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兴起时,面对柳传志、张朝阳等大佬,马云最多只是IT界二线风云人物。谁都不会想到,不到十年,马云将中国的IT行业带入了新的时代,一个电子商务的黄金时代。面对淘宝金融,传统商业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因此,当马云在他的阿里巴巴帝国中开展银行业务时,从来心高气傲的银行有点慌张了。马云号称将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客户信用,发放贷款,并且充分利用支付宝平台上数以亿计的滞留款。阿里金融旗下的信贷产品将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不用提交任何担保、抵押,只需要凭借企业的信用资质即可。用户24小时随用随借、随借随还。
掌舵人马云发表演讲说:“阿里会重建一个金融信用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我们不需要抵押,我们需要信用;我们不需要关系,我们需要信用。”马云能否成功复制淘宝的成功?阿里信贷是否会令银行成“恐龙”,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一条通道?
阿里信贷风声水起
尽管阿里这次对信贷产品的开放仅仅是在江浙沪地区,并且其客户范围也仅仅是其注册用户,但是理论上讲它的产品可以完全向全国开放,只要他愿意。
“阿里做事一向谨慎,他们必须顾及金融业和监管层的态度,因此这次仅仅只是牛刀小试而已。”一位银行业高管人士说。去年8月阿里金融宣布,截至目前,其小额贷款业务投放贷款130亿元,自2010年自营小贷业务以来累计投放280亿元,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这是一个完全可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贷款模式,而其业务量也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其贷款笔数。阿里金融之所以能如此高效的放贷,主要是因为其拥有基于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留下的大量交易数据。
一位券商研究人士说,网络数据收集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收集人们的行为数据。你只要访问网站,就会在网站上留下访问记录。现在微博、电商等都有用户自己提供的信息或者购物的信息。
目前在中国,公民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健全,各个部门和地区都在建设征信数据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这些数据都不相互开放,使得银行贷款在信用评价方面困难重重,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
而发放信贷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和风险,阿里金融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具体针对小微企业而言,其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资金流动不通过公司账户,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是通过企业主个人储蓄账户,以现金方式进行结算。银行在不能确切掌握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的情况下,只有要求其提交抵押物,但是对于小微企而言抵押物又是缺乏的,因而进一步限制了银行向其提供贷款。
在大数据时代,评估这些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还款能力的技术手段有了巨大进步。通过分析这些企业往来的交易数据、信用数据、客户评价数据等,完全可以掌握他们可能需要的资金量,可以测算他们可能的还款时间,从而使放贷风险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让阿里金融信贷成本大大降低。马云说:“我们最快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贷款审批,申请贷款的会员最快一天之内就能够拿到贷款。如果去银行申请的话,则需要几个星期。”
银行业将成为“恐龙”?
在去年下半年召开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以金融业变革著称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专门就网上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表演讲。他说,10年前他受到比尔·盖茨一句话的刺激开始发展零售银行,比尔·盖茨说,“传统银行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招商银行已经改变了争夺传统物理网点的传统思路,而是转战网上银行。目前招行在全国的物理网点仅有900家,甚至不及国有大行的零头,但网上的替代率达到了90%。
行动起来的不仅仅是招商银行,其实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也开始应对网络金融的冲击。去年,建行“善融商务”电子商务网站应运而生,而交行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交博会”近期也陆续向客户开放。
业内认为,商业银行做电商平台的动力,不在于短期内迅速大规模赢利,最主要的是市场占位。
商业银行做电子商务,首先是争取把别家银行企业客户中那些有电商信贷需求的客户挖过来,然后守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对银行业务的侵蚀。
有分析认为,以前,银行处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最末端,处于明显被边缘化的地位。以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银行只知道自己的用户在支付宝花了150块钱,但它根本不知道这150块买了什么东西。而这些数据,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
所有银行都知道,用户数据决定了未来的生存竞争力,何况这个用户本来也是自己的持卡用户。这是银行有动力用现在这种模式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人认为,鉴于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的不足,很难做成电子商务。用网银的用户基本都是成熟网购用户,而且反正都是找第三方买,干吗不去淘宝?银行能提供比淘宝更完备的服务吗?
对阿里金融的质疑也不少
在银行业里,对阿里金融的模式表示怀疑的声音也不少。
“马马虎虎。”杭州一位家具商对阿里金融这么评价,阿里金融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看好的都是不能正常贷款的商户,而对正常贷款的商户却不看好。主要原因是它的利息太高了。一般银行的利息是7%,而阿里金融的利息是20%,“它给我贷款我不要,我可以直接找银行”。
他并且否认阿里对传统银行有任何冲击:“没有什么冲击的,一个工商银行是它的1万倍,阿里巴巴贷款是银行业的一个补充。”
一位银行的中层还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不是技术,而是政府关系以及对地域经济的深入了解。他说,目前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对地域资源的控制,政府政策的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专业人士甚至根本就不看好阿里金融的未来前景,他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其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首先是不能吸储,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虽然可以向同业进行融资,但按照制度规定不能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而言,只要一个银行拥有足够的吸储能力,即使银行已经资不抵债了,只要不出现同一时间的挤兑,就不会倒闭。
尽管阿里凭借其网上交易的翔实数据,进行数据整合,而后进行流水线式的操作,这种标准化的房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并提高了效率。但是信贷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这需要长期的摸索,因为经济环境变化快,人们的贷款意愿也变化快。就目前来看,阿里的信贷流水线模式尚需要宏观经济周期的检验,短期难下定论。更为重要的是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当宏观经济在较大范围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风险时,许多风险防控措施都会失效,不能吸储的阿里金融更是受到很大考验。
不管怎么说,阿里金融帝国已经启程。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中国的银行业依然是一个垄断的行业。阿里金融并没有如淘宝般自由的生存环境。我们怀着支持它的热切心情,希望阿里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融资之道。
因此,当马云在他的阿里巴巴帝国中开展银行业务时,从来心高气傲的银行有点慌张了。马云号称将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客户信用,发放贷款,并且充分利用支付宝平台上数以亿计的滞留款。阿里金融旗下的信贷产品将面向阿里巴巴普通会员全面放开,不用提交任何担保、抵押,只需要凭借企业的信用资质即可。用户24小时随用随借、随借随还。
掌舵人马云发表演讲说:“阿里会重建一个金融信用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我们不需要抵押,我们需要信用;我们不需要关系,我们需要信用。”马云能否成功复制淘宝的成功?阿里信贷是否会令银行成“恐龙”,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开辟一条通道?
阿里信贷风声水起
尽管阿里这次对信贷产品的开放仅仅是在江浙沪地区,并且其客户范围也仅仅是其注册用户,但是理论上讲它的产品可以完全向全国开放,只要他愿意。
“阿里做事一向谨慎,他们必须顾及金融业和监管层的态度,因此这次仅仅只是牛刀小试而已。”一位银行业高管人士说。去年8月阿里金融宣布,截至目前,其小额贷款业务投放贷款130亿元,自2010年自营小贷业务以来累计投放280亿元,为超过13万家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这是一个完全可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贷款模式,而其业务量也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其贷款笔数。阿里金融之所以能如此高效的放贷,主要是因为其拥有基于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网站客户留下的大量交易数据。
一位券商研究人士说,网络数据收集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收集人们的行为数据。你只要访问网站,就会在网站上留下访问记录。现在微博、电商等都有用户自己提供的信息或者购物的信息。
目前在中国,公民个人和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健全,各个部门和地区都在建设征信数据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这些数据都不相互开放,使得银行贷款在信用评价方面困难重重,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
而发放信贷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和风险,阿里金融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合,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具体针对小微企业而言,其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资金流动不通过公司账户,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而是通过企业主个人储蓄账户,以现金方式进行结算。银行在不能确切掌握小微企业财务数据的情况下,只有要求其提交抵押物,但是对于小微企而言抵押物又是缺乏的,因而进一步限制了银行向其提供贷款。
在大数据时代,评估这些小微企业甚至个人还款能力的技术手段有了巨大进步。通过分析这些企业往来的交易数据、信用数据、客户评价数据等,完全可以掌握他们可能需要的资金量,可以测算他们可能的还款时间,从而使放贷风险大大降低。
网络技术和数据的收集整理,让阿里金融信贷成本大大降低。马云说:“我们最快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贷款审批,申请贷款的会员最快一天之内就能够拿到贷款。如果去银行申请的话,则需要几个星期。”
银行业将成为“恐龙”?
在去年下半年召开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以金融业变革著称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专门就网上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表演讲。他说,10年前他受到比尔·盖茨一句话的刺激开始发展零售银行,比尔·盖茨说,“传统银行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招商银行已经改变了争夺传统物理网点的传统思路,而是转战网上银行。目前招行在全国的物理网点仅有900家,甚至不及国有大行的零头,但网上的替代率达到了90%。
行动起来的不仅仅是招商银行,其实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也开始应对网络金融的冲击。去年,建行“善融商务”电子商务网站应运而生,而交行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交博会”近期也陆续向客户开放。
业内认为,商业银行做电商平台的动力,不在于短期内迅速大规模赢利,最主要的是市场占位。
商业银行做电子商务,首先是争取把别家银行企业客户中那些有电商信贷需求的客户挖过来,然后守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对银行业务的侵蚀。
有分析认为,以前,银行处于电子商务产业的最末端,处于明显被边缘化的地位。以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银行只知道自己的用户在支付宝花了150块钱,但它根本不知道这150块买了什么东西。而这些数据,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
所有银行都知道,用户数据决定了未来的生存竞争力,何况这个用户本来也是自己的持卡用户。这是银行有动力用现在这种模式做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人认为,鉴于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的不足,很难做成电子商务。用网银的用户基本都是成熟网购用户,而且反正都是找第三方买,干吗不去淘宝?银行能提供比淘宝更完备的服务吗?
对阿里金融的质疑也不少
在银行业里,对阿里金融的模式表示怀疑的声音也不少。
“马马虎虎。”杭州一位家具商对阿里金融这么评价,阿里金融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看好的都是不能正常贷款的商户,而对正常贷款的商户却不看好。主要原因是它的利息太高了。一般银行的利息是7%,而阿里金融的利息是20%,“它给我贷款我不要,我可以直接找银行”。
他并且否认阿里对传统银行有任何冲击:“没有什么冲击的,一个工商银行是它的1万倍,阿里巴巴贷款是银行业的一个补充。”
一位银行的中层还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不是技术,而是政府关系以及对地域经济的深入了解。他说,目前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来自对地域资源的控制,政府政策的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专业人士甚至根本就不看好阿里金融的未来前景,他的理由主要是基于其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首先是不能吸储,只能通过注册资本进行放款,虽然可以向同业进行融资,但按照制度规定不能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对于中国的金融机构而言,只要一个银行拥有足够的吸储能力,即使银行已经资不抵债了,只要不出现同一时间的挤兑,就不会倒闭。
尽管阿里凭借其网上交易的翔实数据,进行数据整合,而后进行流水线式的操作,这种标准化的房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并提高了效率。但是信贷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个性化的产品,这需要长期的摸索,因为经济环境变化快,人们的贷款意愿也变化快。就目前来看,阿里的信贷流水线模式尚需要宏观经济周期的检验,短期难下定论。更为重要的是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当宏观经济在较大范围出现系统性风险,比如遇到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风险时,许多风险防控措施都会失效,不能吸储的阿里金融更是受到很大考验。
不管怎么说,阿里金融帝国已经启程。但是千万不要忘记,中国的银行业依然是一个垄断的行业。阿里金融并没有如淘宝般自由的生存环境。我们怀着支持它的热切心情,希望阿里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融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