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北京城管队长扣押小贩三轮车被刺死,到郑州城管带刀执法,再到鹤壁城管与摊贩互跪,城管与摊贩的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政策的下达,从大局层面上缓和了城管与摊贩的对立关系,而总理的两度点赞,更是使得发展地摊经济的东风吹遍全国。本文主要通过对已有数据和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重点研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地政府开放包容的帮扶政策对于发展地摊经济的积极作用,为未来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方式提供可借鉴意义。我们不可否认,在这次的疫情中,适当的“松绑”政策使得地摊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在后疫情时期的恢复。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管理与地摊经济的“共存”模式。地摊经济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弊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当疫情结束后,地摊经济是否会再次被限制?文章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与论述。
创业和就业的开放平台
2020年1月到2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从原来5.30%突增到6.20%,当时恰逢企业停工,酒店、KTV等大型公共娛乐场所停止营业,很多人在这期间直接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导致民众开始寻求非正规就业途径获取收入。2020年3月之后,失业率已逐步稳定在5.95%左右,与此同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人数也是逐月增加,均在30万人以上。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陆续开工,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地区开放临时摆摊点,方便居民的同时,也为闲居在家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创业平台。
商场和超市的有益补充
在2020年南都民调中心的社会调查中,3094位受访者里有50.0%的人表示愿意在地摊消费,有60.7%的人认为“摊贩经济能满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要”,有50.0%的人认为地摊消费“价格便宜,品类多,更加划算”。
地摊经济“小灵快”的特点,使其运营成本大大低于超市和商场,且摊贩聚集点通常在居民区附近,价格和位置的优势让地摊经济成为了商场和超市的有益补充。疫情背景下,临时外摆摊点的设立避免了民众大量涌入超市、商场购物的情况,减少了居民出行,对于疫情的防控也有着积极作用。
人文和传统的交流地
提到夜市,人们一定会想到成都。在这次疫情当中,成都也是率先出台扶持政策,主要扶持美食街、百货集市、夜间旅游区和特色夜间活动。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前,成都的夜市不仅吸引本地人,许多旅客也是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在这里,历经铅华保留下来的传统工艺和小吃与新时代的产物都能发光发亮。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让城市在发展中历久弥新,透露出人文关怀的味道。
安全质量无保障
对于摊贩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少部分的居民还是较为担心的。在商场、超市消费,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消费者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所保障。并且商品是明码标价,不用担心缺斤少两。正规餐店里的环境更卫生,特别是现在许多餐饮店内都采用厨房公开的营销模式,来增强自己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摊贩均是无良商家。但是考虑到地摊经济的产生原因及其运营特点,摊贩没有合法的经营执照,低成本、低门槛使摊贩中更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现象。尽管摊贩之中也不乏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生意人,但人们依然会先入为主地担忧地摊消费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增添社会压力
纪录片《城市梦》当中,地摊主王天成在和城管协商的过程中,提出如果城管局可以为自己和老伴儿争取到低保,他们便同意收摊。但王天成一家是流动人口,如果想要申请社会保险,必须在当地缴税满十五年。这其中涉及到了税收的问题,在国家征税系统中,摊贩并不是就业人员,因此无法向其征税。以王天成一家为例,对于武汉来说,他们是外来人口,年轻时无法加入到社会保障系统中,与此同时也不曾向当地政府缴税,年老时便不能享受到当地的福利待遇,必须回到户籍地办理低保;对于家乡而言,他们在年轻时出去闯荡,也不曾交过保险及税款,年老还乡,接受当地政府的福利待遇,这必然会增加社会压力。
“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的创新营销方式
“地摊经济”要实现自我升级需要与互联网结合,吸引地摊老板入驻平台,吸引消费者访问平台。这既解决了民众对于摊贩安全质量不放心的问题,同时也展示自己的个性,吸引大量客源。传统经营模式的摊贩多集中于居民区附近,不愿意到政府规划的疏导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考虑到划分的区域较为偏远,只有少量客源。而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的创新经营模式,摊贩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受区域思维的限制,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管理的压力,有助于形成特色街区,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数字化经营+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合作关系
疫情期间,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地摊经济有帮扶政策之外,我国互联网大厂和电商平台等也相继推出帮扶计划,从资金、运营等方面为地摊经营者提供支持。2020年5月29日,阿里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为地摊经营者提供进货和资金支持。以淘宝为例,平台发布的“星星之火”计划,组织超过500亿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至少10万元的无息赊购。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摊贩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提前备货,运用数字化工具重构“人货场”的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与此同时,针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方式也要不断进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简化地摊申请流程、智能化申请摊位和智能化后台管理。这里所说的智能化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摊贩所占面积、营业时间长短以及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否能够采用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监测摊贩的经营行为,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扶持与管理地摊经济。
总结经验
新冠疫情背景下,城管与摊贩达成了和解,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带头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称其“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通过临时的政策承认地摊经济的在疫情期间的“合法身份”。其次,政府为摊贩规划了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放任市场自我调节。这也体现出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当选择不以打压为手段去解决地摊经济问题后,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合作沟通,协调处理摊贩在选址、经营以及后续的安全保障和卫生等等问题。
回归现实
目前,地摊经济对于后疫情时代刺激城市经济恢复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大部分扶持政策中提到的外摆摊点都是“临时”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当疫情结束后,地摊经济又会受到限制呢?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经此一事,国家和政府对于地摊经济不会采用“一禁了之”的管理方式。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事实上,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最现代化,也没有消灭城市街头的摊贩和流浪者”。但就未来的地摊经济政策走向而言,还是要结合城市本身的定位。以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城市为例,当地政府必然要对摊贩的数量、营业时间和区域严格控制,这是由当地的人口密集度、地价物价及城市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从设立临时外摆摊点可以看出,政府部门也有试验的态度,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疏导是可以使城市管理者与摊贩合作共存的。因此,与其说地摊经济会被限制,不如说地摊经济会被更加有效地规划。疫情后期,部分兼职摊贩会回到原来的岗位,而经营不善者,也会被市场淘汰,剩下的摊主只有与城市管理者通力合作,以正规化、文明化、卫生化为目标,才能实现地摊经济的持续发展。
新冠疫情背景下,地攤经济作为刺激城市经济复苏的“王牌”,站上了风口,火爆一时。关于地摊经济的后续治理与发展,既是对城市管理者现代化治理水平的考验,也是对摊贩能否适应市场生存法则的考验。只有双方达成合作,政府科学地规范和引导,摊贩提升自身素质,地摊经济才能长远发展。
(南京审计大学)
参考文献:
[1]《明确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行为列为考核内容!》.中国文明网.2020年5月30日.
[2]《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地摊经济火了:总理亲自点赞!湖北的夜市又热闹起来了》.中国政府网.2020年6月3日.
[3]《成都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成都日报》.2020年3月16日.
[4]焦澳,谭玲丽,张俊杰,袁舟,徐敬(2021).《地摊经济与网红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市场(08),57-58页.
[5]张胜玉,冒王磊(2020)。《“身份”与“空间”能否延续?——后疫情时代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6),25-29 页.
[6]许浩(2007).《大城市容得下“地摊经济”吗?》.中国经济周刊(12),26-29 页.
地摊经济发展优势
创业和就业的开放平台
2020年1月到2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从原来5.30%突增到6.20%,当时恰逢企业停工,酒店、KTV等大型公共娛乐场所停止营业,很多人在这期间直接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导致民众开始寻求非正规就业途径获取收入。2020年3月之后,失业率已逐步稳定在5.95%左右,与此同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人数也是逐月增加,均在30万人以上。一方面,是由于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陆续开工,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地区开放临时摆摊点,方便居民的同时,也为闲居在家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创业平台。
商场和超市的有益补充
在2020年南都民调中心的社会调查中,3094位受访者里有50.0%的人表示愿意在地摊消费,有60.7%的人认为“摊贩经济能满足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要”,有50.0%的人认为地摊消费“价格便宜,品类多,更加划算”。
地摊经济“小灵快”的特点,使其运营成本大大低于超市和商场,且摊贩聚集点通常在居民区附近,价格和位置的优势让地摊经济成为了商场和超市的有益补充。疫情背景下,临时外摆摊点的设立避免了民众大量涌入超市、商场购物的情况,减少了居民出行,对于疫情的防控也有着积极作用。
人文和传统的交流地
提到夜市,人们一定会想到成都。在这次疫情当中,成都也是率先出台扶持政策,主要扶持美食街、百货集市、夜间旅游区和特色夜间活动。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前,成都的夜市不仅吸引本地人,许多旅客也是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在这里,历经铅华保留下来的传统工艺和小吃与新时代的产物都能发光发亮。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让城市在发展中历久弥新,透露出人文关怀的味道。
地摊经济存在弊端
安全质量无保障
对于摊贩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少部分的居民还是较为担心的。在商场、超市消费,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消费者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所保障。并且商品是明码标价,不用担心缺斤少两。正规餐店里的环境更卫生,特别是现在许多餐饮店内都采用厨房公开的营销模式,来增强自己食品安全的可信度。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摊贩均是无良商家。但是考虑到地摊经济的产生原因及其运营特点,摊贩没有合法的经营执照,低成本、低门槛使摊贩中更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现象。尽管摊贩之中也不乏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生意人,但人们依然会先入为主地担忧地摊消费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增添社会压力
纪录片《城市梦》当中,地摊主王天成在和城管协商的过程中,提出如果城管局可以为自己和老伴儿争取到低保,他们便同意收摊。但王天成一家是流动人口,如果想要申请社会保险,必须在当地缴税满十五年。这其中涉及到了税收的问题,在国家征税系统中,摊贩并不是就业人员,因此无法向其征税。以王天成一家为例,对于武汉来说,他们是外来人口,年轻时无法加入到社会保障系统中,与此同时也不曾向当地政府缴税,年老时便不能享受到当地的福利待遇,必须回到户籍地办理低保;对于家乡而言,他们在年轻时出去闯荡,也不曾交过保险及税款,年老还乡,接受当地政府的福利待遇,这必然会增加社会压力。
未来发展趋势
“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的创新营销方式
“地摊经济”要实现自我升级需要与互联网结合,吸引地摊老板入驻平台,吸引消费者访问平台。这既解决了民众对于摊贩安全质量不放心的问题,同时也展示自己的个性,吸引大量客源。传统经营模式的摊贩多集中于居民区附近,不愿意到政府规划的疏导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考虑到划分的区域较为偏远,只有少量客源。而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的创新经营模式,摊贩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受区域思维的限制,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管理的压力,有助于形成特色街区,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数字化经营+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合作关系
疫情期间,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地摊经济有帮扶政策之外,我国互联网大厂和电商平台等也相继推出帮扶计划,从资金、运营等方面为地摊经营者提供支持。2020年5月29日,阿里发布“地摊经济帮扶计划”,为地摊经营者提供进货和资金支持。以淘宝为例,平台发布的“星星之火”计划,组织超过500亿货源,为每个小店提供至少10万元的无息赊购。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早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摊贩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提前备货,运用数字化工具重构“人货场”的新零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与此同时,针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方式也要不断进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简化地摊申请流程、智能化申请摊位和智能化后台管理。这里所说的智能化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摊贩所占面积、营业时间长短以及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否能够采用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监测摊贩的经营行为,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扶持与管理地摊经济。
对未来地摊经济政策的思考
总结经验
新冠疫情背景下,城管与摊贩达成了和解,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带头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称其“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通过临时的政策承认地摊经济的在疫情期间的“合法身份”。其次,政府为摊贩规划了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放任市场自我调节。这也体现出政府管理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当选择不以打压为手段去解决地摊经济问题后,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加强合作沟通,协调处理摊贩在选址、经营以及后续的安全保障和卫生等等问题。
回归现实
目前,地摊经济对于后疫情时代刺激城市经济恢复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大部分扶持政策中提到的外摆摊点都是“临时”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当疫情结束后,地摊经济又会受到限制呢?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经此一事,国家和政府对于地摊经济不会采用“一禁了之”的管理方式。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杨雄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事实上,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最现代化,也没有消灭城市街头的摊贩和流浪者”。但就未来的地摊经济政策走向而言,还是要结合城市本身的定位。以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城市为例,当地政府必然要对摊贩的数量、营业时间和区域严格控制,这是由当地的人口密集度、地价物价及城市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从设立临时外摆摊点可以看出,政府部门也有试验的态度,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疏导是可以使城市管理者与摊贩合作共存的。因此,与其说地摊经济会被限制,不如说地摊经济会被更加有效地规划。疫情后期,部分兼职摊贩会回到原来的岗位,而经营不善者,也会被市场淘汰,剩下的摊主只有与城市管理者通力合作,以正规化、文明化、卫生化为目标,才能实现地摊经济的持续发展。
结 语
新冠疫情背景下,地攤经济作为刺激城市经济复苏的“王牌”,站上了风口,火爆一时。关于地摊经济的后续治理与发展,既是对城市管理者现代化治理水平的考验,也是对摊贩能否适应市场生存法则的考验。只有双方达成合作,政府科学地规范和引导,摊贩提升自身素质,地摊经济才能长远发展。
(南京审计大学)
参考文献:
[1]《明确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行为列为考核内容!》.中国文明网.2020年5月30日.
[2]《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地摊经济火了:总理亲自点赞!湖北的夜市又热闹起来了》.中国政府网.2020年6月3日.
[3]《成都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成都日报》.2020年3月16日.
[4]焦澳,谭玲丽,张俊杰,袁舟,徐敬(2021).《地摊经济与网红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市场(08),57-58页.
[5]张胜玉,冒王磊(2020)。《“身份”与“空间”能否延续?——后疫情时代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思考》.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6),25-29 页.
[6]许浩(2007).《大城市容得下“地摊经济”吗?》.中国经济周刊(12),26-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