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拣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两岁的小卡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兑好,把衣服脱掉,卡瑞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把水擦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都是由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关怀的也是无微不至,这可以从他们为孩子设计的各种精巧的玩具中体现出来,但是他们绝不代替孩子做他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通常美国孩子大约一岁半就可以自己吃饭,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一个大餐巾,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少了就说明孩子不饿,大人不用再管,不像中国父母哄着、追着孩子喂饭。
在中国,许多父母则对孩子过分的保护、过分的干涉。在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父母等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大学,也有很多父母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们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你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与伙伴的交往上。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中国孩子缺乏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所“想像幼儿园”,教室被布置成农舍,在手工室、缝纫室、烹饪室里,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他们想做的东西。奥地利人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是发展想像力的最好途径。
曾经在“想像幼儿园”上学,后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美国成为一家超级大公司总经理的匹特·尼兹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能在幼儿园里编制过袜子或自制过玩具,那么长大后也有充分的自信来设计宇宙飞船。
深圳一名5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造了~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加快学习的速度和加快学习量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现象,中国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早、学得多、学得快。目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其实只是“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教育”,以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仅获得昙花一现的辉煌。在中国的早期教育中,孩子有没有想像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否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像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像力。
在日本,家长自小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里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出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在中国,刚一出生就被奉为“小皇帝”或“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只要成绩好,爸爸妈妈什么都满足你。”偶然洗个碗,还可以挣到零花钱。都上高中了,周末回家书包里装的都是自己的脏衣服,甚至还出现过“大学生第一天报到不会铺床坐了一夜”的“经典”故事。高中之前打工的很少,大学里打工被认为是有失面子的事情,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比较来看,国外家庭很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中国家庭则片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而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掌握未来的筹码。这足以引起中国家长的反思,试着从日常小事做起,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才是真正爱他们的表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有创造力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存在创造力的差异。首先,美国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少于中国的孩子,中国孩子往往视学校为生活的中心,而很多美国孩子不会把学校看成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总的来说,美国孩子暴露在扼杀创造力的机器——学校面前的时间较少。
其次,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标准要求压制了创造力的发展。中国的老师经常表扬那些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的孩子。在孩子进入小学的头几个月里,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在集体中相处的技巧和技能。另外,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多于美国的教师。
再次,美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功的定义更宽泛一些,特别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学业期望值都比较低,因而经常受到教育改革家们的指责和批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母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中国的家长。
最后,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而这种方式只能进一步缩小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一致的教学进度、一样的教学顺序、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这样留给学生们的发展个性兴趣空间,以及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机会都很小。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们的创作潜能。
美国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概念定义得很宽泛,而且很少强调那些外部指标,允许学生可以“感觉很好”,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超过学科学习方面,也鼓励他们去做。这些鼓励,能够使弦子们继续保持他们自己的兴趣,并且因此也保留了一些学习的内在动机,而这些内在动机对创作力来说特别重要。相反,中国的家长和教育体制强调外部指标,并且外界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导致学生缺乏自信或动机表面化,这些对创造力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当然,创造力不是一切,科学创新还必须以牢固的知识为基础。并不是那种让孩子们为所欲为的教育体系就是成功的,而恰恰相反,系统、深入、严格的学习训练对于每一个想要在生活中成功的入都是必需的。但是这种学习一定不要禁钢在有限的学科学习中,学校不要只重视在某些学科表现突出的天才学生,还要考虑到多数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因为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创造潜能和才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
一位中国学者曾去美国访问,深切感受到美国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一天,他的邻居过来兴奋地告诉他,她两岁的儿子卡瑞会用剪刀了,还会拣胶水了。这位学者过去一看,发现床单被剪了好几个洞,胶水也被抹得到处都是,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心疼,也没有因此责怪孩子,而是称赞孩子敢于独立尝试的勇气,然后再告诉孩子怎样合理地使用剪刀和胶水。两岁的小卡瑞已经会自己洗澡了,母亲帮他把热水兑好,把衣服脱掉,卡瑞自己爬到澡盆里,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往身上抹肥皂,问他用不用帮忙,他认真地摇了摇头,说“不用”。抹完肥皂,又用毛巾擦,最后把水擦干净,爬出了澡盆。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熟练而迅速地洗完澡,都是由于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虽然孩子现在还弱小,但是总归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地在社会上闯荡、生活,所以独立性这种将来的立身之本需要从小培养。美国父母对孩子关怀的也是无微不至,这可以从他们为孩子设计的各种精巧的玩具中体现出来,但是他们绝不代替孩子做他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通常美国孩子大约一岁半就可以自己吃饭,一把专用的高背靠椅,一个大餐巾,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少了就说明孩子不饿,大人不用再管,不像中国父母哄着、追着孩子喂饭。
在中国,许多父母则对孩子过分的保护、过分的干涉。在中小学校的校门口总可以看到一群群父母等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即使到了大学,也有很多父母不惜路途遥远来学校送孩子。这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会不知所措,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向父母求援或是自叹自怜。
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发现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们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你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
不同的问话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与伙伴的交往上。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中国孩子缺乏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所“想像幼儿园”,教室被布置成农舍,在手工室、缝纫室、烹饪室里,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他们想做的东西。奥地利人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是发展想像力的最好途径。
曾经在“想像幼儿园”上学,后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美国成为一家超级大公司总经理的匹特·尼兹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如果你能在幼儿园里编制过袜子或自制过玩具,那么长大后也有充分的自信来设计宇宙飞船。
深圳一名5岁女童在其父母的训练下,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现已能准确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的3020位,创造了~项新的吉尼斯纪录。
加快学习的速度和加快学习量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现象,中国的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早、学得多、学得快。目前我国的超常教育其实只是“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教育”,以牺牲孩子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仅获得昙花一现的辉煌。在中国的早期教育中,孩子有没有想像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否比同龄人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应该在孩子最有想像力的时候发展他们的想像力。
在日本,家长自小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里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出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在中国,刚一出生就被奉为“小皇帝”或“小公主”,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是:“只要成绩好,爸爸妈妈什么都满足你。”偶然洗个碗,还可以挣到零花钱。都上高中了,周末回家书包里装的都是自己的脏衣服,甚至还出现过“大学生第一天报到不会铺床坐了一夜”的“经典”故事。高中之前打工的很少,大学里打工被认为是有失面子的事情,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从中西方家庭教育的比较来看,国外家庭很注意孩子习惯的养成和自立能力的培养,中国家庭则片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一俊遮百丑”。而对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能力的社会,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掌握未来的筹码。这足以引起中国家长的反思,试着从日常小事做起,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才是真正爱他们的表现。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有创造力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存在创造力的差异。首先,美国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少于中国的孩子,中国孩子往往视学校为生活的中心,而很多美国孩子不会把学校看成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总的来说,美国孩子暴露在扼杀创造力的机器——学校面前的时间较少。
其次,严格的纪律和统一的标准要求压制了创造力的发展。中国的老师经常表扬那些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的孩子。在孩子进入小学的头几个月里,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们在集体中相处的技巧和技能。另外,中国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多于美国的教师。
再次,美国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功的定义更宽泛一些,特别强调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能力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和学业期望值都比较低,因而经常受到教育改革家们的指责和批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的母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中国的家长。
最后,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特点,而这种方式只能进一步缩小个性差异,对所有的学生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一致的教学进度、一样的教学顺序、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这样留给学生们的发展个性兴趣空间,以及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机会都很小。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孩子们的创作潜能。
美国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概念定义得很宽泛,而且很少强调那些外部指标,允许学生可以“感觉很好”,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力气超过学科学习方面,也鼓励他们去做。这些鼓励,能够使弦子们继续保持他们自己的兴趣,并且因此也保留了一些学习的内在动机,而这些内在动机对创作力来说特别重要。相反,中国的家长和教育体制强调外部指标,并且外界对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导致学生缺乏自信或动机表面化,这些对创造力的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当然,创造力不是一切,科学创新还必须以牢固的知识为基础。并不是那种让孩子们为所欲为的教育体系就是成功的,而恰恰相反,系统、深入、严格的学习训练对于每一个想要在生活中成功的入都是必需的。但是这种学习一定不要禁钢在有限的学科学习中,学校不要只重视在某些学科表现突出的天才学生,还要考虑到多数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因为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创造潜能和才能,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