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数学?一般认为,数学是量与空间的科学。所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就是教给学生量和空间的科学知识。而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忽视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科学精神有以下特征,即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民主精神、实践精神、理性精神等等。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在数学课堂进行有效的培养和落实。科学精神的培养和落实需要借助有效的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设计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5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时候,我不满足于学生仅仅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知识点,还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精神培养。
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在前几册的学习中会画角和平行四边形,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学会了用量角器量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知识。而且,“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又是在本单元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另外,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通过量一量的办法来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因为有误差,很难让学生信服。通过折——拼、撕——拼、图形组合等手段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还显得有困难。因此,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让学生体验过程,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间的关系,而且能应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真地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我发现在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中,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来量出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三个角的度数和。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编者已经考虑到度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具体见书本中“我的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如何利用好这个误差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是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考虑的问题。
除了用量角器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办法之外,还有其他求证的办法吗?课本中列举了“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拼成一个什么角”(如下图),与前面平角是180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
在研究了教材之后,接着我抽时间与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座谈中,我发现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听说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且能依据这个知识点完成课后的习题。
到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了编者的意图。这节课,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后来课堂设计上,我用科学的眼光来教数学,追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课堂中如何对学生开展科学精神的培养呢?以下是我实际的操作。
一、实事求是的度量,借助度量过程中的误差,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我刚提出学习任务,下面就有学生窃窃私语:“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是180度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用量角器量角。“老师在课前让所有同学都带了量角器,当然要在课堂上使用。那么,就让我们大家动手用量角器来量量你课前画的3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并把你量出来的每个角的度数实事求是地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测量时误差是存在的,而科学精神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学生拥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课堂上不能排除学生先填内角和是180度,再将一个角在量的过程中进行度数的修正。只有教师总是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才会让我们的学生不去凑数据。让我们的学生始终明白,数学是一门科学,你只要正确地度量了,量出来是多少度,就在表格中填几度,这种态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
我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电脑中进行度量,并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于课件中的三种三角形中除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外,其余的角不是整度数的,不太好量。尽管教师和学生度量时很认真,将三种不同的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输入后,电脑中自动计算显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1度。教师怀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那些度量出来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的学生也吃了定心丸。“你看,老师自己量的也不是180度。”教师说:“和老师一样量出来三个内角的和有不是180度的请站起来。”的确,教师的粉丝还不少,有近一半的学生站了起来,有已经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也知道是度量时误差作的怪,但还是实事求是地站了起来。唯有这样的学习精神,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所追求的。
二、通过协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提升学生对科学性的认识
科学倡导协作,倡导实证,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要求我们在定性描述的时候,讲究确定性,而确定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看样子,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度量的方法是没法求证内角和是180度的,因为它没法确定。同学们所说的内角和是180度仅仅是猜测而已。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猜测”两个字吧,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板书“验证”两个字,说:“希望同学们怀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数学。同学们可以自学书本第85页,四人小组讨论除了课本中给你的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不同的验证方法吗?”当然,验证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可能只有书本中的介绍,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之后,验证的方法就不止一种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通过折——拼、撕——拼,把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来求证。
以下就是这节课的板书。
从板书中不难看出,通过验证,我们得出确定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我们得出的结论了。
三、巧妙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怀着功利精神来解决问题
功利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又一特征。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科学是生产力,唯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学知识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如我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练习的设计上,不只是让学生做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精彩的练习设计能够让学生开展高效的数学活动。
此外,我在练习设计中还借助了巧妙的过渡语。如“我们已经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那么,知道一个角的度数,你能不能算出其他角的度数呢”,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的角的度数计算;“如果一个角的度数也不给你说,你能够求出这个角的度数吗”,由此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角的度数。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不断的强化,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特殊三角形内角的特点,而且在练习设计上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智慧树”第一题注重让学生寻找规律,而第二题则让学生更显性地明确科学就是生产力。练习题是课件显示的,而且给每位学生提供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各一个用来动手操作。以下是我这节课的作业设计:
1.你争我抢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2的度数的?
师(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要知道三角形中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精思妙想
想一想,只告诉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不能算出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呢?
(1)等腰三角形。
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
(2)直角三角形
我是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锐角是40°。
说说各是怎样算的?怎样算简便?(直接用90度减去其中的一个角的度数,即90°-40°=50°)
(3)等边三角形
那么,角的度数一个也不告诉你,你会算三个角的度数吗?
算出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为什么能算出来呢?
3.智慧树
(1)求四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
(2)请你来解决:教室里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两半(如右图),如果要去玻璃店配一块相同的,只带一块,应该带上哪一块,为什么?
数学教材中处处体现科学性,作为教师,要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责编黄桂坚)
在设计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85页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的时候,我不满足于学生仅仅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知识点,还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精神培养。
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在前几册的学习中会画角和平行四边形,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学会了用量角器量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知识。而且,“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又是在本单元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另外,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通过量一量的办法来求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因为有误差,很难让学生信服。通过折——拼、撕——拼、图形组合等手段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还显得有困难。因此,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课让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让学生体验过程,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间的关系,而且能应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真地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教材,我发现在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中,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来量出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三个角的度数和。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编者已经考虑到度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具体见书本中“我的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如何利用好这个误差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是我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注重考虑的问题。
除了用量角器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办法之外,还有其他求证的办法吗?课本中列举了“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拼成一个什么角”(如下图),与前面平角是180度的知识点结合起来。
在研究了教材之后,接着我抽时间与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座谈中,我发现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听说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而且能依据这个知识点完成课后的习题。
到这里,我深深体会到了编者的意图。这节课,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之外,还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后来课堂设计上,我用科学的眼光来教数学,追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课堂中如何对学生开展科学精神的培养呢?以下是我实际的操作。
一、实事求是的度量,借助度量过程中的误差,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我刚提出学习任务,下面就有学生窃窃私语:“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是180度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用量角器量角。“老师在课前让所有同学都带了量角器,当然要在课堂上使用。那么,就让我们大家动手用量角器来量量你课前画的3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并把你量出来的每个角的度数实事求是地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测量时误差是存在的,而科学精神其中的一个特征就是要求学生拥有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课堂上不能排除学生先填内角和是180度,再将一个角在量的过程中进行度数的修正。只有教师总是注重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才会让我们的学生不去凑数据。让我们的学生始终明白,数学是一门科学,你只要正确地度量了,量出来是多少度,就在表格中填几度,这种态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
我还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电脑中进行度量,并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于课件中的三种三角形中除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外,其余的角不是整度数的,不太好量。尽管教师和学生度量时很认真,将三种不同的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输入后,电脑中自动计算显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1度。教师怀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那些度量出来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度的学生也吃了定心丸。“你看,老师自己量的也不是180度。”教师说:“和老师一样量出来三个内角的和有不是180度的请站起来。”的确,教师的粉丝还不少,有近一半的学生站了起来,有已经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也知道是度量时误差作的怪,但还是实事求是地站了起来。唯有这样的学习精神,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所追求的。
二、通过协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提升学生对科学性的认识
科学倡导协作,倡导实证,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要求我们在定性描述的时候,讲究确定性,而确定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看样子,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度量的方法是没法求证内角和是180度的,因为它没法确定。同学们所说的内角和是180度仅仅是猜测而已。老师就在黑板上板书“猜测”两个字吧,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板书“验证”两个字,说:“希望同学们怀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数学。同学们可以自学书本第85页,四人小组讨论除了课本中给你的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不同的验证方法吗?”当然,验证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限的,可能只有书本中的介绍,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当中之后,验证的方法就不止一种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们通过折——拼、撕——拼,把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来求证。
以下就是这节课的板书。
从板书中不难看出,通过验证,我们得出确定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我们得出的结论了。
三、巧妙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怀着功利精神来解决问题
功利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又一特征。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科学是生产力,唯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学知识的社会功能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如我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练习的设计上,不只是让学生做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知识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精彩的练习设计能够让学生开展高效的数学活动。
此外,我在练习设计中还借助了巧妙的过渡语。如“我们已经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那么,知道一个角的度数,你能不能算出其他角的度数呢”,由此引出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的角的度数计算;“如果一个角的度数也不给你说,你能够求出这个角的度数吗”,由此让学生掌握等边三角形的角的度数。这样的练习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不断的强化,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特殊三角形内角的特点,而且在练习设计上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智慧树”第一题注重让学生寻找规律,而第二题则让学生更显性地明确科学就是生产力。练习题是课件显示的,而且给每位学生提供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各一个用来动手操作。以下是我这节课的作业设计:
1.你争我抢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2的度数的?
师(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只要知道三角形中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精思妙想
想一想,只告诉你一个角的度数,你能不能算出其他两个角的度数呢?
(1)等腰三角形。
我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96°。
(2)直角三角形
我是直角三角形,我有一个锐角是40°。
说说各是怎样算的?怎样算简便?(直接用90度减去其中的一个角的度数,即90°-40°=50°)
(3)等边三角形
那么,角的度数一个也不告诉你,你会算三个角的度数吗?
算出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为什么能算出来呢?
3.智慧树
(1)求四边形等图形的内角和。
(2)请你来解决:教室里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两半(如右图),如果要去玻璃店配一块相同的,只带一块,应该带上哪一块,为什么?
数学教材中处处体现科学性,作为教师,要理解教材、挖掘教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