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戊辰会试与晚明文风士习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的目的是考核士子的德行、道艺。科考的内容与形式直接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文风与士子的人格。明代《隆庆二年会试录》选择具有佛、道色彩的程墨,以官方的形式对以佛、道入制义(即"杂入二氏")的作法予以认可与鼓励,这与主考官、同考试官的价值取向有关。它对其后五十年的文风士习产生了直接影响,艾南英、顾炎武甚至认为它导致了晚明"空谈心性""空疏不学"的学风的泛滥。隆庆以来"杂入二氏"的具体情形甚为复杂,既有对儒家"正脉"的执著思考,也有对佛、道的生吞活剥;既形成崇尚思辨、出入子史的文风,也滋生吊诡求异、支离牵附的陋习。其所铸造的士人人格,既有学贯经史、行己有耻、德行与功业并重于世者,也有偷德堕行、和尘同光者。把"杂入二氏"等同于"空疏不学",并不能全面揭示晚明文风士习的整体面貌。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是复旦大学周荣胜教授多年潜心研读比较诗学的成果。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将比较诗学拓展为三大领域:对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国际诗学关系研究;对没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跨文化诗学研究;纯理论层面的一般诗学研究。这种研究思路摆脱了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对比较研究的束缚,从而在中西文论相互比较的模式以及中国文论现代转换的路径之外,开辟出一种更为开放的比较诗学场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世所云"清宫四大疑案",顺治出家居其首。正史对于顺治驾崩的记录很简单。《清实录》只说顺治十八年(1661)的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记载如此敷衍,显有悖常理。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亦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后顺治死于出痘说,一直为正史所据,但清人的诗文、笔记、小说却以微言时事之笔否定了此论。同时,顺治所深爱的董鄂妃,真的就是传说中的一代名妓董小宛吗?对此,前人陈垣、邓之诚、陈寅恪、高阳诸先生多有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