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日渐加强。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两旗作为“非遗”丰富且独特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被新的元素所替代,日益处于边缘化位置。面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式微现状,探究出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服饰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模式,可归纳为:文物保护模式、创业基地模式和专业教育模式。这三个模式构建了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
【关键词】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式微因素;传承过程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46-03
【本文著录格式】张炜. 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式微与传承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46-147,181.
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及56个民族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其中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具有独特的款式风格、色彩面料、缝制工艺和民族风情,千百年来无不彰显着少数民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性,更是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乌珠穆沁部落服饰的典型传承代表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的蒙古族牧民。
长期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有着精简的属性论述:“民族文化的精神、民族智慧的象征、名族精神的体现”,并实行了“立法保护、开发保护、创新保护“的方针,2014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乌珠穆沁两旗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因此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在保护传承创新少数民族 “非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当地居民对“非遗”的认识,以及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意识,非遗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开发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通过深入到乌珠穆沁两旗实地对我国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初步总结归纳出三种传承现状模式,提出了当前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 式微因素探析
(一)乌珠穆沁服饰“非遗”物质文化变迁的社会问题
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属于传统少数民族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面对传统手工艺式微传承现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乌珠穆沁服饰“非遗”的传承过程中还存在排外的家族式传承方式,因烏珠穆沁服饰对工艺制作要求极高、复杂程度极难、版型款式也不同于普通成衣,尤以镶边、嵌边、滚边、绗缝及彩虹绣等高难度等手缝工艺闻名于世。对乌珠穆沁服饰而言,“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且只会蒙语进行交流,由此传承受到较大阻碍。再比如,历史时代的不同,审美观念及技术革新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乌珠穆沁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及兄弟部落服饰中精髓,完善和丰富了乌珠穆沁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及缝纫工艺等[1]。例如民国时期,乌珠穆沁女子喜穿白色单袍(白袍),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单色棉布白袍已被彩色锦缎、丝绸面料替代。甚至乌珠穆沁青年一代很少有人愿意穿着传统服饰,只有在重要的场合和那达慕大会才着传统袍子。上述这些问题表明,今天我们仍面临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一些阻碍,即从其本身进行系统全面地保护与传承工作,显然是极具挑战性的。
(二) 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开发手段存在局限性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视,各类“非遗”培训形式的兴起和“非遗”学校课程的开设,使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有了新面貌,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遗”区别于一般的手工课、兴趣班和体验馆,传授技艺时有徒有其表、简单模仿的倾向。在制作加工生产保护方面,“非遗”产品应有物质商品作为载体来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明确两者的历史差异、文化差异、价值差异、审美差异等,比如:当今有很多设计师做乌珠穆沁“非遗”熏皮袍与现代服饰结合的设计,其出发点是让更多人去了解乌珠穆沁“非遗”文化,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流失掉好多其本质的东西,熏皮袍本质的特点在于制作加工工艺,其面料使用整张羊皮经清洗、软化、熏制后缝制而成[2]。熏皮袍制作工艺难度极高,具有保暖抗寒、防潮防虫、防磨耐用等实用价值。经过改良后的熏皮袍其本身面料换为鹿皮再进行加工设计,这无疑是对“非遗”的破坏。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非遗”中存在的变与不变,“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如何去创新的问题。
(三)乌珠穆沁服饰 “非遗”缺乏理论体系的建设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本民族团结繁荣及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落后,“非遗”传承意识欠缺、服装的实用功能降低等。那么建设独立完整“非遗”学科体系迫在眉睫。让传统文化与技艺进入高校,从物化的层面广泛展开优势互补,让技艺融入科技,科技注入技艺,相互推波助澜共同进步。
二、传承路径探究
(一) 文物保护模式
博物馆、民族文化馆两种新载体,使内蒙古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动态历史的变迁中得以保护传承。前者具有科学研究、传播文化、保护文物三个基本职能,能够直观的展现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后者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辅导公众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本土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实现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价值与意义的发掘和创新,是博物馆区别于个人收藏和物品仓库的核心之处。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乌珠穆沁两旗对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非遗”博物馆予了极大的重视。我国目前已有5000余座博物馆,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博物馆展馆大幅增加,展示内容日益丰富,有效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丰富了审美情趣的需要。进一步探索了内蒙古乌珠穆沁“非遗”对外展示路径,强调了保护文物、展示自然和“非遗”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原生性以及人与“非遗”之间的活态关系。对“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兼具研究、交流、教育与推广等功能。 例如,东乌珠穆沁博物馆,建于2008年,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分为“草原流韵”“民俗展厅”“草原春秋”、民俗工艺、成就、服装等七个展厅。馆内以独特馆藏来展示浓郁的民俗风情、百年传承的匠心工艺、牧民的雄浑气魄和乌珠穆沁草原的秀丽风光。在民俗服装展厅展示的内容涉及乌珠穆沁传统袍子、白袍、熏皮袍、配饰、帽子、靴子、乌珠穆沁服饰简史、乌珠穆沁刺绣图案纹样,以及记述了从元至今袍子的演变史等大量详实资料。既突出了鲜明的乌珠穆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也系统的抢救、保护、展示、传承了乌珠穆沁文化,为历史研究、游览观光和传播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博物馆与文化馆游览人数众多、观众广泛、目的专一,是重要的“非遗”文化形态。二者既承载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又是人类发展史的凭证,更多的呈现国家、民族、地方文化从而做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社会科学的场所,以历史文物和当代作品为载体来帮我们还原真实的一个概念乃至一段历史。这些成果有助于大众对“非遗”的理解和保护,激发大众对“非遗”的好奇心并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充分发挥了大众力量培养一代代青年去探索“非遗”文化,去弘扬本土文化,去推动“非遗”传播。
(二) 创业基地模式
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地建设是学习、研究、展示、生产、销售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有效地利用乌珠穆沁两旗各地区与蒙古族服饰“非遗”关联的海量资源,使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非遗传承人实际操作带领下进行研究,跟踪非遗传承人发展理念、机制、特点进行资源整合和生产实践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的发展与传承。
例如,东乌珠穆沁旗“非遗”创业孵化基地,是东乌珠穆沁旗为乌珠穆沁“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创业者打造的“非遗”展示和保护基地,通过展示、体验、生产、营销、创新等方式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了给予非遗爱好者全方位的支持,东乌珠穆沁旗政府打造了创业孵化基地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政策,除了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非遗项目减免房租,它们还可以免费参加“非遗”技艺的创业培训,其中就包括乌珠穆沁“非遗”服饰(如熏皮袍、白袍)传承人现场教学、示范、互动,让体验者不仅能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又能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供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学术讨论。通过现场展示服装成衣和主要制作流程形成了店铺与工厂一体化的形式,既有动态展示又有静态展示又有动态展示管理中心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在我国这种创业孵化基地模式积极引导了“非遗”進入市场营销化,以这样一场“非遗”盛宴将历史与现实、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工匠精神与时尚创意进行碰撞与融合,让“非遗”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辉。
从根本上讲,开发与创新是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装“非遗”精神实质的一个“活化”过程,使“非遗”基因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焕发生机,以此推动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作为少数民族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促进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文化在当代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扩大其区域文化影响力。
(三) 专业教育模式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传承人基于培育“非遗”可持续发展生态的理念,立足于学校教育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创造出民族文化与“非遗”共生的文化空间,创建了“双语教学理论知识传承人交流课比赛练习”的培训模式。教育是传承的载体,是将民族艺术文化引入课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新研究与实践平台,为解决“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模式单一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条件。
例如,西乌珠穆沁旗服装加工厂、旗委、旗政府三方高度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通过对乌珠穆沁熏皮袍制作技艺加工的流程及市场分析,组织了学术研讨和交流后,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旗政府组织乌珠穆沁旗服饰“非遗”传承人对学生开展对“非遗”培训与研习,将非遗文化从民间推向学校,使乌珠穆沁特有的服饰文化代代相传。例如,西乌珠穆沁旗蒙授中小学,以建设培养未来民族文化人才提高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为目标,从教育教学方面开设了对乌珠穆沁服饰制作等具有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专业课程,同乌珠穆熏皮袍技艺传承人娜仁图雅合作开展对“非遗”服饰的兴趣班,并试图在2019年把熏皮袍技艺过程以图画书的方式出版,传承人通过用图画书与亲自实践的课程教学,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推动学生们的实践与理解能力。此外,乌珠穆沁熏皮袍技艺“非遗”传承人与旗文化局组织了对熏皮袍技艺制作大赛,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青年一代更快更好的接受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们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培训并非单一的行为,而是总结经验、凝练理论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对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这一模式也为口传心授提供了最佳传承舞台。
三、结论
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少数名族“非遗”传承历史悠久,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蒙古族乌珠穆沁两旗作为“非遗”丰富且独特的地区,探究出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模式:文物模式、创业基地模式和专业教育模式,这三个模式在“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传承人传授等方面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三个模式构建了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在传承过程中通过对式微现状的探析告诫我们应注意“非遗”物质文化变迁的社会问题,以进行系统全面地挖掘、研究、梳理工作。在传承人“非遗”保护开发中正确看待“非遗”中的变与不变,在不破坏“非遗”本质的基础上再进行衍生品的创新和发展。在“非遗”理论体系的建设上以建设系统完整的“非遗”体系,让少数民族“非遗”流淌在学校教育的血液里。
参考文献:
[1]张晓宇. 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2]郭晓芳,马晓艳,陈剑英.乌珠穆沁蒙古袍构成及文化传承性研究[J].丝绸,2015(08):62-69.
作者简介:张炜(1995-),女,内蒙古锡林浩特,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服装。
【关键词】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式微因素;传承过程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46-03
【本文著录格式】张炜. 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式微与传承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46-147,181.
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及56个民族为我们留存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具有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其中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具有独特的款式风格、色彩面料、缝制工艺和民族风情,千百年来无不彰显着少数民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性,更是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乌珠穆沁部落服饰的典型传承代表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的蒙古族牧民。
长期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有着精简的属性论述:“民族文化的精神、民族智慧的象征、名族精神的体现”,并实行了“立法保护、开发保护、创新保护“的方针,2014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乌珠穆沁两旗政府部门加大了对“非遗”的保护工作,因此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在保护传承创新少数民族 “非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当地居民对“非遗”的认识,以及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意识,非遗保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开发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通过深入到乌珠穆沁两旗实地对我国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初步总结归纳出三种传承现状模式,提出了当前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 式微因素探析
(一)乌珠穆沁服饰“非遗”物质文化变迁的社会问题
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属于传统少数民族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面对传统手工艺式微传承现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乌珠穆沁服饰“非遗”的传承过程中还存在排外的家族式传承方式,因烏珠穆沁服饰对工艺制作要求极高、复杂程度极难、版型款式也不同于普通成衣,尤以镶边、嵌边、滚边、绗缝及彩虹绣等高难度等手缝工艺闻名于世。对乌珠穆沁服饰而言,“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且只会蒙语进行交流,由此传承受到较大阻碍。再比如,历史时代的不同,审美观念及技术革新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乌珠穆沁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及兄弟部落服饰中精髓,完善和丰富了乌珠穆沁服饰的款式、面料、色彩及缝纫工艺等[1]。例如民国时期,乌珠穆沁女子喜穿白色单袍(白袍),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单色棉布白袍已被彩色锦缎、丝绸面料替代。甚至乌珠穆沁青年一代很少有人愿意穿着传统服饰,只有在重要的场合和那达慕大会才着传统袍子。上述这些问题表明,今天我们仍面临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一些阻碍,即从其本身进行系统全面地保护与传承工作,显然是极具挑战性的。
(二) 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开发手段存在局限性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的重视,各类“非遗”培训形式的兴起和“非遗”学校课程的开设,使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有了新面貌,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遗”区别于一般的手工课、兴趣班和体验馆,传授技艺时有徒有其表、简单模仿的倾向。在制作加工生产保护方面,“非遗”产品应有物质商品作为载体来被消费者所接受认可。明确两者的历史差异、文化差异、价值差异、审美差异等,比如:当今有很多设计师做乌珠穆沁“非遗”熏皮袍与现代服饰结合的设计,其出发点是让更多人去了解乌珠穆沁“非遗”文化,但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流失掉好多其本质的东西,熏皮袍本质的特点在于制作加工工艺,其面料使用整张羊皮经清洗、软化、熏制后缝制而成[2]。熏皮袍制作工艺难度极高,具有保暖抗寒、防潮防虫、防磨耐用等实用价值。经过改良后的熏皮袍其本身面料换为鹿皮再进行加工设计,这无疑是对“非遗”的破坏。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非遗”中存在的变与不变,“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如何去创新的问题。
(三)乌珠穆沁服饰 “非遗”缺乏理论体系的建设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本民族团结繁荣及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如今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文化发展落后,“非遗”传承意识欠缺、服装的实用功能降低等。那么建设独立完整“非遗”学科体系迫在眉睫。让传统文化与技艺进入高校,从物化的层面广泛展开优势互补,让技艺融入科技,科技注入技艺,相互推波助澜共同进步。
二、传承路径探究
(一) 文物保护模式
博物馆、民族文化馆两种新载体,使内蒙古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动态历史的变迁中得以保护传承。前者具有科学研究、传播文化、保护文物三个基本职能,能够直观的展现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后者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辅导公众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本土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实现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价值与意义的发掘和创新,是博物馆区别于个人收藏和物品仓库的核心之处。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乌珠穆沁两旗对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非遗”博物馆予了极大的重视。我国目前已有5000余座博物馆,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博物馆展馆大幅增加,展示内容日益丰富,有效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丰富了审美情趣的需要。进一步探索了内蒙古乌珠穆沁“非遗”对外展示路径,强调了保护文物、展示自然和“非遗”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原生性以及人与“非遗”之间的活态关系。对“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兼具研究、交流、教育与推广等功能。 例如,东乌珠穆沁博物馆,建于2008年,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分为“草原流韵”“民俗展厅”“草原春秋”、民俗工艺、成就、服装等七个展厅。馆内以独特馆藏来展示浓郁的民俗风情、百年传承的匠心工艺、牧民的雄浑气魄和乌珠穆沁草原的秀丽风光。在民俗服装展厅展示的内容涉及乌珠穆沁传统袍子、白袍、熏皮袍、配饰、帽子、靴子、乌珠穆沁服饰简史、乌珠穆沁刺绣图案纹样,以及记述了从元至今袍子的演变史等大量详实资料。既突出了鲜明的乌珠穆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也系统的抢救、保护、展示、传承了乌珠穆沁文化,为历史研究、游览观光和传播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博物馆与文化馆游览人数众多、观众广泛、目的专一,是重要的“非遗”文化形态。二者既承载了整个人类文明史,又是人类发展史的凭证,更多的呈现国家、民族、地方文化从而做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社会科学的场所,以历史文物和当代作品为载体来帮我们还原真实的一个概念乃至一段历史。这些成果有助于大众对“非遗”的理解和保护,激发大众对“非遗”的好奇心并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充分发挥了大众力量培养一代代青年去探索“非遗”文化,去弘扬本土文化,去推动“非遗”传播。
(二) 创业基地模式
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地建设是学习、研究、展示、生产、销售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平台,有效地利用乌珠穆沁两旗各地区与蒙古族服饰“非遗”关联的海量资源,使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在非遗传承人实际操作带领下进行研究,跟踪非遗传承人发展理念、机制、特点进行资源整合和生产实践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的发展与传承。
例如,东乌珠穆沁旗“非遗”创业孵化基地,是东乌珠穆沁旗为乌珠穆沁“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创业者打造的“非遗”展示和保护基地,通过展示、体验、生产、营销、创新等方式对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了给予非遗爱好者全方位的支持,东乌珠穆沁旗政府打造了创业孵化基地并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政策,除了对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非遗项目减免房租,它们还可以免费参加“非遗”技艺的创业培训,其中就包括乌珠穆沁“非遗”服饰(如熏皮袍、白袍)传承人现场教学、示范、互动,让体验者不仅能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又能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供业界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学术讨论。通过现场展示服装成衣和主要制作流程形成了店铺与工厂一体化的形式,既有动态展示又有静态展示又有动态展示管理中心打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在我国这种创业孵化基地模式积极引导了“非遗”進入市场营销化,以这样一场“非遗”盛宴将历史与现实、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工匠精神与时尚创意进行碰撞与融合,让“非遗”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辉。
从根本上讲,开发与创新是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装“非遗”精神实质的一个“活化”过程,使“非遗”基因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焕发生机,以此推动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作为少数民族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促进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文化在当代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扩大其区域文化影响力。
(三) 专业教育模式
为了提高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传承人基于培育“非遗”可持续发展生态的理念,立足于学校教育为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创造出民族文化与“非遗”共生的文化空间,创建了“双语教学理论知识传承人交流课比赛练习”的培训模式。教育是传承的载体,是将民族艺术文化引入课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新研究与实践平台,为解决“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模式单一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条件。
例如,西乌珠穆沁旗服装加工厂、旗委、旗政府三方高度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通过对乌珠穆沁熏皮袍制作技艺加工的流程及市场分析,组织了学术研讨和交流后,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旗政府组织乌珠穆沁旗服饰“非遗”传承人对学生开展对“非遗”培训与研习,将非遗文化从民间推向学校,使乌珠穆沁特有的服饰文化代代相传。例如,西乌珠穆沁旗蒙授中小学,以建设培养未来民族文化人才提高中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为目标,从教育教学方面开设了对乌珠穆沁服饰制作等具有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专业课程,同乌珠穆熏皮袍技艺传承人娜仁图雅合作开展对“非遗”服饰的兴趣班,并试图在2019年把熏皮袍技艺过程以图画书的方式出版,传承人通过用图画书与亲自实践的课程教学,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推动学生们的实践与理解能力。此外,乌珠穆沁熏皮袍技艺“非遗”传承人与旗文化局组织了对熏皮袍技艺制作大赛,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青年一代更快更好的接受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们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培训并非单一的行为,而是总结经验、凝练理论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对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同时这一模式也为口传心授提供了最佳传承舞台。
三、结论
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少数名族“非遗”传承历史悠久,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蒙古族乌珠穆沁两旗作为“非遗”丰富且独特的地区,探究出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模式:文物模式、创业基地模式和专业教育模式,这三个模式在“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传承人传授等方面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三个模式构建了蒙古族乌珠穆沁“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在传承过程中通过对式微现状的探析告诫我们应注意“非遗”物质文化变迁的社会问题,以进行系统全面地挖掘、研究、梳理工作。在传承人“非遗”保护开发中正确看待“非遗”中的变与不变,在不破坏“非遗”本质的基础上再进行衍生品的创新和发展。在“非遗”理论体系的建设上以建设系统完整的“非遗”体系,让少数民族“非遗”流淌在学校教育的血液里。
参考文献:
[1]张晓宇. 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女性传统服饰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2]郭晓芳,马晓艳,陈剑英.乌珠穆沁蒙古袍构成及文化传承性研究[J].丝绸,2015(08):62-69.
作者简介:张炜(1995-),女,内蒙古锡林浩特,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服装。