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通识教育比较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比美国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指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01-0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成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最高殿堂,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通识教育”的概念源自欧洲的自由教育,它的成形则在美国,是美国大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的产物。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通识教育作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主流趋势,以它独特的理念内涵,适应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在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
  通识教育是指不同领域知识的整合与汇通,也是一个内涵丰富、多维度、多阶段的历史范畴。通识教育理念最早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的“适合于自由人的知识”这一概念,由此逐渐衍生出自由教育思想;牛津大学著名教育思想家纽曼继承发展了“自由教育”思想,使得这个理念一直影响着欧美的大学教育。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教育,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国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可谓见仁见智。李曼丽博士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的界定方法,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上说,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说,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内容上说,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具体来说,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观,它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以及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教育。通识教育从培养“全人”的宗旨目标出发,既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领域,同时又注重学生在道德、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培养目光远大、见识通融、精神博雅、情感美好的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更加重视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体现着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
  二、美中高校通识教育实施对比
  1.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发起过多次通识教育课程运动,积极地以课程开发的形式来实践通识教育理念,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这些课程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全世界的大学课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哈佛大学为例。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历程。哈佛大学是世界上实施通识教育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它的通识教育理念和核心课程设计对于国内外诸多大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借鉴意义。从19世纪末,哈佛大学就开始了课程选修制,之后围绕通识教育经历了五次大的改革。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表述。19世纪末,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推动全面实行选修制,引起了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场革命。他认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培养他们的自我责任感,使他们步入社会后将这种责任感转化成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理念。1909年,为了完善自由选修制,劳伦斯·洛厄尔校长推行“集中与分配制”,使学生自由选课而又避免随意选课,引进了英国导师制,实施独立学习计划,其基本理念是要在尊重学生学习自由和指导控制之间搭起一座桥梁。1943年,科南特校长推动哈佛进行了第三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通识教育问题,并于1945年发表了著名的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明确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那一种教育”,其任务是继承人类的知识财富。1978年,哈佛大学推出“核心课程计划”,提出要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理性的人”,建立起一套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涵盖七大领域。核心课程的建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的目的。2002年,哈佛大学启动第五次通识课程改革,并于2007年5月正式通过改革方案,2009年9月正式实施新方案。新方案将原来的七大类课程改为八大类,分别是:美学和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美国和世界。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方案的特点与目标。从哈佛大学五次大的通识教育改革历程来看,其通识课程设计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纵观最新的通识教育新方案,有四大特点:一是更加强调全球意识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二是关注现实问题,淡化传统经典的“博雅”教育成分;三是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强调科学教育,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加大通识课程的深度;四是强调多元价值观,形成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加强多元文化融合。新方案中通识教育目标的表述更加明确了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对了解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重视。新方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教育——一种在自由质疑精神下进行的,不需要顾虑教育论题是否恰当或者是否有职业用途的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而这些,正是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相对不足的。   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我国通识教育理念发展历程。人们有时往往误解,以为通识教育理念是源于西方的舶来品。实际上,通识教育原本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源远流长。《易经》就表述过“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中庸》中主张做学问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才。近代以来,对我国通识教育的传统也有明确表述: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有这样的论断——“其余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他认为,相对于具有专业钻研精神的西方人而言,国人更偏向于通识、通才和通人。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主张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习文科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习理科者不可不兼习文科”。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他鲜明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的思想。当年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能够培养出众多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流的人才,同通识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2)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弱化与复兴。20世纪50年代起,专业教育日兴,通识教育式微。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致使课程总量过多,课程门类划分过细、过专。这虽然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其导致的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轻做人、重科学轻人文等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我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发展历程,力图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思想,呼唤大学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本然回归,通识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理念。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沟通文理学科,重视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改革。这一过程,可以说正是通识教育思想在我国逐渐复兴发展的过程,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着通识教育改革。
  (3)一些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通识教育为参照系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就会看到,目前一些高校的通识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通识教育概念与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和借鉴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时,在实践中只注重形式的模仿,有时缺乏对通识教育核心和灵魂的把握。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合理。必修课程过多,文化素质课所占比例偏小且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不大,层次少、深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3)通识教育的师资贫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通识教育学科体系,担当通识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同时,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大多以“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和学习,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10年5月,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二是缺乏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英国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指出,中国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缺乏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可见,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1. 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对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的。通识教育在增长学生的知识、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通识教育有利于构建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文理渗透,相互交叉,以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为特点,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通识教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良好品格的形成。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它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将来安心沉浸于枯燥繁复的科研工作中,能够勇敢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3)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使学生为某种职业做好准备,还综合培养了其体力、智力、情感、伦理等各个方面,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
  2. 建构以通识教育理论指导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上大胆创新,也需要实践上的锐意改革,它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如教育教学观念的改革、创新型环境的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
  (1)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做好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思想引导,行动才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前提。通识教育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通识教育要想实施,通识教育的理论与认识就必须先行。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素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上方能得以造就的,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要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大学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要把认识统一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上来,把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上,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培养学生成才,更要培养学生成人,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   (2)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创新型人才的最终培养要靠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实现,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推进通识教育核心是课程改革。以哈佛大学为例,该校形成了由核心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力求克服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使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学科大类或学科群为背景,通过改革和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归并、缩减和革新,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构建“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教育模式,实施“平台 模块(1 2 N)”的新型课程结构体系,即由通识基础平台、大类(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以及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按一级学科门类搭建通识公共基础平台,按二级类学科搭建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各专业按社会需求设置若干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教学方法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和要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以建设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世界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培养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要采取一系列的优厚政策,引进优秀的国内外人才,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积极培养和鼓励具有引领、前瞻的思想高度,有兼容科学与人文的深厚底蕴,融科学研究和教学为一体,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于一身的教学名师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赋予教学与训练方法以科学研究特色,创造性地从事教学工作;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四、结束语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贯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生命体。创新型人才的产生,需要和谐的、创新的校园文化。宽松、和谐、开放、自由的文化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大力宣传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繁荣科技、服务社会的大学精神,倡导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形成积极健康的争鸣和批评、理性质疑的学术氛围,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7-10-30.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报换.通识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新人才观及其实践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4]陈骏.深化教学改革让杰出人才“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0-10-18.
  [5]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01).
  [6]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9(06).
  [7]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6(05).
  [8]翟振元.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提升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性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系统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特点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研究性理论教学方法、研究性实践教学方法、课外学研方法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同时也探讨了与实施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课程考核方式、教学平台建设、激励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东莨菪碱对小鼠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确定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合适剂量。方法48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
提出了一种实时监测人体脉搏血氧参数的监护系统,其对突发疾病的预防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测量血氧脉搏参数并将测量结果通过GPRS发送给远程医疗监护中心以及医疗管理中心,同时通过GPRS反馈健康情况信息;该系统还具有GPRS语音及短信呼救与GPS定位功能。
280缸套是280系列柴油机的关键零件,为了提高缸套的加工成品率及生产效率,对280缸套镗孔专用机进行了改造。
回顾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措施,进而挖掘出些许启示。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