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养生需防“火”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9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是身体各脏器“火证”的多发季节。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时,经常用到“上火”这个词。牙痛,说是“上火”;眼睛红肿、口角糜烂,说是“上火”;小便赤黄、大便秘结,也说是“上火”。那么,这“上火”一说有无科学道理可循?又如何才能“灭火”呢?
  
  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火,自然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人体内,也的确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虽非自然界熊熊燃烧的烈火,却有着火的某些特性——能够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存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这种“火”,被中医学称之为“命门之火”。
  但是,人体内的“火”倘若失去制约和调节,浮炎于上,蔓延成灾,便会戕害机体,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
  
  3个原因“引火烧身”
  寒冬过后,春天来到,气温渐渐转暖,万物恢复生机。人体的阳气也随之上升,内脏里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内热容易被扰动,破坏体内的冷热平衡,这时就会出现春燥。这个时候,风一般比较大,气候比较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这时就容易感觉不适。此外,春季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人体比较难以保持自身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因生理机能失调而出现“上火”症状。
  除开气候因素,以下3方面原因也容易使人上火——
  休息不够一般说来,人每天最好能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中医理论认为,休息不够会导致体内的阳气浮越而出现“火气”的种种表现,不过这种火气是虚火,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或食物,很可能会导致“火气”更加严重。
  饮食不当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烧烤食物、熏香肠,经常过量饮酒,吃辛辣(如姜、辣椒)、太肥腻的食物等,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热性食物,吃多了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也会导致“热气”蓄积而使人上火。
  情绪失调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压力下,人的情绪也很可能渐渐变得消极、烦躁。中医中就有“七情化火”之说,意思是忧郁、愤怒、害怕、思虑过度等都会使身体机能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而生“火”。
  现代医学认为,“上火”的原因是微循环不足,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料不能及时供给,代谢产物(如乳酸、尿素等)不能及时清除而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比如,有的人本来体质差,加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如过多食用甜食、出汗多等),导致体液失衡、血液变黏稠,循环变得缓慢,就容易导致上火症状的发生。
  
  “火”,也要分门别类
  首先,火分为虚火与实火。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易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面热,心烦少寐,脉细数等。实火,乃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状多有高热、头痛、目赤、口渴而喜欢喝冷饮,烦躁,腹胀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其次,按脏器的表现,火大致可以分为以下5种——
  心火古人说“喜则伤心”,意思是,狂喜极乐会损伤心神,有导致上火的风险。如果心火太旺,便会出现上火症状。心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等;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
  肝火古人说“怒则伤肝”。心胸狭窄、郁郁寡欢容易导致肝郁气滞而使肝火上炎,表现为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胸闷胁疼。此外,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
  胃火多是由于饮食无规律、无节制,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形成“食积”,生热化“火”,以致胃火炽盛。它的症状有胃部灼热疼痛、口干口臭、腹痛便秘、牙龈肿痛等。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吃得少、便秘、腹胀、舌红等。
  肺火古人说“忧则伤肺”。像林妹妹一样多愁善感、忧郁过度是很容易导致抑郁的。它主要表现为呼吸气粗,体温高而心烦,经常想喝水,咳吐黄色黏稠痰甚至痰中带血,或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稠,潮热盗汗,手足心发热,失眠,舌红等。
  肾火古人说“恐则伤肾”,受惊吓而过度惊恐的人可能出现肾虚表现,还可能伤及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烦躁、腰酸腿痛等症状。
  一般来说,小儿易发肺火,青年人易发肝火,妇女易发心火,中年人易发胃火,老人易发虚火。
  
  如何“灭火”
  要灭火,就要根据“火源”做好预防,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古语有云“一夕不卧,百日不复”,说的就是睡眠的重要性。睡眠不足,火就容易出现,从而降低人的抵抗力,导致疾病发生。应该劳逸结合,规律作息,经常去户外活动。
  饮食上,要注意膳食搭配,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尤其应多吃苦味食物(比如苦瓜),它们的清热解毒效果相当不错。水果其实并不全是清凉的,它也有寒热性之分,如荔枝、橘子、菠萝等就属于热性水果,吃了可能上火。如果没有感冒表现,可以适当吃一些性寒的水果,比如西瓜、梨、西红柿等以帮助退火(编者注:参见本期58页《去火上火水果排座次》)。同时还要多喝水,少饮酸甜饮料,平时尽量少吃烧烤食物及腌腊的香肠、腊肉,少吃辛辣食品。
  在心情上要保持平和,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面对世间的一切纷纷扰扰。
  上火的表现、病因各不相同,因此用药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的滋阴中药有生地、麦冬、玄参等,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有大黄、黄连等,常用的解毒消肿药有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去心火,可喝莲子汤:将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去肝火,可喝川贝梨子汤: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清水适量炖服。去胃火,当饮绿豆粥:取适量绿豆熬制成粥(可加适量粳米)。去肺火,可吃猪肝菊花汤:取猪肝1副,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去肾火,可吃猪腰(即猪肾)枸子汤:取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沙锅内煮至猪腰熟,吃猪腰并喝汤。
  此外,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拔罐等对去火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TIPS)是依托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已有的网络平台和清算渠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财政、税务、海关和商业银行接口,进行部门间信息的交换和业务处理,并对信息实行集中存储和管理的系统。实现了税款直接缴入国库,部门间信息共享,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纳税,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本文通过分析嘉峪关市在TIPS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如何进一步推广和运行TIPS系统提出了
摘 要:民族学生在民族院校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如何处理好尊重和认同民族学生的风俗事关民族院校的稳定、团结、发展的大局,同时国家教育部、各民族院校也在不断地强调要加强对民族学生管理、教育与服务工作,因此加强和创新对民族学生尊重和认同路径势在必行。本文从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的意义谈起,进一步探析民族高校尊重和认同民族学生风俗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院校  一、尊重民族学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近些年来,我国特别重视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学校以及教
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位社区老调解员说,那些真正离婚的夫妻大都都是经过长时间“冷战”,而吵得热乎乎的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吵了就过了,真正离婚的很少。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对不争吵的夫妻。有人认为,争吵是夫妻幸福婚姻的磨合剂。一如《金婚》里的两位主角,吵了一辈子,也恩爱了一辈子。  但妻子却是个不喜欢争吵的人,也就不太认同上述方式。因为夫妻在争吵过程中,难免有过激之处,会影响到夫妻的感情,同时也会给下一代的成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新媒体设备成为各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教育领域中,新媒体的应用也为传统的教务处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以往的教务处工作中,普遍采
目的:茌急诊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随着教育工作的大力开展,我国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因高中生一直都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少去运动,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机能都在不断的下降,因此,高
近年来鉴于设计类专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学科大类招生,相应的对于原来的一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也要适应这种教学体系.为了更好的让大一新生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发觉他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对艺术的创作由过去对创作风格和创作手法的重视,逐步转变为对材料表现的重视.本文就材料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