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遇到了怎样的瓶颈?我以为,陈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我国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处理好“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与更好地发挥政府对市场的主导调控作用”之间的关系,则是我们今后能否突破这个瓶颈的一个关键。这个关键性的课题解决好了,不但可以成功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还会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稳定地持久发展。我还以为,现在我们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不仅不能在解决这个课题上发挥正面的作用,反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阻碍,仅仅对它进行局部的修修补补是无法让它担此重任的,重新建立一个能够全面精准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运转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或许会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点。下面展示的内容就是我多年来在这方面思考的一个大胆探索——建立一个能囊括全社会资金动向的“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
“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由来
33年前,我受列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表的思路启发写了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建立全面反映社会资金动态的指标体系》,文章耗时一年。论文递交上去后,竟被分配审阅的老师姜树荃副教授批为“看不懂”。后来改为由深谙西方经济学的杨曾武教授审阅才获得通过,但是,我的论文并没有获得我所期待的评价,这成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结。30多年来我一直企图把这个心结解开,那就是把当年无法全力以赴完成的这项“独立研究”有个善始善终的结果,寄望它的完成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承认,但是苦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而长期搁置。
2004年我终于有了一段足够充分的时间对它加以整改了,整改后,我命名之《社会财富动态分析——一个可以全面揭示社会文明与进步变化的指标体系》。文章完成后,我把它传给我很熟识的一位统计界权威人物,但是得到的回复再一次让我失望。从那时起又过了近十年,当初的那个夙愿在今天再一次化作了执着,驱使我又把它进行了一次更大的修改。过程中意外地让我窃喜的是:我突然发现,依照我的那个探索,很可能用我理想中的那个指标体系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某些疑难提供帮助,最起码也能够为解释当前社会中的一些复杂经济现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角度。
2004年的那一稿中,我给这个指标体系起了个名字:SMAS——Social Money Analysis System,它的结构是一本巨型的台账,需要人们用海量的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填充它的每一个表格,把全社会所有的资金现象都以数据的形式包罗在其中,然后它就能够向人们展示出全社会资金的动向、趋势、各个经济主体的资金构成和规模变化,——我真的认为,它可以成为一个用来鸟瞰整个社会经济的“太空预览”。
由于它几乎从根本上质疑乃至颠覆了迄今为止我们用来了解国家经济状况的基本统计手段,包括调控宏观经济的GDP体系和世界各国采用的两类核算体系:国民核算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在它的行进之路的前面屹立着那么巍峨的高山,能有容许它出世并存身的一片天地么?——不管它今后的命运如何,我还是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对它进一步的修改,让它再次接受命运的挑战和处置,因为我相信,以数字来描述社会经济这个庞然大物的方法和方式绝不止一种,我只是在执著地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何况先前的那几种已经被人们反复质疑和批评,如总产值、净产值指标的消失,GDP指标的“不绿色”和无法成为经济决策者得心应手的工具,这就更让我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有价值有意义。
我本应当开门见山地直接介绍这个指标体系,无奈要想让它易于被人理解,还需要再接着说一些絮语。
马克思抓住了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交换,从这里开始,他导演了以剩余价值为主角的一场宏大的悲剧——《资本论》,列昂惕夫则是抓住了苏联管理国民经济的核心——物质资源和社会产品的调配,也就是社会资金、自然资源的投入和社会产品的产出,做了一个巨大的“各个生产部门间联系和平衡表”,它把前人的一个数学算式(矩阵)成功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的物质调配。
在冷战时期,不少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怀疑:资本主义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被苏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所超越和取代?——因为依照西方人对经济模式的理解,是没有办法对全社会的经济体系进行调控的,社会经济也不应当被人为地操控,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企业家是不会听从政府的法令来安排生产的,顶多也只能像日本人在70年代所做的那样,用“投入产出法”对来年的经济规模和结构变化进行局部的和大略的预测。有条件用“投入产出法”的方法来掌控国民经济的,只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当时就做到了这一点。如果苏联能够运用“投入产出法”最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发展经济,苏联的经济国力超越美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那就意味着当初肯尼迪总统和赫鲁晓夫主席之间约定进行的“和平竞赛”那场赌博的胜负没有悬念了。苏联后来是因为片面强调发展军工经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最后引发了解体。回过头来在今天重新冷静分析一下,当时苏联缺乏现今已经很普及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环境,而且它能否充分发挥集中于那一点的经济优势,实现对美国的全面超越,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历史悬案,但历史就那样被规定性地定格了。——话题远了,就此打住。
而我上述那套有创意的想法有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考察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血液的资本是如何发生转化的,着眼点是所有经济活动中交易的那个瞬间,那笔资金是从何而来,流向哪里。二是把所有的经济部门按照它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而重新分类。还有因为以上两点派生出来的第三点,就是把我国现在的统计机构的工作支点延伸到网上,把政府网站和各大商业网站都聯接起来,在所有商业交易活动发生的同时,让统计机构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这三点就构成了我的那个指标体系的全部设计基础,展开如下。
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和设计原理
简单来说,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就是从资金的矢量本质出发,设计一个反映社会资金动态的平衡表。 资金的全部社会意义就是交易(或将来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这个属性),只有在交易发生的这一时刻资金才发生了作用力。单纯统计资金的数量是找错了观察点,经济意义不是很大,而考察资金的运动过程是最有经济意义的。描述和记录它的运动轨迹比点清它的数量更能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因而能让人们主动地把握经济的脉搏。以往的统计设计很像是地主老财在数元宝,相当于对已经“安静下来”的资金进行统计或抽查,最后报上来的一堆报表虽然能显示出社会财富都集中在什么地方,由哪个部门所有,是谁在负责管理,但无法让各级决策者从数据中读出资金的动态信息:每一笔资金来自何处?它有向哪个部门出走的“欲望”?
而我的这个创意——建立一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其最原始的出發点也极简单,要点之一是抓住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一个个交易行为所组成的这一独特的视角,来作为研究经济现象的发轫处。一改我国现行的统计工作注重静态资金的数量统计的习惯做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已经能够让人们做到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同时就完成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工作。
探索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抓住经济活动中每一滴作为经济系统“血液”的资本是如何发生转化的这一焦点,着眼点是所有经济活动中交易的那个瞬间,那笔资金是从何而来,流向哪里。把社会经济中的每一项的交易动态都掌握住,这正是我们做统计工作本质的宗旨。
但是如果指望现存的统计系统和工作机构做上述的改动,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实沿用的指标体系和工作程序不能满足那个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要求。原先的统计分类方式必须先被改造。要把所有的经济部门按照它对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而重新分类。
按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可以被分为下面三个“部门”:
其一,“居民”部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始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地——人,我用“居民”代之,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其二,经济活动的忙碌者——企业,这是个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从事着生产、运输和经济服务的工作,我用“市场”代之。
只有这样两个部门不足以有今天的社会发展,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政府部门”,它是保证社会经济能够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此处的“政府”不只是狭隘的政府概念,所有为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而存在的社会组织都在其中,如法院、军队、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各种福利机构或单位等等。除了以上三个确定的经济主体(部门)外,如果进入实质研究,还要有一个部门应当单列,那就是外部经济体,即这个社会以外的外国经济系统,此时先省略不提。
这三个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就演绎出了当今浩繁宏大、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世界,也可以从图1这个图示出发,经过对“居民”、“市场”和政府的细分,几乎可以无限度地扩充这个数据体系。例如,居民第一步可以细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两大分部门,城镇居民又可以细分为中小城市居民、大城市居民和特大型城市居民。也可以按照统计目的的不同把居民细分为工薪家庭居民、富人阶层居民、养老金领取者阶层等。
这是一个简图,大略地标示出三个一级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
图中的①,是从居民部门流向市场部门的资金流。它可以细分为两大类:消费基金;投资基金和储蓄。消费基金是指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费用,储蓄是居民把钱放在银行委托进行管理或按约借给银行使用取得利息收入的行为(存款)。投资基金是指居民投资办企业的用项,现今新产生的“理财”行为,理应被划入这一范畴。
图中的②是市场流向居民的资金流,它包含工资(给雇员)、红利(给投资者)和利息(给债权人)等。
图中的③是居民部门流向政府部门的资金流,它包含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杂税,
图中的④是政府部门流向居民部门的资金流,它包含了公务员薪金、社会救济金、其他福利资金等。
图中的⑤是市场流向政府部门的资金流,包括增值税等税金。
图中的⑥是政府流向市场部门的资金流,包括行业补贴和其他拨款。
从这个简单的图示出发,就能演绎出如表1的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核算账户体系的骨架。这个表格的主格和宾格都是上述三个部门。如果把这三个部门再往下进行细分,表格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丰富,演变成为表2。
政府部门的细分,应当取决于那个部门与市场的关系、与居民部门的关系。比如为市场秩序服务的经济法庭和为民事纠纷调解服务的法庭,就有不同的社会经济作用,它们虽然同属于法律范畴,却应当在政府这个一级部门中有不同的位置,分别属于不同的二级部门。再比如,“政府部门”里应当有从事基础普及教育单位的位置(小学、中学),而大学和专科教育、所有职业培训性质的学校都应当被安排在“市场部门”。这个细分法的理由和依据依然是由它们有不同的经济性质(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劳动者技能提升)决定的。这种根据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分类的方法不但可以取得对社会经济很有利的数据,还可以为市场化改革提供逻辑思路。
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对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分类(农业、矿业、商业、加工业、交通业、运输业、服务业),以获取不同意义的数据。也要区分所有制性质、地区差异、劳动对象差异、对资源依赖的程度进行专项统计。在“市场部门”中最复杂的一个部分是银行业,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政府的某些功能,要用很多的文字来讨论。
如果把这样细分后的三个部门的每一个局部当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填入指标体系,那么表格就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实际上在正式运作时,这个庞大的数据体系还要因为各个部门的多级细分变得更加繁复和庞大,但是,这里面的数据越丰富,也就越能精准地揭示出复杂的经济现象。
(未完待续)
“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由来
33年前,我受列昂惕夫创立的投入产出表的思路启发写了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建立全面反映社会资金动态的指标体系》,文章耗时一年。论文递交上去后,竟被分配审阅的老师姜树荃副教授批为“看不懂”。后来改为由深谙西方经济学的杨曾武教授审阅才获得通过,但是,我的论文并没有获得我所期待的评价,这成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结。30多年来我一直企图把这个心结解开,那就是把当年无法全力以赴完成的这项“独立研究”有个善始善终的结果,寄望它的完成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承认,但是苦于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而长期搁置。
2004年我终于有了一段足够充分的时间对它加以整改了,整改后,我命名之《社会财富动态分析——一个可以全面揭示社会文明与进步变化的指标体系》。文章完成后,我把它传给我很熟识的一位统计界权威人物,但是得到的回复再一次让我失望。从那时起又过了近十年,当初的那个夙愿在今天再一次化作了执着,驱使我又把它进行了一次更大的修改。过程中意外地让我窃喜的是:我突然发现,依照我的那个探索,很可能用我理想中的那个指标体系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某些疑难提供帮助,最起码也能够为解释当前社会中的一些复杂经济现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角度。
2004年的那一稿中,我给这个指标体系起了个名字:SMAS——Social Money Analysis System,它的结构是一本巨型的台账,需要人们用海量的社会经济信息数据填充它的每一个表格,把全社会所有的资金现象都以数据的形式包罗在其中,然后它就能够向人们展示出全社会资金的动向、趋势、各个经济主体的资金构成和规模变化,——我真的认为,它可以成为一个用来鸟瞰整个社会经济的“太空预览”。
由于它几乎从根本上质疑乃至颠覆了迄今为止我们用来了解国家经济状况的基本统计手段,包括调控宏观经济的GDP体系和世界各国采用的两类核算体系:国民核算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在它的行进之路的前面屹立着那么巍峨的高山,能有容许它出世并存身的一片天地么?——不管它今后的命运如何,我还是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对它进一步的修改,让它再次接受命运的挑战和处置,因为我相信,以数字来描述社会经济这个庞然大物的方法和方式绝不止一种,我只是在执著地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尝试一种新的方式,何况先前的那几种已经被人们反复质疑和批评,如总产值、净产值指标的消失,GDP指标的“不绿色”和无法成为经济决策者得心应手的工具,这就更让我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有价值有意义。
我本应当开门见山地直接介绍这个指标体系,无奈要想让它易于被人理解,还需要再接着说一些絮语。
马克思抓住了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交换,从这里开始,他导演了以剩余价值为主角的一场宏大的悲剧——《资本论》,列昂惕夫则是抓住了苏联管理国民经济的核心——物质资源和社会产品的调配,也就是社会资金、自然资源的投入和社会产品的产出,做了一个巨大的“各个生产部门间联系和平衡表”,它把前人的一个数学算式(矩阵)成功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的物质调配。
在冷战时期,不少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怀疑:资本主义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被苏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所超越和取代?——因为依照西方人对经济模式的理解,是没有办法对全社会的经济体系进行调控的,社会经济也不应当被人为地操控,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企业家是不会听从政府的法令来安排生产的,顶多也只能像日本人在70年代所做的那样,用“投入产出法”对来年的经济规模和结构变化进行局部的和大略的预测。有条件用“投入产出法”的方法来掌控国民经济的,只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当时就做到了这一点。如果苏联能够运用“投入产出法”最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发展经济,苏联的经济国力超越美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那就意味着当初肯尼迪总统和赫鲁晓夫主席之间约定进行的“和平竞赛”那场赌博的胜负没有悬念了。苏联后来是因为片面强调发展军工经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最后引发了解体。回过头来在今天重新冷静分析一下,当时苏联缺乏现今已经很普及的数据处理技术和网络环境,而且它能否充分发挥集中于那一点的经济优势,实现对美国的全面超越,也是一个无法回答的历史悬案,但历史就那样被规定性地定格了。——话题远了,就此打住。
而我上述那套有创意的想法有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考察经济活动中作为经济血液的资本是如何发生转化的,着眼点是所有经济活动中交易的那个瞬间,那笔资金是从何而来,流向哪里。二是把所有的经济部门按照它对经济活动的作用不同而重新分类。还有因为以上两点派生出来的第三点,就是把我国现在的统计机构的工作支点延伸到网上,把政府网站和各大商业网站都聯接起来,在所有商业交易活动发生的同时,让统计机构获得相应的统计数据。这三点就构成了我的那个指标体系的全部设计基础,展开如下。
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和设计原理
简单来说,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就是从资金的矢量本质出发,设计一个反映社会资金动态的平衡表。 资金的全部社会意义就是交易(或将来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这个属性),只有在交易发生的这一时刻资金才发生了作用力。单纯统计资金的数量是找错了观察点,经济意义不是很大,而考察资金的运动过程是最有经济意义的。描述和记录它的运动轨迹比点清它的数量更能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性质和规模,因而能让人们主动地把握经济的脉搏。以往的统计设计很像是地主老财在数元宝,相当于对已经“安静下来”的资金进行统计或抽查,最后报上来的一堆报表虽然能显示出社会财富都集中在什么地方,由哪个部门所有,是谁在负责管理,但无法让各级决策者从数据中读出资金的动态信息:每一笔资金来自何处?它有向哪个部门出走的“欲望”?
而我的这个创意——建立一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其最原始的出發点也极简单,要点之一是抓住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一个个交易行为所组成的这一独特的视角,来作为研究经济现象的发轫处。一改我国现行的统计工作注重静态资金的数量统计的习惯做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已经能够让人们做到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同时就完成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工作。
探索建立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抓住经济活动中每一滴作为经济系统“血液”的资本是如何发生转化的这一焦点,着眼点是所有经济活动中交易的那个瞬间,那笔资金是从何而来,流向哪里。把社会经济中的每一项的交易动态都掌握住,这正是我们做统计工作本质的宗旨。
但是如果指望现存的统计系统和工作机构做上述的改动,是不现实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实沿用的指标体系和工作程序不能满足那个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的要求。原先的统计分类方式必须先被改造。要把所有的经济部门按照它对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而重新分类。
按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可以被分为下面三个“部门”:
其一,“居民”部门。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原始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地——人,我用“居民”代之,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其二,经济活动的忙碌者——企业,这是个越来越大的社会群体,从事着生产、运输和经济服务的工作,我用“市场”代之。
只有这样两个部门不足以有今天的社会发展,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政府部门”,它是保证社会经济能够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此处的“政府”不只是狭隘的政府概念,所有为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而存在的社会组织都在其中,如法院、军队、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各种福利机构或单位等等。除了以上三个确定的经济主体(部门)外,如果进入实质研究,还要有一个部门应当单列,那就是外部经济体,即这个社会以外的外国经济系统,此时先省略不提。
这三个经济主体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就演绎出了当今浩繁宏大、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世界,也可以从图1这个图示出发,经过对“居民”、“市场”和政府的细分,几乎可以无限度地扩充这个数据体系。例如,居民第一步可以细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民两大分部门,城镇居民又可以细分为中小城市居民、大城市居民和特大型城市居民。也可以按照统计目的的不同把居民细分为工薪家庭居民、富人阶层居民、养老金领取者阶层等。
这是一个简图,大略地标示出三个一级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
图中的①,是从居民部门流向市场部门的资金流。它可以细分为两大类:消费基金;投资基金和储蓄。消费基金是指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费用,储蓄是居民把钱放在银行委托进行管理或按约借给银行使用取得利息收入的行为(存款)。投资基金是指居民投资办企业的用项,现今新产生的“理财”行为,理应被划入这一范畴。
图中的②是市场流向居民的资金流,它包含工资(给雇员)、红利(给投资者)和利息(给债权人)等。
图中的③是居民部门流向政府部门的资金流,它包含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杂税,
图中的④是政府部门流向居民部门的资金流,它包含了公务员薪金、社会救济金、其他福利资金等。
图中的⑤是市场流向政府部门的资金流,包括增值税等税金。
图中的⑥是政府流向市场部门的资金流,包括行业补贴和其他拨款。
从这个简单的图示出发,就能演绎出如表1的全覆盖账户指标体系核算账户体系的骨架。这个表格的主格和宾格都是上述三个部门。如果把这三个部门再往下进行细分,表格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丰富,演变成为表2。
政府部门的细分,应当取决于那个部门与市场的关系、与居民部门的关系。比如为市场秩序服务的经济法庭和为民事纠纷调解服务的法庭,就有不同的社会经济作用,它们虽然同属于法律范畴,却应当在政府这个一级部门中有不同的位置,分别属于不同的二级部门。再比如,“政府部门”里应当有从事基础普及教育单位的位置(小学、中学),而大学和专科教育、所有职业培训性质的学校都应当被安排在“市场部门”。这个细分法的理由和依据依然是由它们有不同的经济性质(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劳动者技能提升)决定的。这种根据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分类的方法不但可以取得对社会经济很有利的数据,还可以为市场化改革提供逻辑思路。
社会经济走向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对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分类(农业、矿业、商业、加工业、交通业、运输业、服务业),以获取不同意义的数据。也要区分所有制性质、地区差异、劳动对象差异、对资源依赖的程度进行专项统计。在“市场部门”中最复杂的一个部分是银行业,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政府的某些功能,要用很多的文字来讨论。
如果把这样细分后的三个部门的每一个局部当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填入指标体系,那么表格就已经变得很复杂了。实际上在正式运作时,这个庞大的数据体系还要因为各个部门的多级细分变得更加繁复和庞大,但是,这里面的数据越丰富,也就越能精准地揭示出复杂的经济现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