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科的可持续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语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针对学生语用能力相对薄弱这一问题,我校英语团队在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促进小学生可持续学习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首次将这一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致力于寻求基于“产出导向法”促进小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教学策略。
输出驱动策略
根据产出导向法理论,“输出驱动”作为执行课堂整个教学流程的初始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先尝试完成产出活动而发现自己产出困难,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对此,教师首先要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详细解读整个单元文本,逆向思考学生要完成产出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驱动的设计。
情景驱动 呈现交际场景是驱动环节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场景,然后阐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需要学生完成的产出任务,激发学生产出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产生对知识的迁移,提升对语篇学习及语段表达的兴趣。
情感驱动? 结合年龄特点,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开展适合学生的情感驱动活动,从学生的情感进行带入,执行的意义旨在运用新型的方法,突破传统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常规导入方式。
认知驱动 教师通过语言或其他多媒体方式进行主题设定,将学生带入新知识所需的主题场景之后,此场景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又要与新知识相连接,同时不要忽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最近发展区,使课堂的环境营造更加科学合理。
需求驱动 教师根据输出目标呈现输出任务,引导学生尝试产出,教师也可组织学生亲自经历同一场景进行体验式产出,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以及实际要求所需,这一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营造出学习的“饥饿感”。
结构驱动 据主题及输出任务的不同,对于特定的输出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表达结构等在输出驱动时预设给学生, 让学生基于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的、层层递进的驱动式学习。
输入促成策略
促成环节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获得完成产出性任务所需要的内容、语言、话语结构等信息,辅以产出性练习与检查。为实现学生有效、得体的表达,教师要设计逻辑性强的“目标链”,搭建恰当的输出内容、语言形式、话语结构“脚手架”,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输出产出的目标来选择输入的材料。
产出任务呈现策略 教师要对于产出任务的具体主题、内容、步骤、标准等作出详细解释,使学生产生心理预期,对于需要完成的任务作出初步感知预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获取新知的心理及完成任务的困难,适时给学生提供与输出任务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学段学习能力特点进行选择。
学习材料选择策略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完成驱动产出的学习材料,因此在一堂课中,输入性学习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重点教学和驱动产出相关的课文重点、句型词汇等。学习资源的选择要根据产出目标进行确定。
输出支架构建策略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要从主题支架、语言支架、结构支架、情感支架等方面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创设情境、图片图示、教师示范、实物、动作等。教师利用各种直观易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產出任务生成策略 任务的完成可以分为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制约,不能够独立完成产出任务,因此小组合作是一个有效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以学习为中心,教师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合作小组发挥协同合作的能力,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汲取到他人的资源。在小组展示汇报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个别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己探究问题,自己选择学习材料从而有助于完成产出任务。
产出效果评价策略
教师站在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度,对学生在此环节的表现加以评判,充分发挥教师在此教学流程中的中介职能。通过设计评价项目及指标,引导学生分别从产出的情感表达、意义表达、结构表达、逻辑表达等方面,通过师生、生生、自我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凭借评价指标为学生提供标准,不断引导学生规范性、创造性的表达。
基于“产出导向法”促进小学生英语表达技能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教师及学生在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驱动—促成—评价”环节的活动设计中,通过教师引导逐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整理信息、有序表达、合作探究等可持续学习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CDDB1930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华电附小暨北京市昌平实验小学)
输出驱动策略
根据产出导向法理论,“输出驱动”作为执行课堂整个教学流程的初始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先尝试完成产出活动而发现自己产出困难,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对此,教师首先要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详细解读整个单元文本,逆向思考学生要完成产出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驱动的设计。
情景驱动 呈现交际场景是驱动环节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场景,然后阐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需要学生完成的产出任务,激发学生产出的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产生对知识的迁移,提升对语篇学习及语段表达的兴趣。
情感驱动? 结合年龄特点,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开展适合学生的情感驱动活动,从学生的情感进行带入,执行的意义旨在运用新型的方法,突破传统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常规导入方式。
认知驱动 教师通过语言或其他多媒体方式进行主题设定,将学生带入新知识所需的主题场景之后,此场景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又要与新知识相连接,同时不要忽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最近发展区,使课堂的环境营造更加科学合理。
需求驱动 教师根据输出目标呈现输出任务,引导学生尝试产出,教师也可组织学生亲自经历同一场景进行体验式产出,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以及实际要求所需,这一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需求,为学生营造出学习的“饥饿感”。
结构驱动 据主题及输出任务的不同,对于特定的输出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表达结构等在输出驱动时预设给学生, 让学生基于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的、层层递进的驱动式学习。
输入促成策略
促成环节教师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获得完成产出性任务所需要的内容、语言、话语结构等信息,辅以产出性练习与检查。为实现学生有效、得体的表达,教师要设计逻辑性强的“目标链”,搭建恰当的输出内容、语言形式、话语结构“脚手架”,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输出产出的目标来选择输入的材料。
产出任务呈现策略 教师要对于产出任务的具体主题、内容、步骤、标准等作出详细解释,使学生产生心理预期,对于需要完成的任务作出初步感知预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获取新知的心理及完成任务的困难,适时给学生提供与输出任务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学段学习能力特点进行选择。
学习材料选择策略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能够帮助他们完成驱动产出的学习材料,因此在一堂课中,输入性学习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重点教学和驱动产出相关的课文重点、句型词汇等。学习资源的选择要根据产出目标进行确定。
输出支架构建策略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要从主题支架、语言支架、结构支架、情感支架等方面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创设情境、图片图示、教师示范、实物、动作等。教师利用各种直观易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產出任务生成策略 任务的完成可以分为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的制约,不能够独立完成产出任务,因此小组合作是一个有效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以学习为中心,教师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合作小组发挥协同合作的能力,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能汲取到他人的资源。在小组展示汇报的过程中,锻炼口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个别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自己探究问题,自己选择学习材料从而有助于完成产出任务。
产出效果评价策略
教师站在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度,对学生在此环节的表现加以评判,充分发挥教师在此教学流程中的中介职能。通过设计评价项目及指标,引导学生分别从产出的情感表达、意义表达、结构表达、逻辑表达等方面,通过师生、生生、自我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凭借评价指标为学生提供标准,不断引导学生规范性、创造性的表达。
基于“产出导向法”促进小学生英语表达技能提升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教师及学生在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等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驱动—促成—评价”环节的活动设计中,通过教师引导逐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学生整理信息、有序表达、合作探究等可持续学习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CDDB1930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华电附小暨北京市昌平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