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要面对中考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实际上根本未能脱离“应试教育”,而中学生物学又是应试课程中的“小科”,学生在生物学科上所花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因此生物教学只有向课堂要效益,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便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理浅显易懂,人人皆知。但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对教学内容连贯地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急切地等待,主动地探究。本人在教学中一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良好。以下为本人从心理认知角度总结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好奇和猜想的神秘性和内在作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使其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0万吨,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1992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全球每分钟有1公顷土地变为荒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0万吨土壤流失,每天生产垃圾270万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50万吨;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大约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通过这些数字即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二、以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
教师应抓住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青春期”这一节时,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教学,再根据学生的疑惑制作多媒体课件授课。问卷的问题涉及“你有没有出现遗精?”“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他)呢”等敏感的问题。而学生讲的故事则是关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情境,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男女同学关系等。由于问卷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学生讲的故事都非常贴合学生的自身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节课的内容,真正是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只有了解了这些事情,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和交流关于身体发育和性成熟等敏感的话题,兴趣被一下子激发起来,连平常上课最容易分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兴趣倍增。所以,课中有许多快乐和欢笑,有许多的创意和出其不意,但都是围绕着有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來进行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同样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改革教材内容与现实相联系
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情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常见例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讲解保护色和警戒色时,问“为什么解放军的军装是草绿色的,而警察的制服却是白色或黑色的?”;学习动物无氧呼吸时,请学生解释短跑后为什么有时会腿酸?;讲渗透作用时,让学生解释腌菜、腌肉的原理,解释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为0.9%?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体会利用所学解释从前不明白的生活现象的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四、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于社会调查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把书上的理论真正拓展在实际生活中,激发学习进一步探究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三大营养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喝牛奶的习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在早上喝牛奶,并且是空腹喝,只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健康。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健康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增长了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坚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在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在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进取下,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让课堂时时拂过春风,这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吧!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好奇和猜想的神秘性和内在作用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使其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学《生物与环境》前,补充了人口增长与粮食资源危机、介绍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并列出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增加6000万人,须增加粮食120万吨,目前尚有8亿人处于饥饿之中,我国也有少部分地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我国1992年与1952年相比,人口增加一倍多,土地减少1/5,尽管奋斗了40年,人均占有粮食仅增加38kg。全球每分钟有1公顷土地变为荒漠、20公顷森林消失;每小时有2个物种灭绝,有30万吨土壤流失,每天生产垃圾270万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50万吨;有10万人死于污染造成的传染病和癌症;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相当于8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大约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通过这些数字即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增强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二、以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
教师应抓住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青春期”这一节时,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教学,再根据学生的疑惑制作多媒体课件授课。问卷的问题涉及“你有没有出现遗精?”“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男生)?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他)呢”等敏感的问题。而学生讲的故事则是关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情境,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男女同学关系等。由于问卷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学生讲的故事都非常贴合学生的自身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节课的内容,真正是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只有了解了这些事情,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和交流关于身体发育和性成熟等敏感的话题,兴趣被一下子激发起来,连平常上课最容易分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兴趣倍增。所以,课中有许多快乐和欢笑,有许多的创意和出其不意,但都是围绕着有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來进行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同样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改革教材内容与现实相联系
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情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常见例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讲解保护色和警戒色时,问“为什么解放军的军装是草绿色的,而警察的制服却是白色或黑色的?”;学习动物无氧呼吸时,请学生解释短跑后为什么有时会腿酸?;讲渗透作用时,让学生解释腌菜、腌肉的原理,解释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为0.9%?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让学生体会利用所学解释从前不明白的生活现象的快乐,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四、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于社会调查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把书上的理论真正拓展在实际生活中,激发学习进一步探究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三大营养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喝牛奶的习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在早上喝牛奶,并且是空腹喝,只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健康。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健康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增长了生活常识,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坚信!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在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在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进取下,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让课堂时时拂过春风,这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