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研究相关论文
当我们谈及俄罗斯后现代文学,就不得不提到维克多·佩列文。出生于1962年的佩列文是当代俄罗斯文坛的领军人物,其作品浓厚的后现代......
文艺复兴时期,尘封的“身体”在西方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禁锢,实现觉醒与解放。研究以“身体”的流变为背景,以“身体”为切入点,......
20世纪40年代,世界著名的俄裔诗学家罗曼·雅可布逊一度把语言学、诗学研究靠向神经学、病理学等领域,使语言研究与无意识问题联系......
摘要米哈伊尔·巴赫金的诗学研究并不仅仅是研究一种单一诗学,而是综合研究各种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巴赫金在文化诗学研究中下的功夫......
2016年11月13日下午,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颁奖典礼在洛阳师范学院蓓蕾剧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分别是曹谁、马慧......
自新文学革命至1923年前后,翻译和介绍外国诗歌、输入西方诗学原理的著作如井喷般不断涌现,中国诗坛显现出拥抱世界的气象.这些早......
从总体上说,美国学者(或广义地说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诗学,出于其身处西方及所使用语言的局限,比较多的一个层面是翻译、介绍中......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比较诗学发展如火如荼,比较诗学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我们可以发现,相比较西方比较诗学,中国比较诗学发展缓慢,众......
一从宋代以来层出不穷的诗话、词话,到今天举目可见的辞典、专书,我国的诗歌鉴赏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加之近十余年诗学专著的日......
现代诗学的学科建设讨论已经渐入佳境,也引起外界一定的关注。本来按照我们的设想,准备今年结束这场讨论。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欲罢......
“诗学”这个名词,从亚里士多德起,在欧洲并不单指诗歌,而是包括所有文学门类在内.在中国则不然,诗学就是研究诗歌,与散文、小说、......
2015年11月2日,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的专项工程之一,由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
《周易》古歌研究,前人已有丰富的成果,尤其是“五四”以来,进入了全面勾稽和深入具体的阶段,郭沫若、高亨、李镜池等先生都有专文......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者,我常常为汉民族没有史诗而遗憾,譬如,《诗经·大雅》中的《大明》和《生民》,前者叙述周人的开国史,后......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在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历代的诗人如群星闪烁,耀人眼目.他们所创作的名篇佳句,成为中国古......
纵观李白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在他以嘉许和称羡的口吻所咏叹的诸如凤凰、松柏、长鲸、鸾凤等人格意象中,有一......
《诗经》在中国诗学研究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二千余年成果累累。在此情势下,欲拿出豁人眼目的作品,若非才、识、力、胆兼胜者,......
李睟光(1563-1628),字润卿,号芝峰,生活在朝鲜十六七世纪即朝鲜朝明宗、仁祖年间。于1588年中进士第,历任修撰、右承旨、大司成、都承......
今年6月4日至7日,安徽师大文学院邀请了上海、南京、武汉、合肥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诗学专家,在芜湖-黄山举行“中国诗学研讨会”。......
学术研究难,学者才情并茂甚难,而超越前贤、创立新说更难,至于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则更是难上加难矣!然而,当笔者读完了年近不惑的青年......
【正】 我院谭佛雏副教授所著的《王国维诗学研究》一书,被收入北京大学“文艺美学丛书”,于1987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3......
好事常是多磨。青岛大学刘怀荣教授从1989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兴与诗:古典诗歌功能与性质的原型研究》,到今天所著的《赋比兴与中国诗......
《诗经》诗学是《诗经》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清初学者姚际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创作诗学、修辞诗学、......
巴赫金的诗学研究广泛涉及社会学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各个领域,各领域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其研究成果在20世纪诗学发展中......
一 20世纪的诗学是由“作品”和“读者”相继掌门而把“作者”打入冷宫的诗学。英美新批评,欧洲大陆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
在古今中外的文艺理论研究领域,诗学长久占据着显学之位,缘其发端较早,阐研细微,不管是中国诠释诗经之《毛诗序》,抑或古希腊亚里......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受法国"新修辞学"以及诗学、哲学思潮的影响,比利时国内活跃着两个研究修辞学的流派:一个以布鲁塞......
中兴四大家是指活跃于南宋孝宗时代的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著名诗人,除了尤袤以外,其他三位皆可以毫无愧色地在宋代诗坛......
2007年1月,徐有富教授新作《诗学原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积作者数十年之功,不仅对诗学研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而且为诗......
陶保玺先生的<新诗大千>是一部研究新诗体式的重要著作,以新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种新诗的主要样式为对象,对新诗体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
诗歌是以形式为基础的文学样式,对诗歌形式的研究是诗歌研究的重要方面.诗体是诗歌形式的最终表征.在中国新诗中,诗体还远远不够丰......
沈曾植(1851~1922)是晚清我国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也是近代同光体派的主要诗人。其学识极为渊博,备受胡先辅、陈寅恪、王国维等......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吴建民博士的新作--<中国古代诗学原理>....
目下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叙事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片段式的断代史研究,或者是一时一地的具象研究。或许是思路研究的隔阂,抑或是......
宋代理学家一方面从涵养性情的理学角度对<诗经>作了性理阐释,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了对诗歌创作、欣赏的观点,对诗之兴的重视和思无......
读李元洛先生新著《元曲之旅》,宛如闯进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花园。只觉得斑斓照眼,清香扑鼻,让人久久醉在沁人心脾的艺术享受之中。诚然......
黎学锐、张淑云、周树国合著的《桂西北作家群的文化诗学研究》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对桂西北作......
唐音宋调向为诗学研究中的两个持久热点,同时由于受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学术背景和文化心态的影响,历来的学术研究中逐渐形成......
梁章钜撰写的《楹联丛话》是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联话著作。在创作理论上,梁氏明确地提出了楹联创作的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