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看,“社会转型期”一直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重视的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福建高考试题分析有关社会转型的复习策略。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从高考真题看“社会转型”考查特点和考点分布
(一)福建高考主观题“社会转型”内容考查概览
明清时期:2009年38题(1)问12分、(3)问9分,2011年38题(1)问8分;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2011年38题(2)问11分、(3)问6分,2012年38题(1)问8分;过渡时期:2011年38题(4)问8分,2012年38题(2)问8分;改革开放以来:2010年38题(4)问5分,2012年38题(4)问6分;世纪史14—18世纪:2009年38题(2)问5分、(4)问11分。
(二)福建文综“社会转型”高考真题示例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十六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8分)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3)据材料三,概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
从这几年的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考查转型期事件的原因、内容、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历史转型期相关史实的归纳、概括;重视对春秋战国时期、世界史的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前期这四个阶段转型期相关知识的复习。
三、社会转型的认识
社会转型是复杂变迁过程,它既包括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又包括新体制全面确立。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而且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互动和制衡。促成社会转型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进程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命运兴衰;由于较早地完成向农耕文明转型,中国成为文明古国之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因未能及时完成向工业文明转型,中国一度灾难深重,经百年的摸索与奋力,当今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代世界有影响的主要大国,几乎都是在近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率先完成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国家。
四、搞清“社会转型”历史发展阶段,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历史阶段特征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要重视对历史转型期阶段的划分,并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归纳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史可划分为五个时期,世界史分为四个时期,具体归纳如下。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思想文化领域: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总体特征: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三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 14—16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做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2. 十七八世纪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中外联系: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因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化各有特点:英国率先进行且率先完成,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的工业革命规模小且进程缓慢,却成为第二个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俄、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文前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中外联系: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二十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俄国。
五、运用多元史观解读转型期历史事件
近代转型期历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考查多运用多元史观,因而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史观解读转型期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文明史观角度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的产物,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现代史观看鸦片战争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由此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的发展道路;全球史观看,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史观,它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又如辛亥革命,革命史观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现代史观看,它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文明史观看,它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产物,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社会史观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全球史观看,它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二、从高考真题看“社会转型”考查特点和考点分布
(一)福建高考主观题“社会转型”内容考查概览
明清时期:2009年38题(1)问12分、(3)问9分,2011年38题(1)问8分;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2011年38题(2)问11分、(3)问6分,2012年38题(1)问8分;过渡时期:2011年38题(4)问8分,2012年38题(2)问8分;改革开放以来:2010年38题(4)问5分,2012年38题(4)问6分;世纪史14—18世纪:2009年38题(2)问5分、(4)问11分。
(二)福建文综“社会转型”高考真题示例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十六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8分)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3)据材料三,概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
从这几年的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考查转型期事件的原因、内容、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历史转型期相关史实的归纳、概括;重视对春秋战国时期、世界史的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前期这四个阶段转型期相关知识的复习。
三、社会转型的认识
社会转型是复杂变迁过程,它既包括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又包括新体制全面确立。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而且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互动和制衡。促成社会转型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进程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命运兴衰;由于较早地完成向农耕文明转型,中国成为文明古国之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因未能及时完成向工业文明转型,中国一度灾难深重,经百年的摸索与奋力,当今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代世界有影响的主要大国,几乎都是在近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率先完成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国家。
四、搞清“社会转型”历史发展阶段,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历史阶段特征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要重视对历史转型期阶段的划分,并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归纳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史可划分为五个时期,世界史分为四个时期,具体归纳如下。
(一)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武器。
2.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思想文化领域: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3.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4.过渡时期(1949—1956年)总体特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5.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总体特征:作为社会转型期,其变化表现在:对内改革:①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改革的内容: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开放: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三是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二)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 14—16世纪总体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做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2. 十七八世纪总体特征: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由于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尚弱,还未能建立起完备的民主政治制度,在当时只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所倡导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原则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科学方面突飞猛进: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中外联系: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总体特征: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因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化各有特点:英国率先进行且率先完成,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的工业革命规模小且进程缓慢,却成为第二个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荷、英、法、美之后,俄、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文前道路,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仍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中外联系: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二十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俄国。
五、运用多元史观解读转型期历史事件
近代转型期历史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考查多运用多元史观,因而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史观解读转型期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文明史观角度是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碰撞的产物,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现代史观看鸦片战争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由此中国开始了漫长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的发展道路;全球史观看,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史观,它使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又如辛亥革命,革命史观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现代史观看,它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文明史观看,它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产物,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社会史观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全球史观看,它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