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TLPD-GI)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单克隆T淋巴细胞增殖性病变,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正式列为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之一。由于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ITLPD-GI常被误诊或漏诊,导致过度或延误治疗。现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1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等,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疾病的认识。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2020年 6月期间,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急诊胃镜出血病因诊断、止血治疗结果和诊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47 例(90.4%)急诊胃镜下发现可解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灶,其余5例(9.6%)未能明确诊断出血病因。26例(50.0%)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其中25例(96.2%)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急诊内镜诊疗中位用
本文报道了1例食管主动脉瘘患者的诊治情况,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内镜及CT表现,并对患者食管主动脉瘘病变的内镜超声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是发现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最主要手段。现阶段EGD对上消化道癌的漏诊率仍较高,EGD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内镜检查前准备工作、检查时操作流程、检查后患者随访三个方面归纳EGD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EGD质量提高提供一定参考,力求降低上消化道癌症漏诊率。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1 cm)行内镜全层切除术,并采用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法闭合消化道全层缺损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后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技术闭合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术后创面成功闭合(100%),未发生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瘤体平均最大长径3 cm(1~7 cm),13例(21%)瘤体最大长径≥5 cm;62例患者平均止血夹应用个数25.7枚(7~78枚),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44~300 mi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可以配合各种内镜技术对消化系统器官进行探查,获得细胞层面实时组织微观结构,进行“活体病理诊断”的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大量文献表明,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判断病变良恶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该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2017年7月—2020年12月间,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anti-reflux mucosectomy,ARMS)治疗的26例质子泵抑制剂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连续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比较手术前后的反流症状评分(GERD-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RQS评分)、食管动力及24 h测酸检查结果。结果发现:中位随访18.4个月(6~27个月),23例(88.5%)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15例(57.7%)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平均GERD-Q评分(6.23分比13.19分,n P=0.
大部分食管良性狭窄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获得缓解,但仍有部分狭窄多次扩张治疗无效或短期内复发,即所谓的难治性良性食管狭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以反复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目前的内镜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评价特殊肠化生型巴雷特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特殊肠化生型BE,并分别行内镜下射频消融术(end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ERFA)、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的56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术后出血、进食梗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残留或复发等。结果:ERFA组(n n=43)与EMR组(n
目的:评价橡皮圈腔内牵拉法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因直肠内分泌瘤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49例患者,其中2016年1月—2018年5月行常规ESD的患者32例(非牵拉组),2018年6月—2019年12月行橡皮圈腔内牵拉ESD的患者17例(牵拉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信息、ESD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牵拉组和非牵拉组在年龄、性别及病变大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
目的: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非劣效性对照研究,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由3个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纳入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便携式内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 n=44),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应用的奥林巴斯胃镜完成上消化道检查(n n=46)。以后者作为参照,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操作性能、操作总体满意度、活检成功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