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后勤工作一直都被视为是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服务于高校师生的重要部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理念的高校后勤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苛的审核。在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加速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是推进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 键 词] 高校;后勤管理;后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95-01
高校后勤部门是做什么的?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发展,总之其服务的属性被大家共同认可。但事实上,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属性仍然是经济属性,是经济的、社会的、服务的等并存的一个机构。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想进一步发挥优势,还需要全面加速改革,实现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变化,为高校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分析
要想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改革,首先就要对高校的后勤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进而根据这一目标定位,进一步探索发展的方法与内容等。其实在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即认为后勤管理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教学工作,因此服务性是其基本属性,从而忽视了其经济性。其实后勤部门与高校紧密相连,服务高校师生是其必然的要求。然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如何发展,如何建设相关完整的机制及发展体系,如何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推进整个学校的运转,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校需要反思的。
在高校教学中,值得注意到的是,一方面,后勤作为独立的几个部门的任意拼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后勤工作的发展需要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被关注与建设;另一方面,后勤工作日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变化,其对经济的依赖性,其本身所需遵循的经济社会性,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比如高校食堂的外包,这就需要关注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即针对于此,做出探讨分析,以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策略思考
(一)更新后勤管理观念
在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的现象。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推进后勤管理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在当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下,都认为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师生、为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进而推进科研、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于是日复一日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实际上对于后勤管理已经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了,然而后勤管理工作是一种有偿的服务,也需要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因此,如何协调后勤管理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要尽可能地推进适宜的改革,而不是拘泥于当前的固有模式[1]。
(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当前高校发展中,想要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就必须引入管理人才,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后勤管理工作确实存在着问题,引入人才成为推进改革的必然选择。后勤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二是来帮忙的工人或临时工。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人才,在引入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加强人才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服务于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在改革中,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实现改革的全面发展[2]。
(三)选择合适的后勤建设模式
在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完善的后勤建设模式。现在比较流行三种高校后勤模式,一是横向联合模式,是指在相同地域范围的几所学校,经过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完整的后勤管理实体,服务于两所或几所学校。二是主体分离模式,也就是学校完全将后勤管理工作外包给有实力的个体或企业,由他们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与经营。三是学校与社会联办模式,学校和社会分别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高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學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不可因为传言哪种后勤管理形式比较好就用哪种,这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工作与任务,全面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当前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事实就是学校发展,后勤必然要面临市场化发展,此时不进则退[3]。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高校管理者从自身发展建设、全面推进、适当的模式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些改革成功的实例,尝试推进教学的全面发展,为日后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整体而言,后勤是保障,要与高校发展共进退。
参考文献:
[1]曹华.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21(12):38-39.
[2]徐景义.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7(6):43-44.
[3]陈志彬.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8(9):71-72.
[关 键 词] 高校;后勤管理;后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095-01
高校后勤部门是做什么的?服务于师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科研发展,总之其服务的属性被大家共同认可。但事实上,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属性仍然是经济属性,是经济的、社会的、服务的等并存的一个机构。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要想进一步发挥优势,还需要全面加速改革,实现教学管理体制的发展与变化,为高校的建设贡献力量。
一、后勤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地位分析
要想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改革,首先就要对高校的后勤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进而根据这一目标定位,进一步探索发展的方法与内容等。其实在当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即认为后勤管理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教学工作,因此服务性是其基本属性,从而忽视了其经济性。其实后勤部门与高校紧密相连,服务高校师生是其必然的要求。然而这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如何发展,如何建设相关完整的机制及发展体系,如何以一种独立的姿态推进整个学校的运转,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这些都是当前高校需要反思的。
在高校教学中,值得注意到的是,一方面,后勤作为独立的几个部门的任意拼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后勤工作的发展需要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被关注与建设;另一方面,后勤工作日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变化,其对经济的依赖性,其本身所需遵循的经济社会性,需要适应市场的发展,比如高校食堂的外包,这就需要关注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即针对于此,做出探讨分析,以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策略思考
(一)更新后勤管理观念
在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的现象。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推进后勤管理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在当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下,都认为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师生、为师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进而推进科研、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于是日复一日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实际上对于后勤管理已经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了,然而后勤管理工作是一种有偿的服务,也需要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因此,如何协调后勤管理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要尽可能地推进适宜的改革,而不是拘泥于当前的固有模式[1]。
(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当前高校发展中,想要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进步,就必须引入管理人才,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后勤管理工作确实存在着问题,引入人才成为推进改革的必然选择。后勤管理人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二是来帮忙的工人或临时工。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人才,在引入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加强人才的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服务于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在改革中,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实现改革的全面发展[2]。
(三)选择合适的后勤建设模式
在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完善的后勤建设模式。现在比较流行三种高校后勤模式,一是横向联合模式,是指在相同地域范围的几所学校,经过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完整的后勤管理实体,服务于两所或几所学校。二是主体分离模式,也就是学校完全将后勤管理工作外包给有实力的个体或企业,由他们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与经营。三是学校与社会联办模式,学校和社会分别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高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學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不可因为传言哪种后勤管理形式比较好就用哪种,这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工作与任务,全面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当前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事实就是学校发展,后勤必然要面临市场化发展,此时不进则退[3]。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高校管理者从自身发展建设、全面推进、适当的模式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到一些改革成功的实例,尝试推进教学的全面发展,为日后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完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整体而言,后勤是保障,要与高校发展共进退。
参考文献:
[1]曹华.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21(12):38-39.
[2]徐景义.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7(6):43-44.
[3]陈志彬.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8(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