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碛砂藏》随函音义看唐宋时期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路径

来源 :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唐宋时期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路径,多数材料反映庄章先合再与知合,少数反映知章先合,或知二庄、知三章分别合流.《碛砂藏》随函音义知庄章三组声母相混反映了若干音变细节,由此来思考少数反例,可以得到新的结论.
其他文献
制作行为是一种产品创造行为,工具要素是制作行为认知图景所激活的认知要素.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工具要素予以概念界定,工具要素具有实体性、对应性、不变性、复用性与
《世说新语·排调》"云间陆士龙"条中的人物对话在相互嘲讽中自有谐趣,刘义庆将其安排于"排调"之中即着眼于此.然而刘孝标却未对陆、荀二人对话的机妙之处详加注解.宋刘应登注意到此条之妙处,云:"云间、日下者,荀字从日,陆名曰云."(周兴陆辑著《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卷下之下,凤凰出版社2017年版,下册,第1345页)后来的学者,尽管对"云间""日下""白雉"等词加以考证(参见刘义庆撰,刘孝标注,龚斌校释《世说新语校释》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下册,第1534页),但仍然对此条中的人物对话缺乏上下整
“一大/一小+量词+NP”结构是“数—形—量—名”结构中的一个典型.本文主要讨论影响量词进入该结构的因素,并探讨此类“数—形—量—名”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组配关系.经研
先秦早期,表示起点的“自NL”结构以后置为常,战国以后逐渐演变为以前置为常.“自”字结构前移的动因,除了句法因素影响以外,位移终点的存在是推动“自”字结构语序前移的重
文章描写了 19世纪潮州方言罗马字文献中的高程度补语“在”.表程度高的“在”是由“存在”义动词逐步演变而来的,其语义演变途径为:存在>停止>至极限>程度高.
现有成果认定楚帛书四神是四季时间神,其四方空间神属性被无视.四神在楚帛书创世神话生殖世系中的位置、木神神性、方色对应关系、创造和修补空间、以四方推定四时的工作等,都确证其空间属性是基础.楚帛书四神模式与商甲骨文四方神模式一脉相承.甲骨文四方神是空间神、草木神.商人四季意识隐含在四方神和四方风的名字中.四季神名首见于春秋以后的典籍,以四方神模式为原型.中国上古神话史中的四神模式,具有先空后时、以空统时、时空循环的特征,体现了一种空间优势型时空观.这与理性时代中国古代哲学的八卦模式、五行模式和"宇宙"观念体现
邵将片四个主要县市的城关方言都存在部分古舒声字今读入声的特殊语音现象.邵将片古舒声读入声与黎川小称变调性质不同,也不是源于周边乡镇方言的接触影响.邵将片古舒声读入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一形多词的现象.《集韵》在编撰时遵循“务从该广”的原则,将这些代表不同词的同形字用读音加以区分,形成又读.文章对其中的20个((怵)、(殖)、籴、餐、囋、(
语料库文体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是新兴的研究领域.现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对简·奥斯汀小说《诺桑觉寺》的主题词和高频词簇进行检索,从词汇层和语法层两个方面分析文
《篆隶万象名义》是研究中古音的重要资料,而遇摄又是反切用字最多的摄.文章通过反切系联法和几遇数统计法分析遇摄,校订了周祖谟先生在系联反切下字方面的偶疏,详细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