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景观设计工作坊是景观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增强创造力的源泉。为了进一步突出协作设计方法的“跨学科协作”过程,从而有效地改进景观设计工作坊的教学课程。本文探讨了设计工作坊的含义及历史背景,分析了跨学科协作的可行性,强化跨学科互动,鼓励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同时提出了用于创建有效跨学科协作的多种策略。
关键词:设计工作坊;跨学科协作;协作策略;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8-0000-00
1 设计工作坊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当下对于景观设计工作坊(Landscape design workshop)的研究可分以下几类:(1)设计教学中的学习风格。基于Kolb模型[1]中各种学习风格的参考研究;(2)设计工作坊的批判技术。这项研究试图提出评估批判风格的模型,通过设计工作坊中的评论将知识传达给学生。(3)设计工作坊中的学习工具和变化趋势。本文举例了一些常用工具及实践方法,阐明了设计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阶段大部分与景观专业有关的设计工作坊及参与式营工作室独立于单个专业或学科,这与当代实践要求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复杂性差异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断进行知识的交互,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行业发展越来越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将传统设计方法转变为更具协作性的方法。在现有的设计课程模式中,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是独立设计师,可以全部包揽设计的每个步骤与细节,但在现实生活中仍需要多团队的协同与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应該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工作而积极地开展具有学科交互式及互动式的设计工作坊。此外,通过学科专业细分来进行单独的设计学科学习已不能应对当下新局势,目前大型的、以各个专业团队为导向的跨学科实践形式已成为设计行业中最重要的结构形式。因此,高等教育现在正朝着教学的跨学科方向发展,以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来培养其竞争力与创造力。
2设计工作坊及跨学科特征
2.1设计工作坊概念及特征
工作坊是一种兼具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在传统设计教育中,学生扮演着“新手”角色,而教师则会被认为是比较有经验的设计师,其用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创造实际的作品来学习和发展自身技能,通过评估用户的需求、提出创意,并使用专业(如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的设计工作坊课程技术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创意,从而体现出设计工作坊课程在整个设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
现代设计工坊大多致力于营造高质量的景观,以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园林景观、城市设计与规划、设计服务方面创造弹性的设计模式。如,现在兴起的可参与式营造,各类木材或者竹类材料的建造节,社区花园的实践研讨会,还有各类高校合作的暑期工作营等[2]。
2.2 跨学科研究
将“跨学科”和“多学科”简单并置可能会引起混淆,因为其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将“跨学科”定义为集成两个或多个学科或专业知识机构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或理论,以促进基本理解或解决超出单个学科范围的问题。这一定义表明,“跨学科”教育在整合了现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得到了新的知识,融合了不同知识体系背景下的知识碎片,其不仅仅只限于某一类学科的延伸与扩展。
3 设计学中跨学科协作的挑战
在设计教育学背景下,对创造性战略知识的潜在理解,引发了关于设计教育应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响应行业变化需求的辩论。如果设计教育要跟上动态变化的需求,设计教育学中技能和知识融合的跨学科策略就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被重点讨论的三大挑战:(1)如何充分利用本科课程设计,将传统的设计技能与工程知识与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本科教育如何在不牺牲主要领域专业知识的核心技能下,将跨学科融入设计中这一过程变得至关重要。(2)如何获得一个高效协作的工作坊,实现协作环境的要点与难点是什么,高效协作的工作坊需要考虑跨学科上的合作过程、设计工作坊环境、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以及将专业人员和利益相关者引入设计工作坊的方式方法等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3)教育者将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工作坊空间,培养协作环境,将学生的课堂经验与特定实践设计联系起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当下的设计专业大多是作为一种基于团队协作的职业,设计师在工作中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以达成最佳设计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探讨设计学中如何跨学科协作,就应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施行的设计工作坊协作策略。
4设计工作坊协作策略
4.1强化跨学科互动
强化跨学科互动是指将创新性推理与组织想法相联系,要求设计师在复杂条件下具有设计灵活性,不同学科的成员间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协作带来具体而兼具创新性的智慧思维。
4.2将利益相关者整合并入设计工作坊
个体通过外部存在以及与其他个体的互动来发展设计思维。设计工作坊是引入利益相关者和专业人士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具体场地的实地考察、调研周边环境的市场需求、与知名设计师对话、采访与交流等,通过其他人的体验与经验来丰富及扩大设计工作坊的可能性。
4.3多样化的交流方式
通过多种沟通方式可以将教师、学生、使用者、工人、社区工作人员等,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从而形成多世代、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方式。交流中的一些方法可视为早期设计阶段的构思与原型,另一些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或者试错而逐渐形成的。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在团队合作的初级阶段,通过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而讨论出来的原型设计,对于增加概念创意、解决现实问题和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工作模式与思维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以上所提的强化跨学科互动、将利益相关者整合并入设计工作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旨在引导来自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教学体系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公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利益者能够聚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等实践设计将工作坊融入到具体的设计环境中,并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协同决策参考,从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提出其在未来专业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情况,及给出相应背景下的实践解决策略。
5 结语
跨学科协作是一种关于学生以群体性解决问题、完成协同任务或设计新产品等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协作的可行策略,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授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其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协作方式。“跨学科设计工作坊”教学具有探索性,能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新方法和新设计思想,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互动协作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共享知识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灿灿.高校艺术概论课程体验式教学满意度模型探析:基于ACSI和KOLB模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76-81.
[2]郭德红,柳晓颖.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的进展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20(1):83-86.
收稿日期:2020-07-05
作者简介:沈校宇(1982—),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城乡景观规划、乡村景观评估与管理。
通讯作者:秦晴(1989—),女,湖北十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儿童景观-游乐场地与游玩内容的关系、景观倾向与评价。
关键词:设计工作坊;跨学科协作;协作策略;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8-0000-00
1 设计工作坊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当下对于景观设计工作坊(Landscape design workshop)的研究可分以下几类:(1)设计教学中的学习风格。基于Kolb模型[1]中各种学习风格的参考研究;(2)设计工作坊的批判技术。这项研究试图提出评估批判风格的模型,通过设计工作坊中的评论将知识传达给学生。(3)设计工作坊中的学习工具和变化趋势。本文举例了一些常用工具及实践方法,阐明了设计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阶段大部分与景观专业有关的设计工作坊及参与式营工作室独立于单个专业或学科,这与当代实践要求跨学科团队合作的复杂性差异较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断进行知识的交互,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行业发展越来越复杂,因此迫切需要将传统设计方法转变为更具协作性的方法。在现有的设计课程模式中,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是独立设计师,可以全部包揽设计的每个步骤与细节,但在现实生活中仍需要多团队的协同与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应該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工作而积极地开展具有学科交互式及互动式的设计工作坊。此外,通过学科专业细分来进行单独的设计学科学习已不能应对当下新局势,目前大型的、以各个专业团队为导向的跨学科实践形式已成为设计行业中最重要的结构形式。因此,高等教育现在正朝着教学的跨学科方向发展,以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来培养其竞争力与创造力。
2设计工作坊及跨学科特征
2.1设计工作坊概念及特征
工作坊是一种兼具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在传统设计教育中,学生扮演着“新手”角色,而教师则会被认为是比较有经验的设计师,其用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创造实际的作品来学习和发展自身技能,通过评估用户的需求、提出创意,并使用专业(如建筑、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的设计工作坊课程技术和逻辑来支持自己的创意,从而体现出设计工作坊课程在整个设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
现代设计工坊大多致力于营造高质量的景观,以满足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园林景观、城市设计与规划、设计服务方面创造弹性的设计模式。如,现在兴起的可参与式营造,各类木材或者竹类材料的建造节,社区花园的实践研讨会,还有各类高校合作的暑期工作营等[2]。
2.2 跨学科研究
将“跨学科”和“多学科”简单并置可能会引起混淆,因为其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因此,我们将重点介绍它们之间的差异。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将“跨学科”定义为集成两个或多个学科或专业知识机构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或理论,以促进基本理解或解决超出单个学科范围的问题。这一定义表明,“跨学科”教育在整合了现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得到了新的知识,融合了不同知识体系背景下的知识碎片,其不仅仅只限于某一类学科的延伸与扩展。
3 设计学中跨学科协作的挑战
在设计教育学背景下,对创造性战略知识的潜在理解,引发了关于设计教育应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响应行业变化需求的辩论。如果设计教育要跟上动态变化的需求,设计教育学中技能和知识融合的跨学科策略就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被重点讨论的三大挑战:(1)如何充分利用本科课程设计,将传统的设计技能与工程知识与方法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本科教育如何在不牺牲主要领域专业知识的核心技能下,将跨学科融入设计中这一过程变得至关重要。(2)如何获得一个高效协作的工作坊,实现协作环境的要点与难点是什么,高效协作的工作坊需要考虑跨学科上的合作过程、设计工作坊环境、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以及将专业人员和利益相关者引入设计工作坊的方式方法等内容,以便更好地参与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3)教育者将如何设计一个新的工作坊空间,培养协作环境,将学生的课堂经验与特定实践设计联系起来,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当下的设计专业大多是作为一种基于团队协作的职业,设计师在工作中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以达成最佳设计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探讨设计学中如何跨学科协作,就应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施行的设计工作坊协作策略。
4设计工作坊协作策略
4.1强化跨学科互动
强化跨学科互动是指将创新性推理与组织想法相联系,要求设计师在复杂条件下具有设计灵活性,不同学科的成员间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协作带来具体而兼具创新性的智慧思维。
4.2将利益相关者整合并入设计工作坊
个体通过外部存在以及与其他个体的互动来发展设计思维。设计工作坊是引入利益相关者和专业人士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具体场地的实地考察、调研周边环境的市场需求、与知名设计师对话、采访与交流等,通过其他人的体验与经验来丰富及扩大设计工作坊的可能性。
4.3多样化的交流方式
通过多种沟通方式可以将教师、学生、使用者、工人、社区工作人员等,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从而形成多世代、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方式。交流中的一些方法可视为早期设计阶段的构思与原型,另一些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或者试错而逐渐形成的。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在团队合作的初级阶段,通过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而讨论出来的原型设计,对于增加概念创意、解决现实问题和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工作模式与思维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以上所提的强化跨学科互动、将利益相关者整合并入设计工作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旨在引导来自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学科教学体系的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公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利益者能够聚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等实践设计将工作坊融入到具体的设计环境中,并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协同决策参考,从而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提出其在未来专业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情况,及给出相应背景下的实践解决策略。
5 结语
跨学科协作是一种关于学生以群体性解决问题、完成协同任务或设计新产品等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协作的可行策略,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授课的教学方法相比,其更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协作方式。“跨学科设计工作坊”教学具有探索性,能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新方法和新设计思想,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互动协作学习策略来帮助学生共享知识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灿灿.高校艺术概论课程体验式教学满意度模型探析:基于ACSI和KOLB模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76-81.
[2]郭德红,柳晓颖.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教育的进展与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20(1):83-86.
收稿日期:2020-07-05
作者简介:沈校宇(1982—),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城乡景观规划、乡村景观评估与管理。
通讯作者:秦晴(1989—),女,湖北十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儿童景观-游乐场地与游玩内容的关系、景观倾向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