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教育日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高职教育的发展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如何摆脱困境?反思和改革是必须的。本文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根据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具体的来探讨高职院校的项目制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应该有着很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输送质量等的变化,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何摆脱这些日趋严重的质疑声?高职教育教学到底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反思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也确实有很多需要去改革和改变的地方。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各类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的需要,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教学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理论实践双优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
1、高职教育的历史背景
职业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学徒制,本身来说就绝对不是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但因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承担着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职能,不可能完全的采用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讲授式的集体教学显然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突出特征。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目标的把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且将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目前,我国是制造成品高输出国,要想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不可或缺的必须拥有一批高技能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适应,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3、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主要是沿用大学本科、专科的理论式教学,或者沿用高职升级前中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式教学,讲授多,动手少。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社会的需求而言,都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更加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所需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是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每个高职教育人都需要去思考都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从项目制教学方面入手进行探析。
二、项目制教学改革
1、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成因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则是存在和发展都关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走访调研,以及在校生师生交流等形式,从用人单位和学生那里收集到了他们对于现有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想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传统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讲授式教学,意见反馈很大。
很多学生都反馈说,一个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尤其是不知道现在所学的知识的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联系,感觉太过脱离实际,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感觉越发都迷茫,似乎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久而久之,课堂上就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学生是迷糊加迷茫,有听没懂的情况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人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那都是因为高职的学生基础太差,理解能力有限。我认为,此观点有所偏颇。学习主要靠的是智商,高职的学生都经历了应有的义务教育阶段,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于重新融入应试教育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也就是说智商绝对不会是学生现有情况出现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看看本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的高职学生,不是不知道,而是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很投入的进行技能学习,特别是相对艰苦的工科技能训练。如何让学生摆脱“惰性”,进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现有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他们的认识和认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和建议。经过多方调研和探讨,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我们认为项目制教学改革是现阶段最为适合的改革方案,我们必须痛定思痛的进行改革,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的工作方法。
2、项目制教学的含义
项目制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来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在西方的职业院校中,是最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项目制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实施
项目制教学的实施,需要以课程为单位来实现,从而将项目制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而贯徹执行项目制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构建的。
基于工作的学习是项目制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发的依据。学校要有效的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专业进行调研,了解确定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群,区分典型工作岗位,并对工作岗位进行梯队排列。
加强社会调研,从企业,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入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从而从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课程了解的同时,也对工作岗位群建立一定的关联度,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锻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梯队的排列则是在于兼顾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并在项目制的引导下,选择不同的学习难度,进而更好的开展课程的学习。
其次,课程内容的更新,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由社会企业来进行评定,而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是否与社会需求,岗位需要紧密相连,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对接,也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社会需要程度。试想一下,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制,但是课程内容却是远已经过时了的内容,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充分调动了,思维模式也逐步建立,但是走上社会却发现所学的一切都没有实际的效用,那项目制教学的实施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在注重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发展,从而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保证项目制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教师是教学环节都组织者,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
项目制教学是紧跟社会需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需要教师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有改变的意识与自觉性,更需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这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多的趋向于传统型,脱离实际实践时间较长,这显然不能胜任高职教育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资的建设与培养:
⑴推进在职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活动,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的同时,也开通国外访学通道,鼓励教师到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完善的国家和院校进行访学,吸收先进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方法。⑵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邀请企业资深人员或者行业专家一起共建项目制课程,聘请他们来校任课,因为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且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有十分具体的掌握,有了他们的参与,能够很快的理顺课程的脉络,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专业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以企业的要求来实施项目制教学,为将来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社会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各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思路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殊途同归,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企业认可”,而本文提及的项目制教学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绝不是唯一的。认識高职院校的共同点,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自身院校的改革途径与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项目制;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鉴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应该有着很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输送质量等的变化,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到现在为止,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何摆脱这些日趋严重的质疑声?高职教育教学到底需要改什么?怎么改?反思现有的高职教育教学,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也确实有很多需要去改革和改变的地方。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各类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内容和方法都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社会的需要,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进行教学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整体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理论实践双优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
1、高职教育的历史背景
职业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学徒制,本身来说就绝对不是一对多的教学形式,但因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承担着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职能,不可能完全的采用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讲授式的集体教学显然更加符合实际。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的突出特征。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目标的把握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且将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高职教育的目标也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所在。目前,我国是制造成品高输出国,要想制造出一流的产品,不可或缺的必须拥有一批高技能劳动者。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适应,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3、传统的教学方法
高职现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主要是沿用大学本科、专科的理论式教学,或者沿用高职升级前中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式教学,讲授多,动手少。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及社会的需求而言,都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也更加不可能培养出实际所需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是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每个高职教育人都需要去思考都问题。接下来,本文就从项目制教学方面入手进行探析。
二、项目制教学改革
1、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成因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专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则是存在和发展都关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都走访调研,以及在校生师生交流等形式,从用人单位和学生那里收集到了他们对于现有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与想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于传统式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讲授式教学,意见反馈很大。
很多学生都反馈说,一个学期下来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尤其是不知道现在所学的知识的和以后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联系,感觉太过脱离实际,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感觉越发都迷茫,似乎学与不学没有太大的区别。久而久之,课堂上就只剩下了老师的声音,学生是迷糊加迷茫,有听没懂的情况非常严重。当然也有人说,出现这样的问题,那都是因为高职的学生基础太差,理解能力有限。我认为,此观点有所偏颇。学习主要靠的是智商,高职的学生都经历了应有的义务教育阶段,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的学生一样,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于重新融入应试教育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大问题,也就是说智商绝对不会是学生现有情况出现的关键决定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看看本就不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的高职学生,不是不知道,而是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很投入的进行技能学习,特别是相对艰苦的工科技能训练。如何让学生摆脱“惰性”,进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们现有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他们的认识和认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式和建议。经过多方调研和探讨,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我们认为项目制教学改革是现阶段最为适合的改革方案,我们必须痛定思痛的进行改革,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的工作方法。
2、项目制教学的含义
项目制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来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在西方的职业院校中,是最为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项目制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3、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实施
项目制教学的实施,需要以课程为单位来实现,从而将项目制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而贯徹执行项目制教学改革。课程开发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升,最终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转化到学习领域而构建的。
基于工作的学习是项目制教学的核心,也是开发的依据。学校要有效的保证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总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专业进行调研,了解确定专业所面对的工作岗位群,区分典型工作岗位,并对工作岗位进行梯队排列。
加强社会调研,从企业,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入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从而从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成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对课程了解的同时,也对工作岗位群建立一定的关联度,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锻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梯队的排列则是在于兼顾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项目,并在项目制的引导下,选择不同的学习难度,进而更好的开展课程的学习。
其次,课程内容的更新,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由社会企业来进行评定,而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是否与社会需求,岗位需要紧密相连,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的对接,也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社会需要程度。试想一下,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制,但是课程内容却是远已经过时了的内容,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充分调动了,思维模式也逐步建立,但是走上社会却发现所学的一切都没有实际的效用,那项目制教学的实施也会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鉴于此,我们在注重项目制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发展,从而带动项目制内容的更新与优化,保证项目制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教师是教学环节都组织者,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者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身上。
项目制教学是紧跟社会需求,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对比较高,需要教师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有改变的意识与自觉性,更需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撑。这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更多的趋向于传统型,脱离实际实践时间较长,这显然不能胜任高职教育的要求。鉴于此,我们应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资的建设与培养:
⑴推进在职教师的企业顶岗实践活动,加强院校之间的联系交流的同时,也开通国外访学通道,鼓励教师到职业教育发展更为完善的国家和院校进行访学,吸收先进的理念,学习先进的方法。⑵校企合作共建课程,邀请企业资深人员或者行业专家一起共建项目制课程,聘请他们来校任课,因为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且对工作岗位的要求有十分具体的掌握,有了他们的参与,能够很快的理顺课程的脉络,找到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制教学的组织。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专业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以企业的要求来实施项目制教学,为将来学生更好的融入企业社会奠定基础。
三、结语
总之,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各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思路可以是多种多样,但是殊途同归,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企业认可”,而本文提及的项目制教学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绝不是唯一的。认識高职院校的共同点,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自身院校的改革途径与方式,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型加技能型的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