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作曲家莫纳斯波夫音乐作品的特征

来源 :客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z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俄罗斯作曲家莫纳斯波夫音乐风格的分析,从而了解其对俄罗斯国家音乐文化的影响。本文以其钢琴作品《五张抒情图片和进行曲》,简单分析作曲家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莫纳斯波夫;音乐风格;钢琴作品
  一、莫纳斯波夫音乐遗产
   莫纳斯波夫(А.З.Монасыпов)——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他是鞑靼斯坦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20世纪下半叶共和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鞑靼斯坦古典音乐文化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这头衔落在莫纳斯波夫的头上一点也不为过。他的创作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随着他高水平的室内乐与声乐作品问世,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民族音乐中首次出现了具有戏剧性力量的作品,将其称之为:生动的怪诞。
   莫纳斯波夫的音乐是鞑靼斯坦音乐遗产的重要领域之一,经常成为被研究关注的对象。然而乐于研究其作品的作曲家仅仅是浅尝即止,并没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探究。这足以证明莫纳斯波夫音乐作品之广泛,直至今日仍然在等待着“探险家”去挖掘这座宝藏。在往年的研究素材来看,作曲家的主要研究创作领域大部分停留在交响乐(例:OP.5、OP24等)以及室内乐作品。
   本文正是以莫纳斯波夫的音乐作品以及其所处时期为出发点,研究其演奏的风格和特点,深化他对音乐的看法。
   本文围绕三点展开详述:
  —揭示莫纳斯波夫钢琴作品的基本特征,描述他的音乐语言的主要特征。
  —收集他留下的音乐遗产的信息,探索音乐语言的时期。
  —找出其作品的表演特征。
  (一)创作形态
   莫纳斯波夫的主要钢琴作品包括五张抒情图片和进行曲,马赛克,图案。这些作品通常用于学习鞑靼斯坦表演艺术与钢琴音乐文化的历史,展现了历史与现代性的音乐风格交替的创作形态。
   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学术音乐的历史上,莫纳斯波夫被认为是一位创新性作曲家。由于他作品中丰富的音乐表达系统,使国家音乐文化的边界得以扩大,一些尚未开发的主题借此出世。在描述其艺术风格时,首要考虑他提出的主题与创造的形象。
   莫纳斯波夫音乐的主要主题是讲述了人类与社会的互动。许多作曲家的作品都是围绕现在或过去文化中人类所处的位置而展开。因此,在作品《图卡的节奏》中,作曲家描述了诗人的预言力量。在交响乐中,穆萨·贾利勒展示了寻找英雄、与邪恶作斗争的艰难道路。
   这些作品的问世,正与莫纳斯波夫所表达的情感不谋而合。
   怪诞计划,简而言之为当代社会悲剧性与讽刺的类别。莫纳斯波夫曾说过:“悲剧及闹剧的概念是作曲家审美立场的基础,但没有笑声,你就无法理解这一切。”
   卡玛吉诺夫先生曾言:“单纯的邪恶必然会变成一场闹剧。”这句话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莫纳斯波夫深以为然。
   而有趣的是,讽刺、邪恶这两点渐渐在莫纳斯波夫的作品中以一种纯粹而公开的抒情形式共存。正是这种对球体的原始对比定义了他的钢琴作品、戏剧原理和音乐语言的特性。因此,莫纳斯波夫同样以“对冲突剧作家的承诺”而闻名。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善与恶的类别往往极端化。卡玛吉诺夫先生指出,“莫纳斯波夫首先清楚地将世界划分为积极与消极的领域。对于他而言,这世界没有半分色调,因此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也没有半分色调。
   由此可见,莫纳斯波夫的音乐是一种公开的冲突类型,其表达方式通常是将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例如抒情转变为悲剧,通常表达了讽刺意味。)
   在这种风格的创作背景下,家庭舞蹈通常是形象转变的首要表达类型。莫纳斯波夫以广泛使用家居类舞蹈而闻名:进行曲、西西里岛音乐、华尔兹、摇篮曲。这些曲子经常以一种怪诞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流派主题的作品,莫纳斯波夫试图传递出他的情绪:通过摇篮曲的亲切关怀、葬礼进行曲的绝望、机械进行曲的无情与愤怒。
   莫纳斯波夫可以被称为画家与哲学家。他的创作形象是由生活方式、个人智慧、道德法则及无可挑剔的品味所决定的。
   如果一个悲剧性和怪诞的作曲家声称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创新者,那么他的音乐主题应当是非常经典的。这两者略带冲击性的特点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却是纯洁无暇的。他掌握着各种现代写作技术与风格、找到了现代与古代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新方法。他的音乐结合了穆斯林东方的语调、成批熟练的技巧。鞑靼斯坦与穆斯林传统文化在他的音乐中与家庭歌曲、意大利音乐节奏和爵士风格相融合。
   穆斯林东方的地区在莫纳斯波夫的音乐中通常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他使用了恰当的节奏与精致的音色组合。正如古贝·杜林所言,“莫纳斯波夫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民族音乐家的看法。现在创作不再拘泥于一种标准或家庭歌曲的类型,他大大扩展了鞑靼斯坦音乐的传统语调范围。”
   莫纳斯波夫的第一首作品是《读写能力》,曲目中律动的节奏和音调可以追溯到伊斯兰音乐和诗歌文化。莫纳斯波夫大胆而广泛地使用了民歌的语法。他以精神音乐和诗歌为基础,展现了其自由自在的创作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莫纳斯波夫的创作风格与西欧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前所述,他经常提到欧洲流派的元素。其巴洛克音乐风格元素借鉴了亨德尔与巴赫的作品风格,从而确定了自己的复调技巧和调性的序列语言。
   爵士乐是其作品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声乐音乐中表现最好的是他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与丰富多彩的和声。爵士乐对于莫纳斯波夫来说是一个自由和幻想的领域。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莫纳斯波夫对成批熟练技术的解释。对于他而言,这是展示消极开始的一种方式。在他的音乐中,对十二音的呼吁是短暂的。他处理序列号的方法不同于对其元素的自由解释。莫纳斯波夫没有使用所有类型的变体,在他认知中,系列通常以一种一般的运动形式呈现。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莫纳斯波夫的作品大多以节奏开头的活动而闻名。这种元素的积极作用表现力是由于他被传统文化所吸引,节奏至关重要(例:东方音乐、爵士乐、民族音樂、现代西欧音乐)。    莫納斯波夫的音乐研究人员称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抑扬格节奏公式,并将其解释为活跃音乐的主流。最为典型的是虚幻的节奏、书调的公式节奏。莫纳斯波夫音乐组织的音高部分是呈循序的上升(抒情和怪诞的形象)、广泛的间隔(表达主题)、微小的音调(展现悲伤、失落的形象)。
   卡玛吉诺夫先生还注意到莫纳斯波夫独特的主题处理方法:“在声调作为主题核心的作品中,他对简洁、专注的叙述的渴望是强烈的。”
   莫纳斯波夫的主题——主题——以戏剧性的表达而闻名——通常是递归的。从好的方面来说,他的音乐自由地体现了一个大的小调系统。他使用的和弦乐器的范围相当广。运用了多刺和弦、色调音调系统、中音和弦等。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重复的线条层
  (二)创作领域
   莫纳斯波夫的音乐遗产在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当然,他的主要兴趣领域依然是交响乐。他创作了四首交响乐、芭蕾舞组曲、小提琴协奏曲等。他在创作过程中对管弦乐音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首曲子中,也是他首次在鞑靼音乐中表演了一出尖锐的戏剧。
   莫纳斯波夫的交响乐值得特别关注。他的第一首交响乐(创作于1963年)属于抒情戏剧系列。关于穆萨·贾利勒的第二首交响曲(1971年)打开了的尖锐冲突作品的大门:这是他最著名的交响乐。在这首孤独的交响乐中,莫纳斯波夫强调了诗人的悲惨命运。
   而我们普遍认为最矛盾的是1978年的第四交响曲《达斯坦》。经过对莫纳斯波夫交响乐的简要回顾,古贝杜里纳先生总结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莫纳斯波夫的交响乐最充分地反映了作曲家创作艺术概念的本质。这种类型解释的戏剧性冲突性质导致了语调领域的重大更新。五角星的传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新的表达方式,使用了复杂的和声和声与四秒的优势。”
   莫纳斯波夫的声乐交响在音乐界流传广泛。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男中音的《图卡的节奏》,此曲中充分运用了弦乐、鼓、电吉他、钢琴和管风琴。它是1975年创作的,是对古代穆斯林音乐传统的重要引用,并在现代框架中被提及。
   声乐作品在莫纳斯波夫的遗产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他创作了大约300首歌曲,其中很多都备受欢迎,并在莫斯科出版。古贝杜里纳曾说,“莫纳斯波夫的许多歌曲都进入了鞑靼音乐的黄金基金。令人惊讶的是,它们是如此美丽、旋律优美,不受传统歌曲形式和度量模式的约束,它们带来了来自东方思想和爵士乐自由的即兴创作。"
   他的室内器械作品集并不多。首先,这是一系列涉及钢琴和弦乐器(小提琴和钢琴)的合奏作品,分别为中提琴和钢琴(1965年)、铜管、双簧管和弦乐乐队(1970年)、三笛子和竖琴(1979年)。
   莫纳斯波夫音乐领域的研究较少,但经常被探索。他的室内乐作品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室内作曲(冲突剧情,以国家的方式)元素来追踪作曲家的风格(冲突剧作,以国家的方式)。
  二、莫纳斯波夫钢琴作品所在时期
   莫纳斯波夫的钢琴独奏作品是在1972年到1981年之间的十年内完成的。这种音乐主要是由年轻音乐家演奏的,都很容易在早期和中期学习。
  (一)作品《五张抒情图片和进行曲》
   五张抒情图片和进行曲”是1972年创作的。就像德彪西的“儿童之角”一样,莫纳斯波夫为他们的女儿,钢琴家斯维特拉娜·莫纳斯沃伊创造了这首作品。
   本首作品的主题与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也有着细微的相似之处,都包含了反映编程性质的彩色名称。如果说德彪西的作品名称反映了欧洲的现实(“博士”、“木偶戏”等),那么莫纳斯波夫的作品名字具有着相同的意义。
   从音乐的一般性质、技术上的复杂性与长度表明,莫纳斯波夫这首作品集中的曲目主要面向人群是高中时代的青少年。
   从音乐内容中可以想象出,莫纳斯波夫描绘了一个不安分的、酷爱恶作剧的顽劣孩童。
   这出戏是用两种形式描写的。通过:两种不同的主题,一种描绘了一个不安的孩子,另一种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孩子。
   第一个主题写在明亮的D大调,通过快速的节奏,创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的形象。她对表演者提出了一项任务,要掌握两只手交替演奏的灵活性。在这出戏中,年轻艺术家的音乐听力可能会因为小调和弦的音调而丰富(低沉的音调7、6、3等)。
   第二个主题在和声上更加可预测。在6/8的内部三维环境下,它听起来很慢,通过平滑的主题,她给人的印象是平静而稳定的。
   这两个主题交替出现:第一个是D大调和降E大调,第二个是F大调和B-大调。第二个主题的最后一部分恢复了整个作品的基调。
   第二出戏以其节奏组织而闻名,其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细长、反虚线等记号,暗示着莫纳斯波夫正在模仿鞑靼民歌。和弦的构成是简洁的,柔和的色彩再次被使用在和声中。这个形象以温柔的歌声而闻名。这首歌的形式是由三个非常亲密的旋律组成的,每一个都重复了两次(aa1 bb1 cc1)。
   从技术上讲,这是最困难的戏剧之一。速度很快,一开始的音符非常接近,弹奏难度因此增加。
   第四出戏结合了前两出戏的性格——抒情的“哼唱”和独唱的“巴塔-巴塔”。这出戏有三种形式,最后一部分写得很慢,中间部分写得很快。缓慢的主题描绘了初雨的轻滴和难以察觉的雨滴:在缓慢变化的和弦的背景下,有一小段旋律,重复的声音模仿着雨。一个快速的主题说明了倾盆大雨:微小的长度取代了微小的长度,创造了一个隐藏的两个声音。
   第五出戏是用一种黑暗的三种形式描写的。主要元素的表现力变得暗沉调性的叙述。
   两种声音是右手演奏的平滑曲调,左手弹奏的弹奏线。在缓慢的节奏和复杂的尺寸创造了这出戏的主要复杂性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第三个声音的弹奏力量与和弦复合体。
   “进行曲”——这首作品的最后一出戏,用它和谐的语言和温和的曲调,让人想起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童谣。明亮的C调,通过不和谐的和谐,主要是均匀的节奏模式与小调组成,创造了一种活泼而庄严的形象。
   这首作品很好的证明了莫纳斯波夫独特的音乐风格,通过调性与和声色彩、曲式变幻可以得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而古怪的节奏,但却又异常的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 阿扎莫夫·l·莫纳斯波夫钻石(鞑靼音乐文学讲座)/“职业和教育培训”学期论文
  2. 《蒙面钻石》苏联鞑靼人/作曲家和音乐编导。喀山,1986年- c . 102 - 105
  3. 自由之子阿拉木图:[鞑靼作曲家莫纳斯波夫的作品]时间和金钱-2000年7月19日
  4. 阿拉木图:“他就像他的音乐……”* //2005- No3 - c . 4 - 10
  5. 阿拉木图:莫纳斯波夫的第一首交响乐:毕业作品/手工、卡萨特金先生、展望、保守派。喀山,1969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中外民间故事的讲述对比,对其进行话语分析,反映出中外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关键词:中外民间故事;话语分析;对比研究  话语分析是对言语交流形式和功能的研究。杜金榜(2013)就提出话语分析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社会符号学、心理学,以语言学研究为基础,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和方法。民间故事大多是由民众口口相传而保存下来,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生活的反思和向往。不同国家地区民间故
期刊
摘 要: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数字新媒体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代表我国文化精神的优秀动画和漫画的作品越来越多。本文以“文化自信”为背景,结合国漫近几年的优秀作品,分析目前国漫的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中国文化价值传播的具体路径。在国漫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坚持选择内容多元化,人物塑造多元化,还要注意后期的宣传和产业链的贯通,为国产漫画的普及做好助推。  关键词:文化自信;国漫;传承;
期刊
摘 要:曲艺文化是大众娱乐和消费的主要对象之一。伴随着主流社会媒体的创新和新文化形式的出现,曲艺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生态格局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曾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曲艺也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本文立足于湖南曲艺文化概况,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湖南曲艺传播的新样态。  关键词:新媒体;曲艺文化;传播  
期刊
在雨季不懂矜持的季节里,芽郁撑着伞,告诉盲人罗宰她的秘密。自那以后,午夜里罗宰握着红外线手电,在升学班教室倒数第二排靠窗的桌椅上,发射四窜的红外线光,点动成线。   这个春天,芽郁有了自己的秘密。譬如她的任督二脉无法在早上被母上大人的狮吼功打通,她成功实现了在同学熙熙攘攘的议论声中开启飞行模式,并骄傲地对老师的授课声做到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不出。火急火燎赶到学校门口,芽郁看见盲人罗宰耀武扬威地站在
期刊
摘 要:《伤心咖啡馆之歌》(1951)是美国小说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以孤独主题而闻名的卡森·麦卡勒斯在这部作品中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挖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中“咖啡馆”这一空间在小镇居民沉闷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解读卡森·麦卡勒斯的孤独主题。  关键词: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咖啡馆、功能   “孤独”一直是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中的标志性
期刊
摘 要: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投身实践,积极打造各个专业的展演平台,积极构建创新型艺术育人模式,打造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引领文化精品活动,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展新时代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艺术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有丰富的实践成果,对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起到一定的探索和创新作用,为艺术门类创建特色精品文化拓宽培养路径和实践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系统的对“红色美育”创新育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特点,将红色文化传播与美育教育进行融合创新,以“红色文化”为内核,以美育教学为全新媒介,通过以美育人,以美济心的教育形式,进行红色育人。另外该项探索研究对后续各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研究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有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由内及外夯实新形势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和红色信仰。  关键词:新形势;红色美育;创新
期刊
摘 要:这些年社会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各种各样的思想产生了相互的碰撞以及融合,随着西方新思潮艺术运动的兴起,现代陶艺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陶艺设计艺术摆脱了传统使用功能方面的限制,融入了更多的创意的元素内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会更加关注艺术感,需要将设计师的情感以及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从而创作出更加独具特色的陶艺作品,这本身也是现代陶艺个性特征的体现。本文针对现代陶艺设计
期刊
摘 要:安全保卫工作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石,渗透在行政、业务工作的始终,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总方针,将安全意识深深植根到每个人的大脑里,将安全行为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关键词:新时代;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物防;技防;人防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已经实现全面小康,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
期刊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博物馆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博物馆展览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延伸。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经过五年的发展,文化产业空前繁荣,文化产业园遍地开花。作为文化事业重要阵地的博物馆应以自身为依托,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文创产业的发展之路。再者,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第三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