  三、汉代墓葬
  
  (一)墓葬形制
  共发掘5座,均遭盗掘和破坏,保存较差,皆为砖室,可分多室墓和单室墓两类。
  1、多室墓1座(M4)。
  M4位于发掘区东部,开口于第③层下,墓口距地表1.30米,方向184度。为青砖砌筑的长方形多室墓,墓道已被破坏,现残留前室和后室西半部。
  


  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室底部距地表深2.70米,南北长1.86米,东西残宽0.60~1.86米,四壁仅残留底部一层砖,高0.05米,土圹高1.40米。
  后室位于前室北部,后室门已破坏,仅留西边底部一层砖,高0.05米,南北长0.75米,宽度不详。后室南北长1.78米,残宽0.61~0.77米,仅残留西壁和北壁西半部,用青砖两平一竖交替砌筑,残高0.56米。铺地砖大部分已破坏,仅留西北角一片,砖上发现少量残碎骨。
  2、单室墓4座(M1、M2、M3、M5)。平面皆呈“甲”字形,由墓道、墓室等部分组成。
  M1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开口于第③层下,墓口距地表约1.20米,坐北朝南,方向190度。由带台阶的斜坡墓道、墓室组成。封门已被破坏,结构不明(图九)。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偏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68米,东西宽0.70~0.86米。南端有2级台阶:第1级宽0.34米,高0.35米;第2级宽0.30米、高0.63米。其下为缓坡状,坡度25度,坡长3.10米。墓道底长0.50米,距墓口深1.90米。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20米。墓室用青砖砌筑,西壁及南壁仅存底部青砖,东壁及北壁残存高度为0.66~0.80米。墓壁砌法一平一竖。墓底用残砖铺地。骨架零乱,残留下肢骨。出土铜镜1面、铜环1件、铜钱43枚(五铢41枚、货泉1枚、大泉五十1枚)、陶猪1件、陶灶1件、陶奁1件、小陶盆1件、小陶釜1件、陶耳杯2件。
  M3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开口于第③层下,墓口距地表约1.30米,方向175度。由带台阶的墓道、墓室组成(图一○)。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偏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0.70~0.90米。墓道南端有4级台阶:第1级长0.70米,宽0.50米,高0.40米;第2级长0.74米,宽0.30米,高0.35米;第3级长0.75米,宽0.35米,高0.30米;第4级长0.80米,宽0.30米,高0.45米。墓道底长1.72米, 墓道底部距墓口深1.70米。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10米,东西宽2.20米。墓室用青砖砌筑,由于破坏严重,周壁及顶部砖墙已被破坏,南壁、西壁和北壁仅存底部一层砖,东壁北部有一段长0.50米、残高0.37米的四层砖墙,砌法为一竖两平,由红色砖和青色砖混砌。铺地砖用红色砖和青色砖残块错缝平铺。墓室仅留两具少量人腿骨。出土铜镜1面、铜钱4枚(五铢3枚、货泉1枚)、陶耳杯1件、小陶盆1件、小陶釜1件、陶猪1件、陶狗1件。
  (二)出土遗物
  1、陶器
  陶耳杯3件。均残,为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形制相同。椭圆形口,侈口,半月形双耳与口沿相平,平底略内凹。模制。标本M3∶3,长11厘米,宽9.5厘米,高3厘米(图一一,1)。
  小陶盆2件。均为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形制相同。侈口,圆唇,窄沿不平,斜腹,平底。轮制,下腹部外侧有斜向刮修痕,底外侧有扇形切纹。标本M3∶4,口径9厘米,底径4.5厘米,高4.3厘米(图一一,2)。
  小陶釜2件。均为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形制相同。侈口,圆唇,短颈,折肩,鼓腹,平底。下腹部外侧有斜向刮修痕。标本M3∶5,口径4.1厘米,腹径6.2厘米,底径2.8厘米,高3厘米(图一一,3)。
  陶灶1件。标本M1∶5,残,泥质灰陶。灶门大部分已残,呈长方形,残长2.4厘米,宽3.4厘米。灶面大部分已残,残长16厘米,宽10厘米,灶高8.2厘米。
  陶奁1件。标本M1∶6,泥质灰陶,含少量粉砂,器表有斜向刮修痕迹。有盖,盖中间隆起,直径21.6厘米,高10.8厘米(图一一,4)。奁体敛口,方唇,斜壁,平底,口径14.8厘米,底径19厘米,高9.4厘米(图一一,5)。
  陶猪2件。泥质灰陶,手制。均作站立状,俯首,长嘴下垂,嘴鼻末端较平,耳朵较小,鬃毛较短,卷尾,形体较瘦。标本M3∶6,残,长13.6厘米,高7厘米(图一一,6)。
  陶狗1件。标本M3∶7,残,泥质灰陶,手制。站立状,俯首,嘴部较尖,耳朵较小,尾已残。长12.5厘米,高6.7厘米(图一一,7)。
  


  2、铜器
  铜环1件。M1∶2,环形,直径2.3厘米(图一一,8)。
  铜镜2件。
  M1∶1,连弧纹镜。残,半球形纽,柿蒂形纽座,纽座四叶无干,叶子直接贴附于纽座,近似扁桃形,之间铸有“百子千孙”铭文,文字近篆体,笔画纤细。纽座外饰一周凸弦纹,弦纹外为内向八瓣连弧纹带,其外为一周细弦纹及两周栉齿纹带, 栉齿纹带之间为两周细弦纹,细弦纹之间为一周有短竖线的间断弦纹,镜的边缘接近三角缘。镜直径13.8厘米,缘厚0.5厘米(图一一,9)。
  M3∶1,简易博局纹镜。残,半球形纽,圆形纽座,座外有一周凸弦纹,外为复线勾勒出的方框,方框四角分别有四个小圆圈,方框之外为一周栉齿纹和一周锯齿纹,其外有两周凸弦纹。镜的边缘接近三角缘。方框与栉齿纹之间或有纹饰,由于锈蚀严重已无法辨认。镜直径7.4厘米,缘厚0.6厘米(图一一,10)。
  3、铜钱
  出土五铢44枚、货泉2枚、大泉五十1枚。
  五铢正面篆书“五铢”2字,面、背均有外郭,穿背有郭,可分为四型。
  A型“铢”字“金”头和四点均较小,“朱”头方折,下划方折,“五”字交笔缓曲。标本M1∶3-1,直径2.6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1)。
  B型“金”字头呈箭头形,“朱”头方折,下划圆折,“五”字字体宽扁,交笔缓曲。可依“金”字的不同分二亚型:
  BⅠ型“金”字四竖点较短,“金”字头略低于“朱”字。标本M1∶3-2,直径2.6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2)。
  BⅡ型“金”字四点较圆,“金”字与“朱”字平齐。标本M1∶3-3,直径2.5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3)。
  C型“金”字头呈三角形,四竖点较长,“朱”头方折,下划圆折,“五”字字体较瘦长。依“五”字交笔特征可分二亚型:
  CⅠ型“五”字交笔近直。标本M1∶3-4,直径2.6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4)。
  CⅡ型“五”字交笔缓曲。标本M1∶3-5,直径2.5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5)。
  D型“金”字头呈箭头形,“朱”头及下划转折圆润,“五”字字体较瘦长,交笔近直。标本M3∶2-1,直径2.6厘米,穿边长1厘米(图一二,6)。
  


  货泉“货泉”二字为悬针篆,工整纤秀,“泉”字中竖笔未断开,书体潇洒飘逸。面、背均有外郭,穿面、背均有郭。标本M3∶2-3,直径2.1厘米,穿边长0.8厘米(图一二,7)。
  大泉五十正面穿之上下左右有“大泉五十”悬针篆,“泉”字中竖笔断开,面、背均有外郭,穿面、背均有郭。标本M1∶3-7,直径2.8厘米,穿边长0.8厘米(图一二,8)。
  四、明代墓葬
  
  (一)墓葬形制
  明代墓葬共7座,编号为M6~M12,除M8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外,其它均为小型竖穴土圹砖室火葬墓。
  M6位于发掘区中部,方向约185度,开口于第②层下,墓口距地表约1.05米,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土圹南北长1.37米,东西宽0.97~1.04米,深0.75米。墓室偏于土圹东。墓室南北长0.88米,东西宽0.70米。墓壁残高0.36~0.41米,用青砖错缝平砌7层,至第8层内收,平面摆成近似菱形,似开始封顶。顶部已塌。墓底青砖平铺,上有烧骨和铜钱。墓底南北长0.54米,东西宽0.40米。另在墓室的南部有一行东西向的墙砖,砖面距墓口0.20米,以青砖残块砌制,残存两层,东西长0.88米,宽0.16米,其用途不详(图一三)。出土有开元通宝1枚、嘉熙通宝1枚、圣宋通宝2枚、元丰通宝1枚。
  


  M10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南,开口于第②层下,墓口距地表1米,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土圹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1米,深0.90米。墓室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10米。墓室四壁用青砖残块错缝平砌,残高0.54~0.66米。墓室东西两壁为斜壁,层层内收,南北两壁稍直。顶部已塌。墓底南北长0.90米,东西宽0.80~0.86米。墓底青砖铺地,在墓室西部设一象征性棺床,南北长0.88米,东西宽0.22~0.30米,高于东部铺地砖0.05米。墓内残留部分烧骨,并随葬铜钱淳化元宝1枚、元通宝1枚、皇宋通宝1枚、治平元宝1枚、嘉熙通宝1枚、熙宁重宝1枚、洪武通宝1枚(图一四)。
  M11位于发掘区中西部,开口于第②层下,墓口距地表1米,为平面呈长方形的竖穴土圹砖室墓。土圹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30米,深0.56米。墓室南北长0.90米,东西宽0.68米。四壁残高0.20~0.36米,用砖块竖砌或平砌。顶部已塌。墓底部用残砖块平铺一层,其上发现烧骨和铜钱,有开元通宝1枚、皇宋通宝1枚、圣宋元宝2枚、正隆元宝2枚、大定通宝1枚(图一五)。
  (二)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皆为铜钱,计有唐代的开元通宝3枚,宋代的淳化元宝1枚、元通宝1枚、皇宋通宝3枚、治平元宝3枚、嘉熙通宝2枚、圣宋元宝4枚、元丰通宝1枚、熙宁重宝1枚、政和通宝1枚,金代的正隆元宝2枚、大定通宝(背申)1枚。元、明者有:
  至大通宝1枚,标本M9∶1,方穿,楷书,对读。直径2.25厘米,穿径0.6厘米(图一二,9)。
  洪武通宝4枚。方穿,楷书,对读。标本M12∶3,背文纪重“一钱”,直径2.1厘米,穿径0.6厘米(图一二,10)。
  
  五、结语
  
  北京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发现的这8座陶窑中,所属Ⅰ式的3座和所属Ⅱ式的4座的窑室底部(窑床)大致都为近方形或长方形,不同之处在于烟道的内部结构,前者烟道数多为2条,后者多为3条。从西安和洛阳地区发掘的汉代陶窑可以看出,汉代中期前后,窑室平面大多数为方形或长方形,两个烟道;汉代中期以后,窑室平面绝大多数为长方形,三烟道[1]。因此,I式陶窑的时代多为汉代中期前后,Ⅱ式陶窑的时代可能多为汉代中期以后。属于Ⅲ式陶窑的Y4残存部分与东周王城东汉晚期Y1[2]结构相似,因此Y4的时代也大约在汉代晚期。综合以上分析,此次发掘的8座陶窑的时代为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此次发现的陶窑,不仅大多结构清楚,而且还出土了一些陶器口沿残片,这将会有助于汉代陶窑方面的学术研究。
  汉代墓葬M1和M3共出土铜钱47枚,其中有新莽钱“货泉”和“大泉五十”, C型和D型五铢钱具有东汉五铢钱的显著特征。另外,M1出土的连弧纹镜与西安荣海住宅小区东汉晚期墓葬M1出土的连弧纹镜[3]相似,M3出土之简易博局纹镜与西安雅荷智能花园东汉中期墓葬M9出土的简易博局纹镜[4]形制相近。M1出土的陶奁与北京怀柔东汉晚期墓葬出土的Ⅰ式奁[5]相似,都为平底、带盖,盖顶部隆起,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腹部为斜壁,后者为直壁,据此可以判断M1和M3的时代应为东汉中晚期。另外M2、M5的墓葬形制与M1、M3相近,而多室墓M4的形制是东汉中晚期比较流行的墓葬形制,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次发掘的5座汉墓的年代大约为东汉中晚期。
  M1和M3曾遭盗掘,出土器物位置已不是原状,不过有些器物的位置可能与下葬时的位置相去不远。两面铜镜都出土于M1和M3墓室北侧,而墓主人残存腿骨位于靠近墓道的南侧,我们可以推测,这两面铜镜下葬时可能是置于墓主人胸部或头部附近。东汉中晚期的铜镜多见“长宜子孙”、“长宜高官”、“家常富贵”等吉祥铭文,而M1出土铜镜的铭文为“百子千孙”,比较罕见,可能为汉代铜镜的新发现。
  


  此次发掘的火葬墓形制基本一致,都是先挖好土圹,然后在土圹内用砖石砌垒墓室,墓室内有烧骨,并随葬有铜钱。这6座火葬墓用砖块垒砌,杂以石块,随葬品仅有铜钱,应是平民墓,而其中M7、M10和M12中出土有“洪武通宝”,说明这批火葬墓的时代大约为明初。我国在宋元时期各地广泛实行火葬,火葬之俗相当盛行[6],辽金元时期的火葬墓在北京地区发现的也较多。据明史记载:“近世狃元俗,死者或以火焚,而投其骨于水。”[7]可见元代的火葬传统延续到了明代。而明清以后,朝廷禁止火葬,使火葬习俗渐趋衰微,但有的地方仍有沿用[8]。这批火葬墓的发现表明,在明代初年的北京地区依然有火葬习俗。
  领队:袁进京
  发掘:于璞、金俊波、郭安林等
  绘图:张济发、杨科民
  拓片:刘小贺、石志刚
  执笔:于璞、韩鸿业、李春山
  ————————
  [1]a.唐金裕:《西安市北郊汉代砖瓦窑址》,《考古》1964年4期; b.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东周王城内的古窑址》,《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c.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古窑址调查与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3期;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队:《汉长安城窑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4年1期; e.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队:《汉长安城北官的勘探及其南面砖瓦窑的发掘》,《考古》1996年10期。
  [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东周王城战国至汉代陶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7期。
  [3][4]程林泉、韩国河:《长安汉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怀柔城北东周两汉墓葬》,《考古》1962年5期。
  [6]徐苹芳:《宋元时代的火葬》,《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9期。
  [7]《明史》卷60志36礼14“士庶人丧礼”条。
  [8]杨存田、陈劲松:《我国古代的火葬制度》,《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
其他文献
【关键词】陶瓷;龙纹饰;发展演变;时代特征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它的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文化发展史,陶瓷是表现龙文化的一个载体,探究历代陶瓷器上龙纹的演变,对正确判断陶瓷器物的年代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概述了历代陶瓷器装饰龙纹的发展演变,并简单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龙纹饰特征。    中国是龙的故乡,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从古至今,龙的文化品格体现出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自尊、自豪和顶天立地的
期刊
【关键词】河北;鹿泉市;汉墓;发掘简报  【摘要】1997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队,在鹿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的配合下,对鹿泉市城关镇北新城村砖场发现的两座汉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2是一座“中”字形土圹木椁墓,虽早年经盗挖并焚毁,仍然出土了玉器、铜器、铁器以及陶器、石器等。根据出土随葬品,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推测该墓为西汉时期某代真定王的墓葬。    1997年5月,石家庄鹿泉市城关镇北新城村砖
期刊
【关键词】永年县;西汉;群臣上刻石;拓本价值  【摘要】群臣上刻石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西汉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书法艺术等价值。本文介绍群臣上刻石两拓本的录文与有关题跋、题签、捐赠者的情况,以提供资料,便于知人论世。两拓本在保存群臣上石刻百余年前的风貌、记载流传情况、反映晚清学者人际关系、手札题跋与版本校勘、记录刻石年代讨论情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朱山上的西
期刊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社会服务  【摘要】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使博物馆走出庭院,主动服务社会,努力拓展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本文对这一系列活动做了总结,并就博物馆的教育、服务功能等提出了一些思考。    民族、民俗类博物馆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进行乡土知识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期刊
当我捧起飘着墨香的《隆化文物志》,既高兴又振奋。这是一部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的精装版地方志书,凝聚了隆化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心血,是隆化县30余载考古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书的封面以隆化出土的元代丝织品“蓝地绿灰方棋万字龙纹花绫”图案为书衣,显得格外凝重,意境悠远而古朴(图一)。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记述了隆化县的历史文物,集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结构合理,
期刊
【关键词】西周;叔 父卣;谏;倏;邢国;軝国  【摘要】西周初青铜器叔父卣的铭文,记载了邢国臣谏抗戎援后常驻国为国执政,又记载了他晚年对执政接班的安排。本文根据铭文和有关金文资料与文献记载,就邢国抗戎援之后的邢、关系,以及国的居地、族属、族姓和受封立国等有争议的历史问题进行了考述。    西周初青铜器叔父卣铭文,涉及到邢国臣谏进驻国为国执政,以及晚年对执政接班的安排,李学勤、唐
期刊
【关键词】王宗玺;保定;清末民初;老照片  【摘 要】我们在整理祖父王宗玺遗物时,发现一本民国初年的相册,内装照片百余张,内容涉及清末民初河北保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火车站城外运河码头城关及当时的一些著名的民族工业,是研究近代河北及保定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手图像资料  我们在整理祖父王宗玺遗物时,发现一本民国初年的相册相册为折叠式,封面是黑色漆皮硬壳纸,印压一组德文,页脊烫金宽12厘米,长19
期刊
【关键词】玉虎;造型;纹饰;功能  【摘 要】以虎为母题的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一定的数量,本文对这类玉器做了梳理,将其分为虎面形或虎面纹玉器、片雕玉虎、圆雕玉虎和虎纹玉器等四类,分别就其造型工艺、纹饰特点、时代风格和文化含义做了归纳和论述。    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以虎为母题的玉器占有一定数量,但其在不同时期的玉器群中所占的份量并不相同,造型、纹饰和功能也有所区别。这类玉器大体可划分为四类
期刊
河北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年会暨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3日在邯郸磁县召开,来自省内各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开放单位的60余人参加了会议  12月13日上午10点,河北省博物馆学会2006年年会暨专题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李建丽主持,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蔺桂芬同志代表县委县政府讲话,对会议在磁县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学会副理事长李吉树同志代表河北省博物馆学会讲话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磁县县委
期刊
陈光唐先生1926年出生于福建省政和县一个农民家庭,1954年福建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到邯郸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61年调入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后改为邯郸市文物管理处,现为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自此投身于文物考古界,直到1992年退休。曾历任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所长、市文物管理处处长、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考古学会理事、邯郸历史学会副会长、磁州窑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