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SOLO分类评价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以测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它高频出现于社会·法治试题中。但因SOLO评价不提供“样板式”的参考答案,所以成为诸多教师和学生的“硬伤”,感觉“无从下手”。本文以2019年绍兴中考社会第24(2)为例,基于学科本质来思考SOLO分类评价的要求,并提出“回到思维原点,实现目标到位”、“回到教学原点,实现学法越位”和“回到生本原点,实现理念归位”三大教学策略,作出“适度发掘教学资源”、“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和“拓展自主学习活动”三个教学反思,期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学科本质;关键问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91
近年来,SOLO分类评价法高频出现在社会·法治(以下简称社会)中考试题中。它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以测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分析思维的层次)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对闭卷测评中以往只关注结果的改进,强调学生思维的过程评价,突出了评价多元化,为开放性试题在中考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SOLO评价不提供“样板式”的参考答案,所以从目前教学的角度看,却成为诸多教师和学生的“硬伤”,感觉“无从下手”,“一筹莫展”。本文以2019年绍兴中考社会第24(2)为例,基于学科本质来思考SOLO分类评价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反思,期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基于社会学科本质的第24(2)要求分析
学科本质是学科内容体系的核心,包含“价值与精神(内层)、方法与思想(中层)、问题与概念(外层)三重结构”①,准确把握学科本质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与基础。下面以第24(2)为例,寻找社会学科本质下的三维要求。
24.(10分)百年五四,精神铸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请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下列史料,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让人耳目一新。首先,在命题原则上,本题体现了“四性”要求:以 “百年五四”为题材,体现时代性;图文并茂,设问指向“学生”,体现了人文性;第(2)小题,将历史与法治结合,凸出社会学科综合性特点;采用SOLO评价,具有开放性,并重在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该题还符合了优秀试题的许多共性品质:素养导向正确,能力立意明显,内容科学严谨,设问精准巧妙,问材结合紧密等。
如果从学科本质角度看,这些原则、特征与品质,均涵盖于社会学科本质中(见表1)。
表1 24(2)社会学科本质三维要求统计
二、SOLO评价背景下教与学的对策思考
无论是教与学,还是测与评,笔者认为“回到原点”应成为其寻求对策的“灵魂”,具体表现在思维、教学和生本三大“原点”。
(一)回到思维原点,实现目标到位
1. 以命题清晰教学目标
优秀试题是检验“教”与“学”的试金石,实质考问的教师的“命题”能力。如果“命题”是教师的“短板”,那“答案组织”则是命题的“短板”,必然制约着教学效益与效率的提升。伸長这一“短板”中的“短板”,有助于师生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达成教育教学目标,保障课程过程管理,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SOLO评价类试题也不例外。
回到试题,看24(2)的评分要求:
本小题采取分层评分,要求如下:
第一层次:联系1-2个史实,但没有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给1—2分。
第二层次:联系1-2个史实,能够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给3—4分。
第三层次:联系2个及以上史实,能够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且逻辑清晰,
给5—6分。
毫无疑问,本小题的开放性评分要求只提供了一个“评分原则和思路”,没有所谓的“参考答案”,师生均无法按部就班实现可操作性。
表1中对24(2)社会学科本质三维要求统计,其实就是评价目标,也即教学目标,两者是高度统一的。从命题测评角度“逆向”思考教学要求,更有助于目标的完善与到位。
2.以审题理顺思维逻辑
第24题以“百年五四”为主题,知识载体是“五四运动”,包括第(2)小题的三则图片材料“学生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签和约的报道”和“参加示威的上海女学生”,均属历史题材,是社会学科内容。但设问“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中关键词“正义性”却指向法治内容,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命题者良苦用心之所在。
然后,进一步逐级思考“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正义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如何守护正义?”这三大问题。第一问是清晰评判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二问“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第三问分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明白“怎么做”。 这样,“三则史料”就多角度不同层次地能“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然后作出整体性评价。
(二)回到教学原点,实现学法越位
1. 以教学求前瞻越位
无论是教学或是测评,均需提前站在学生角度“越位”思考问题,组织答案,即要有前瞻性。初中生的思维有由具象向抽象过渡的特点。这意味着教学、命题设计和答案组织中除情景化外,应该有思维的层次性和升级性,即有由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分散到整体的思维过程,而且尽可能角度齐全。
根据SOLO分类理论,知识与过程技能在思维过程中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依据它所提供的将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相统一的质性等级描述框架模板,来全面评价回答质量,诊断学生思维特征。因此,SOLO分类理论既可用于评价,也可用于教学。据此,笔者基于社会学科本质来重新设计SOLO分类评价各项指标要求(见表2) 通过表2,可以清楚看到,SOLO五个层次分类中,前三个层次是基础知识(量)的积累,后两个层次是理论思维(质)的飞跃。这启示我们,要实现思维能力上质性突破,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不可或缺的。
据此,在平时教学中,针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社会知识,教师应进行具有思维层次性“问题化”设计,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增强学科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学生从中进行完整的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素养培养。以24(2)为例,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
第一问:三则材料,分别反映那几个历史事件?
第二问:这些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第三问:为什么会出现这这些历史事件?
第四问:请从正义角度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4问,不只将“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罗列,而是将与此题相关的史实,依据思维逐级层次进行整体架构,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将这些“点”逐步穿成“线”,形成“面”,构成“体”,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系统”,并实现历史思维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2. 以指导求学法归位
学习应该“化繁至简”。掌握适度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升思维训练。笔者经常提醒学生在做材料题时使用两大法宝:“看分给点”与“史(事)论结合”,非常有利于把握答案边界和答题角度。
看分给点。即根据设问所设置的分值来思考组织答案。从近些年来浙江中考社会主观试题看,赋分比较稳定和规范,基本是每点1到2分。在社会试题中,相当部分主观题的答案强调分层次和多角度。因此,有了赋分,设问已经暗示了答案的要点和答题的底线,同时也给学生答题提供了“可操作性”。平时作业设计也尽可能如此“越位”并“到位”。
同样,这一原则也适用于SOLO评价题,仍然以24(2)为例(见表3),笔者认为,这样更具“可操作性。”概述三则史料并得出相应结论,完成了量的积累,各给1分,这一步对“要点”的把握操作具有奠基作用;能说出三则史料与五四运动关系,给1分,穿点成线;再拓展以正义标准衡量三则史料,并能找出规律性,给予总体评价,再给2分。
史论结合。这是初中社会课的一种基本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旨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和理性思辨能力。
在表(3)中,可以清晰看出,从“微观”角度,学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反对转让山东给日本,维护领土主权”;“拒绝和约签字”说的是“力争外交主权”;“上海女生罢课”表明“上海学生在维护民族利益时起了先锋作用”,三则史料从三个角度得出三个结论,构成“五四运动”这一“中观”史,并进一步得出“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然后以“宏观”角度,从“正义”标准加综合以价。不仅逻辑严密,角度齐全,而且步步以史为证,论从史出。完成从“史量”到“论质”的转化与提升。
(三)回到生本原点,实现理念归位
1.以理念思题中有人
“题中有人”主要强调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13—15岁进入具体概括运演阶段。就是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具备了高级思维能力。在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开始了由感性认识向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思维成长过程。
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无论教学或是测评,不仅要“目中有教材”,更要“心中有学生”。
第24(2)三则史料中,“口号”、“报道”和“示威”,其主体均为“学生”,且是他们的“窗外事”,却主动承担维护民族利益责任。这启示当代学生,不断的抗争是近代中国没有走向沦亡的根本因素,“实现正义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而SOLO评价依据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重在学生思维过程与层次。既符合他们的思维规律,又尊重个性差异,增强启发引导,体现人文关怀,自然就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以教育寻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主要表现有三:选材要正确、过程要理解、方法要掌握。
“选材要正确”。指的是无论教学或是测评,立意要高远,题材要有教育情怀。还是回到第24(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教育意义。2019年中考并没有回避这一重大历史热點,另辟蹊径,从“正义”角度来考查,让学生理解“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
“过程要理解”。“情感立意”强调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只有学生在缜密的思维、严格的推论过程中,才能坚信“实现正义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从而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知晓责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一言以蔽之,“爱国”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来自于事例的理解、实践过程。
“方法要掌握”。命题要“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而好学动力来在于自信,自信又源自于方法。除文中讲到的“史论结合”等基本学习方法外,“题在课外、理在书中”也是作者要求学生牢记在心的答题指导思想。有方法、懂审题、清逻辑,学生答题过程肯定会“信心满满”,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在话下。
三、基于第24(2)的SOLO分类评价反思教学
优秀试题总是给人感觉收获满满,其中包括对常态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一)适度发掘教学资源
SOLO分类评价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与当今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课改理念完全一致。理想的检测结果,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更要有“素养目标”的前提。其中之一即为适度发掘教学资源。通过清晰关键问题与核心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立意,用足用透教学资源,才有可能提升教学效益和效率。如五四运动后,学者梁漱冥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其实是一段笔者常用来教育学生要“理性爱国”和“法治爱国”的典型。
(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知识的整体化是针对碎片化而言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联系、组织和整合。联系是一种能力,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寻找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组织就是知识的建构;整合意味着要打开学科边界,走向学科的综合。如五四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穿成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主线;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共诞生组合,合成旧新民主革命过渡;五四运动与1949新中国诞生可以整合为北京的转折等。
(三)拓展自主学习活动
求知是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由教转向学,由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外在(动手、动身)和内在(心理、大脑)形式,实质就是学生参与过程与体验感悟的感性和理性活动。活动强调的是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如操作学习、项目学习、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如探索绘制五四运动(5月4日—6月28日)轨迹图(时间轴、事件地点图、重要人物)。
总而言之,评价改革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SOLO分类评价只是其中一种评价理论。2019年底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标准和保障。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感叹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
[2]黄牧航.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J]历史教学.2004(12);58-63.
[3]牛学文楼红江.社会科命题技术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4]张会杰. 试题命制的科学性:结构要素及其技术规范[J]. 考试研究,2019,(1).
关键词:学科本质;关键问题;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391
近年来,SOLO分类评价法高频出现在社会·法治(以下简称社会)中考试题中。它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以测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分析思维的层次)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对闭卷测评中以往只关注结果的改进,强调学生思维的过程评价,突出了评价多元化,为开放性试题在中考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SOLO评价不提供“样板式”的参考答案,所以从目前教学的角度看,却成为诸多教师和学生的“硬伤”,感觉“无从下手”,“一筹莫展”。本文以2019年绍兴中考社会第24(2)为例,基于学科本质来思考SOLO分类评价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反思,期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基于社会学科本质的第24(2)要求分析
学科本质是学科内容体系的核心,包含“价值与精神(内层)、方法与思想(中层)、问题与概念(外层)三重结构”①,准确把握学科本质是构建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与基础。下面以第24(2)为例,寻找社会学科本质下的三维要求。
24.(10分)百年五四,精神铸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请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下列史料,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6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让人耳目一新。首先,在命题原则上,本题体现了“四性”要求:以 “百年五四”为题材,体现时代性;图文并茂,设问指向“学生”,体现了人文性;第(2)小题,将历史与法治结合,凸出社会学科综合性特点;采用SOLO评价,具有开放性,并重在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该题还符合了优秀试题的许多共性品质:素养导向正确,能力立意明显,内容科学严谨,设问精准巧妙,问材结合紧密等。
如果从学科本质角度看,这些原则、特征与品质,均涵盖于社会学科本质中(见表1)。
表1 24(2)社会学科本质三维要求统计
二、SOLO评价背景下教与学的对策思考
无论是教与学,还是测与评,笔者认为“回到原点”应成为其寻求对策的“灵魂”,具体表现在思维、教学和生本三大“原点”。
(一)回到思维原点,实现目标到位
1. 以命题清晰教学目标
优秀试题是检验“教”与“学”的试金石,实质考问的教师的“命题”能力。如果“命题”是教师的“短板”,那“答案组织”则是命题的“短板”,必然制约着教学效益与效率的提升。伸長这一“短板”中的“短板”,有助于师生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达成教育教学目标,保障课程过程管理,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SOLO评价类试题也不例外。
回到试题,看24(2)的评分要求:
本小题采取分层评分,要求如下:
第一层次:联系1-2个史实,但没有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给1—2分。
第二层次:联系1-2个史实,能够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给3—4分。
第三层次:联系2个及以上史实,能够运用正义行为的标准加以阐释,且逻辑清晰,
给5—6分。
毫无疑问,本小题的开放性评分要求只提供了一个“评分原则和思路”,没有所谓的“参考答案”,师生均无法按部就班实现可操作性。
表1中对24(2)社会学科本质三维要求统计,其实就是评价目标,也即教学目标,两者是高度统一的。从命题测评角度“逆向”思考教学要求,更有助于目标的完善与到位。
2.以审题理顺思维逻辑
第24题以“百年五四”为主题,知识载体是“五四运动”,包括第(2)小题的三则图片材料“学生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签和约的报道”和“参加示威的上海女学生”,均属历史题材,是社会学科内容。但设问“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中关键词“正义性”却指向法治内容,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命题者良苦用心之所在。
然后,进一步逐级思考“什么是正义的行为?”、“正义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如何守护正义?”这三大问题。第一问是清晰评判标准——“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第二问“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第三问分个人和政府两个角度明白“怎么做”。 这样,“三则史料”就多角度不同层次地能“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然后作出整体性评价。
(二)回到教学原点,实现学法越位
1. 以教学求前瞻越位
无论是教学或是测评,均需提前站在学生角度“越位”思考问题,组织答案,即要有前瞻性。初中生的思维有由具象向抽象过渡的特点。这意味着教学、命题设计和答案组织中除情景化外,应该有思维的层次性和升级性,即有由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分散到整体的思维过程,而且尽可能角度齐全。
根据SOLO分类理论,知识与过程技能在思维过程中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的。依据它所提供的将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相统一的质性等级描述框架模板,来全面评价回答质量,诊断学生思维特征。因此,SOLO分类理论既可用于评价,也可用于教学。据此,笔者基于社会学科本质来重新设计SOLO分类评价各项指标要求(见表2) 通过表2,可以清楚看到,SOLO五个层次分类中,前三个层次是基础知识(量)的积累,后两个层次是理论思维(质)的飞跃。这启示我们,要实现思维能力上质性突破,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不可或缺的。
据此,在平时教学中,针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社会知识,教师应进行具有思维层次性“问题化”设计,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逐步增强学科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学生从中进行完整的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素养培养。以24(2)为例,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
第一问:三则材料,分别反映那几个历史事件?
第二问:这些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第三问:为什么会出现这这些历史事件?
第四问:请从正义角度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4问,不只将“阐释五四运动中学生行为的正义性”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罗列,而是将与此题相关的史实,依据思维逐级层次进行整体架构,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将这些“点”逐步穿成“线”,形成“面”,构成“体”,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系统”,并实现历史思维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
2. 以指导求学法归位
学习应该“化繁至简”。掌握适度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提升思维训练。笔者经常提醒学生在做材料题时使用两大法宝:“看分给点”与“史(事)论结合”,非常有利于把握答案边界和答题角度。
看分给点。即根据设问所设置的分值来思考组织答案。从近些年来浙江中考社会主观试题看,赋分比较稳定和规范,基本是每点1到2分。在社会试题中,相当部分主观题的答案强调分层次和多角度。因此,有了赋分,设问已经暗示了答案的要点和答题的底线,同时也给学生答题提供了“可操作性”。平时作业设计也尽可能如此“越位”并“到位”。
同样,这一原则也适用于SOLO评价题,仍然以24(2)为例(见表3),笔者认为,这样更具“可操作性。”概述三则史料并得出相应结论,完成了量的积累,各给1分,这一步对“要点”的把握操作具有奠基作用;能说出三则史料与五四运动关系,给1分,穿点成线;再拓展以正义标准衡量三则史料,并能找出规律性,给予总体评价,再给2分。
史论结合。这是初中社会课的一种基本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分析问题要有理有据,旨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和理性思辨能力。
在表(3)中,可以清晰看出,从“微观”角度,学生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反对转让山东给日本,维护领土主权”;“拒绝和约签字”说的是“力争外交主权”;“上海女生罢课”表明“上海学生在维护民族利益时起了先锋作用”,三则史料从三个角度得出三个结论,构成“五四运动”这一“中观”史,并进一步得出“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广泛群众爱国运动”。然后以“宏观”角度,从“正义”标准加综合以价。不仅逻辑严密,角度齐全,而且步步以史为证,论从史出。完成从“史量”到“论质”的转化与提升。
(三)回到生本原点,实现理念归位
1.以理念思题中有人
“题中有人”主要强调要“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13—15岁进入具体概括运演阶段。就是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具备了高级思维能力。在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开始了由感性认识向知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思维成长过程。
新课改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无论教学或是测评,不仅要“目中有教材”,更要“心中有学生”。
第24(2)三则史料中,“口号”、“报道”和“示威”,其主体均为“学生”,且是他们的“窗外事”,却主动承担维护民族利益责任。这启示当代学生,不断的抗争是近代中国没有走向沦亡的根本因素,“实现正义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而SOLO评价依据初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重在学生思维过程与层次。既符合他们的思维规律,又尊重个性差异,增强启发引导,体现人文关怀,自然就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以教育寻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主要表现有三:选材要正确、过程要理解、方法要掌握。
“选材要正确”。指的是无论教学或是测评,立意要高远,题材要有教育情怀。还是回到第24(2),“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教育意义。2019年中考并没有回避这一重大历史热點,另辟蹊径,从“正义”角度来考查,让学生理解“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的重要性。
“过程要理解”。“情感立意”强调学生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会产生情感共鸣。因为,只有学生在缜密的思维、严格的推论过程中,才能坚信“实现正义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从而为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知晓责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一言以蔽之,“爱国”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来自于事例的理解、实践过程。
“方法要掌握”。命题要“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而好学动力来在于自信,自信又源自于方法。除文中讲到的“史论结合”等基本学习方法外,“题在课外、理在书中”也是作者要求学生牢记在心的答题指导思想。有方法、懂审题、清逻辑,学生答题过程肯定会“信心满满”,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在话下。
三、基于第24(2)的SOLO分类评价反思教学
优秀试题总是给人感觉收获满满,其中包括对常态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一)适度发掘教学资源
SOLO分类评价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与当今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课改理念完全一致。理想的检测结果,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更要有“素养目标”的前提。其中之一即为适度发掘教学资源。通过清晰关键问题与核心概念,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教学立意,用足用透教学资源,才有可能提升教学效益和效率。如五四运动后,学者梁漱冥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其实是一段笔者常用来教育学生要“理性爱国”和“法治爱国”的典型。
(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知识的整体化是针对碎片化而言的,是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联系、组织和整合。联系是一种能力,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寻找显性联系和隐性联系;组织就是知识的建构;整合意味着要打开学科边界,走向学科的综合。如五四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穿成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主线;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中共诞生组合,合成旧新民主革命过渡;五四运动与1949新中国诞生可以整合为北京的转折等。
(三)拓展自主学习活动
求知是实践、体验、感悟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由教转向学,由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外在(动手、动身)和内在(心理、大脑)形式,实质就是学生参与过程与体验感悟的感性和理性活动。活动强调的是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还有一些特殊形式如操作学习、项目学习、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如探索绘制五四运动(5月4日—6月28日)轨迹图(时间轴、事件地点图、重要人物)。
总而言之,评价改革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SOLO分类评价只是其中一种评价理论。2019年底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标准和保障。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感叹的那样“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
[2]黄牧航.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J]历史教学.2004(12);58-63.
[3]牛学文楼红江.社会科命题技术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4]张会杰. 试题命制的科学性:结构要素及其技术规范[J]. 考试研究,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