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堂:继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新课程改革正朝纵深方向推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经历着暴风骤雨般的“洗脑”“换脑”,正在重组重塑自己的观念系统,重构重建自己的行为系统——不无例外,语文课堂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打破传统的课堂结构和秩序,架构新的课堂结构和秩序。然而新的语文课堂的现状到底怎样呢?可谓众说纷纭:满意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振臂高呼大唱赞歌者有之,怒目圆睁彻底否定者有之;惶惶乎徘徊者有之,糊里糊涂不知应如何上课者更是有之……我们的语文新课堂究竟怎么了?语文课堂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笔者为此作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
  笔者选择了我区小学、初中共32个班,共听了86节语文课,对28位语文老师作了访谈,重点就教学方法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的82节,占95.3%;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的6节,占4.7%。能采用谈话、讲授、以读代讲等传统教学方法的5节,占5.8%;不采用这些传统教学方法的81节,占94.2%。能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10节,占11.6%;不注重语言文字训练的76节,占88.4%。对28位老师的访谈,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1、“两难”选择。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总给人“飘”的感觉,自己也觉得这样上不扎实,但不这样上又不行,因为上级主管部门要这样上,学校领导要这样上——不然怎样实施新课程呢?
  2、机械操作。自主、合作、探究似乎每一堂语文课都要用上,不用上就不是新课程,于是自主、合作、探究就变成了一种程序,甚至是一种程式。
  3、淡化“双基”。“双基”似乎不需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谁提“双基”谁就是老土。
  4、听说为首。现在的语文课堂主要看学生的表现,而学生的表现主要看学生的听说。语文课堂正以七嘴八舌代替书声琅琅。
  5、两极分化。勿用置疑,大约20%的尖子学生通过语文新课堂的锤炼,语文素养有了长足的提高,但中下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漠了。
  6、讨好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正在迅速消退。为了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为了体现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引导者,很多时候教师要挤出满脸微笑,用各种甜言蜜语去讨好学生,不然课堂教学就会遭人非议,斥为老学究、老夫子。
  (三)
  通过对语文新课堂的现状调查,笔者感受颇多,其突出的一点是:语文新课堂拒绝传统,拒绝经验,追求一种“脱胎换骨”似的全新的架构。传统与经验似乎与新课程水火不容,分别是两座不同的对峙的分水岭——注重传统与经验的,就是旧课程,注重全新架构的就是新课程。
  对于这样一个命题,笔者颇不以为然。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改革不能是一阵风,今天东风压倒西风,明天又是西风压倒东风;改革不能是一个筐,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老酒,杂七杂八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还美其名曰新生事物;改革不能是一面锣,谁的声音响、调子高,谁就是改革家!改革应该是一种扬弃,应该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积淀被实践检验过的经验、传统,在此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吸纳新理论、新方法、新形式,加以融会贯通,达到一种新的水平、新的境界——这才是教育改革应倡导的价值取向和技術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新课堂应是继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因学论教的道理,因此,在语文新课堂中,我们应该抛弃新课程、旧课程这种无为的争论,坚决摒弃逢课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主义做法,从教学实效出发,让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在语文课堂和谐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不要瞠目相对,彼此相拒。
  视点一:让读书声美起来
  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新课堂,学生读得少了,读书声似乎已不再是校园里独特的风景;读的形式少了,读书似乎已不再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这显然是偏颇的。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外显形态之一。不仅如此,朗读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相当思维负荷的朗读,更是联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中介。读,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作为与母语教学的特点相吻合的古老经验,新课程、新课堂不但不应拒绝,而且应发扬光大,合理渗透。新课标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要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新课程,新课堂,要让朗朗的读书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
  视点二:让语言文字训练动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没有人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了,语言文字训练成了陈芝麻烂谷子。这显然也值得商榷。研究证明,小学语文教育是发展性与基础性的辨证统一,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是遵循积累——整合——外显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规律的。积累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整合是内化的关键和过程,外显是内化的展现和终极。因此,作为基础的国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就要着力于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十字经课课要念,要使语文课真正姓“语”。当然,这种训练是一种科学的、动态的、有机的训练,而不是纯技能的肢解式的训练。语文新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要注意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特别要注意孕育和渗透读写训练,让语文课堂既“活”,又“实”,既有灵动的诗意的气息,又有规范的素养的内化。
  视点三:让教师的讲靓起来
  调查发现,在语文新课堂中,教师普遍怕讲、不会讲,讲授法似乎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许多教师都认为,新课程、新课堂,应该以学论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设计、组织学生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越少讲越好,甚至当讲不敢讲硬要学生自求答案,满堂提问迂回包抄启而不发,浪费了时间,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不错,古人说:“文贵自得”,叶老也提倡“自求自得”,但明知学生难以通达,教师却当讲不讲,偏要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有什么高明可言!就初、高中语文学习而言,首先是认知感受,其次是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它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和以往的积累融为一体,从而转化为知能储备起来再成为获得新的知能的背景。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讲解。所以,在语文新课堂中,教师的讲应该靓起来,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当然,要惜语如金,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趣味性。
  视点四: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很显然,综合性学习也要体现语文性,要姓“语”。调查发现,在语文新课堂中,综合性学习变味了,走样了,泛化了:有的姓“音”(乐),有的姓“体”(育),有的姓“社”(会),有的姓“美”(术),有的姓“科”(学),有的姓“表”(演),有的姓“娱”(乐)……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已完全流变为一种为了综合性学习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失却了应有的价值,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综合性学习要追求四性,即语文性、探究性、合作性、实效性。只有让综合性学习“实”起来,源于课本,超越课本,回归课本,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其本来的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的落后低效的课堂模式,教师大胆放手,把课堂45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位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下,也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课堂提问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相互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
期刊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
期刊
摘 要:“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关键词:数学 兴趣 生活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若能恰当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多样地兼用各种不同的课堂提问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并且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 问题设计    恰当的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
期刊
摘 要:在学生中划分 A 、 B 、 C 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筛选出一些由于学习好而倍受老师重视和宠爱的优秀生,分层次指导的目的在于因势利导地使各种学习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素质等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其实各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化学 教学 分层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选择好教法。选择的标准是教法要能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采用分层次指导法进行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优美的意境,可以使学生沉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意境激趣导入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创设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 精彩 意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新课堂改革实施的今天,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如何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
期刊
新課程标准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但如何使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如何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整体的感知、认识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学校正在研究的市级科研课题《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践与研究》更促使我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期刊
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让学生夯实有用的基础知识,辨别容易混淆的模糊知识,纠正以前存在的错误知识,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物理成绩。但同一物理问题,如果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一、把握好提问时机,提高课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运用。但我们也感到,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新课程的顺利落实。  一、课程改革中的误区  (一)、否定传统,刻意求新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的人倾向于用二元对
期刊
从教7年以来,对于“师爱”这个概念我能说的实在太少,但是我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师爱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这一至理名言每一位教师都熟悉,但想要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