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α, 24-二羟维生素D3治愈角层下脓疱病一例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q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7岁,双腋下及腹股沟区出现红斑基底上的表浅环状脓疱6年,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好转后复发。入院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角质层下大疱,内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伴有海绵状小脓疱,真皮内散在炎性细胞。

其他文献
最近从1例无症状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图卢兹第一株耐四环素衣原体菌株,并比较了该菌株与从其它患者中分离得到的34株菌株在体外对四环素、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和普那霉素(pristinamycin)的敏感性,即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34株衣原体均是在患者用抗生素治疗之前,男性从尿道或女性从宫颈取材、并经过放线菌酮处理后的McCoy细胞培
自身免疫被认为是白癜风发病的主要因素.系统性皮质类固醇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而中止白癜风的发展,导致色素恢复.为将其副作用降至最小,该研究观察了口服小剂量泼尼龙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有效性.方法:81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被纳入该项研究.开始2个月,按03mg/kg口服泼尼松龙每日1次,于早餐后顿服.第3个月剂量减半,第4个月以后再减半.每隔1个月拍照1次以记录疗效.
患者女24岁,既往身体健康,下肢出现大片可触及的紫癜性皮损伴有溃疡。数天后,肢体和臀部出现水疱脓疱。有高血糖伴酮尿症。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伴有真皮层致密混合性细胞浸润,白细胞碎裂和嗜中性细胞微脓肿。免疫荧光检查发现血管壁有纤维素和IgM沉积。未发现任何引起血管炎的潜在原因及系统损害。
毛囊性蕈样肉芽肿(FMF)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型T细胞淋巴瘤,以毛囊内及其周围有异形性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一般无表皮受累或毛囊粘蛋白沉积。有文献报道毛囊之间表皮不受累以及无毛囊粘蛋白沉积是FMF与伴有毛囊粘蛋白沉积的MF的主要区别点。该文报道了1例伴有毛囊粘蛋白沉积的FMF。
患者男,14岁,头顶部出现一脱发斑及曲发6个月。脱发斑直径13mm,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有轻度萎缩,呈正常皮色,脱发斑周围的弯曲短发在光照下呈现特有的闪光。其他部位无毛发脱失,甲、齿及其他系统未见异常。无外伤、感染史。方法:先用立体显微镜观察拔下的头发以筛出病发,取含病发在内的毛囊制成活检标本,然后对病发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分析。
期刊
T肽(peptideT)是位于HIV包膜蛋白gp120V2区的一个8肽分子.据报道T肽有利于银屑病皮损的消退.但其抗炎机制未明.作者目的是研究T肽对角质形成细胞体外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αv整合素,以及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明确其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人类角质形成细胞取自于正常成人的手术切取的皮肤.皮肤经过裂解、消化后获得的角质形成细胞置于完全培养基中培养.
期刊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器官肿大(肝、脾肿大或淋巴结病)、内分泌疾病、单克隆γ-球蛋白病以及表现为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皮肤改变.
期刊
表皮黑素细胞经多步酶促反应合成黑素.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等酶的催化下生成5,6-二羟基吲哚-2-羧酸和(或)5,6-二羟基吲哚.两种吲哚最终聚合成真黑素.而催化这一反应的天然酶究竟为何酶分歧很大.除酪氨酸酶外,过氧化物酶也被认为在黑素合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已证实过氧化物酶-氢过氧化物系统比酪氨酸酶对两种吲哚的催化效力更强,因此它很有可能在真黑素生物合成最后的一些步骤中起关键作用.为探讨催化此反应的酶,作
期刊
阿片肽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几乎作用于所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对不同亚类的细胞作用不尽相同,它们的释放受应激的影响,而应激影响免疫反应,提示阿片肽可能是应激引起免疫调节的介质.目前普遍认为免疫系统失常是银屑病的重要发病环节,情绪应激可引发和加重银屑病.最近一些研究资料表明,阿片肽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及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以广泛性表皮破坏为特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该文研究目的是了解TEN和TEN/SJS重叠综合征患者皮肤角朊细胞凋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