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理论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发展的相关论述,分析实现城市健康发展的措施,即:统筹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城市新区与老城区、工业和交通的联系,增添城市的民族文化内涵等,对于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 健康发展 哲学思考
一、城市健康发展的基本要义
对于城市健康发展所要达到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环境宜居型,大多数人持这种观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型;三是合理配置资源型;四是畅通环境型;五是社会和谐型等。然而,城市健康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不管对城市健康发展如何定位,都必须把城市的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如果一个城市经济衰退了,就谈不上宜居、和谐,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另外,城市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同时,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提供有利于人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制度环境。因此,城市的健康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便达到宜居、宜游、宜业的目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发展的论述
(一)城市与农业、工业、商业紧密地联系着
一是城市与农业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与农业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农业在城市的繁荣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为城市提供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一般来说,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水平。然而城市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城市的繁荣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城市工业为农业提供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其相应的科研成果,同时,城市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也促使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是城市与工业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称工业为城市工业,指出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近代大城市。城市中“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不但为城市家庭提供生活用品,而且还为城市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其收入,从而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
三是城市与商业的联系。马克思指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城市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众多的、集中的消费群体使得商品销售成本降低、销售数量增加和商业的集聚与繁荣。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发达的商业,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开发的强度要以商业的发展状况为参考依据,如果城市建设规模超过商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就容易形成有城无市,反之,则限制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商业与城市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
(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显
一是城市是集聚经济的中心。恩格斯指出,“要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就需要把一切工业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有依赖于内地工业的、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城市是消费市场的中心,为了减少商品的流通费用,工业企业的选址一般要靠近市场,随着工业的集聚,城市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城市也就成为区域經济的中心。
二是城市是经济的调节中心。恩格斯写道:“曼彻斯特的交易所是英国工业生活中的一切波动的寒暑表”。在古代,工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模仿着乡村的组织,因为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程度很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相对过剩,从而使城市掌握了商品的定价权,城市根据消费市场需求自动调节着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并且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随时掌握着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市场行情,调节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关于城市健康发展的哲学思考
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加速期,如何建设好城市并使其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城市建设的主要理论,有助于对城市健康发展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
(一)从矛盾的观点分析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健康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城市和农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城乡的分离,出现城乡差别与对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那样:“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优先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深城乡对立格局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1.我国城乡对立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城乡矛盾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推进工业化,推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从而城乡的不协调发展加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员和资金不断流入城市,造成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农村经济长期滞后于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大,在加上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使得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大,容易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因而农民收入不稳定、增收难度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在教育方面,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青年人口纷纷到城市务工,在家里居住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他们是“逃学,辍学”的主要对象,因而影响农村教育的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最终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城乡之间的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加剧。 2.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就农产品而言,農村创造供给,而城市创造需求;就工业品而言,城市创造供给,而农村创造需求,没有农村现代化,城市的繁荣不会持续。如果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将使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负荷过重,而农村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农产品供给不足,最终影响城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使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应采取措施和制定相应的制度统筹城乡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因为,擅长于农业生产的种养殖大户及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经验或技术的农民,就会依据便利的交通、水利等条件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而擅长于在城市创业、经商和掌握较高工业生产技术的农民到城市发挥其特长,这样就可避免农村人口一窝蜂涌入城市、又不能融入城市的现象发生,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实行城乡土地流转“同地同价同权”。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不能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如有需要,必须通过征收等方式将集体所有制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后,再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说明农地不能直接入市,政府以低价征收农户土地,而以高价出售给开发商,导致集体所有制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同地不同价不同权”。唯有实现城乡土地流转“同地同价同权”,农民才能以足够多的土地流转收入作为城市生活和生产经营的成本,真正从农民转变为市民。
三是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在城市有相对稳定工作岗位和收入的农民工,可以直接登记为城市户口,并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就学、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福利待遇,而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等权利同样享受。这样,既可以为城市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又可以增加城市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二)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城市新区建设应把握的主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根据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新区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一般来说,为了城市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老城区改造,二是新城区建设。而城市新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建设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建设资金问题,而是人从哪里来、怎样使他们定居下来并且生活得更好的问题。但部分城市新区在建设时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而是急于求成,框架太大,战线太长,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导致其集聚“人气、财气、商气”的能力不强。然而,依据普遍联系的观点,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不能是孤立的,而只有与周围的事物密切联系才能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新区与老城区、产业和交通的联系是解决城市新区“人气、财气、商气”问题的关键。
一是城市新区应与老城区密切联系。其建设时序应依据规划由近及远的步骤推进。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在短时期内使新城区所有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难度大,而且有些公共服务设施只能由市场来配置,政府的作用有限。譬如,银行网点、超市、农贸市场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必须靠市场来配置,而政府只能提供场所。因为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新城区消费能力不强,银行不愿开网点、企业不愿开超市、商贩不愿进入农贸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新城区必须依据规划从离老城区最近的区位开始建设,逐步向外围推进,这样,新城区的住户就可以就近享用老城区的公共服务产品,有利于聚集人口。随着新城区集聚人口能力的不断加强,由市场配置的公共服务产品就会不断跟进,最终促进新城区的健康繁荣发展。
二是城市新区的建设应与工业紧密联系。城市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曾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因此,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城市的形成创造条件,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才能使人们稳定地居住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促进新城区的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三是城市新区应与交通密切联系着。城市新区应规划选址于交通便利的区域,此区域可以依靠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带动交通运输及其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既有利于节约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能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实现人口的城市化。
(三)从矛盾特的殊性分析城市建设应蕴含相应的民族文化元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即矛盾着的事物的性质、地位等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现在的大部分城市建设是“千城一面”,高楼大厦、星级酒店、写字楼基本上雷同,没有体现地方的民族文化蕴涵和地方特色。城市的建设不但要注重生态、环保、宜居,而且还要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蕴涵。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每个地方各具其特点,因而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地貌特征、民族文化等因素推进城市建设,这样建设起来的城市,不仅具有城市的功能,还具有旅游的功能。旅游作为一种体验过程,其对象无非是自然地貌和文化,而文化是旅游之魂。因此,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就是一座旅游城市,是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
【关键词】城市 健康发展 哲学思考
一、城市健康发展的基本要义
对于城市健康发展所要达到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环境宜居型,大多数人持这种观点;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型;三是合理配置资源型;四是畅通环境型;五是社会和谐型等。然而,城市健康发展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不管对城市健康发展如何定位,都必须把城市的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如果一个城市经济衰退了,就谈不上宜居、和谐,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另外,城市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同时,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提供有利于人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制度环境。因此,城市的健康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便达到宜居、宜游、宜业的目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发展的论述
(一)城市与农业、工业、商业紧密地联系着
一是城市与农业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与农业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指出,“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中解脱出来了。”农业在城市的繁荣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为城市提供粮食、水果、蔬菜、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一般来说,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水平。然而城市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城市的繁荣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城市工业为农业提供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其相应的科研成果,同时,城市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也促使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二是城市与工业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称工业为城市工业,指出由于近代大工业的发展形成了近代大城市。城市中“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不但为城市家庭提供生活用品,而且还为城市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其收入,从而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
三是城市与商业的联系。马克思指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城市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众多的、集中的消费群体使得商品销售成本降低、销售数量增加和商业的集聚与繁荣。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发达的商业,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开发的强度要以商业的发展状况为参考依据,如果城市建设规模超过商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就容易形成有城无市,反之,则限制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商业与城市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
(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显
一是城市是集聚经济的中心。恩格斯指出,“要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就需要把一切工业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有依赖于内地工业的、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城市是消费市场的中心,为了减少商品的流通费用,工业企业的选址一般要靠近市场,随着工业的集聚,城市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城市也就成为区域經济的中心。
二是城市是经济的调节中心。恩格斯写道:“曼彻斯特的交易所是英国工业生活中的一切波动的寒暑表”。在古代,工业在城市中和在城市的各种关系上模仿着乡村的组织,因为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程度很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相对过剩,从而使城市掌握了商品的定价权,城市根据消费市场需求自动调节着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并且通过各种金融产品的创新,随时掌握着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的市场行情,调节商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关于城市健康发展的哲学思考
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加速期,如何建设好城市并使其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城市建设的主要理论,有助于对城市健康发展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
(一)从矛盾的观点分析城乡一体化对城市健康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城市和农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城乡的分离,出现城乡差别与对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的那样:“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社会优先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加深城乡对立格局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1.我国城乡对立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城乡矛盾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为了推进工业化,推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从而城乡的不协调发展加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员和资金不断流入城市,造成城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农村经济长期滞后于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大,在加上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使得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大,容易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因而农民收入不稳定、增收难度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在教育方面,城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青年人口纷纷到城市务工,在家里居住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教育,他们是“逃学,辍学”的主要对象,因而影响农村教育的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最终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城乡之间的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加剧。 2.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就农产品而言,農村创造供给,而城市创造需求;就工业品而言,城市创造供给,而农村创造需求,没有农村现代化,城市的繁荣不会持续。如果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将使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导致城市负荷过重,而农村缺乏必要的劳动力,使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农产品供给不足,最终影响城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使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应采取措施和制定相应的制度统筹城乡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因为,擅长于农业生产的种养殖大户及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经验或技术的农民,就会依据便利的交通、水利等条件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而擅长于在城市创业、经商和掌握较高工业生产技术的农民到城市发挥其特长,这样就可避免农村人口一窝蜂涌入城市、又不能融入城市的现象发生,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二是要实行城乡土地流转“同地同价同权”。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不能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如有需要,必须通过征收等方式将集体所有制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后,再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说明农地不能直接入市,政府以低价征收农户土地,而以高价出售给开发商,导致集体所有制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同地不同价不同权”。唯有实现城乡土地流转“同地同价同权”,农民才能以足够多的土地流转收入作为城市生活和生产经营的成本,真正从农民转变为市民。
三是要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在城市有相对稳定工作岗位和收入的农民工,可以直接登记为城市户口,并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就学、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等福利待遇,而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等权利同样享受。这样,既可以为城市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又可以增加城市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二)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城市新区建设应把握的主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而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根据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新区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要素,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一般来说,为了城市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老城区改造,二是新城区建设。而城市新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建设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建设资金问题,而是人从哪里来、怎样使他们定居下来并且生活得更好的问题。但部分城市新区在建设时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而是急于求成,框架太大,战线太长,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导致其集聚“人气、财气、商气”的能力不强。然而,依据普遍联系的观点,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不能是孤立的,而只有与周围的事物密切联系才能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新区与老城区、产业和交通的联系是解决城市新区“人气、财气、商气”问题的关键。
一是城市新区应与老城区密切联系。其建设时序应依据规划由近及远的步骤推进。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在短时期内使新城区所有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难度大,而且有些公共服务设施只能由市场来配置,政府的作用有限。譬如,银行网点、超市、农贸市场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必须靠市场来配置,而政府只能提供场所。因为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新城区消费能力不强,银行不愿开网点、企业不愿开超市、商贩不愿进入农贸市场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新城区必须依据规划从离老城区最近的区位开始建设,逐步向外围推进,这样,新城区的住户就可以就近享用老城区的公共服务产品,有利于聚集人口。随着新城区集聚人口能力的不断加强,由市场配置的公共服务产品就会不断跟进,最终促进新城区的健康繁荣发展。
二是城市新区的建设应与工业紧密联系。城市是工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曾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因此,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为城市的形成创造条件,才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才能使人们稳定地居住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促进新城区的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三是城市新区应与交通密切联系着。城市新区应规划选址于交通便利的区域,此区域可以依靠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带动交通运输及其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既有利于节约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能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实现人口的城市化。
(三)从矛盾特的殊性分析城市建设应蕴含相应的民族文化元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即矛盾着的事物的性质、地位等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现在的大部分城市建设是“千城一面”,高楼大厦、星级酒店、写字楼基本上雷同,没有体现地方的民族文化蕴涵和地方特色。城市的建设不但要注重生态、环保、宜居,而且还要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蕴涵。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每个地方各具其特点,因而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地貌特征、民族文化等因素推进城市建设,这样建设起来的城市,不仅具有城市的功能,还具有旅游的功能。旅游作为一种体验过程,其对象无非是自然地貌和文化,而文化是旅游之魂。因此,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就是一座旅游城市,是一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59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