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讲析课文,只有找准课文的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登门入室,洞察文章的殿堂,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突破程式化的教学旧框框,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关键词] 突破口兴趣细节突破关键词语突破重点语段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情境
讲析课文,只有找准课文的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登门入室,洞察文章的殿堂,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突破程式化的教学旧框框,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课文的“突破口”,不一定是文章的重点,但必须是带动全篇的关键点,仿佛战场上的咽喉要冲。“突破口”要小,可以小到一词一句,一个细节一个道具,绝不可大而无当。当然,小不是无关宏旨的鸡毛蒜皮,而是要小到有利于揭示分析人物的形象,有利于剖析文章的结构,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旨。总之是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这样的突破口,才能寻找得准。
一篇文章,要找准突破口,因文而异,因人(接受者)而异。,但概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是从题目上突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简洁、醒目而传神,往往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显得尤其重要。从这一点看,准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也就成了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一个关键的突破口。某些文章,从题目上突破,单刀直入,学生就会很容易迅速地进入课文。比如: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中,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题目十分别致。我们可以围绕这个题目设计几个问题展开研讨,从而势如破竹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一:变色龙原意是什么?文中又指什么?这里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问题二:文中称奥楚蔑洛夫是怎么变色的?为什么变色?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三个问题研讨下来,写作特色、情节、人物形象这些小说阅读的重点问题都能依次得以解决。这样就题突破,一石激起千层浪,撩拨起学生迫切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从细节突破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有出色的细节描写,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就觉得真实可信;细节的描写,常常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命运遭际。譬如:鲁迅笔下的《故乡》,我们可以从闰土的那双手的变化上突破:本是一双红润圆实的手怎么变成松树皮般粗糙的手呢?这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接着,带领学生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剖析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节奏快而且效率高。又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在讲这一课时,我们是按部就班从头讲到尾呢,还是中间开花,找突破口呢?我选择了后者讲这篇文章。其突破口我就选在了上课时的细节描写:韩麦尔先生穿上一件平时不穿的漂亮礼服,课堂后面坐着一群不是学生的镇上人。这是一种反常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小弗朗士对此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上的这最后一课的呢?这一细节的引爆,造成了浓郁的课堂气氛,把听者引入文章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从而很自然地领会到这最后一课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引起强烈的共鸣。
三是从关键词语突破
每一篇文章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词句,有人称为“文眼”,称它是打开文章之锁的钥匙。以它为切入口,就能窥见全文的主旨,带动对全文的理解。文眼有时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把握了文眼,有利于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感情。如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我要求学生紧扣文章的结尾一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这句点睛之笔的话入手,让学生分析课文,一个不幸者是谁?他的不幸体现在哪里?一个幸运的人又是谁?我为何说自己是幸运的?一连串的疑问,学生会立即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感情,教学目标迅速完成。有些文章,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紧扣文眼,文章的主题思想、重点内容就会容易理解。如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可从这句文眼入手,为何说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体现在哪些事情上?从这些事情上,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身上有哪些品种?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势如破竹。
四是从重点语段突破
抓住在全文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语段为突破口来组织教学,有利于探求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选材立意的技巧。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时,可从课文中的“笑”突破: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又在人们的笑声中收场,在笑声中表演他的悲剧。作者是怎样以“笑”写人的?学生可以从第九段突破:“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为什么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有的学生从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突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没人知道。为什么用上“大约”与“的确”这对矛盾词语?殊路同归,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了揭示孔乙己死的原因,都是为了揭示文章的主题。
总之,突破口,不一定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但必须是关键点,能抓住局部而带动全篇的关键点。寻找突破口要力避过大、过浅、过深。“大”而令人摸不着边际,“浅”而激不起思维的浪花,“深”而抑制思维的欲望。因文而异,因人施教,这才是原则之所在。
[关键词] 突破口兴趣细节突破关键词语突破重点语段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情境
讲析课文,只有找准课文的突破口,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登门入室,洞察文章的殿堂,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突破程式化的教学旧框框,为学生创造自学多练的条件,使他们的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课文的“突破口”,不一定是文章的重点,但必须是带动全篇的关键点,仿佛战场上的咽喉要冲。“突破口”要小,可以小到一词一句,一个细节一个道具,绝不可大而无当。当然,小不是无关宏旨的鸡毛蒜皮,而是要小到有利于揭示分析人物的形象,有利于剖析文章的结构,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旨。总之是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这样的突破口,才能寻找得准。
一篇文章,要找准突破口,因文而异,因人(接受者)而异。,但概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是从题目上突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简洁、醒目而传神,往往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显得尤其重要。从这一点看,准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也就成了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一个关键的突破口。某些文章,从题目上突破,单刀直入,学生就会很容易迅速地进入课文。比如: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中,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题目十分别致。我们可以围绕这个题目设计几个问题展开研讨,从而势如破竹地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一:变色龙原意是什么?文中又指什么?这里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问题二:文中称奥楚蔑洛夫是怎么变色的?为什么变色?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三个问题研讨下来,写作特色、情节、人物形象这些小说阅读的重点问题都能依次得以解决。这样就题突破,一石激起千层浪,撩拨起学生迫切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从细节突破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篇文章,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有出色的细节描写,读起来就生动有趣.就觉得真实可信;细节的描写,常常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命运遭际。譬如:鲁迅笔下的《故乡》,我们可以从闰土的那双手的变化上突破:本是一双红润圆实的手怎么变成松树皮般粗糙的手呢?这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接着,带领学生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剖析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节奏快而且效率高。又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在讲这一课时,我们是按部就班从头讲到尾呢,还是中间开花,找突破口呢?我选择了后者讲这篇文章。其突破口我就选在了上课时的细节描写:韩麦尔先生穿上一件平时不穿的漂亮礼服,课堂后面坐着一群不是学生的镇上人。这是一种反常情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小弗朗士对此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上的这最后一课的呢?这一细节的引爆,造成了浓郁的课堂气氛,把听者引入文章所营造的情境之中,从而很自然地领会到这最后一课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引起强烈的共鸣。
三是从关键词语突破
每一篇文章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词句,有人称为“文眼”,称它是打开文章之锁的钥匙。以它为切入口,就能窥见全文的主旨,带动对全文的理解。文眼有时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把握了文眼,有利于体会作者所流露的感情。如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我要求学生紧扣文章的结尾一段:“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这句点睛之笔的话入手,让学生分析课文,一个不幸者是谁?他的不幸体现在哪里?一个幸运的人又是谁?我为何说自己是幸运的?一连串的疑问,学生会立即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感情,教学目标迅速完成。有些文章,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紧扣文眼,文章的主题思想、重点内容就会容易理解。如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可从这句文眼入手,为何说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体现在哪些事情上?从这些事情上,你感受到了藤野先生身上有哪些品种?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势如破竹。
四是从重点语段突破
抓住在全文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语段为突破口来组织教学,有利于探求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选材立意的技巧。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时,可从课文中的“笑”突破: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出场,又在人们的笑声中收场,在笑声中表演他的悲剧。作者是怎样以“笑”写人的?学生可以从第九段突破:“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为什么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有的学生从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突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没人知道。为什么用上“大约”与“的确”这对矛盾词语?殊路同归,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了揭示孔乙己死的原因,都是为了揭示文章的主题。
总之,突破口,不一定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但必须是关键点,能抓住局部而带动全篇的关键点。寻找突破口要力避过大、过浅、过深。“大”而令人摸不着边际,“浅”而激不起思维的浪花,“深”而抑制思维的欲望。因文而异,因人施教,这才是原则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