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依然受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以“教”定“学”,教学环境、教学风格等起决定教学设计内容,解决了陈述性的知识的教学问题,但对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应用能力的培养尚显不足,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随着“课改”时代的到来,减负的呼声愈来愈高,课堂容易小、教学进度慢的问题再次暴露,成为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传授为主动探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构建高效的课堂教改模式.
笔者对“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进一步有益的探索.
一、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要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均衡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和表达能力进行分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
例如,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教者让各小组先设计方案,再让各小组展示.经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有的小组用玩具四轮车和秒表来研究四轮车的速度变化;有的小组研究上抛物体的速度变化;有的小组研究篮球下落时的速度变化……小组成员在展示自我、接受别人意见的同时,还适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修正,通过教师点拨、小组交流,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二、精心备课,变“教”为“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要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在研讨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准把握重点,既要清楚引导点拨、难点剖析内容,又要对学生预习内容、讨论重点做到历历在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调控和驾驭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
例如,在讲“气体的压强”时,由于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感受不深,教师对此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玻璃厂工人在搬运巨大玻璃时遇到“面积过大、过重且容易划伤工人的手”的问题,并为学生准备磁铁、玻璃片、皮碗等物体,让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甲认为:“将两块磁铁分别放在玻璃的两侧,利用其吸力可提起玻璃.”学生乙认为:“用皮碗接在玻璃上,并挤出里面的空气,提皮碗的耳朵就可以提起玻璃.”教师让学生根据空气的密度估算教室里空气的质量,让学生选择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转换角色,充当老师,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好奇”、“好问”是学生的本能,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愈来愈少.因此,教师要引入丰富的社会和生活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封闭已久的心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大胆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一回小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活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讲“家庭电路”时,教者将自己和学生一起分成8个组进行比赛,请教一位“老师”帮助我这个“学生”的忙,回忆了欧姆定律.一位女生立即补充道:我们只要知道电路中U、I、R三兄弟中的一个,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通过有效引导,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教者适时引入新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家用电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能不能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家庭电路.这时课代表上台,边讲边画出了示意图,这时立即有位男生反问:电能表装在匣刀的后面,不是可以偷电了吗?引得全班学生大笑.这时教者不失时机地问:电能表有什么作用?该如何装?这位男生立即回答:电能表是测量家用电量多少的.并将示意图加以改正.笔者进一步追问:能不能介绍一下进户的两根电线……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摒弃了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认识的,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四、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教师要引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系列调查研究活动,树立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如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观看录像、实地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的利弊,既拓宽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论证的能力.
总之,在教育崇尚本真、回归本位的今天,物理教学要改变熬时间、熬体力的现状,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探索、勇于思考、善于表达,努力激活学生思维,造就课堂的智慧与灵动.
笔者对“以学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作了进一步有益的探索.
一、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要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均衡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和表达能力进行分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对话交流的机会.
例如,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教者让各小组先设计方案,再让各小组展示.经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有的小组用玩具四轮车和秒表来研究四轮车的速度变化;有的小组研究上抛物体的速度变化;有的小组研究篮球下落时的速度变化……小组成员在展示自我、接受别人意见的同时,还适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修正,通过教师点拨、小组交流,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二、精心备课,变“教”为“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要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在研讨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准把握重点,既要清楚引导点拨、难点剖析内容,又要对学生预习内容、讨论重点做到历历在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调控和驾驭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
例如,在讲“气体的压强”时,由于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感受不深,教师对此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玻璃厂工人在搬运巨大玻璃时遇到“面积过大、过重且容易划伤工人的手”的问题,并为学生准备磁铁、玻璃片、皮碗等物体,让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学生甲认为:“将两块磁铁分别放在玻璃的两侧,利用其吸力可提起玻璃.”学生乙认为:“用皮碗接在玻璃上,并挤出里面的空气,提皮碗的耳朵就可以提起玻璃.”教师让学生根据空气的密度估算教室里空气的质量,让学生选择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三、转换角色,充当老师,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好奇”、“好问”是学生的本能,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愈来愈少.因此,教师要引入丰富的社会和生活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封闭已久的心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大胆尝试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一回小老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活他们的思维.
例如,在讲“家庭电路”时,教者将自己和学生一起分成8个组进行比赛,请教一位“老师”帮助我这个“学生”的忙,回忆了欧姆定律.一位女生立即补充道:我们只要知道电路中U、I、R三兄弟中的一个,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通过有效引导,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教者适时引入新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家用电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能不能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家庭电路.这时课代表上台,边讲边画出了示意图,这时立即有位男生反问:电能表装在匣刀的后面,不是可以偷电了吗?引得全班学生大笑.这时教者不失时机地问:电能表有什么作用?该如何装?这位男生立即回答:电能表是测量家用电量多少的.并将示意图加以改正.笔者进一步追问:能不能介绍一下进户的两根电线……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摒弃了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认识的,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四、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教师要引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系列调查研究活动,树立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如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教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观看录像、实地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的利弊,既拓宽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论证的能力.
总之,在教育崇尚本真、回归本位的今天,物理教学要改变熬时间、熬体力的现状,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探索、勇于思考、善于表达,努力激活学生思维,造就课堂的智慧与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