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贫困生规模日益增多。2007年7月以来,我国建立新的资助工作体系,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新资助体系的实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了生活困难,但也给贫困生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带来干扰和困惑,出现社会意识淡薄、自卑自闭等人格问题,如何使贫困大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获得自我认同、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解读新资助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成本也逐步提高,导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保证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完不成学业,已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大资助力度,建立起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
新资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提高国家奖学金标准和受助比例。用于奖励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受奖励学生的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0.3%;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分为3000、2000、1000元三个等次;(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政策;(四)从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五)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六)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国家新资助体系资助形式多样,但是助学金在资助体系占有相当大比重,尤其对师范、农林类学校而言,资助比例达到将近50%,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也给很多贫困生带来一定困惑。
二、新资助体系实施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人格缺陷及原因分析
人格是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因个人特制而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风格。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关联都有重要作用。特别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完善小我,改造大我,不断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我,进而造福社会。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生,属于“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1]。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其心理承受力也相对脆弱。新资助政策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都有了大幅增加,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名额和资助幅度比较大的助学金评定和资助过程中,这一群体曝之于公众焦点之下,要接受堂皇的评议和公众公开的评价,脆弱的心灵往往更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产生人格缺陷,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出现心理困惑。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进入城市后,他们对自己天然的不足感到“羞怯”,因家庭贫困而害怕被别人轻视,往往有着正常人难以体会的自尊要求,对他人的言行特别敏感,很难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出现的各种难关,缺乏自信,抑郁孤僻,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特别当助学金评定受益人数增多,需要经过公开的申请、班级评定等程序才可以取得相应资助时,触及其自尊,加剧了部分学生心理困惑,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以致成为心理负担,影响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
(二)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意识匮乏,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缺失。接受资助的学生只享受资助不履行义务,完成学业不回报社会的现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非常普遍。这种社会责任感淡薄表现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部分学生以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新资助体系通过“以“减(免)、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特别是助学金对贫困生无偿直接发放,国家发放资助时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应尽哪些义务,但是当国家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后,应该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由于前资助政策没有强制规定,当前高校感恩教育不是很到位,造成部分贫困生不仅不感恩而且出现助学贷款违约等恶性失信行为。
(三)自我价值迷失,产生消极被动懒惰意识。现行资助体系的层次性和协调性不强,高校执行这些政策时容易出现重复资助的情况,比如说没有明确规定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申请勤工助学、奖学金和助学金,即使有校规定了奖助年度资助金额,但也没有把国家助学贷款列入其中,使很多学生有机可乘,重复申请各项资助。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各大高校的贫困生基本都能够得到来自国家的资助,导致贫困生一味寄希望于学校补助,不懂得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生活问题,缺乏竞争意识,养成了等、靠、要的不良思想。特别在每年的助学金评定中,因受益面广,部分家庭不是很困难得学生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不惜伪造材料,夸大家庭困难,干扰评定,对学生自身人格也是极大冲击。
三、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途径思考
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应该是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抓住的重点。资助效益的最大化是在帮助贫困学生走出经济困窘的同时实现心灵的蜕变和自我超越,即助物质之困也助精神之困,帮助贫困学生建立起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才是资助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资助政策宣传,积极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思想。从学校资助中心到辅导员、班主任,应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制作展板等形式加强对资助体系相关文件精神的宣传,让学生深刻领会建立新的学生资助体系的目的、原则和深刻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资助政策是国家对学生的帮助和关心,引导学生理解非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引导树立起诚信接受资助和受助后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同时,可通过开展征文活动、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等方式来对大学生诚信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各高校应鼓励贫困生多参与公益活动,学会感恩,从行动上回馈社会。
(二)实施“以工代补”制度,增强贫困生自信自强意识。一项调查表明,80.42%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是更希望接受外界帮助的方式”[2]。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因经济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自卑、敏感但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不愿意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贫困,甚至不愿意接受无偿的“施舍”。如果新模式下助学金对高校贫困生的救助看作是输血行为的话,那么学生更希望通过国家有限的资助资金实现“造血”效果,即通过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实现对贫困生的救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按劳取酬的价值观和自立自强的能力,有利于贫困生建立自信心,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三)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消解学生懒惰心理,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措施大多属于无偿资助,无需承担偿还义务,容易使受助大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懒汉思想,甚至学生为了利益迷失自己,不惜牺牲道德底线要求,夸大家庭困难,消极被动。“以奖代补”主张增加奖学金在学生资助体系中的比重和收益面,用奖励代理以贫困为惟一标杆的助学金。传统意义的奖学金是用来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经济贫困与否不能成为评奖的条件。因此,建议细化奖学金的种类,针对贫困生设置专门的奖学金,强化其资助功能。如设立优秀贫困生奖学金,以贫困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为资助对象;设立贫困生进步奖,以学习进步程度而不是成绩的总排名作为评定标准;另外,还可以设立贫困生单项奖、贫困生优秀干部奖等。这样靠自身努力而不是仅仅贫困争取到的奖励“援助”,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思想,奋斗意志,同时也帮助贫困生摆脱被“给与”的阴影,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成.社会弱者论[M].深圳:时事出版社,2000.
[2]杨俊涛,贾俊民,李蓓.河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4).
关键词:新资助体系;贫困大学生;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解读新资助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成本也逐步提高,导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保证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完不成学业,已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大资助力度,建立起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
新资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提高国家奖学金标准和受助比例。用于奖励本专科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受奖励学生的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0.3%;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分为3000、2000、1000元三个等次;(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政策;(四)从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招收的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五)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六)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国家新资助体系资助形式多样,但是助学金在资助体系占有相当大比重,尤其对师范、农林类学校而言,资助比例达到将近50%,对学生的人格、价值观产生很大影响,也给很多贫困生带来一定困惑。
二、新资助体系实施过程中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人格缺陷及原因分析
人格是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因个人特制而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思想倾向和行为风格。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关联都有重要作用。特别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健全人格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完善小我,改造大我,不断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我,进而造福社会。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生,属于“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1]。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其心理承受力也相对脆弱。新资助政策加大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使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都有了大幅增加,但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名额和资助幅度比较大的助学金评定和资助过程中,这一群体曝之于公众焦点之下,要接受堂皇的评议和公众公开的评价,脆弱的心灵往往更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产生人格缺陷,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一)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出现心理困惑。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进入城市后,他们对自己天然的不足感到“羞怯”,因家庭贫困而害怕被别人轻视,往往有着正常人难以体会的自尊要求,对他人的言行特别敏感,很难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出现的各种难关,缺乏自信,抑郁孤僻,产生自卑焦虑心理。特别当助学金评定受益人数增多,需要经过公开的申请、班级评定等程序才可以取得相应资助时,触及其自尊,加剧了部分学生心理困惑,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以致成为心理负担,影响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
(二)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意识匮乏,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缺失。接受资助的学生只享受资助不履行义务,完成学业不回报社会的现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非常普遍。这种社会责任感淡薄表现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部分学生以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新资助体系通过“以“减(免)、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特别是助学金对贫困生无偿直接发放,国家发放资助时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应尽哪些义务,但是当国家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后,应该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由于前资助政策没有强制规定,当前高校感恩教育不是很到位,造成部分贫困生不仅不感恩而且出现助学贷款违约等恶性失信行为。
(三)自我价值迷失,产生消极被动懒惰意识。现行资助体系的层次性和协调性不强,高校执行这些政策时容易出现重复资助的情况,比如说没有明确规定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不能申请勤工助学、奖学金和助学金,即使有校规定了奖助年度资助金额,但也没有把国家助学贷款列入其中,使很多学生有机可乘,重复申请各项资助。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各大高校的贫困生基本都能够得到来自国家的资助,导致贫困生一味寄希望于学校补助,不懂得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生活问题,缺乏竞争意识,养成了等、靠、要的不良思想。特别在每年的助学金评定中,因受益面广,部分家庭不是很困难得学生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不惜伪造材料,夸大家庭困难,干扰评定,对学生自身人格也是极大冲击。
三、新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途径思考
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不发达的阶段,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应该是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抓住的重点。资助效益的最大化是在帮助贫困学生走出经济困窘的同时实现心灵的蜕变和自我超越,即助物质之困也助精神之困,帮助贫困学生建立起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发展,才是资助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资助政策宣传,积极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思想。从学校资助中心到辅导员、班主任,应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制作展板等形式加强对资助体系相关文件精神的宣传,让学生深刻领会建立新的学生资助体系的目的、原则和深刻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资助政策是国家对学生的帮助和关心,引导学生理解非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引导树立起诚信接受资助和受助后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同时,可通过开展征文活动、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等方式来对大学生诚信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各高校应鼓励贫困生多参与公益活动,学会感恩,从行动上回馈社会。
(二)实施“以工代补”制度,增强贫困生自信自强意识。一项调查表明,80.42%学生认为“勤工助学是更希望接受外界帮助的方式”[2]。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因经济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自卑、敏感但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不愿意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贫困,甚至不愿意接受无偿的“施舍”。如果新模式下助学金对高校贫困生的救助看作是输血行为的话,那么学生更希望通过国家有限的资助资金实现“造血”效果,即通过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实现对贫困生的救助。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按劳取酬的价值观和自立自强的能力,有利于贫困生建立自信心,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三)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消解学生懒惰心理,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措施大多属于无偿资助,无需承担偿还义务,容易使受助大学生形成等、靠、要的懒汉思想,甚至学生为了利益迷失自己,不惜牺牲道德底线要求,夸大家庭困难,消极被动。“以奖代补”主张增加奖学金在学生资助体系中的比重和收益面,用奖励代理以贫困为惟一标杆的助学金。传统意义的奖学金是用来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的,经济贫困与否不能成为评奖的条件。因此,建议细化奖学金的种类,针对贫困生设置专门的奖学金,强化其资助功能。如设立优秀贫困生奖学金,以贫困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为资助对象;设立贫困生进步奖,以学习进步程度而不是成绩的总排名作为评定标准;另外,还可以设立贫困生单项奖、贫困生优秀干部奖等。这样靠自身努力而不是仅仅贫困争取到的奖励“援助”,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思想,奋斗意志,同时也帮助贫困生摆脱被“给与”的阴影,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贫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成.社会弱者论[M].深圳:时事出版社,2000.
[2]杨俊涛,贾俊民,李蓓.河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