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学科课程的宗旨,“教育要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品德学科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关键词】体验;生活;方法;品德;教育
“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学科课程的宗旨,“教育要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品德学科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众所周知,贴近生活的教学才容易引发共鸣,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而,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生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应来自学生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求;教学活动的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植根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现实生活、模拟的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如何实现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基于生活,使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成长,更具实效性呢?结合近年来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课前调查,深入生活
从儿童现实生活中调查得到的资料会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时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自然就会进行思考和联想。教师在品德学科教学前总是要就学生的生活进行调查、了解,我们也应引领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开展调查活动,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教学内容,牵手生活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总是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实现课堂提炼生活,我们首先要把功夫用在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选取儿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来生成活动主题,然后将儿童真实的生活事件作为素材和基本内容来设计教学,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只有基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学,才能反映儿童的生活需求,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三、活动组织,再现生活
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有两种形式:
(一)课堂上创设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模拟体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加深感悟,获得认知和情感发展。
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还应注重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如:
1.演一演,模拟生活
例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时,我请小朋友围绕“坐、立、走”合作表演。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有的模拟学校的旗手升旗仪式时的动作。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播一播,再现生活
品德学科教学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学一学,体验生活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教材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实生活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发展。比如,在《我来试试看》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分组体验迭衣服、钉纽扣、包书皮等,促进他们交流、分享经验,逐步形成对待困难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心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试一试,感知生活
如,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中,为达成教学目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以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我设计四项模拟体验活动:(1)“单手穿衣”:组织全体学生单手穿上衣活动;(2)“蒙眼取物”:让学生蒙着眼睛走到指定位置取东西。这两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不方便,感受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3)“帮助残疾人过马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残疾人,另一部分学生扶“残疾人”过马路。在体验之后的交流中,孩子们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不便的同时,也感受到帮助残疾人之后内心的愉悦;(4)“猜猜她要说什么”:我在小纸条中写下一简单的指令,让一学生扮演聋哑人向全班同学传达完成老师这一指令。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但活动的过程中却让扮演聋哑人的同学和全班同学一样急得直跳脚。通过这些模拟生活的活动体验,残疾人生活不方便,深入孩子们内心。
5.忆一忆,重现生活
例如:《我长大了》一课教学,我让孩子们交流小时候用过的实物,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将孩子们拉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发他们的甜蜜回忆,激起学习兴趣。
(二)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体验和认知。
如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一课,我带领孩子们到学校的园艺老师那儿,让孩子们先观察园艺老师是怎么挖坑怎么种树的,然后让孩子们领树苗,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挖坑、种树的实践,并引导孩子们定期观察小树苗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活动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了解了植树的方法,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课后拓展,面向生活
课堂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主渠道,但绝不是教学的终点,通过课堂上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向生活拓展,实现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这是从思想道德意识提升到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是及其重要的一环,也正因此,那些类似于画句号似的课堂教学结尾尤其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不可取的。然而,近年来我在品德学科教学的研究中发现,极其重要的课后拓展却成了极易被我们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设计和合理安排向课后拓展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德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力使所学在课堂中内化于心,在课外生活实践中外显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总之,品德学科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起点,选取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最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以引领儿童生活。也只有基于生活,实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
参 考 文 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程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体验;生活;方法;品德;教育
“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这是品德学科课程的宗旨,“教育要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品德学科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众所周知,贴近生活的教学才容易引发共鸣,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而,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生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应来自学生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求;教学活动的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植根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现实生活、模拟的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如何实现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基于生活,使教学真正有助于学生成长,更具实效性呢?结合近年来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课前调查,深入生活
从儿童现实生活中调查得到的资料会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时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自然就会进行思考和联想。教师在品德学科教学前总是要就学生的生活进行调查、了解,我们也应引领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开展调查活动,以提高教学实效。
二、教学内容,牵手生活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有效的、成功的教学,总是从儿童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实现课堂提炼生活,我们首先要把功夫用在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选取儿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来生成活动主题,然后将儿童真实的生活事件作为素材和基本内容来设计教学,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只有基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学,才能反映儿童的生活需求,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三、活动组织,再现生活
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有两种形式:
(一)课堂上创设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模拟体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加深感悟,获得认知和情感发展。
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还应注重选取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如:
1.演一演,模拟生活
例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时,我请小朋友围绕“坐、立、走”合作表演。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有的模拟学校的旗手升旗仪式时的动作。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播一播,再现生活
品德学科教学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学一学,体验生活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教材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实生活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发展。比如,在《我来试试看》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分组体验迭衣服、钉纽扣、包书皮等,促进他们交流、分享经验,逐步形成对待困难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心态,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试一试,感知生活
如,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中,为达成教学目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以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我设计四项模拟体验活动:(1)“单手穿衣”:组织全体学生单手穿上衣活动;(2)“蒙眼取物”:让学生蒙着眼睛走到指定位置取东西。这两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不方便,感受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3)“帮助残疾人过马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残疾人,另一部分学生扶“残疾人”过马路。在体验之后的交流中,孩子们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不便的同时,也感受到帮助残疾人之后内心的愉悦;(4)“猜猜她要说什么”:我在小纸条中写下一简单的指令,让一学生扮演聋哑人向全班同学传达完成老师这一指令。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但活动的过程中却让扮演聋哑人的同学和全班同学一样急得直跳脚。通过这些模拟生活的活动体验,残疾人生活不方便,深入孩子们内心。
5.忆一忆,重现生活
例如:《我长大了》一课教学,我让孩子们交流小时候用过的实物,形象感知身体的成长,将孩子们拉回到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发他们的甜蜜回忆,激起学习兴趣。
(二)组织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体验和认知。
如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一课,我带领孩子们到学校的园艺老师那儿,让孩子们先观察园艺老师是怎么挖坑怎么种树的,然后让孩子们领树苗,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挖坑、种树的实践,并引导孩子们定期观察小树苗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活动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了解了植树的方法,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课后拓展,面向生活
课堂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主渠道,但绝不是教学的终点,通过课堂上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进而向生活拓展,实现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这是从思想道德意识提升到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是及其重要的一环,也正因此,那些类似于画句号似的课堂教学结尾尤其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不可取的。然而,近年来我在品德学科教学的研究中发现,极其重要的课后拓展却成了极易被我们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重视设计和合理安排向课后拓展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德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力使所学在课堂中内化于心,在课外生活实践中外显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总之,品德学科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起点,选取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最终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以引领儿童生活。也只有基于生活,实现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
参 考 文 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程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