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才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最有力支持,综观现实,我们也不容忽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不恰当地美化、强化和夸大了校长的声誉、地位和作用,其结果不仅在主观上容易使校长惟我独尊,从而诱发管理专断、任人惟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也容易出现教师、学生主体地位在学校生活中的偏斜与失落,同时,“校长该为谁负责”的问题随即摆在校长们面前。
我们知道,校长通常是上级任命的,常常也是基于个人的出色表现被“推”上校长岗位的,“校长,你在为谁负责”的问题似乎有了更现实的答案,也产生更“辩证”的回答。
其一,为学校负责。这似乎是校长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抓手,一切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在为了学校发展面前变得无理可悖。不为己悲,只以校喜。校荣我荣,校衰我耻。显然相背的论调则成了不为学校负责的象征。这不就成了“校长,你在为谁负责”最不可辩悖的论题了吗?
其二,为教师负责。校长应该为教师成长负责,校长应该为教师幸福负责,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令老师们感动的。增强压力是为了换取教师的动力;增加创收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出台制度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当一切美丽的字眼中无法产生令人炫目的效果时,校长们会感叹“我们的老师呀,事业心还不强,还不够勤奋,素质参差不齐……”,更何况我们的校长几乎在为教师负责中践行学校管理,恨铁不成钢难道不能成为校长依据的理由吗?
其三,为学生负责。好校长应该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情怀”,将学生的需要与利益、表现与发展以及今天与未来,放在学校管理与决策的中心,并以此作为核心目标来构建出相应的学校文化。可以这么说,校长对学生的关心更甚于对教师的管理。我们的校长常常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来实现学校管理的,然而现实中关注学生的校长少,深入课堂的校长少,认识学生的校长更少,这能解释“三个一切”的理念吗?
其四,为领导负责。校长的产生途径注定着校长该为领导负责的观点,一个与领导顶着干的校长肯定不能做校长,“君君臣臣”的惯性思维可是意识形态中主流;一个不为领导负责的校长肯定做不了校长,有道是“摆平就是水平”,你怎能让领导与你分担问题和责任呢?一个不能拿出成绩来的校长肯定做不长校长,督导、评估、考核,你得样样在行,铜牌一个一个领进学校,否则你拿什么来奉献给肯定你的领导?
所有一切负责在很多人看来,校长似乎在为自己负责,尽管这样的逻辑与上述四点并不矛盾,但这样的论调肯定会伤到校长的自尊。政府少有投入,学校“顶风作案”,处理的是校长;学生出了事故,校长第一负责,处分的是校长;教师待遇卑微,校长你在干什么,被埋怨的仍是校长。无怪乎有论调说:“校长,不是人当的。”
我们觉得,校长最大的工作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大的贡献是带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最大的责任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发展的成功。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最大的负责。当我们在反思“校长,你在为谁负责”的问题时,谁又在为校长负责呢?■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最有力支持,综观现实,我们也不容忽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判断不恰当地美化、强化和夸大了校长的声誉、地位和作用,其结果不仅在主观上容易使校长惟我独尊,从而诱发管理专断、任人惟亲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客观上也容易出现教师、学生主体地位在学校生活中的偏斜与失落,同时,“校长该为谁负责”的问题随即摆在校长们面前。
我们知道,校长通常是上级任命的,常常也是基于个人的出色表现被“推”上校长岗位的,“校长,你在为谁负责”的问题似乎有了更现实的答案,也产生更“辩证”的回答。
其一,为学校负责。这似乎是校长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抓手,一切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在为了学校发展面前变得无理可悖。不为己悲,只以校喜。校荣我荣,校衰我耻。显然相背的论调则成了不为学校负责的象征。这不就成了“校长,你在为谁负责”最不可辩悖的论题了吗?
其二,为教师负责。校长应该为教师成长负责,校长应该为教师幸福负责,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令老师们感动的。增强压力是为了换取教师的动力;增加创收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出台制度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当一切美丽的字眼中无法产生令人炫目的效果时,校长们会感叹“我们的老师呀,事业心还不强,还不够勤奋,素质参差不齐……”,更何况我们的校长几乎在为教师负责中践行学校管理,恨铁不成钢难道不能成为校长依据的理由吗?
其三,为学生负责。好校长应该集中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情怀”,将学生的需要与利益、表现与发展以及今天与未来,放在学校管理与决策的中心,并以此作为核心目标来构建出相应的学校文化。可以这么说,校长对学生的关心更甚于对教师的管理。我们的校长常常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来实现学校管理的,然而现实中关注学生的校长少,深入课堂的校长少,认识学生的校长更少,这能解释“三个一切”的理念吗?
其四,为领导负责。校长的产生途径注定着校长该为领导负责的观点,一个与领导顶着干的校长肯定不能做校长,“君君臣臣”的惯性思维可是意识形态中主流;一个不为领导负责的校长肯定做不了校长,有道是“摆平就是水平”,你怎能让领导与你分担问题和责任呢?一个不能拿出成绩来的校长肯定做不长校长,督导、评估、考核,你得样样在行,铜牌一个一个领进学校,否则你拿什么来奉献给肯定你的领导?
所有一切负责在很多人看来,校长似乎在为自己负责,尽管这样的逻辑与上述四点并不矛盾,但这样的论调肯定会伤到校长的自尊。政府少有投入,学校“顶风作案”,处理的是校长;学生出了事故,校长第一负责,处分的是校长;教师待遇卑微,校长你在干什么,被埋怨的仍是校长。无怪乎有论调说:“校长,不是人当的。”
我们觉得,校长最大的工作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大的贡献是带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最大的责任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发展的成功。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最大的负责。当我们在反思“校长,你在为谁负责”的问题时,谁又在为校长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