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对中国新式教科书之贡献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k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心工是中国首届师范生,1897年参编南洋公学《蒙学课本》是中国人自编的第一套新式教科书,为近现代教科书发展指明方向。1904年,他在南洋公学附小开设唱歌课,以歌作戈,陆续编辑《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心工唱歌集》等音乐教科书,成为中国近现代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之父。沈心工以其师范教育背景和先锋使命感,编辑的教科书首次规范单位时间的教学内容,并设计课文辅助系统,有利于教学活动目标明确且集中;首次阐明国民素质与国家兴亡重要关系,明确国民教育之重要,目的直指社会改造;首次明确教育要合乎儿童心理发展,立足长期教学实践,探寻教科书编制规律。
其他文献
当前高校史学人才培养的重心在应用型人才,方志学是历史学科中较为典型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目前已在国内个别高校开展。通过方志学专业在高校的探索与实践,探讨高校史学应用型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既是一种模拟趋同交流,又是创新趋异交流。模拟趋同交流,是阅读者—写作者基于阅读和写作认知相似性的模拟过程;创新趋异交流源于模拟趋同,是阅读者—写作者
加尔通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和平"的积极和平观点,受到欧美多位和平心理学家的高度赞扬。在吸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平思想、吸取了中国传统和平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尔通形成了暴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课程体系不完善、资源不足等问题,高校若能建立企业家参与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家的个体需要和动机是建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